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袁洪逆天-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仪太薄。姬昌回宫与散宜生商议一番,斋戒三日,至第四日,沐浴更衣,极其精诚。
西伯侯端坐銮驾,扛抬骋礼,摆列车马成行,前往蟠溪来迎子牙。封武吉为武德将军,笙簧满道,直至姜子牙的茅屋门前。
姬昌道:“久仰高明,未得相见;今幸接丰标,聆教诲,昌实叁生之幸矣。”
子牙拜而言道:“尚乃老朽菲才,不堪顾问;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国,何蒙贤王枉顾,实辱銮驾,有负圣意。”
宜生在旁道:“先生不必过谦,吾君臣沐裕虔,特申微忱,专心聘请:今天下纷纷,定而又乱,当今天子力行暴政,远贤近佞,荒淫酒色,残虐生民,诸侯变乱,民不聊生。吾主昼夜思维,不安枕席;久慕先生大德,恻隐溪,特具小聘,先生不弃,共佐明主,吾主幸甚,生民幸甚,先生何苦隐胸中之奇谋,忍生民之涂炭,何不一展韬略,出水火而置之升平?此先生覆载之德,不世之仁也。”
宜生将聘礼摆开,姜子牙看了,速命童儿收讫;宜生将銮驾推过,请子牙登舆。
姜子牙跪而推辞说:“老臣荷蒙洪恩,以礼相聘;尚已感激非浅,怎敢乘坐銮驾。越名僭分?这个断然不敢。”
姬昌说道:“孤预先设此,特迎先生;必然乘坐,不负素心。”
子牙再叁不敢,推阻数次,决不敢坐;宜生见子牙坚意不从,乃对姬昌说:“贤者既不乘舆,望主公从贤者之请:可将大王逍遥马请乘,主公乘舆。”
姬昌于是说道:“若是如此,有失孤数日之虔诚。”彼此又推让数番,姬昌乃乘舆,子牙乘马;欢声载道,士马轩昂。时值喜吉之辰,子牙来时,年已八十高龄。西歧城摩肩接踵,竞相观看西伯侯恭迎大贤姜子牙的胜景。
国师府中,大势至菩萨看到此景,心中大为不悦。想我一个大能菩萨驾临你西岐,你姬昌不过施礼而已。如今阐教弟子不过是一个仙道未成之人,你却如此的礼贤下士,殊为可恨。一定要找机会给你一个报应,方显我西方大德。
第二十六章 长子谋治世 次子欲反商
自嫡长子伯邑考救父归来之后,身为嫡亲长子的伯邑考更加得到姬昌的重视,再加之姬昌年迈体衰,心神耗损,于是便将西岐治下的重担压到了伯邑考的身上。而伯邑考也不负所望,在袁洪所留桑叶灵符上所载治世之法的相助之下西岐大治,可谓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人人称赞,皆谓之为有乃父之风。
但是次子姬发与长子伯邑考的性格相差极大。伯邑考性格仁厚,并且在接受了袁洪传授治世之法以来,性格当中更是向往和平。随之此时就是乱世,但也不想妄起刀兵;但是次子姬发却与伯邑考完全相反,认为乱世出英雄。也许是天性使然,一直想后来居上,得西岐实权。姜子牙刻意迎逢,在军事上二人又很有共同语言,所以与姜子牙走得极近。同时,大势至菩萨也不遗余力为姬发出谋划策,渐渐地姬发在军中有了很高的威望。
这天夜里,姬昌与姬发在宫内密谈国事。
“父亲,如今西岐在丞相姜子牙的治理下五谷丰登,粮饷充足。而又有南宫将军日夜操练军队,兵强马盛。想昔日父亲遭纣王暗算,囚居?里七年,受苦七年,而后大哥献贡才得回返西岐,我西岐上下蒙受如此天大羞辱岂可不报?更何况如今纣王无道,大兴土木,建鹿台,造酒池肉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此乃百年难得之机会,万不可错过矣!”
姬发正在一旁劝说姬昌起兵造反,而姬昌则是一脸平静,呆呆的眺望着夜空,似乎天上的星色更加吸引他的注意。
好一会,姬昌终于回过头来,对着姬发说道:“吾儿,为父岂能不知此理?然而一切并非你说的如此美好,内中因果你尚有不知之处。”
姬发一惊,静静地在等待着父亲姬昌的继续说话。
“纣王,亦如此前历代商君,雄才霸主也!在他治下,大权独揽,民生大治,若不是天降大旱,加之妖乱**,当今大商岂会如此衰弱?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西岐再是强盛亦不过是区区之地,以何能抵抗天下?至于纣王大兴土木之事吾已得密报,建鹿台目的一为祭天,二为招揽天下散修,壮大朝歌实力。你说,我等如何能够抗衡?更妄自谋立?”
姬发一听,觉得十分震惊,不由心中更是不安。直到现在他才明白其中内幕,深觉事实绝非表面看上去这么简单。可是他尚不甘心,争道:“父亲虽不敢反商,但大商早已将矛头指向西岐,现今大商干旱,纣王因此不会对付我们,但我等岂可坐以待毙,让纣王撑过危机,到时大难临头?”
姬昌不语,神色复杂,似乎他也为此犹豫不决,但最后他还是说道:“只要我们不轻举妄动,紧守西岐,纣王即使有意,岂可无故伐我,丧失大义,遭天下人耻笑?”
姬昌这话听起来是老谋持重之理,但反应到姬发的耳朵却听出了其中的一丝丝无奈,更有很深的忌禅。姬发发觉父亲对刚才自己说的话也很是犹疑不决,于是再次鼓动:“呵呵,那纣王自去年父亲回归之后便驻守重兵,防我西岐,何况父亲言其乃雄才霸主,岂会因天下人之议论而留下我们这心腹大患?更重要的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姬发的话就如一根锤子一样狠狠地砸在姬昌心中,破开了他的心理防线。姬昌转身看向姬发,默默不语,但神色之间对自己这个儿子却现出了复杂的表情。
姬发打铁趁热,趁机说道:“我西岐虽是区区一地,但上下齐心,兵强马壮。纣王施暴政,已经大失民心。若我大旗一举,天下呼应,四方皆起。姜丞相亦言大商接下来将是连年大旱,民生凋敝,加之有阐教相助,我等何愁大事不成?”
姬昌看着眼前自己这个突然间充满了自信的儿子,心中明白姬发今晚是特意来找他谈话,目的就是劝说西岐起兵谋反,而且自己手下的人恐怕也有不少赞同他的想法,更有那丞相姜子牙的全力支持。不过姬昌不动声色,问道:“姬发吾儿,今夜之事可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有人暗中撺掇于你?”
“此乃儿子一人的想法,但我西岐上下也有不少人怀有这种想法。”姬发略显慌张的答道。
“怕是那姜丞相点醒你的吧?”姬昌哼了一声,对姬发提醒的说道:“发儿,当初我聘姜子牙为相,目的就是希望它能够强我西岐。但姜子牙之意显然不止如此,其内心恐怕另有想法。姜子牙出身阐教,最有可能是为了他阐教谋利。你要有自己的主见,千万不可受其蛊惑,妄动干戈!”
姬发虽知父亲已经动意,但是却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自己又何尝想要如此,可是,若不如此,自己这个次子又何时会有出头之日。大哥伯邑考做了西岐国主,虽说自己也会是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底还是不如自己做主的好。此时一见父亲已经不悦,只能辞出,以后另谋打算。
姬昌思虑再三,还是把伯邑考叫到房中,备说此事。“考儿,你认为如何?”
伯邑考略略思索,“父亲,朝代更替乃世间常事,何况此时纣王不修德政,以至于民不聊生,我西岐国富民强,四方仰德正可取而代之。但是此时还是不合时宜。大商新遭旱灾,以致国力大弱。但是大商底蕴还在,不可轻忽。北海战事捷报频传,正是士气正盛之时,此时起兵恐遭不测之险。”
姬昌心中大悦,“我儿与为父所虑不差分毫,此时正当秣马厉兵,养精蓄锐,相时而动。如今阐教与西方教都有人坐镇西岐,而且这二教都是支持你二弟姬发,你有何看法?”
“父亲,他们支持谁这个不重要,只要是适合我西岐发展,我认为都是好的。但是我西岐不能成为别人的工具。这二教就现在看,确实是有利用西岐之嫌。据说我师父所言,此次朝代更替是纣王不尊人族圣母女娲娘娘,败坏伦常所致。女娲娘娘算出殷商还有二十八年国运,遂派下三妖祸乱宫廷,败坏殷商国运,以期能够早日了结殷商天下。此事又逢一千五百年神仙杀劫,名为封神劫,人教、阐教、截教、西方教都在劫内。人教人员稀少,且气运稳固,不惧此劫;阐教与西方教结盟共同支持二弟姬发,而截教与殷商气运相连,双方是水火不容。如不是有师傅从中周旋,儿臣必死于朝歌城中,也就应了阐教与西方教的心意。没想到儿臣没死,使这二教是没了主意,这才派人下来,以期掌握大局。”
姬昌听得大是惊讶,“考儿,没想到还有这些内情,你原来怎么没有与为父说过?”
“儿臣以为此乃细枝末节,只要是对我西岐有利之事,谁做君主都没有关系。如果二弟真能带领西岐走向辉煌,儿臣以为辅佐他做君主也没有什么。用我师父的话说,战乱也好,暴政也罢,归根揭底痛苦的还是下层的老百姓。如能够得到百姓的支持,就是一个好的君主。所以儿臣一直以来也是在按师父的教诲行事,努力使我西岐成为一个人间的乐土。”
“考儿,你师父真是一个大贤也,如能得他指点,我西岐何愁不能君临天下,创下万世基业。”
“父亲,我师父已经算到您听到这些话一定想请他下山,但是师父言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我西岐之事还是自己解决的好。如果有人敢暗害父亲与儿臣,师父自会下山相助”
“虽神仙手段不是我等所能尽知,但考儿也要小心不要被你师父利用,你二弟就是前车之鉴。”
“父亲请放心,其实这师父之称还是儿臣一厢情愿,实际上我还没见过师父真颜,我所说这些都不过是师父传我的治世之道所述,儿臣仔细感悟所得。”
“此言当真,考儿可否把你师父所传治世之道写给为父看看?”
“可以的,父亲请稍等!”取过笔墨,缓缓写来。洋洋洒洒数万言,道尽了三皇安邦之策,说尽了五帝治国之法,其中很多还是后世的经验之谈,发前人所未想。姬昌在伯邑考的身后看的是连连称妙,大叹拜读晚矣!
“父亲,师父所传还有兵法三十六篇、暴雨梨花枪法,您可有意一观?”
“如此治世之道已经是叹为观止,兵法三十六篇必然更为精妙,为父就不看了。考儿,你放心修习你师父所传之法,西岐的未来就要看你的了。”
“是,父亲。儿臣必不会让西岐卷入无谓之争。”
第二十七章 西岐乱 申公豹现身
银安殿上,大公子伯邑考提出:上古三皇之时,各部落之间唯才是用,以使人族在巫妖环驷之中,团结一致。不仅在巨大危机之中生存下来,还使得人族终于确立天地主角的地位。今我西岐正处于飞速发展之时,更应效法三皇,广纳贤良,以固西岐之威。伯邑考说的是有理有据,殿中群臣无从反驳,何况还有草民出身的姜子牙做比。姬昌也在伯邑考所说治世之道上悟道这一点,环顾殿上无人反对,随即听从伯邑考的所奏,即可就殿上颁布诏令,曰:广纳各项人才,不论出身贵贱,有才则录。并同时于西岐城设立一招贤馆,广招天下英才。由大公子伯邑考全权负责此事。
西岐此消息不胫而走,再结合先前伯邑考舍身代父赎罪的孝名,伯邑考的仁义之名轰传天下。四方贤才豪杰闻风而动,向西岐汇聚而来。
大势至菩萨与姜子牙闻讯色变,忙传讯教中请求指示。
闻报的元始天尊与接引准提也不由得色变。当此大劫之时,天机一片混乱,任何的推算之法都没有用处,没想到局势竟然一变如此。在原来的天机中伯邑考必死于朝歌城中,上次听闻伯邑考没死已经让二教惊讶了一回。探查之下竟然是妲己相救之过,联想到伯邑考的前身,大家还以为是女娲娘娘的意思,想要伯邑考能够肉身封神。而且伯邑考的性情恬静,性好琴棋书画,二教圣人也就没当回事。可没想到事情竟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伯邑考的光芒竟盖过姬发如此之多。如今伯邑考主理招贤馆,来投西歧的贤才将全部是伯邑考的人。为此,元始天尊密诏姜子牙一定要助姬发掌握军中大权。
西伯侯姬昌自回国之后苦思西岐破局之法,加之被囚?里七年,已经大伤元气,心力交瘁之下病倒不支,于一年半载之后在床榻上忧虑而终。临终传西伯侯爵位于大公子伯邑考,西岐上下顿生异动,乱象丛生。朝堂之上也分成两派,一派以郭璞为首,主张大力发展以德服天下;另一派则是以姬发为首,主张以战得天下,立国反商。
说起来这个郭璞也是有些来历之人。五年前,袁洪出关之时,就为以后的封神之劫想了几个渡劫之方,其中就有一个合纵连横之策。特意在世间寻了五位饱学而又向往德行天下的治世之士,授予很多治世之道,以及行军炼阵之术。在一年前被袁洪遣来西岐以助伯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