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芷(二两) 盐(四两) 缩砂仁(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百沸汤点,食后临卧稍热温服。
x菊叶汤x(添加。) 治一切风,头目昏眩,呕吐,面目浮肿者。
菊花(去梗) 羌活 独活 旋复花 牛蒡子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卷四热门
诸病总论
属性:黄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因热少愈,犹未尽除,不戒饮食劳动,情欲扰乱,奈脾胃气虚,未能消化坚食,故热复生。
五脏者,皆热。夫热病者,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寒毒藏于肌肤,阳气不行
散发,而内为怫结,故伤寒者反病为热。热虽甚,不死,奈巨阳为首。巨阳者,诸阳之属
也。诸阳为热以气,诸阳为寒以血。热病已愈,其有复作,谓病已衰而热有作所藏,因其谷
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缘热也。虽邪气而不尽,遗热在,故当复作。
五脏俱热者,皆视之。肝热左颊先赤,心热颜先赤,脾热鼻先赤,肺热右颊先赤,
肾热颐先赤。肝热者,小便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惊胁满痛,手足躁而不得安
卧。心热者,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心卒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脾热者,头重,
颊痛,烦心,颜青,欲吐,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仰,腹满泄,两颔痛。肺热者,
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
汗出而寒。肾热者,腰痛 酸,苦渴数饮,食热。热争则项痛而强, 寒且酸,足下热,
不欲言。
经曰∶汗出脉躁盛,一死。脉不与汗相应,其病二死。狂言失志者,三死。皆
是怫热郁结,不能解散,以致危殆。
《素问》∶诸热瞀螈,暴喑,冒昧躁扰,狂言骂詈,惊骇, 肿疼酸,气逆,皆手
少阳相火心胞络三焦之气也。
夫肾水真阴本虚,心火狂阳积热以甚,以致风热壅滞,头面昏眩,肢体麻痹,皮肤
瘙痒,筋脉拘卷,胸膈痞满,时或痛闷,或鼻窒鼽衄,口舌生疮,咽喉不利,牙齿疳蚀,
或遍身生疮癣疥,或睡语切牙,惊惕虚汗,或健妄心松,烦躁多睡,或大小便涩滞,或烦热
腹满,或酒过积毒。劳役过度,中外一切劳损神气,心志不宁,口苦咽干,饮食减少,变
生风热诸病,虚羸困倦。或酒病瘦悴,及老弱虚人。或脾肾经虚,风热燥郁,色黑齿宣,
身瘦焦痿。或热中烦满,饥不饮食。或瘅或消中,善食而瘦。或消渴多虚,头面肿,小
便数。或服甘辛热药过度,变成三消,上则消渴,中则消中,下则消肾,小便白膏也。
x神芎丸x 治一切热证,常服保养。除痰饮,消酒食,清头目,利咽膈,能令遍身结
滞宣通,气利而愈。神强体健,耐伤省病。并妇人经病,及产后血滞,腰脚重痛,小儿
积热,惊风潮搐。脏用丸,亦日显仁丸。加黄连、薄荷、川芎各半两,名曰神芎丸。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 滑石(各四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温水下十丸至十五丸,每服加十丸,日三服,
冷水下亦得。或炼蜜丸,愈佳。或久病热郁,无问瘦悴老弱,并一切证,可下者,始自十丸,
每服加十丸,以利为度。如常服此药,但除肠垢积滞,不伤和气,推陈致新,得利便快,
并无药燥搔扰,亦不困倦虚损,颇遂病患心意。或热甚必须急下者,便服四五十丸。未利再
服,以意消息。三五岁孩儿,丸如麻子大。
凡此一法,此药至善,常服二三十丸,以利脏腑,但有益无损。
或妇人血下恶物,加桂枝半两。病微者常服,病重者亦取利,因而结滞开通,恶物日下
也。
此方除脏腑滑泄者,或中寒脉迟者,或妇人经病、产后血下不止者,及孕妇等,则不
宜服。除此以外,一切风热杂病闷壅塞,神气不和,或平人保养,常服自显其功。
若以效验观其药味,则非明《本草》造化之理者,不可得而知其然也。犹孔子赞《易》
道明显,应化万仁之善,而不见其大道之功用,故曰显诸仁,藏诸用,因以云藏用丸,亦其
意也。兼以世讹之久矣,而反不喜此等妙方,不肯服之。每有久获大效,而诚恳求其方,
不得已而授之。既见其方,反生疑惧,不复用焉。亦有效而志信,求其方务以广传救疾,
因而众议百端,拟疑妄生谤说,致使俗医皆畏之,致道不能神,但有妨病者。后之君子,但
行其药,明显诸人,勿示其方,而密藏诸用耳。
或以一法加黄连、川芎、薄荷等各半两,治一切头目昏眩者,愈佳。
x柴胡饮子x 治解一切肌热体骨蒸,积热作发,寒热往来,(表热里寒则发寒,里热表和
则发热,邪热半在表,半在里,出入进退无
和,即寒热往来,阴阳相胜也。)蓄热寒战,(表之阳和,正气与邪热并蓄于里,脉道不行,
故身冷脉绝,寒战而反烦渴也。)及伤寒发汗不解,或中外诸邪热,口干烦渴,或下后热未
愈,汗后劳复,或骨蒸肺痿喘嗽,妇人余疾,产后经病。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 大黄 当归 芍药(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抄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温服,日三服。病热甚者,加减之。
崔宣武柴胡饮子,加半夏、五味子、桔梗各三钱。刘庭瑞柴胡饮子,与前分用
不同,故以录之。柴胡、甘草各二两,黄芩、当归、芍药、大黄各一两,人参半两,半
夏半两。右为大劳热病,五七钱,以利为度。未利更加,使病不再发也。
x木香万安丸x 治一切风热怫郁,气血壅滞,头目昏眩,鼻塞耳鸣,筋脉拘卷,肢体
焦痿,咽嗌不利,胸膈痞塞,腹胁痛闷,肠胃燥涩,淋 不通,腰脚重痛,疝瘕急结,
癖坚积,肠滞胃满,久不了绝,走注疼痛,喑俳痫病,湿病腹胀水肿。
木香 桂 甘遂(各一分) 牵牛(二两) 大戟(半两) 大黄 红皮 槟榔(各一两)
皂角(二两,要得肥好者,洗净,水三盏,煮三二沸,取出,槌碎,揉取汁,再熬成
稠膏,下蜜,熬二沸,便取出) 半夏 蜜(各一两)
上膏,丸小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生姜汤下。小儿丸如麻子大。水肿、痫病、
诸积,快利为度。
x玉芝徐老丸x 治一切风壅,胸胁痞闷,消痰利膈,美饮食,调五味。(徐老,缓慢迟老。)
天南星 干姜(各半两) 黄柏(一两半) 牵牛(四两) 半夏 白矾 大黄(各一两) 蛤粉(二两)
上为末,滴水和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水下,食后,日三服。常服顺
气调血,令人徐老。或已衰,大便结者,除肠垢积物,可渐加至三五十丸。孕妇、滑泄病,
忌服。滑泄畏牵牛、大黄,孕妇畏南星、半夏。
x消痞丸x 治积湿毒热甚者,身体面目黄,心胁腹满呕吐,不能饮食,痿弱难以运动,咽
嗌不利,肢体焦 ,眩悸膈热,坐卧不宁,心火有余而妄行,上为咳血衄血,下为大小便
血,肠风痔 ,三焦壅滞, 瘅热中消渴,传化失常,小儿疳积热。
黄连 甘葛(各一两) 黄芩 大黄 黄柏 栀子 薄荷 藿香 浓朴 茴香(炒。各半两)
木香 辣桂(各一分) 青黛(一两,研) 牵牛(二两)
上为细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新水下,温水亦得。小儿丸如麻子大。
病本湿热内甚。本自利者,去大黄、牵牛。忌发热诸物。
x和中丸x 治口燥舌干,咽嗌不利,胸胁痞满,心腹痛闷,小便赤涩,大便结滞,风气
怫郁,头目昏眩,筋脉拘急,肢体疼倦,一切风壅。常服宽膈美食,消痰止逆。
牵牛(一两) 官桂(一分) 大黄 红皮 黄芩 茴香(各半两) 木香(一分) 滑石(二两)
上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九,煎生姜汤下,温水亦得,日三服。
崔宣武和中丸,大黄一两、茴香炒,外七味同。
x龙脑丸x 治大小人一切蕴积热,毒瓦斯不散,及失喑瘾疹。
龙脑 朱砂 鹏砂 牛黄(各等分)
上为末,熔黄蜡为丸,如米粒大,每服三五丸,炙甘草、人参汤下,不计时候。
x大金花丸x 治中外诸热,寝汗切牙,睡语惊悸,溺血淋 ,咳衄血,瘦弱头痛,并骨蒸肺
痿喘嗽。(去大黄,加栀子,名曰栀子金花丸,又名既济解毒丸。)
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各半两)
上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二十丸,新汲水下。自利去大黄,加栀子。小儿丸
如麻子大,三五丸。
x当归龙胆丸x 治肾水阴虚,风热蕴积,时发惊悸,筋惕搐搦,神志不宁,营卫壅滞,头
目昏眩,肌肉 螈,胸膈痞塞,咽嗌不利,肠胃燥涩,小便溺 ,筋脉拘奇,(奇犹急也,
重也。)肢体痿弱,喑风痫病,小儿急慢惊风。常服宣通血气,调顺阴阳,病无再作。
当归(焙) 龙胆草 大栀子 黄连 黄柏 黄芩(各一两) 大黄 芦荟 青黛(各半两)
木香(一分) 麝香(半钱,另研)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子大,生姜汤下,每服二十丸。忌发热诸物。
兼服防风通圣散。
x软金丸x 治一切热疾。常服润肌肤,HT 老。诸热证皆可服。
大黄 牵牛 皂角(各二两) 朴硝(半两)
上为末,滴水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自十丸,用至三十丸。)食后。
x妙香丸x 治一切久远沉积,伤寒结胸,太阳厥证,燥郁攻不开者,皆可服此药。
(亦名大圣丸。)
巴豆(去皮,不出油) 腻粉 KT 砂 龙脑 麝香 中黄(少许) 朱砂(各分)
水银(锡结砂子。各一钱)
上为末,炼蜜和丸,又一方,用蜡丸如皂子大,用药时,急要动一丸,分作二丸,
扎作眼子,冷水浸,煎大黄汤下,然后服热茶一碗,便行也。
《局方》内无KT 砂,加金薄。
x妙功藏用丸x(新补。亦名显仁丸,又名神芎丸。) 治呕哕不食,痿弱难运,血溢
血泄,淋 不通,或泄利,三焦壅滞,传化失常,
并宜服之,功不可述。
大黄 黄芩 黄连(各半两) 黑牵牛(一两) 滑石(二分) 荆芥穗(二两) 防风(一分)
川芎(一两) 木香(二分) 官桂(三分,去皮)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三十丸,生姜汤下,日三服,温水亦得。
卷五伤寒门
主疗说
属性:伤寒表证当汗而不可下,里证当下而不可汗,半在表半在里则当和解,不可发汗
吐下,在上则通之,在下则泄之。伤寒无汗,表病里和,则麻黄汤汗之,或天水散之类亦
佳。表不解,半入于里,半尚在表者,小柴胡汤和解之,或天水、凉膈散甚良。表里热势
俱甚者,大柴胡汤微下之。更甚者,大承气汤下之。表热多,里热少者,天水一、凉膈半
和解之。里热多,表热少,未可下之者,凉膈一、天水半调之。热更甚者,小承气汤下
之。表证解,但有里证者,大承气汤下之。凡此诸可下者,通宜三一承气汤下之。发汗不
解,下后,前后无异证者,通宜凉膈散调之,以退其热。两感仿此而已。伤风自汗,
表病里和者,桂枝汤解肌。半在表半在里,白虎汤和解之。病在里者,大承气汤下之。
一法,无问风寒暑湿,有汗无汗,内外诸邪所伤,但有可下诸证,或表里两证俱不见
而日深,但目睛不了了,睛
不和者,或腹满实痛者,或烦渴,或谵妄,或狂躁喘满者,或蓄热极而将死者,通宜大承
气汤下之,或三一承气汤尤良。伤寒,大发汗,汗出不解,反无汗,脉虚浮者,苍术白虎汤
再解之。或中暑,自汗大出,脉虚弱,头痛口干,倦怠烦躁,或时恶寒,或畏日气,无问表
里,通宜白虎。或里热势甚,腹满而脉沉,可下者,宜大承气汤,或三一承气汤。伤寒,
表热极甚,身疼头痛不可忍者,或眩或呕,里有微热,不可发汗吐下,拟以小柴胡、天水、
凉膈之类和解。恐不能退其热势之甚。或大下后,再三下后,热势尚甚不能退,本气损虚而
脉不能实,拟更下之,恐下脱而立死,不下亦热极而死,寒凉之药,不能退热势之甚者。
或热湿内余,下利不止,热不退者,或因大下后,热退利不止,热不退,脉弱气虚,不可更
下者,或诸湿热内余,小便赤涩,大便溏泄,频并少而急痛者,必欲作利也,须宜黄连解毒
汤。或里热极甚,而恐阴气不能退者,或已下后,热不退者,或蓄热内甚,阳厥极深,以至
阳气沉伏,而不能营运于身,阴欲绝而以致遍身青冷,痛甚不堪,项背拘急,目赤睛疼,
昏眩恍惚,咽干或痛,燥渴虚汗,呕吐下利,腹满实痛,烦痞闷乱,喘息急声,脉虽疾数,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