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爱江山更爱美人 作者:紫流苏 >

第11部分

爱江山更爱美人 作者:紫流苏-第11部分

小说: 爱江山更爱美人 作者:紫流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想,便走了神。一处疏忽,徵音微微变调,竟成了“微徵”。我大惊,随即以一串滑音,仓促收尾。
颤巍巍的余音,惊了自己,亦惊动了始平王拓跋勰。我心中一惊。原以为处理得天衣无缝,拓跋勰却举目望来。探询的、关切的目光,清亮如水。想起昔日曾读到过,“曲有误,周郎顾”。说的是周瑜精通音律,三爵之后亦能听出曲中谬误。而拓跋勰,也是精通音律之人么?
我举目看他,难以掩饰这一瞬的凄惶。他懂得其中的难言之处,于是,向我温和注目,笑道:“皇兄,胜日无多时,烦心的事暂且抛开吧。我近日学得一支新曲,可否借娘娘的琴一用?”
我闻言起身,心中感慨他的细致,也只能遗淡然一笑于他。转首望向拓跋宏,曲中微澜,他自始至终未曾察觉,我心中并非不遗憾。他微笑颔首道:“始平王若非得到名师指点,定然不敢在妙莲面前卖弄!姑且一听罢。”
铮铮琴音已然奏起。我的神思陷落在那双游移于高低琴柱间的手,修长洁净的指,指节分明的骨,拓跋勰就是这样一个波澜不惊的男子。
这曲,听过便忘了。惟有那日的解围,教我感激。他的曲,保留了我美丽恬淡的表象。然而心中终不能忘,毕竟他曾窥知我的落寞。
3嬿姬的孩子一出生,立储的话题便悄然于宫廷私语间流转蔓延。
拓跋宏自然应该倾向于陈规。他不能违背常理,更不能有负死者。然而,又有谣言说,太皇太后的态度不甚明晰,似乎属意于二皇子……而另一方面,拓跋宏对高贵人母子的宠爱是人所共见的,他欲废祖制的决心,也在这些日子里隐约透露一二——即便有时候并未明说,善于察言观色的臣子多少也能窥知一些。
事情便微妙起来。然而,风平浪静,依然维持在表面上。
挑起这个话题的是璎华,自始至终不甘寂寞的袁璎华。“大皇子一向被视作储君,如今,平地里却起了这样的风波!”听她的口气,并非愤愤不平。三分惊疑,三分鄙夷,余下的便是幸灾乐祸了。
我并不能肯定究竟是怎样的“风波”,只装作不以为然的样子,淡淡一笑:“并非有怎样的风波,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袁璎华旋即笑道:“真正的风波,我们看不见罢了。不过,这未必就与我们无关。”这话又是有所保留的。她漆黑的眸子扫到我脸上,直直地望进去,又是一笑,“尤其是你啊,冯贵人!”她重重地咬了这个“冯”字。我心中一怔,隐约明白她的意思,面上不觉有些发烫。
“太皇太后放弃立长,恐怕不是冲着二皇子去的。”她冷笑,唇角一勾,目光并未离开我,我却避开了她灼灼的注视。莫非,为了冯家,太皇太后欲以此除去高贵人?然而,当初为皇上聘下嬿姬的,恰恰是她;开解我无须争一时之宠的,也是她。
袁璎华以手绢轻轻按住唇角,蓦然又甩出一句:“不过,用心良苦也需防意外。只怕反而逼得皇上要废祖制。这名义上的祖孙俩倒起了冲突。”她笑,轻纱手绢掩不住笑意里的悲与怨。
我茫然望着她,因这直言不讳而震惊。太皇太后和皇上,她尽管忌惮,却并不放在眼里。于是,我并不真的憎恶她了。
她依然笑着,却有些恍惚。“若是皇上肯废祖制,我当初又……”她蓦然一惊,硬生生吞下了半截话,目光中已不复方才的尖锐。我亦心惊,想起她曾与林妃同时怀孕,四个月时却小产了……我心中霎时凛然,背脊发凉,却又逼出薄薄的汗。
“妙莲,你认为谁会是皇太子呢?”太皇太后的问话,在几日后——初夏清新的早晨,鸟叫虫鸣唤来晨曦,她亲自持一把长柄提壶,流连花间。
在入宫将近两年的时间,我渐渐了解到,越是重要的事,她提起来就越是平淡。譬如此刻。我便如往常一般笑道:“难道不是大皇子么?”
“噢,应该是大皇子。”她并未回头。
然而这一句,却让我失望了。她难道不是属意于二皇子?我也是矛盾的心情。隐约希望是二皇子,却又怕拓跋宏在此时提出要废祖制——今日的拓跋宏毕竟不同于往日。谁又敢冒这个险呢。
“你心里也认定是大皇子么?”太皇太后又问。因她依然没有回头,所以我有余地略作思忖,掩饰心中的不安,然后回答:“我以为,贞皇后林氏,不能白白搭上性命。”
“哦?”她似有些诧异,从容地转过身,眉毛微微挑了一下,“你说她么?”
她或许以为,我为了借机除掉高贵人,必会倾向于立二皇子。然而,并非如此。这一瞬,我想,若真的立二皇子,只怕拓跋宏真的会下决心废祖制。我的看法,类似于太和七年赐死林妃时的太皇太后:祖制固然该废,却不能为了今日的高贵人而废。何况,我不愿他在此时,在他未能有十足胜算的时候,贸然提出。我要他有周全的策划,长久的辉煌。这番想法,是真心为他,也是全心为己。
我又说道:“贞皇后是因此而自尽的。如今,您舍了大皇子,该让皇上情何以堪呢?”
“你是真心为了皇上好?”太皇太后不动声色地微笑,“妙莲,是真的么?”
我心中惴惴的。自从上次借口母亲抱恙为她所识穿,便察觉到,一切似乎有些不同了。在她的注视下,我不安地点了点头。
太皇太后淡淡一笑。将手中的水壶交给宫女,又接过手巾,仔细地抹了抹手,终于平静地说:“我也是这样想。所以,储君的位置非大皇子莫属。”
我大惊。此刻才意识到,她心里其实从未属意于二皇子!她是故意的,故意透出口风,却又有所保留;故意让人捉摸不透,在背地里惶惶地猜测。这些日子的风云暗涌,她是知道的。只是,她冷眼旁观,以此试探拓跋宏,也试探了我。
拓跋宏已然透露出废祖制的意向。他不会像三年前那样,泣求太皇太后免爱妃一死。
而我,在此刻才幡然醒悟。还不如直接赞成立二皇子呢。毕竟那只是争宠女子的寻常之心。而我倾向于大皇子,又作了这番说辞,加之不久前刚被她识破的借口,她显然是不信我的。与其让她觉得我有所保留,倒不如让她以为我目光短浅。
然而,覆水难收,后悔亦无用,只是心中惴惴,窃窃思量而已。
太皇太后微笑,又决然地说:“不独皇上,我同样也不能失信于林妃。”这一语,颇有须眉一诺千金的意味,尽管她未曾真的给过林妃什么承诺。
凝视着花上宛转的露水,她又笑道:“何况高贵人,她实在成不了什么气候。”
立储的事似乎就这样定下了。
然而,朝会散后,拓跋宏却来了。我这才想起,三日一定省,今日正是时候啊。我站在太皇太后身侧,遥遥向他注目,眼中隐含忧虑。
然而他并不看我。请安毕,举目直视,那姿势固然有些桀骜,但目光却是平静温和的。他直截了当地说:“孙儿是为大皇子而来。”
我大惊,怔怔地望着他,不禁变了颜色。他此时并不知晓,太皇太后正是属意于大皇子的啊。我不安地握住自己的拳,一种剑拔弩张的紧迫感,使我有窒息般的无奈和沉重。
太皇太后平静地问:“是为立储么?”她的目睫中有一瞬灼灼的光,唇边的笑意却越发深沉了。
拓跋宏缓缓说道:“孙儿想,如今立储,是不是太早了些?”
我又是一惊。旋即领悟到他的意思,心中不禁又喜又怕。他终究是个谨慎的人。在未有废祖制的十足胜算之前,并不正面与太皇太后交锋。只是推搪。而这推搪的理由,又何其正当。
他从容,其貌恭顺,又往下说:“皇太子是未来的天子,不可不慎重。大皇子不过三岁,二皇子尚在襁褓。将来之事,无可预测。孙儿春秋正富,不如将此事暂时缓一缓。”
殿中霎时沉寂。太皇太后听着,面无表情,然而目中到底有了一丝冷笑:“那么,你方才为何又说‘是为大皇子而来’?”
拓跋宏无视于她的不满,微笑如常:“孙儿想,大皇子已有三岁,恳请皇祖母为他赐名。”
原来为此。我高悬的心,骤然回落。太皇太后亦无从拒绝,以手支颐,久久,阖目道:“你们都回去吧。容我想想。”
赐名,是在这一年的六月己卯。
太皇太后为大皇子取的名,叫做恂。恂,是谦恭谨慎诚实之意。拓跋宏随即大赦天下,似要以此确认他未来储君的地位。
晚间盛宴,拓跋宏仍以汉装出席。太皇太后居上座,身子倚在重重玉绣锦茵之中,背脊挺直,头颈微微后仰,似乎凝神端详了拓跋宏良久。眼睛有些眯着,目光却在荧荧烛火的映照下,含了朦胧而闪烁的笑意,直视他。
“皇上如此穿戴,越发英武了。”
拓跋宏正饮着一盅酒。众人皆转首看他,他依然从容地抿尽最后一滴酒,方举目笑道:“皇祖母,您过誉了。”
太皇太后依然微笑道:“十几年的光阴就这么蹉跎了。看着皇上日益老成,膝下又有了两个皇子,我得以卸下一些重担,想来也算未辜负列祖列宗。”温煦的话,入耳却带了些沧桑,还有些……有些咄咄逼人的味道。
这固然并非问句,然而这样的情势,却迫使拓跋宏不得不作出一个回答。他说:“孙儿累了皇祖母这么多年,一念及此,心不自安,惟有励精图治,谨守孝道,以报万一。”
“然则,皇上已然独当一面,老身也该颐养天年了。”
我心中一惊,依然低眉顺目地坐着,却分外急迫地期待拓跋宏的反应。他也是一怔,难免有些局促,然而,那也只是一瞬间的事。他须臾便从容应对:“朕冲龄即位,朝廷之事全赖皇祖母。如今虽已弱冠,但为国为政仍战战兢兢,惟愿继续得到您的指点。”
而太皇太后,似乎心中有数,在他话音未落之际,便已垂首,以银匙递入口中,抿住了矜持的微笑。
随后,拓跋宏为高贵人的孩子取名为恪,拓跋恪。
“《诗经。商颂》有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想来皇上是取其恭敬之意?”我笑盈盈地问。
拓跋宏以赞许的目光表示欣喜。随即叹道:“知我者,妙莲也——你和彦和倒是相像。”
我莫名地心惊。然而拓跋宏神色如常,又道:“我先前问之于彦和,他也是如此解释的。你们两个,真是我的知己啊。”
他向我微笑,似乎又有了久违的温情。我却心酸,因这些日子以来,他的喜乐,总是与嬿姬分享得多。
4这一年夏末,拓跋宏又纳了新人,罗氏。
他之前亦只是轻描淡写地提起,赞那个素未谋面的女子,出生诗礼之家,秉性端淑慧雅……如此云云,皆是奏章上堂而皇之的说辞。
他说,这是太皇太后的意思,为皇家子嗣计……我默默地垂了头,久久不发一言。
他终于察觉到我的低落,轻叹一声,从袖底来携我的手,微笑道:“你怨我了,是么?”我的睫毛缓缓扬起,看住他,眼中却连一丝怨恨也不可以有。怨恨、嫉妒、无子,那是女子最大的罪过啊。一瞬间,心中只觉得凄苦。无限的委屈,泪水亦随之流了下来。
“妙莲,妙莲,你不要难过啊。”拓跋宏惊讶而又无措。须臾,便不再劝我,只是苦笑道:“帝王家一贯是如此。你进宫也有一年多了,怎么还这般孩子气呢?”
这话似谴责,我更听不得。然而心中毕竟清醒了几分。又听他说:“朕并未冷落你,你的地位总是无可取代的……”
“皇上,您误会了。”我终于收住泪,平静的脸上看不出忧郁的痕迹。我说:“臣妾并非为此而嫉妒不满。”他不觉一怔。我垂目浅笑,黯然道:“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平民夫妻尚且做不到,何况是您呢。”
这话仿佛掏肺剜心一般。心中痛楚,排山倒海袭来。而拓跋宏亦变了脸色,惶然叫我:“妙莲!”我却不看他,兀自低着头说道:“臣妾从来也不敢如此妄想。只是心中有愧,承您恩宠多时,却没有为您诞下一儿半女……无论如何,心不自安。”
他深深叹息。很长时间里都只是沉默,然后,他轻轻地说:“你不必担心,我们还有那么长久的岁月呢。”他轻拍我的手背,以承诺的力量,默默抚慰。
然而我心中,总有一些东西,是永远也回不来了。
罗氏进宫之后,称夫人。
我一直不闻不问。过了许久,才在歌舞筵前见上一面。那确实是个端淑的女子。说不上有多么美丽,亦看不出有怎样的灵秀。只是一味地低眉顺目。清秀的五官,在浅浅的胭脂晕染下,依然是贞静的模样。一颦一笑,亦只是寻常人家的随和与温顺。
我忽然想,难怪对于她的议论这样少呢。她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无是无非的人。然而,她双目不经意的一瞬,却有几分说不出的幽人雅致。
拓跋宏待她,说不上宠,但颇为礼遇。大抵安宁的女子,总是能够缓缓地打动人。
在最初的好奇与戒备之后,日子还是照常,看似无风无浪地过下去。
到了冬至日,各位妃嫔一齐前往太皇太后的居所,鸣鼓乐,行大礼,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