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了元朝-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沉吟半晌道:“此人倒有大才,可惜不能为本王所用。他和皇甫少华,李知栋等人都有交往,只不知跟柳明堂是什么关系?”
侍卫道:“柳明堂那个叫小兰的贴身书僮,现在跟着张好古,他和柳公子的关系一定很密切。”
王爷笑道:“你很聪明,这也是本王迷惑之处,看来要想找到柳明堂,就一定要在张好古身上做文章,此人暂时杀不得了。”
侍卫拱手道:“是,王爷。”
九王爷想了想,又道:“通往大都城外的地道,挖得怎么样了?”
侍卫道:“启禀王爷,已经挖了一段,再过半个月便可完工。”
王爷笑道:“很好,地道挖好之日,立即将那些工匠全部处死,绝不可泄露半点风声。”言罢挥了挥手。
侍卫躬身退了出去,王爷在密室中转了一圈,回到椅上坐下,恨声道:“铁穆耳,你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儿,登基才满一年,便想剥夺本王的军权,真是痴心妄想。”
从延安县出发,行了几日,经过环山县,我到城外想看看水渠和池子的工程进展情况,远远地便看到鲁为生,李成和一众百姓等候在那里,鲁为生一见我便拱手道:“大人,两样工程都已完工,请大人验收。”
我走上前去,只见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断地从远处流过来,注入大大的蓄水池,已经满了,水池边又有许多小水槽将泉水引入稻田,我满意地点点头,鲁为生道:“大人,此处百姓都感念大人恩德,将这水渠和水池命名为御史渠和御史池。”
我忙道:“这名字不妥,抗旱救灾都是皇上的旨意,托得是皇上的洪福。张某便有功,也是皇上之功。绝不可归到张某头上,不如取名叫天恩渠,天恩池。鲁县令以为如何?”
鲁为生看了看我,不敢反驳,只得道:“全凭大人。”言罢对旁边众人道:“速去找来工匠,在渠边和池边立碑,记下御史大人修建之功。再刻上天恩的名字。”
我笑道:“很好,鲁县令,你好好干,本官会在皇上面前为你美言的。”
鲁为生闻言跪下道:“谢大人。”
旁边的百姓也纷纷跪下道:“恭送御史大人,御史大人一路顺风。”我骑上马,向他们深深一揖道:“大家都起来吧,我张好古这一生都要为民做好事,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言罢继续往大都方向行去。
一路风尘仆仆地回到大都,我进到府中,脚未立稳,管家便迎上前道:“大人,勇武将军皇甫少华托人从北地带了些东西给大人。”
我忙道:“是什么?”
管家道:“是些人参鹿茸之类的补品,皇甫将军还有一封信要小人转交给大人。”言罢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到我手里。
我伸手接过来,也不及看,揣到怀里,对管家道:“好,我知道了。那些补品你先收着吧。”管家拱手去了。
第三十一章 律例
我转身进房。叫小兰烧好水,匆匆地洗了一下,栽倒在床,又对小兰道:“你叫章实写一张告假的折子,送到吏部去,再写一份给皇上的奏折,言明此次救灾的实情,我要大睡三天。”小兰点头去了。
我躺在床上,想了想,把少华那封信拿出来看,却是他得知我遇刺的消息,忧心如焚,又有军务在身,不能抽身回来,每日食不知味,寝不安枕,焦虑之情,难以言表。后面又嘱我小心身体,不可太过劳累,写了满满几页,都是殷殷的关切之语,至于我的身份却只字未提。我脑子里乱哄哄的,复把信塞到枕下,使劲用被子蒙了头,过了许久,方才睡着。
第二日,我从梦中醒来,想了想,又到枕下把少华的信拿出来看,此时小兰忽然推门进来,我慌忙把信塞回枕下,看着她道:“干什么,急火火的。”
小兰道:“小姐,皇上派人送了好多人参燕窝来啊。”
我惊道:“那我岂不是要出去领旨谢恩。”
小兰道:“谢什么啊,公公已经走了,还说是皇上吩咐的,说你不用起来,只管收着就是。”
我松了口气道:“好啊。”抬头见小兰不走,奇道:“还有什么事?”
小兰嘟着嘴道:“李将军也送了好多补品来,小兰只是想问问小姐炖谁的吃。”
我听了不禁苦笑起来,想了想道:“到每人送来的里面挑一样,放在一起炖吧。”
小兰闻言站着不动。我只得道:“先炖皇甫公子送来的。”
小兰笑道:“小姐果然是明白人。”言罢转身退了出去。我皱紧眉头看着她的背影,深深地叹了口气。
在府中直睡了两日,又炖了皇甫少华送来的补品吃了,感觉好了很多,这日我从床上起来,穿了件月白的衣衫,从墙上摘了剑,到院中深吸几口气,手中剑随之飞舞起来,气势如虹。
一气练完,一人击掌道:“好古兄的剑法,比当日更加精进了。”我回头见是李正风,忙笑道:“原来是正风兄,好古未曾出来迎接,实是怠慢了。”
李正风走过来笑道:“你对我说话总是这么客气,太生分了。”
我忙道:“不敢,正风兄对在下有大恩,在下时刻铭感于心。”
李正风道:“那些不算什么,你不要老想着报恩,我对你这样,不是为了让你感恩的。”
我听了心中一惊,忙道:“正风今日造访,不知有何事?”
李正风笑道:“好古在家里歇了这几日,身体可好些了?昨日早朝皇上还问起你呢!”
我道:“皇上问我什么?”
李正风道:“皇上关心你的身体,问你何时上朝,吏部侍郎说你明日便可上朝了,皇上很高兴。”
我笑道;“这两天我也歇够了,是该去办正事。”
李正风道:“今日皇上出宫到上林苑射猎去了,朝中也没有什么事,不如和我一起出去走走吧。”
我道:“去哪儿?”
李正风道:“就到城里逛逛吧,你的身体还未完全复原,不宜去得太远。”
我想了想道:“也好,你等我一会。”言罢转到里面房中,关上门,换了一身淡青色的长衫,束了银冠。又把宝剑佩在腰间,便开门出来道:“正风,走吧。”
出了门,我们一起纵身上马,放缓马缰,在大街上并肩而行。大都的景物依旧,此时接近午时,路上行人如炽,街边的商铺都开了门,十分热闹。
我看到一个做花布小人的摊子,忽然想到那年在翠微镇,送给二哥的那个穿罗裙的小人,心中一动,忙骑过去,跳下马拿起一个穿长衫的小人看起来。
李正风纵身下马,站在我身边道:“喜欢吗,不如我给你买下来?”
我叹了口气道:“我以前曾经买过一对小人儿,也是用花布扎的,已经丢了,本想再买一对,却一直找不到,没想到在这里看见了。”
言罢对老板道:“给我拿一对。”老板忙伸手递了一对给我。李正风急忙付了钱。我一只手拿着一个,慢慢骑上马背,边走边看。
这时,从大街的另一头传来喧闹的声音,我抬起头,只见几十个蒙古人背着弓箭,马背上绑着许多猎物,大声呼喝着奔驰而来,街边小贩避之不及,一下踢翻了许多摊子,摊上的东西散乱一地。
蒙古人不以为意,继续往前疾驰。我心中恼怒,便欲上前。李正风一把拉住我道:“别去,这些人都是皇亲国戚,平日在大都城里横行无忌,你只是个小小的监察御史,斗不过他们的。”我低声道:“难道就没有人能治得了他们吗?”
李正风叹道:“大元律例规定,蒙人在集市喧闹,与汉人争执,罪责汉人。你上去阻拦他们,也是无济于事。”
我闻言低声道:“我知道,大元律例还规定,禁止汉人聚众与蒙人斗殴,蒙人与汉人争,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如有违犯之人,严行断罪,自我朝开国以来,已有许多汉人因此被处死了,真是一部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荒唐法律,只不知是何人所订。”
李正风叹了口气,轻声道:“自然是先帝和那些蒙藉大臣们。蒙古人杀死汉人,只不过打57下而已,汉人杀死蒙人却要处死,全家发配边疆,家产尽没。”
我道:“如此不平等的律例,难道就没有人反对吗?”
李正风道:“如今朝政都由蒙古人把持,汉人根本没有任何地位可言,好古以汉人平民出生,能够这么快就升到监察御史之职,又能得到皇上的信任,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要知道,自大元开国以来,三品以上文官基本都由蒙人担任,能够升到二品之职的汉人,除了先帝时的史天泽,便只有中书右丞颜成道大人一人而已,平章政事胡义真虽也是汉人,却被赐于蒙古国姓,又娶了蒙古郡主为妻,蒙人早已将他视作自己人了。”
我道:“当今皇上英明睿智,提倡蒙汉平等,一定会慢慢提高汉人地位,让所有汉人都能享受与蒙古人同等的待遇。”
李正风道:“皇上自幼师从当世大儒沈文浩,受汉人影响颇深,所以并不岐视汉人,但要彻底改变汉人的卑贱地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皇上想这样做,皇太后和所有蒙藉大臣也一定会坚决反对的。”
我闻言叹道:“原来是这样。倘若有一日我做了平章政事,第一件事便是废除旧律,编篡新的大元律例,赐与所有汉人和蒙人一样的权利,还要在律例的封面上写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
李正风笑道:“但愿尽如好古所愿,不过……。”他没有再说下去。我明白他心中所想,不觉涌起许多伤感。我毕竟是个女子,在这个蒙尊汉卑,女人依附于男人的时代,就算竭尽所能,又能做得了什么呢?别说修改律例,就连监察御史这个职位怕是也当不长久了。
第三十二章 禁渔
这时,一个蒙古人从我身边掠过,手中提着一只血迹斑斑的白天鹅。我见了不由惊道:“正风,他们居然猎天鹅。”
李正风转头看了一眼道:“这些蒙人向来喜欢猎杀天鹅,好古没有见过,难免要奇怪了。”
我听了心中大为伤感,对李正风道:“明日我要向皇上上一道奏折,请他下旨禁猎天鹅。”
李正风看着我笑道:“皇上一直对你言听计从,你若要求禁猎天鹅,他肯定会同意的。”
我听了,脸上不觉一红,忙避开他的眼光,继续往前驰去。过了东大街,前面街心处却是一处菜市,地上摆了许多时鲜的蔬菜瓜果之类,还有鸡鸭鹅等。我左右看了看,奇道:“正风,怎得不见有小贩卖鱼虾?”
李正风道:“朝廷有旨严禁百姓下水捕捞,违令者处以罚金,重者下狱。若要吃鱼的话,只有到官府经营的鱼市去买,价格昂贵,普通人家根本吃不起。”
我道:“怪不得小兰去菜市从来不买鱼,我还以为她是因为我不爱吃的缘故,原来是因为鱼价太高了。只是朝廷为何要禁渔呢?”
李正风道:“江河湖泊都属朝廷所有,经营权归于朝廷,只有逢灾年之时,由地方官向皇上请旨驰江河之禁,皇上准了,百姓才能自由捕捞。”
我闻言叹道:“鱼虾本是大自然赐给万民的礼物,可以吃又可以卖钱贴补家用,这里耕地多,百姓还可以糊口,那些住在江河边的人家,没有田种,又该如何生活呢?”
李正风道:“所以自我朝开国以来,民间偷捕偷捞的行为一直屡禁不止,灾年更甚。”
我道:“这条法令实在荒唐,还不如将一年划分成捕渔期和禁渔期,禁渔期时禁捕,捕渔期时允许百姓自由捕捞,官府再课以少量税收,这样偷捕行为没有了,又可以填补国库,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正风担忧地看着我道:“你这些主意好是好,只是必然会遭来众位大臣的反对,皇上未必会同意。”
我道:“若要皇上驰所有江河之禁,在如今看来必不可行,但是那些并非主干流的小河和小湖泊,应该可以考虑归还于民,也好让百姓多一条活路。”
李正风闻言看了我一眼,默然无语。
我低头沉思了一阵,又道:“正风,其实我还有个好主意,应该比允许百姓自由捕捞还要好。”
李正风道:“是什么主意?”
我笑道:“就是由朝廷颁布法令,允许百姓开挖水塘,放养鱼苗,投以食料,自行喂养。江南雨量充沛,水源充足,最适合养鱼。这样即可以降低鱼价,又可以刺激经济发展,使百姓生活逐渐富裕起来。”
李正风道:“听起来似乎很好,只是有哪些鱼适合饲养呢?”
我道:“据我所知,有四大家鱼:鲤、鳙、鲢、草。它们存活率高,生长周期短,抗病能力强,最适合饲养,至于象江浙这些沿海地区,不光可以养鱼,还可以养殖虾蟹之类。”
李正风闻言看着我笑道:“好古似乎出生大户人家,怎么会知道的这么多?”
我笑道:“我知道的还多呢,几天几夜都说不完,等有时间我再好好地跟你说一说。”
李正风道:“好啊,随时恭候。”
我们在马上相视而笑。又往前驰了一段,李正风在马上道:“今日是颜成道颜大人的六十大寿,好古兄可要前去?”
我惊道;“今日是恩师大寿?在下一定要去,只是仓促间该送什么贺礼呢?”
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