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抗战狙击手 >

第14部分

抗战狙击手-第14部分

小说: 抗战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剑扬带着班里的弟兄退开了,搬着那个美国铁蛋往堑壕外挪。 
    【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国民革命军第51师师长王耀武曾回忆,“日军飞机仍占优势,且常向我轰炸及扫射。据第305团团长张灵甫报告,日机投下的炸弹,查有美国制造的字样。”】 
    傍晚的风挺冷,吹来排长跟连长说话的声音——他们在谈重机枪的摆放。 
    听起来,二排长坚持把重机枪从原有的国防工事掩体中移出来,可笔杆儿连长不同意。 
    萧剑扬瞅了一眼那座水泥砌成的重机枪掩体。 
    掩体上跟小窗户似的射击孔,像张缺了牙齿的嘴,在暮色里僵硬地咧着。 
    (十) 
    第二天是12月7日,阴历的十一月初五。论节气,是“大雪”。 
    从这天起,萧剑扬他们正面的鬼子部队,陡地加强了攻击的势头。 
    首先是炮火更加猛烈了。堑壕前面弟兄们辛辛苦苦整起来的一大片鹿砦,给炸得七零八落。 
    日本人的平射炮更是打得凶,专找中国军队的火力点轰。班上的轻机枪给逼得东挪西藏,打几个点放就得换个射击位置。 
    【鹿砦——设置在防御阵地的前沿、用于防止或阻滞敌方进攻的障碍物。一般由树干、树枝经削制而成,下端埋在土里,露出地面的部分形似鹿角。 
    鹿砦大致分防坦克、防步兵两种。以削去小枝的较粗树干交叉设置,用于防敌方坦克的,又叫树干鹿砦;以削去小枝的树枝交错或并列设置,用于防敌方步兵的,又叫树枝鹿砦。】 
    鬼子步兵的冲锋也加上劲儿了。 
    就在这节骨眼儿上,排里那挺窝在水泥掩体里欢叫着的二四式重机枪,突然哑了。 
    趁中国人的压制火力一下蔫儿了,一个波队的东洋兵迅速逼近到二连的堑壕跟前。 
    双方对着甩开了手榴弹。 
    半空中升起了两排黑色的小圆点,在硝烟中交错滑过——从战壕里向外飞的,是中国人的木柄手榴弹;从战壕外往里飞的,是日本人的铁瓣儿疙瘩。 
    【波队——日军步兵在向对方的防御阵地发起冲锋时,会排成几列波状的冲击线,这种冲击线被称作波队。 
    每两列波队之间相隔几十米。波队的数目,少则3列,多则6、7列。 


第二章 南京外围
第二章 南京外围(15)
    根据攻击正面的宽度和己方的兵力数量,每个波队的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也有上百人一个波队的情况。】 
    仗打到这个距离,步枪的意思已经没多大了。萧剑扬也放下了手中心爱的中正步枪,从单兵掩体壁上的崖洞里抄起手榴弹,拽开弦儿,玩儿命地往外扔。 
    总算是把鬼子兵砸回去了。 
    趁这拨鬼子退回去,下拨鬼子还没上来的间隙,二排长叫了两名弟兄,冲进那座钢筋水泥的重机枪掩体,去看个究竟。 
    萧剑扬也跟着钻了进去。 
    里面已经不像是人待的地方了——日本人的炮弹,准确地从那个大张着嘴的射击孔飞了进来,就在刚才。 
    【抗日战争期间,尤其是前期和中期,日军炮兵的射术相当精良。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1942年1月4日,日军炮兵轰击长沙城中的国货陈列馆(他们误以为这里是中国军队的炮兵观测所),连续三发炮弹从该建筑三楼一个朝北的窗户射入,造成伤亡。】 
    重机枪射手和他的同伴,基本没有完整的了,断胳膊断腿散落在地面上。灰色的水泥墙面上,是血和肉酱的图画。 
    那挺宝贝似的的重机枪,也散了架。枪身前部那个又圆又粗的冷却水筒,被弹片击穿了,里面的冷却水流了出来,和着地上的血水,聚成一汪。 
    草绿色的机枪枪身上,沾着块块点点的灰白色东西,粘糊糊的。 
    那是弟兄们的脑浆。 
    二排长何进财傻愣愣地站在里面,眼睛里像冒出了个血窟窿。 
    “早说要挪出来了……早说要挪出来了……” 
    他慢慢地蹲了下来,两只手在地上毫无目的地划拉着,一会儿碰到散落的重机枪零件,一会儿碰到残破的碎掌断指。 
    萧剑扬和弟兄们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二排长从水泥掩体里拖出来。 
    一出来,就看到笔杆儿连长也正匆匆往这赶。他一手拎着驳壳枪,一手握着指挥用的手旗。 
    等毕铭成也从重机枪掩体里钻出来,萧剑扬发现,连长的脸灰青灰青的,嘴角在不停地哆嗦。 
    旁边不知是谁轻轻嘟囔了一句: 
    “刚从军校出来的,就是呆……” 
    萧剑扬知道这指的是什么。 
    正在这时,观察哨呼喊起来了,嗓子像打摆子一样地颤抖着: 
    “上来了!……鬼子的战车!” 
    大伙儿的心都抽了一下,赶紧往掩体里各就各位。 
    枯草与弹痕交织的原野上,出现了土黄色的铁棺材。 
    铁家伙的后面,跟着半弯着腰的鬼子步兵。 
    “一辆、二辆、三辆……” 
    萧剑扬默默数了一下——一共是四辆。 
    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瞅见这种铁甲战车了,尽管在淞沪战场上跟它们打过几次交道,可萧剑扬还是觉着,自己的后脊梁上升起了一股凉气。 
    这铁家伙的确是厉害。 
    移动速度快,火力凶,而且皮糙肉厚,别说是步枪了,就连二四式重机枪扫上去,也只是冒一阵青烟、几颗火星。 
    自己的队伍上,战防炮少得可怜。眼下只有靠人和手榴弹。 
    【战防炮——即“战车防御炮”,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反坦克炮。 
    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国民革命军所装备的战防炮,多为德制的Pak35/36火炮,口径37毫米。部分精锐的中国部队(如36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还装备有一种苏罗通机炮,口径20毫米,可高射、平射两用。在平射时如使用穿甲弹,对日军的装甲部队能形成一定威胁。】 
    他扭回头,嗓音有点儿干涩: 
    “抓了阄的弟兄,准备上……” 
    副班长跟另外一个抓到了阄的弟兄,默默放下手里的步枪,解下子弹袋、手榴弹袋、挎包、水壶…… 
    旁边有战友递过来两捆东西——每捆10个木柄手榴弹,用绑腿紧紧地扎着。 
    【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广泛使用集束手榴弹对付日军坦克。每捆集束手榴弹中手榴弹的数目由几枚到十几枚不等。 
    “1。28”抗战期间,国民革命军78师156旅6团的士兵,曾在上海闸北一带,用10枚一捆的集束手榴弹,英勇地抗击了日本侵略军的装甲部队。】 
    一旁的小苏北,身子在轻微地抖动。 
    他一下望望正迎面而来的日本战车,一下瞅瞅堑壕里的副班长——自从昨天副班长从他手里接过画着小圈的纸片,他心里就一直不塌实。 
    副班长倒是宽慰他: 
    “黄泉路长着呢,先走后走不差这几步。” 


第二章 南京外围
第二章 南京外围(16)
    日本人的铁甲车越逼越近。土黄色的车身,跟冬天荒凉的原野混成一片。 
    副班长在堑壕里立起上半身。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收紧小腹,然后将腰间的皮带死命地往紧里一勒。 
    他用右手搂起那一捆手榴弹,夹在右肋下。堑壕壁上有踩脚的窝窝,他用左脚尖踏住这里,准备向堑壕外跃去。 
    在动身前的一刹那,他顿了一下: 
    “哥儿几个,来年清明,给俺坟头儿来碗烩面啊。” 
    他头也没回,噌地爬出了战壕。 
    其他班、排坚守的战壕里,也爬出一个个抱着手榴弹捆的灰蓝色身影。 
    萧剑扬不知怎的,觉得鼻头有点儿酸。 
    可这当口,哪还顾得了许多。他迅速据枪,瞄向鬼子战车后头跟着的步兵。 
    战壕里的不远处,二排长的嗓子也在扯着喊: 
    “机枪!扫住鬼子的步兵!” 
    四辆土黄色的战车,拉开距离,基本成一条横线,迅速地移动,像四幢长了脚的铁房子。后面跟着弯腰前进的步兵。 
    十来个灰色的人影,从中国人据守的战壕里爬出来,缓慢地向前匍匐,迎向这四座会移动的铁棺材。 
    萧剑扬觉得自个儿的手心里都是汗。 
    低沉的轰隆声从鬼子战车发出,让他的心也跟着乱跳。战车的履带折腾出的金属撞击声、摩擦声,更是让他心烦意乱。 
    他尽力地克制住自己的心绪,瞄准伴随战车冲锋的鬼子步兵射击。随着手里中正步枪的击发,不断地有土黄色的身影倒下。 
    但更多的鬼子步兵依旧在跟着战车前进。 
    战车吼叫着,颠簸着。 
    战车上射出的炮弹落在阵地上,腾起团团土色的烟柱。战车前头的机枪,也把子弹朝这里飞洒过来。 
    萧剑扬一边射击,一边不时地用眼角的余光找寻副班长他们俩的身影。 
    “咋爬得那么慢啊?” 
    他心里有点儿发急。 
    突然间,副班长的身子一下停住了。好像是给子弹或者弹片打着了。 
    萧剑扬心里一紧,他吃不准要不要再找弟兄上。 
    好在另一个夹着手榴弹捆的弟兄没事。他匍匐得很好,接近了一辆鬼子战车。那铁东西开得很快,朝六班的阵地猛冲过来。 
    灰色的小点和土黄色的大铁罐儿,两个大小悬殊的东西越靠越近。仿佛地面上有一个无形的旋涡,正把它俩往一块吸。 
    在它们即将交会的一瞬,灰色的小点儿猛然往起一跃,然后向右边闪开。 
    一团硝烟夹着土雾,遮住了土黄色的战车。集束手榴弹的爆炸声,压过了战车的吼声。 
    “打着了!” 
    萧剑扬兴奋地右手握拳,在胸墙上使劲儿捶了一下。 
    可转瞬间,他一脸的兴奋就变成了惊愕: 
    那辆鬼子战车从硝烟土雾中钻了出来! 
    它的车头向左面凶猛地一转——那个灰色的小点儿,消失在了它的履带底下。 
    刚当上班长不久的萧剑扬,遇到这种情况,一时没了主意。脑袋像给灌了洋灰似的,懵了。 
    “手……手榴弹……快……” 
    他冲着班里剩下的弟兄,嘶哑地喊着。 
    (十一) 
    那辆土黄色的乌龟壳,继续向六班的阵地突过来。战车前部左方的机枪在不停地咆哮着。地面上的土块、草屑,被飞速转动的履带卷起来,然后又落下去。 
    鬼子战车的履带,眼看就要压着原先那个躺在地上没有动静的灰色身影——那是刚才被什么东西击中的副班长。 
    就在这时,那个身躯突然动了起来。 


第二章 南京外围
第二章 南京外围(17)
    萧剑扬清楚地看到,副班长艰难地挺起半个身子,然后把怀里的那捆东西往前一送。 
    又是一团裹杂着土雾的硝烟,吞没了副班长的身子。 
    随着巨大的爆炸声,日本人的铁甲玩意儿,猛地向左边一歪,彻底地收住了脚。 
    战车顶部炮塔上的盖子掀开了。战车前部左侧的机枪下面,一扇小铁门也猛地打开了。 
    开始有矮小的身影,分别从铁甲王八的顶上和前部往外爬。 
    【抗日战争初期的淞沪会战、南京战役期间,在装甲兵器方面,日军大量使用了“八九式中型战车”。 
    该战车战斗全重为13。6吨,车高2。56米,装备九○式57毫米口径火炮一门,九一式6。5毫米机枪两挺,乘员四人。 
    该战车车体前部左侧有一挺机枪,机枪下方有一个进出舱门。 
    甲型动力装置为直列6缸水冷航空汽油机,118马力;乙型为日本设计的J3型直列6缸风冷4冲程柴油机,120马力,两个油箱,分别为100升和70升。机械变速箱4进2倒,单行星转向机,两个规定转向半径。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前置且带齿。每侧9个小直径负重轮,4个托带轮。平衡悬挂,弹性元件是14…15片钢板弹簧,2…5和6…9负重轮一组,第一负重轮为水平螺旋弹簧悬挂。每侧履带81节。车体尾部可安装尾橇,可将越壕宽从2米提高到2。5米。铆接结构前装甲17毫米,侧装甲12…17毫米,顶装甲10毫米,材料为镍铬合金钢。车长5。75米,宽2。18米,高2。56米。最大行驶速度2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170公里。】 
    迎接他们的,是从二连阵地上飞来的愤怒的子弹。 
    二排长亲自操起一挺捷克造轻机枪,把枪托底部顶在肩窝处,嘴里干冷冷地吼道: 
    “操!一个也别让跑了……” 
    他怀里的捷克造吐出了一个漂亮的长点射。 
    一名小个子日本战车兵,刚从战车前门钻出来的,就被二排长的长点射在身上开了几个血窟窿,沉重地瘫倒在地面上。 
    另外一个家伙从战车炮塔里攀出来,正准备往车下跳。他的身手很敏捷,显然平日里训练有素。 
    然而,有一个小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