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四大名捕系列 少年冷血 >

第59部分

四大名捕系列 少年冷血-第59部分

小说: 四大名捕系列 少年冷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此,理所当然,冷血比他们先到。

冷血到“久必见亭”的时候,给雨淋了一身湿。
他还想到:待会儿这样子去见小刀姑娘,总不太好吧?
他想先进屋子里去焙干湿衣。
可是,当“久必见亭”的房子在望的时候,他那野兽的本能,忽然警觉了起来。 ——不对劲。
这儿必然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事。
于是他拔出了剑。
(有血腥味。)
他正想绕道进入屋子,以探究竟,就踩着了既软叭叭也硬挺挺的一物。 ——那是死人!

那是他见到的第一具死尸。
接着下来,他发现了多具尸体。
???——每一位都是他的朋友、战友、好友!
他在悲愤莫已之际,就听见人声。
来的人好快。
轻功极好。
——仿佛还老马识途。
冷血算准时间,霍然开门,提灯一照。
那三个人吓了一大跳,并且向后一跳——他们当然就是阿里、侬指乙和二转子。 就在他们照面一楞之间,已听有人大喝道:“呔!住手!你杀了那么多无辜的人,还要杀这三人灭口不成?!”

来的是一名红铠猛将。
他带了三四十名轻骑便服的军士掩至。
他身边还跟了几个人。
他们都是住在“久必见亭”附近的邻居,其中一个,还是看守“久必见亭”的老吴。 他们一见冷血,都纷纷指证: “便是他!”
“他是杀人凶手!”
“我亲眼看见他杀死老何全家的!”
冷血勃然大怒,哼了一声,上前一步,那儿人全部噤了声,躲在“大败将军”司徒拔道身后。
司徒拔道却上前一步,低咳一声,沉声道:“冷捕头,天子犯法,与民同罪。今晚的事,你包涵点,别吓唬这些小老百姓才好。”
这时候,那三个“迟来者”,才发现发生了什么事。
阿里是受打击最深重的。
他那淡褐色的眼,在极度受惊时的神情,更活像狗的模样。
侬指乙和二转子也不能接受这事实: ——何况他们的老大:耶律银冲也命丧其中!
而且还死得那么惨!

冷血沉声道:“我没杀人!”
司徒拔道示意军士和捕役进去察看:偏偏在这屋子里,死尸旁,都搜到了不少冷血“所属之物”:包括最近他比较讲究打扮时的衣物和那顶小刀编织给他的竹笠: ——竹笠还沾了血。
阿里妈妈身上的血!
冷血的心往下沉: 他开始明白了。
他明白这是一个“局”。
——他那些“事物”,决不是今晚才失掉的。
这个“局”是一早便已经布好的了。
只等他今晚自行“踩”进去。
现在问题只是: 他如何“破局”。

拒绝再玩

他站在那儿就像一座古代遗迹。

他知道正面对敌人全面的反击。
而且是极其凌厉、猛烈、不留情的反击。
局已布下。
他不得不玩。
也不能拒绝再玩。

“你有钦赐皇命在身,末将不敢逮捕你。”司徒拔道说:“不过,既然你已涉嫌干下这件案子,我也不能任由你来去自如——这点请你体谅我们的苦衷,也请你自重。” 然后他推心置腹的说:“坦白说,我也不相信您会做出这种事来,你先且忍一忍,要不是你做的,迟早会查个水落石出。”
要是司徒拔道要强拿下他(冷血当然看得出来:今晚司徒三将军带来的军士中有几人是非比寻常的好手),冷血或还可力抗到底。
不过司徒拔道不是。
他不动手。
他只讲理。
——但他一开口反而封住了冷血的一切“出手”。
冷血听了之后,便说:“你们公事公办,不必管我身上是否有‘平乱玦’。一案还一案,如果觉得我有嫌疑,只要你们能公正公平,不冤不诬,就扣押我入牢侯审又如何!” “哦!不!”司徒拔道却道:“不能因为一点嫌疑就收押冷少侠的,我们会照实上报,以法办案,冷少侠就稍安勿躁——要是清白无辜,自然会还你个公道。” 然后,他就吩咐办案公差,点办收集血案现场的证据等事。

同样的,侬指乙、阿里和二转子,本来也决不相信冷血会做出这等丧心病狂的事来! ——何况,冷血无论跟老何、老福、老瘦等任何一人都向无怨隙!
可是,这天晚上之后,情势急转直下,流言对冷血是越来越不利了。 各种对冷血不利的传说,就像苍蝇发现伤口一般,一旦发出腐味,于是都飞绕群集了。 三几日间,街头巷尾、都盛传着: 这“钦差大臣”,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早已跟大将军有了勾结。要不然,为何他来了危城一段日子了。总是雷大雨小,大将军仍安坐家中,秋毫不损呢!
要不然.为何他涉嫌“久必记亭”血案、却仍可逍遥自在,并不须收押在狱呢? 有人说他收了大将军的巨款。
因为他在这段时间、挥霍无度,颐指气使,贪杯好色,锦衣玉食,连跟他一起办案的好友:都司监张判和几名副捕头,都证实有这等事。
也有人说冷血企图入赘凌家。
他对大将军的女儿有意思。
——老何、阿里妈妈、老瘦、老福等人,莫不是与大将军作对的,冷血为大将军斩除宿敌,也是理所当然。
何况,猫猫的裸尸,极可能就是冷血逞欲杀人的动机。
有些大学士,也开始不信任冷血。
他们甚至作出指责:斥冷血一直没有好好处理他们的状子。
——一直以来,他们觉得本来是他们发动的诉愿,结果冷血一来就给压下去了;堂堂学子,听命于一介武夫,他们本就觉得不服气。
何况上次危城万民沸荡,本大有可为的,但却叫一个冷血暂时平息了——谁知道冷血是不是明攻暗护着大将军?!
最重要的是:有些太学生们想藉此把事情闹大,以俾在乱局掌权,这也是人之常情,偏在此时,挡着个冷血;他们不知冷血若不出现,可能立时便杀戮,反而觉得冷血从中作梗,碍事得很。
各方面的流言,都对冷血造压力。
大将军在此际反而为冷血公开辩护。
“冷捕头是个年轻人,年轻人都难免会犯错。”大将军慈蔼的说:“他一向公正廉明、智勇双全,我信任他,请大家也信任他。”
大将军这么一说,大家就更不信任冷血了。
冷血犹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知。
——对方用的不是硬攻,而是软化。
——使的不是明斗,而是阴招。
——布的不是战阵,而是围剿。
最惨的是,侬指乙、阿里、二转子因为冷血指派他们去抓雷炸雷破,才迟了赴“久必见亭”:可是冷血根本没下这道令。
小刀和小骨,也遭冷血着人“迷倒”;当天晚上,他两姐弟便遭曾红军“良心发现”,救醒了过来,并言明“不听冷血摆布,任由他意图染指小刀姑娘,以要胁大将军认罪。” ——这一来,便连官府和军方的正义之士,也对冷血失了敬意,起了怀疑。 所有与冷血共事的人,都纷纷出来“划清界线”,并指斥冷血的冷酷、残毒、卑鄙等种种不是。
其中当然包括了冷血视为同道的张判,还有向来跟冷血交好的崔各田。 这时候,二转子、侬指乙和阿里,情形也不好过。
阿里痛丧双亲,自是难过得椎心泣血。
一个人在太难过的时候自然会失去一切判断力。
他相信血案是大将军所为。
——偏是那天至少有一百六十人(泰半还是老百姓)在青羊宫那儿看见大将军在烧香拜神。
当然,这种事,大将军大可不必亲自下手,不过,种种证据似乎都指向——冷血才是凶手。
阿里已失去冷静。
“但巴旺为了送他上四房山求医,因而送了性命。”侬指乙这时加了这几句:“耶律大哥为了帮他来危城锄奸,结果也葬身此地——都是冷血害人累事!”
阿里激动得想马上就找冷血算账。
侬指乙也嚷着要去。
——要不是有二转子在,他们早已去找冷血晦气了。
二转子眼珠子一直在转着:“冷大哥也是我们的好友,这局面,不如再看定些才出手——我们要是杀错了人,报错了仇,那真正的杀人凶手一定更正中下怀,得意非凡了,是不是?”
这句话有反激作用,总算劝住了两个冲动的人。
而这段日子的小刀和小骨,已完全失去了自由。
大将军不准他们踏出“朝天山庄”一步,理由是:不许他们跟嗜血杀手在一起! ——冷血已成了杀手。
其实,他本来就是要当杀手的。
他自知不适合当一名好捕快。
他的个性像杀手多于像捕差。
但他至多是杀手,不是“凶手”。
他没有杀过“久必见亭”的任何一人。
不过,到现在,已几乎人人都以为他是凶手。
大家都在怀疑他。
疏远了他。
至此,他已完全孤立。
他知道他的敌手还在“玩”着他。
他是被“玩弄”者,他没有办法拒绝再玩。
除非是对方拒绝再玩下去。
——不“玩”下去的时候,这布局就会变成“杀局”。
他反而在等这一天。
他宁愿痛痛快快的杀一场,也总胜呆在这样的闷局里,英雄无用武之地,遭人摆布、玩弄!?

我未玩完!?宁可战死,不愿苟活!

一个有才能有志气的男子汉,就是要顶天立地的干出一番作为,如果叫这种人去经历一般人庸庸碌碌的生老病死,从少年迷迷糊糊的过度到中年,自中年昏昏噩噩的过度到老年,简直痛苦得要发疯,甚至杀掉自己!
到这时,冷血几乎已断定自己当不成一个好捕快的了!
到了不得已的关头,他不能给这些群小销磨尽了斗志,只好让诸葛先生失望,他也要杀出重围去闯一闯,以他自己的行事作风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必要时,他要去刺杀大将军!
——他发现若要凭各种罪证使大将军伏法,不但费时,而且全无把握! 加上大将军富可敌国,上下勾结,又有谁敢冒大不韪,把他治罪?又有谁敢捋其虎髯,跟这种人结仇?
最痛快、最直接、最干净利落的,莫过于是去行刺大将军!
他宁愿去当一名杀手!
杀手比捕头易为!
——杀手只要把对手杀掉,就算完成“任务”!
——捕快要依法办事,既要惩奸除恶,又要服从上令,更要平民愤怨,实不易为,至少,不是他可以胜任的!
到现在他才知道:在生活里,会做人要比会做事更重要,在江湖上,手腕高要比武功高更高明!
他几乎要认命了。
他想像自己是一名无牵无挂无羁无束的杀手——那该多好!
如果他是,他现在就可以马上去刺杀大将军,以舒久憋心里的一口鸟气了! 他在最孤立的时候,只见这危城里,当官的都比他舒服多了,对抗强权的也比他舒坦多了:只有他自己,蹇在那儿,不上不下,不生不死,不痛不快,不情不愿! 他觉得在这辅京里,他是个最失意的“杀手”——一个还当不成杀手的杀手。 他天性是名杀手。
——为何要勉强自己去当捕快?!
他心头很恨,请葛先生悉心培植他,予他机会,办这个大案子,可是,这案子一接上手,眼睁睁的看着兽兵屠村,无能为力;眼巴巴的看着小刀受辱,无法相救;现在还眼白白的看到无辜战友泰半遭格杀,还得眼光光的遭人指责、怀疑、诬诌、被玩弄于对方股掌之上:自己一出道,就如此不争气——冷血真有些气颓:到底自己还适不适合闯这江湖风波恶道!
他心里已充满了挫折感。
他真不想再干这捕头了。
他要当杀手。
一个憔悴的杀手。
一个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怀挟恩怨、快意恩仇的杀手!
一个行侠仗义、以暴易暴的杀手——而不是现在:止戈为武、执法伏法但束手无策的捕头!
他要当杀手,无非是要证实一点(向他自己、朋友或敌人): 我未玩完!

大将军估计这游戏快要“玩完了”。
他快要结束这场“游戏”了。
这“游戏”一直都是他“布”的“局”,除非是他要结束,否则,谁也只好依照他的“游戏规则”玩下去。
——这样玩下去,规则是他定的,所以只有他赢,没人能胜的机会。 他既然收揽不了敌人,就只好杀了他;在杀他之前,先得“摧毁”了他——“摧毁”有很多种方法,要是一次推不倒一面墙,大可以一块块砖的挖,宜挖到墙倒为止。 “事缓则圆”,他把案子“拖”下去,自然,就会使人对这年轻人不满、生疑,而且这年轻人的败笔和弱点,也难免会逐渐揭露在他眼前。
这点他倒不是从武林中、官场上或军队中学得的,而是从两位有名的翰林文士相互排挤斗争里“悟道”的: 原高枕原是文林中有名的老宿,诗文俱为一时之绝,名满天下;才子窦狂眠投其门下,啼声初试,便已惊才艳羡。
初时,两人相惜相重。窦狂眠视原高枕为师为父,原高枕亦当窦狂眠是他的得意门生、入室弟子。
不过,原高枕很快便不能高枕无忧,而且开始寝食难安了。窦狂眠的文名日渐鹊起,文才愈见光华,快要把他在文林中独一无二的地位掩盖了。
他开始嫉恨这个年轻人。
他怀疑窦狂眠加入自己门下,只怕是有意藉此攀升,以期他日能取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