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 >

第51部分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第51部分

小说: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00  美元为母亲买了烤箱、洗衣机、音响,还寄了300 美元给母亲。
    他已经骑虎难下。他在给母亲的信中一再说自己有了相当不错的工作、相当可
观的薪水,可实际上什么也没有,为了让母亲安心,他不得不继续维持这因善意而
导致的谎言。
    他开始自己出去找工作,再苦再累也行。因为只有钱才能使他彻底摆脱林友良,
才能使他的生活走上正轨。
    然而,似乎有人在跟他作对,每次于了几天,老板就都毫无理由地将他打发走。
    其实,这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林友良,作为幕后操纵者,他对相中的目标是
决不会轻易放过的。
    从一开始,林友良就敏感地发现,李钊身上有着某种东西,那是只可意会不能
言传的。随着接触的增多,交谈的加深,林友良又惊喜地发现,李钊的父亲死于
“文化大革命”,李钊本人从小就饱受创伤,他对祖国怀着一种发自潜意识的惶恐,
甚至想要竭力躲避。于是,林友良开始下手了,而此时的李钊还完全蒙在鼓里,对
林友良的一切几乎毫无所知。
    林友良确实来自台湾,然而他的身份并非只是台大社会系的毕业生,他还有一
个鲜为人知的职务——台湾“青民”的理事长。该组织作为台湾当局一手扶植起来
的“民间团体”,它所从事的是对大陆“青年民主人士”的策反工作。几年来,由
于他“卓有成效”的实绩,“林友良”的名字已荣登台湾安全局有功人员的花名册。
此番他来美国,就是要以大陆青年为主体,在华盛顿建立起“台湾青民”的第一个
国际分支。
    没想到,出师不利。李钊这个眼看就要装进口袋的猎物,现在却要摆脱掉林友
良的控制。“他妈的!”林友良心里骂道,“想滑脚,没那么容易。”星期四晚上,
林友良把垂头丧气的李钊叫到学院附近的一家咖啡馆。
    “阿钊,大陆永远是一个开放则腐败、封闭则专制的国度,你的经历也能证明
这一点。”林友良目光辣辣地盯着李钊,他觉得现在该是彻底摊牌的时候了。
    李钊开始捋鼻尖。
    林友良喝了一口饮料,又点上1 支烟。他早从李钊身上发现了他捋鼻尖的习惯。
他有点得意,勾起李钊的心酸回忆,无疑是成功的先兆。
    李钊还在捋鼻尖。他并不瞧林友良一眼,也不去捕捉林友良的话外音,他只是
在遥想过去:抄家;父亲带着高帽子被拖出去游街;母亲绝望地垂泪……
    “阿钊,”林友良抽完1 支烟后又开腔了,“只要你肯答应我的条件,你会很
有钱,能把你母亲接到美国来,欢度美好时光。”说着,他打了个响指,让女招待
端上两杯威士忌。
    李钊默默地看了林友良一眼,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他感到酒很苦,浸泡着他
那颗苦涩的心。于是,他又要了1 杯,又一口子了。
    “阿钊,民主、自由,已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我是为你着想。”林友良开始
加码。
    “什么条件?”李钊在喝完了第三杯威士忌之后,带着醉意地问。
    “加入‘台湾青民’,号召大陆青年为争取民主而斗争!”林友良激动了,眼
睛曜曜生辉。他是个天才的演说家,他接下来的那番话足以使人们相信,他是一个
“民主”的天使。
    酒酣冲动之下,李钊在那张该死的“台湾青民”成员登记表中签上了自己的名
字。
    李钊有了体面的工作,在一家贸易公司当公关经理的助手。月薪1200美元,真
正的白领阶层。然而,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这家公司其实是由“台湾青民”一手操
纵的据点。
    不过,有一点李钊终于弄清楚了,那就是林友良的真实身份,以及林友良看中
他的原因。以大陆青年出面组织“台湾青民”的分支机构,其隐蔽性要远远高于他
自己赤膊上阵。
    在最初几个月的平静之后,李钊嗅到了一股异味。那天打扫寝室,他偶尔发现
林友良的抽屉里有1 支“韦森——38”型手枪。为此,他问过林友良,可林友良支
支吾吾的,怎么也说不清。几天后,林友良又突然告诉李钊,让他别把枪的事告诉
其他人。在当天的《华盛顿时报》上,李钊读到一条消息:
    1 名大陆留学生前一天被“韦森——38”型手枪击毙。
    “友良,你说你到底干了什么?”李钊责问着,他感到害怕。
    “李钊,你别问了,那是迫不得已。”“你不是口口声声说要民主吗?那么暗
杀事件如何解释?”林友良眼露凶光地盯着李钊,他的话也同样凶狠:“我让你别
问了,不然,你也休想再活下去!”李钊对一切都明白了,可惜此时已为时过晚。
    这天,是李刽到美国整整一年的日子。早晨,他早早地起了床。他发现林友良
的床位空着,显然,昨夜他又没回来。李钊打开窗户,阳光真美,红红的亮线舔着
翠绿色的草坪,清新而神怡。不知怎么,他突然想起母亲前天写来的信。
    钊儿:
    再过几天你离开妈妈就要一年了。妈妈很想你,天天都梦见你,你在妈妈身边
该有多好。
    妈妈现在的身体很好。你爸爸以前单位的同事们几乎天天来看我,还有一个当
初整过你爸爸的女同志硬要帮我料理家务。
    国内形势发展很好,你该回来看看了,钊儿。别老记着过去。要多看看今天,
想想未来。只要你能回来,你就会发现,一切全变了。……
    “回家?”李钊喃喃自语,他仿佛感到一种阔别已久的情感正渐渐地回到自己
的身上。于是,他又抬手捋起鼻尖,嘴里刚吐出“妈妈”两个字,泪水却已经夺眶
而出。
    “可我有什么脸面再去见自己的母亲?”李钊泪水涟涟,长期的压抑使他本已
脆弱的性格变得更加阴郁、忧愁。
    他又想到了林友良那张气势汹汹的脸,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他们是不会
放过我的。”李钊沐浴在朝阳里。蓦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返身坐到写字桌前,
他急速写了两封信:一封写给母亲,一封写给大陆青年。随后,他站起身。他觉得
此时他才算是堂堂正正地站着。
    当人们从梦乡中醒来的时候,他们发现,在世界贸易中心门口躺着一具血肉模
糊的尸体。据目击者说,死者是从78  层楼的屋顶跌下的。
    那死者是李钊,他以他父亲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魔鬼与“蓝衣女”
    香港之夜。全城染在赤橙黄绿青蓝紫之中。
    刘颐沿着一条大道,由东向西行,此刻他要去的地方是希尔顿酒店。二表兄常
一焕跟他约定夜里10  点半见面。“都是些夜猫子!”刘颐初来乍到香港,还不习
惯夜生活,而这里的应酬往往安排在夜晚10  点以后。
    二表兄对他说:“今夜要应酬的客人,是香港的实力派人物。你要想在香港有
一席发展之地,就不能不仰仗他,所以要小心应答。”刘颐点头称是。他晓得二表
兄常一焕不是个等闲人物。舅舅常辅中1949年离开大陆到台湾,在国民党情治系统
身居要职,原以为从此再无见面之日,想不到两年前,一封辗转而至的海外来鸿,
使刘颐母子激动得抱头唏嘘了好一阵。后来,二表兄常一焕专程前来上海探亲,除
了带来刘颐渴慕已久的彩电、冰箱外,还关切地问起表弟的“出息”。
    刘颐乘机倒了一腔“苦水”:“我这半辈子算沾了舅舅的光,才过得如此潦倒。
小时候从小学到中学,功课一直名列前茅,只因舅舅这个‘海外关系’,大学连考
3 次都名落孙山。后来遇上‘文化大革命’,又成了狗崽子。
    只能在工厂里当个小技术员。‘四人帮’倒台了。我总算透过气来,但谈不上
什么‘出息’。老实说,我对大陆这一套厌烦透了。如果给我一个机会,保险混出
个人样儿来!”常一焕冷冷地听着表弟的倾吐发泄,观察着表弟的一言一行,觉得
是块被埋没的料子,只要“精心调理”,将来可以派大用场。
    等刘颐“苦水”倒完,常一焕安慰他说:“你和姑妈的情况,家父和我都知道。
只是过去鞭长莫及,爱莫能助。现在好了,我回去与家父商量一下,将来把你和姑
妈接到香港去。”刘颐一听,喜出望外,从二表兄离开上海绕道香港回台湾,他就
伸长头颈等候佳音。
    再说常一焕和他的父亲常辅中。常辅中离开大陆到彼岸时,还只是情治机关中
的少壮派。凭他的巧妙周旋和办事才干, 70 年代中期他青云直上,在台湾情治机
关内身居要职。常一焕,毕业于台湾中央大学,子承父业,加入了台湾情治系统,
表面上以经商为掩护,在台湾、香港都有几个像模像样的实业公司。一提起常一焕
董事长、总经理,台湾商界人士莫不刮目相看。
    从80  年代初,常一焕就经常回大陆经商,利用洽谈贸易等机会,暗中为他的
情治机关物色人才。一开始他没有立即找刘颐母子,而是转弯抹角,弄清了刘颐的
底细,最后才出其不意,出现在母子俩面前。以后常来常往,几番“考察”,常一
焕认为刘颐是可用之材,当然也包含着至亲关系,格外想提携一把。
    从那次对刘颐说了要把他母子接到香港定居的事后,常一焕立即回台,与“机
关头儿”一番密议后,作出了周密安排。
    刘颐正翘首以待,接到了来自香港的“金玉良音”。他以台湾上层人物亲属的
名义向有关部门申请去香港定居。这一着果然灵验,过了一个时朗就接到获准通知。
正在他办理赴港手续时,老母一病不起,等不到的往香港与一别30  余年的亲兄弟
会面,就撒手而逝。刘颐悲伤之余,倒也觉得一身轻松,可以只身前往香港干一番
事业了。
    就这样,刘颐于1980  年初踏上了香港这片陌生的土地。出于常一焕的安排,
刘颐很快当了一家实业公司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开始他只是看看听听,一切业务
由台湾来的副总经理掌管。随着岁月的推移,刘颐开始熟谙“生意经”,认识的人
也多起来了,开始以港人的面目混迹于各种交际场所。
    常一焕对表弟来港后表现不俗暗自窃喜:“皇天不负苦心人!”今晚的约见,
将决定刘颐今后的命运,也关系到他掌管的那部份情治工作的建树!
    离10  点半还差5 分钟,刘颐整了整衣衫,跨上了酒店大理石台阶。头戴白色
船形帽的服务员微笑着迎上前来,把他引进辉煌的底层大厅。见常一焕在招手,他
疾步上前握住表兄的手,高兴地说:
    “你好早呀!”“你来得正好。台湾来的贵宾已在恭候你了。”说着,常一焕
在前引路,两人登上观光电梯,直上顶层。这是一家拥有700 多套双人房和90  间
套房的豪华大酒店,中、法、意、美式餐厅一应俱全,还有咖啡室、酒吧、健身房、
游泳池、夜总会、宴会厅、会客室、超级市场。刘颐在大陆上还从未光顾过这样气
派的大宾馆。
    电梯开处,常一焕径直把刘颐让进一间布置典雅、具有东方情调的小厅。
    迎面起立的是刘颐的舅舅常辅中,还有两位未曾谋面的陌生人。
    “我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实业界、政界都兜得转的实力派,也是我的好朋友张
松平、黄学培。”舅舅常辅中介绍。刘颐忙上前一一握手说:“有幸见到两位前辈,
以后还望多多关照。”胖乎乎的张松平哈哈一笑说:“好说好说,辅中前辈的令甥,
都是自家人,今后合作的机会多着呢!”“合作?”刘颐心里想,“我能跟你们合
作什么?”但他嘴里却应酬说,“小辈很愿意为两位出力。”宾主刚坐下,侍应生
马上送来热毛巾、香茗。今天吃的是蛇羹,另配上禾花雀、羊腩煲、红烧山瑞(甲
鱼)等名菜,刘颐平生第一次尝到这样的美味,胃口特佳。酒过三巡,常辅中推辞,
起立说:“我不胜酒力,告退了。
    你们初会,畅叙一番吧。”张松平说:“我有几个朋友想同大陆做生意,苦干
大陆没有合适的人选。         今天看到你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想请你担任我们公司在大陆的办事处主任一
职,你看如何?”刘颐一听,正中下怀。他正发愁在香港人生地不熟,若在内地也
能搞个公司之类,“脚踏两只船”,不是更稳当吗?所以,他忙不迭地道:
    “承蒙两位看得起,小辈哪有不答应之理。只是我才疏学浅,恐怕辜负两位的
一片好意。”“哪里的话!你是常辅老的亲外甥,我们一百个信得过。”张松平说。
    黄学培接上去说:“公司是我们与瑞士一家大公司合办的,就叫瑞港N 公司驻
B 市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