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游戏之三国志 >

第3部分

游戏之三国志-第3部分

小说: 游戏之三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现在好羡慕那些去小说里去三国的特种兵、大学生或者干脆是硕士博士,他们要不是身怀绝技,就是带了几样救命的玩意儿。而我呢?只有一个垃圾手下加一帮兵痞。
第三章-备战扩军
    武陵城内目前共有军队八千人,包括城防军一千人,正规军五千人,外加我的骁武军两千人。我就把军队分成四个等级,骁武军为第一等,正规军为第二等,城防军为第三等,新设治安军为第四等;治安军拿以前标准军饷的一半,每提高一个等级,军饷就翻倍。
分等级的方法也很简单,所有人围着武陵城负重跑两圈,先跑完的一千人划入第一等,跟在后面的四千人为第二等,再后面的两千人为第三等,最后一千人为第四等。虽说这样分出来并不准确,问题也很多,可是现在也只能将就了,反正体力优先,别的以后再说。而且这样也有好处,完全地打散了军中的那些小团体。
分完等级之后,将所有部队五人十人百人地编组,训练十天之后各自推选伍长什长队长,千人队以上的统领暂时不作变化,这些家族势力还是不要动得太多的好,以后打起仗来了,自然有办法收拾他们。
同时四个等级之间每月进行一次大比武,以百人队为单位,实行挑战和升降级。伍什地编组方便士兵之间的交流,队以上的比试,则是训练士兵整体协作。
薛瓒在这期间表现不错,从城防军调入正规军,担任了一个千人的统领,手下大部队都是以前带领的城防军,看来他在训练上还是有一手的。
我和巩志的武力实在是低了点,武将也确实少了点,训练速度也明显慢了点,但是在我特别加入了队列训练之后,手下的这些乞丐军渐渐地开始像一支军队了。
除了训练军队,我平时也没闲着,有空就找金忠套问一些金旋的情况,比如以前有个夫人,已经被我休了,没有子女。因为姓金所以金太守平时很喜欢金子,连战甲都镀了不少的金——我试着穿了一下,走了一天,差点没把我压死。当然,我的马术也大有长进,能自己上马下马,小跑一阵还不会摔下来,自豪啊。在我意料之中的是,我的长相和游戏里一样,不帅不俊不好看,两撇小胡子更是别扭。
在我意料之外的是,金忠告诉我的的纪年居然采用的公历,现在是公元281年春,汉室帝位空悬,估计近一点的宗室都绝后了,只有刘焉一类的远亲和刘备之流的挂名宗亲,所以只是摆了个朝庭的架子在洛阳,由何进总领整个,咳咳,整个洛阳一地的军政大权。这一切的一切还真是和游戏剧本相匹配,百岁以上的老不死的一大堆,乱七八糟让人一想就头晕,偏偏我身边这些人还觉得理所当然。
按照我玩三国志的经验,一个势力只有八千的军力是绝对不够的,所以我下令全郡各地所有精壮都要参加军事训练。为了保证不耽误农耕,后面两等的城防军和治安军轮流实行军屯,而骁武军和正规军则将训练效果不佳的百人队派出去帮助各地进行农业生产。
为了监督各军对我的各项改革的实行,我试着让每个百人队推选出一个士兵委员,各军组成士兵委员会。虽然除了我,没人明白“委员”是什么东西,但是只要他们明白,这些“委员”是他们领够粮饷的保障,相信这些小兵不会乱选人,至少会选出一个相对可靠的人来。
至于地方政务,我还真没那个精力去管,如果放到游戏里,我算一直在征兵训练,用钱用粮,什么农业值商业值民心值城防御全都没变化吧,再说以我和巩志“傲人”的四围,做什么都没多大效果,还不如专心搞好军队这个保命工程。
这天我正在校场召开“士兵委员工作总结会”的时候,巩志跑来找到我。看他心急火燎的样子,我让那帮子委员先讨论一下,示意巩志过来说说有什么事。
“主公。”由于我最近表现出来少有的勤奋和明显的野心,巩志对我的称呼也变了,“我刚刚将武陵的各项开支统计出来,如果照现在这种消耗,再过四个月,恐怕我们就无钱可用,无粮可调了。”
“四个月之后不是已经五月份了吗?在四月份的时候就可以收一笔夏税,到时候找商人买点粮食不就行了。”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这个巩志只会给我添乱。
“属下已经将夏税计算进去了,可是还是不够。而且由于我们并未开垦荒地,秋收时的粮食恐怕也不能保证我军战时的需要。”
唉,光顾着征兵了,也没去管钱粮的事,这个巩志,做什么事怎么老是怕半拍呢,现在让我把征召的士兵遣散,无论如何我是不愿意的。
“你下去吧,让我想想办法。”我让巩志让退下,不管怎么样,得先把现在这个工作会开完再说。
我征兵的时候,都会额外支付一笔生活保障金,吸引更多的人来当兵,所以征兵的时候花费比较大,但是征好兵之后,养活这些兵的消耗就不算什么了,我只要能熬过这几个月,一切都好办了。
开完会,我就开始考虑怎么在夏税收上来的时候增加些收入。现在让我和巩志发展商业肯定是来不及了,而且几乎可以肯定凭我和他两个人去干这活,绝对是投入多,回报少。平时玩游戏时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还真是伤脑筋啊。
哈,有了,想了半天还真让我想出个办法来。
第二天,我找来巩志,告诉他我的钱粮大计。
“巩主薄,我已经想到如何解决我军钱粮不足的问题了。”
“主公有什么办法?属下立刻去办!”看来巩志昨天也是一夜没睡好,一听我有办法,瞪着一双兔子眼就跳了过来。
“在我武陵郡西,是不是有个交趾郡?”
“是啊,交趾地广人稀,多山少路,极为难行,但是交趾有不少特产,因此城内有不少富商。只是毕竟偏僻了些,上一任太守离任之后,无人愿意前去接任,现在反倒成了无主之地。”看来这个巩志还是有那么点用的,至少对于交趾的现状比我了解的多。
我端起身边的茶水,喝了一口,不紧不慢地说道:“如果我军赶在夏税征收之前占领交趾,然后这个夏税嘛……嘿嘿。”
巩志登时一喜,道:“这倒是个好办法,现今汉室衰微,朝庭有名无实,就算我军占领交趾,也不会有人过问的。只是这交趾由谁去管理,倒是个问题。”
我摇了摇头,道:“交趾并不需要派人去管理,城里不是有很多富商吗?他们都是当地大有头脸的人物,让他们组成个交趾城管会,我们派一千名治安军过去,只要他们按时上缴各季钱税,我们的派去的军队保障他们的安全,并听从他们的调遣。”
治安军是什么货色我和巩志可都清楚,就算在不怎么强的武陵军里也是末流,各军淘汰再淘汰之后的老弱病残全在治安军,纯粹是武陵军里的“五保户”,别说派过去之后不敢造反,就是真的反了,也可以轻易地压下去。
“不过,这些富商在没有太守时,都不用交税,现在我们过去却要他们出钱,还让他们管理交趾城,他们恐怕不会乐意吧。”巩志冷静下来之后,提出自己的的疑问。
“这些税不是让他们白交的。他们以前不是只能靠买卖赚钱吗?现在我是用‘权’换他们的‘钱’,他们也有个正当的名份过官瘾,他们交的税自然会从当地百姓那儿找回来,这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不愁他们不答应。这样一来,就算有什么意外,他们也会处理,我们只管收钱就是。万一他们不听话,那一千治安军虽然然打仗不行,但是抓几个富商还是不成问题的。”
巩志听了连连称是,至于我讲到的权钱交易,汉末皇帝带头标价卖官,我只不过是卖点权,连官都没卖,当然算不得什么了。
第二天巩志就亲自带领一千治安军出发了。现在武陵城内的军队数量翻了整整一倍,达到了一万六千人,四个军种也一直按1:4:2:1的比例编制。
一个月之后,巩志回到了武陵城,并告诉我那帮商人刚开始对于我军进入交趾还抱了很大敌意,后来听了我的条件之后,态度急速转变,并很快谈好了相应条款。
而且巩志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目前整个交州都处于无政府状态,所以这次巩志应那些富商的请求,顺带着把交州也一起列入了管理范围,收入比预想的还要多。按现在我治下领地的收入水平,钱粮方面已经比较充足了。
第四章-乱世来临
    武陵的百姓也渐渐地感受到周围的变化了。最初是城里的军营乱成一团,太守大人亲自出马才把事情摆平;之后就看到城里那帮当兵的,围着城墙跑圈圈,近万的人流实在是壮观;再后来就听说某某家的二愣子饷银涨了一倍,某某院里的三皮子却被降了俸,只有以前的一半;前阵子太守大人又大量征兵,大伙正愁春耕时咋办的时候,又一帮当兵的跑来帮着各村种地,说是训练得不好,搞啥以耕代训;现在又弄出个什么“宪兵”,那群宪兵威风着呢,虽说是“兵”,可不少军官见了也怕上三分。
现在老百姓的收入虽然没怎么增加,可是武陵军的军纪有了明显好转,扰民的事越来越少,所以大伙的支出也就少多了,日子也比以前好过了,当初还真没看出,这个太守还真不错。
百姓怎么想,我并不知道,知道了也不见得能高兴起来。刚刚把薛瓒那个千人队单独抽调成立了一个宪兵队之后,还没喘口气,就收到武陵郡边界的一些探子的报告,说是从北边涌过来不少逃难的百姓。从这些难民的口中了解到,长江以北已经开打了,简直是一场混战。问来问去也只有一些零碎的消息,我和巩志分析了半天,也只得出了一个曹操在混战中捞了不少好处这么一个结论出来。
北边开打了,荆南四郡恐怕也平静不了多久。于是我找来巩志,和他商量商量下一步怎么办。
首先得搞到情报,目前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兵力和动向我并不清楚。思索了一阵,我又想出了个办法来,让巩志把北方那些难民安置下来,然后把那些生活困难,拖儿带女,上有老下有小的找出来,我们出钱出粮给他们养活子女老人,再发点糊口费,让他们去其他三郡当探子去。反正都是逃难,逃到哪儿也是逃,这些都是真正的难民,完全不怕别人怀疑。我帮他们养着子女老人,就像手上有了人质,也不怕他们不尽心。虽说这样做良心上不太好过,但是我总是告诉自己,这是个游戏,怎么做都没关系。
巩志按我的办法找出一部分人,再照我说的去“培训”了一下当探子的基本知识,就让他们重新混进逃难大军去了。当然这些人并不能找到什么机密情报,不过我的要求也不高,只要知道一些大概动向就不错了,再说这些人都是壮年,很可能会被其他三郡征召入军队,这样就能得到一些我最关心的情报。
很快到了四月份,各地的夏税也收了上来,极大的缓解了我的财政状况。交趾的夏税也顺利地收缴上来了,和交趾夏税同时送来的还有交趾富商们的联名状。
“你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吧。”等巩志和薛瓒看完联名状之后,我问道。
巩志想了想,说道:“主公,我朝一直以来,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不高。而主公这次占领交趾,却让这些商人主理一方军政,相信他们必定是对主公感恩戴德,所以才会联名上书,请求主公出任交州牧。”
“我看不这么简单。”一边的薛瓒插口道,“这些商人,只重利益,毫无信义,说他们感恩戴德实不可能。他们一力请求主公出任交州牧,定有别的目的。”
巩志想要反驳,却一时找不到说辞,毕竟这些读书人,骨子里也是看不起商人的,要说那帮富商会对自己的主公感恩戴德,他自己都不太相信。
“其实很简单。”我摇头晃脑地说道,“我问你们一人一个问题,你们就明白这帮富商的目的了。”
“请主公示下。”巩志和薛瓒恭敬地说道。
“巩主薄,身为我郡太守以下的最高文官,你可有权再任命一位主薄?薛统领,你现在是宪兵统领,我郡暂未任命校尉,武职以你为首,你可有权再任命一军统领?”我笑着对两个手下问道。
两人想都不想,肯定地齐声答道:“属下不敢,我郡之军政首脑是主公,除主公外,属下等万万不敢擅自任命官员。”
“这就对喽。”我不再说话,端起茶来装模作样地品起来。
巩志还在一边不得其解的模样,薛瓒却一拍额头,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这帮富商对于弄个有权力没名份的‘城管会’并不满足,他们想既要权力又要名份,想当一郡之太守。但主公是以太守身份暂管交趾,自古哪有太守任命太守的,所以他们想让主公更进一步,然后顺带着也提拔他们一下。”
我满意地点点头,孺子可教啊,这个薛瓒果然要比巩志这个智力勉强突破六十大关的垃圾武将聪明多了。
巩志听薛瓒这么一说,也明白过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