靠谱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草花戒 >

第25部分

草花戒-第25部分

小说: 草花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是将“秀~脱~!”一语作为了口头禅。

    其实若干年前就已经有了电脑游戏,那时我们管能玩电脑的地方叫“电脑房”,“网吧”一词时候来才慢慢兴起的。当时电脑游戏匮乏,更谈不上若干年后红极四方的各类网络游戏,那时能玩上“大富翁”,“红警”之类的游戏就已经算是领导潮流的前卫人物了。

    可谁知道改革的春风一夜之间吹便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不久之后,电脑这玩意儿就变的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网吧事业更是异军突起,取代了PS厅在孩子们心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家也紧更历史潮流,配置了一台上世纪看来还算是领军时尚的电脑。可谁之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没过几天那台电脑就被淘汰在了历史前进的脚步之后,它成了一堆摆设,唯一的用处就是证明我们家很早以前就已经拥有了一台电脑而已。

    不过计算机毕竟在日常生活中很常用,所以相对熟悉和了解,而且我们这学期的计算机课本中并未涉及各种语言的学习,这使得计算机成为了一门大家普遍认为能够轻松通过考试的课程。

    尤其是计算机老师更是可爱至极,不但平时极少点名,而且在考试前已经为大家印制了相关复习题,再加上老师给每个同学都给了较高的平时成绩,这使得在学生给老师的年终评定中,我们班的同学均为此老师给出了奇高的评价,估计至少可以让他多加好几百圆的奖金。其实如果老师都这样该有多好,他拿奖金,我们拿学分,互惠互利共同进步。

    计算机考试让人考的酣畅淋漓,因为大部分考题都已经出现在了老师提前印制的复习题中。我也终于找到了久违的那种因为什么都会而让人兴奋喜悦的感觉。

    走出考场,点了一支烟,这已经成了我的一个习惯,只是觉得今天这支烟格外好抽!

    前三门课考的都还算可以,应该都可以通过,所以眼前的这门英语考试过不过已经无所谓了,大不了就是补考嘛。不过我还是做了一些相应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提前准备了一篇作文,打算不管作文出的是什么题目,都把准备好的这篇文章原封不动的抄上去,最多老师说我跑题!另外准备了四张写有A、B、C、D的纸条,以便通过抓阄顺利完成答题。

    考试题比我想象的要稍微简单一些,虽然我仍有大部分考题连看都看不懂,但至少听力部分除了答题要求没听懂外,其余的都听了个八九不离十,可苦于好不容易听懂得单词不会拼写,听力部分还是空了不少题目。

    单选题是我的强项,我一般都会先将四个答案放入原题进行通读,然后从中选出一个读起来最为顺口的,但往往会出现读起来都很顺口的情况,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便使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抓阄,完全凭借运气答题。

    阅读理解也比较好对付,根据以往积累的经验,阅读理解的答案不是选相中最长的就是最短的,另外的办法就是从选相中寻找是否有与原文相同的短语或单词,有时也能较容易的找出答案。

    不太好应付的一般是完型填空,尤其是那种没有给出选相让人自己填单词的类型。一遇到有选相的完型填空,我主要的攻坚手段就是抓阄,而遇到没有选相的完型填空,我则主要以等待时机抄袭答案为主要克敌方式。

    作文也比较好糊弄,只要绞尽脑汁写出一个像点样子的开头和结尾,中间部分大可以去阅读理解中信手拈来,只要你字迹工整不胡写乱画,一般都可以得高分,如果在作文中遇到不会写的单词,完全可以用拼音代替,老师一般是不会过分追究的。此招在我以前的英语考试中屡试不爽。

    好不容易做到作文一题时,傻眼了。这次考试的压轴大题竟然是一道排序题,题目将一篇文章分成了若干小节,然后让人排列出正确顺序。

    不过好在有的小节前有一些譬如“First”、“Finally”之类的关键词。我将剩下的一些句子胡乱填在这些句子中,总算是完成了全卷。一看表时间还早,就又顺便昂头挺胸的交了一份头卷。

    未完待续……

    (多谢大家支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通过QQ:382748226与我联系;谢谢!)
第二十一节
    因为对所学知识还有所了解,所以我并不是十分担心下一门逻辑学的考试,倒是伦理学的考试让人有些忐忑不安。

    伦理这门课的代课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副教授,由于此前她一直在给研究生代课,所以总是会以研究生的水平来要求我们。

    开学第一天,她便为大家罗列出了一大堆需要参阅的书目。由于是刚开学,我还和锤子一同跑到图书馆,好不容易才借到了其中的大部分图书。这些书每本均会有板砖那么厚,我和锤子连抱带扛,费劲力气才将它们全部搬回宿舍,可自打那以后,这些书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放在桌子上不停的盛土,唯一的一次用处是那次有一喝高的小伙跑到我们宿舍滋事,我和锤子随手抄起几块了放在桌子上的“板砖”,照着那小伙脑门一顿猛砸,那家伙估计也没见过用书殴人的主儿,瞪大眼睛一边流着鼻血一边哭爹喊娘的跑了。

    事后锤子拿着那本立下了卓越战功的“板砖”,由衷的感叹道:“知识就是力量!说这话的人真是个天才!”

    此后的伦理课上,那老师从来没有对我们借来的“板砖”作过任何的讲解,对学校所发的伦理课本更是只字不提,从头到尾只是讲着她那本比“板砖”还厚的讲义。

    所以要想知道她上课时究竟讲了些什么,唯一的途径就是找一份详细的上课笔记。可她上课时语速惊人,而且讲课时总是习惯双眼一闭,滔滔不绝犹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往往使人抄了上句没下句,整个笔记抄的前言不搭后语,完全是一部“天方夜谈”;更恐怖的是她上课时的每一句话基本上都是重点,每逢上她的课时总会让人精神高度紧张,下课后右手还会不自觉的颤抖半小时以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年轻那会凉酒喝多了。

    没有笔记就无法知道伦理课上究竟讲了些什么,无奈之下我只能继续向雯帆求助。

    雯帆果然不同凡响,竟然能将伦理笔记一字不落的全部记下来,让人好生佩服。

    拿到笔记后我直奔复印店,那店老板笑眯眯的说:“又来了,这次印啥?我还给你打个九折!”

    伦理笔记奇多无比,看厚度足有马哲笔记的两三倍,店老板不但打了九折还少收了我一毛零钱,临走时还是那句:“以后常来啊!”

    一听他这话我就一肚子大便。

    锤子看了看一拳厚的伦理笔记,当即决定放弃对伦理的复习,然后给我买了两包烟以供熬夜,条件是考试时由我负责向他提供答案,还答应事成之后再请我小搓一顿。

    伦理学的复习工作枯燥无比,尤其是对一些历史人物的伦理观的记忆,简直是对人性的变相摧残。历史上不同的人由于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历史环境,以及个人所受教育和对社会的不同认识,会形成各种各样的道德伦理观念,可让我们单纯的去学习某个人的道德伦理观念,我认为是不科学的。因为也许那个时代被普遍认同的观念,在现在这个社会来看也许就是陈腐甚至是错误的。

    不过老师说过考试时可以自由发挥,只要是言之有理的答案都会被认为是正确的,这种考试方式我很喜欢,我可以去表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伦理笔记我大概过了一边,老师点过名的几到课后题才是考试的精华所在,我索性压了几道,抄好后拿去复印。

    我只是随便翻了翻逻辑学课本,就糊里糊涂的上了考场。

    考题不太难,加上我又多少会一部分,就连蒙带骗的答满了整张试卷。考试时还收到一张纸条,目的是向我索要部分选择题的答案,我也不敢确定我的答案是否正确,于是回条道:“本答案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随后看到收到纸条的那位仁兄无奈的摇了摇头。

    说起纸条,倒是让我想起了以前考试时的有趣回忆。我平生在考试时收到的最搞笑的两张纸条是混球给我写的。

    高一高二时考试作弊成风,我更是养成了逢考必抄的习惯,有时更是疯狂到了抢卷子抄的境地。后来临近高三,大家也都再懒得抄了,毕竟高考得靠自己的本事,趁考试还可以尽早的查漏补缺。

    有一次考试时,混球就坐在我前排,当时我已经金盆洗手打死不抄了。那天监考老师肯定是吃错了药,严的程度不是一般,我动都不敢动全身心的投入到试卷上,正当我为一道数学题绞尽脑汁时,突然感觉有人在碰我的腿,抬头一看,混球的一只手正放在背后,手中不停的摇晃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我担心他的举动会被老师发现,于是谨慎的拿过纸条,打开一看,上书:“考完咱俩CS走!”

    我当时哭笑不得,本不想回纸条了,可混球一直在踩我的脚,无奈之下只有回条道:“好!”谁知他又回一条道:“借两块钱先!”

    还有一件关于纸条的趣事发生在初中。当时我们班上有一位体大如牛,胆小如鼠,口齿不清且四肢不灵的哥们儿。记得有一次考试时他坐在我身边,开考后不久,我就发现他从自己的大衣口袋里小心的抽取者着小纸条,只见他先取出一张然后发现此条与目前所做的题目不相符,于是又将其叠好小心的放回口袋中,接着又从中取出下一张纸条,发现又不对,然后再放回口袋……。也不知道他究竟抽抽放放多少回,只记得我在交卷时看到他依然不言放弃的重复着之前的动作。看到我交卷,他眼角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无助。

    逻辑学考完后让人心情愉悦,一想起只要再考完伦理和古汉语就可以进入寒假生活,届时我就可以装疯卖傻的每天睡到中午,然后看看电视听听歌,整夜整夜玩电脑,春节一到收上几个红包,还能和妍雨一起疯上几天,再和高中时的兄弟们一同醉上几次。每当想起丰富多采的假期生活,我就无法压制自己内心喜悦的心情,时不时还会六神无主的傻笑几声。

    对于寒假的憧憬使得我很难静下心来复习后面的两门功课。逻辑学我已经大概过了一下,至于古汉语,反正也是国语,不至于全都看不懂。这么想来,我就索性开始打点行装,分批往家搬东西,提前进入寒假生活。

    伦理考试时,我给锤子传去了选择和填空题的答案,而大题部分我准备自由发挥,也就没打算传,免得老师发现班里有两个思维完全一致的人。

    对大题的发挥使得我游刃有余,不但把卷子填了个满满当当,还要求附加一张稿纸答题。我想老师哪怕是看在那满是字迹的卷子的份上,也不至于挂我吧!

    锤子自我感觉考的也不错,说他也发挥了个淋漓尽致,主要是阐述了一下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向往。

    我一鼓作气,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最后一门古代汉语选修课程的考试。

    正所谓古汉语,再古它也是汉语,我自认为汉语的基础还不烂,比英语至少强上百倍,曾经在小升初的考试中还获得过全考区语文考试第二名的好成绩,因此对这门考试没有多少顾虑。

    中国人以前写的东西可谓是高度概括,往往用几个字或几句话就可以表达出一大堆意思,害得后人们总对古人的思想了解起来甚是费神。我估计古人之所以如此用文,和当时落后的的社会生产力有必然的联系。你想啊,一个工匠用上很长时间才能制造出的竹简或纸张,你用起来废话满篇不切正题,工匠们知道了非打你个生活不能自理;加上以前能读书识字进言高层官员的人并不是很多,进言内容估计也是相当注意保密的,所以大家时间一长就发明出了一些高层人员中通用的密码暗号,不但节省了竹简和纸张同时也起到了加强保密的功效;还因为古时科技落后,皇帝为了治理国家多半都得累的半死,所以为了减少他老人家的负担,奏折内容只要能表达出意思就能少写就少写。所以说人家前人也不容易,我们也就不奢望能在N年前读到白话文了。

    考试题中也有一些不太好应付的题目,譬如写出某部作品的作者是谁之类的题,这种题目纯粹考记忆,没有一点挑战性可言,可我偏偏是个喜欢挑战的人,所以这种题目我是理所应当做不出来的。

    考题中还有一些对名言名句的题目,当然出的都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记得上初中时也考过次累考题,当时出的上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