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 >

第21部分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第21部分

小说: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江宁县特务情报人员的报告后,一方面派人前往查实,一方面用长途电话分别向
军统上海办事处、重庆局本部通报。
    3 月19  日早晨,李人士进一步得到新的线索,在飞机坠毁处找到一颗私章,
刻着龚仙航的名字。至此, 222  号座机失事,戴笠及其一行遇难已确定无疑。
    毛人凤接到李人士的第一个长途电话后,立即向蒋介石报告。蒋当时胸有成竹
地肯定坠毁的必是222 号专机,并断定戴笠已死。经过航空委员会查实,也很快证
实了蒋的分析判断。
    3 月19  日上午,李人士即带领陆总调查室和南京办事处的特务赶往222 号专
机坠毁地点——江宁县板桥镇以南5 公里处的戴山。李人士等人坐大小车辆到达江
宁县板桥镇,前面已无公路可行,只得下车在大雨后的泥泞小道上跋涉而行,一个
多小时后,方到达戴山。只见数日暴雨已将现场冲刷得乱七八糟,飞机残骸成圆形
抛洒在半山腰的大片泥泞中,被烧焦的残肢断体令人可怖地与飞机的残骸夹杂在一
起。经过附近农民两日来翻搅践踏的寻宝活动,尸体与泥水已搅混在一起,另有一
些尸体已被雨水冲刷到山腰上一条叫“困雨沟”的水沟中,其形其状,惨不忍睹。
李人士当即指挥特务和雇请来的民工把尸体一具具的地清理出来,用白布包裹好,
排成一行,放在戴山的半山坡上。经反复清理清点,一共13  具。由于每一具尸体
都烧得像一段黑炭棒,特务们已不能分清谁是戴笠,谁是龚仙舫,后经闻讯赶来的
贾金南进行辨认,才弄清从“困雨沟”中捞出的1 具尸体是戴尸。贾金南是通过戴
笠生前左边臼齿上下镶嵌的6 颗金牙才确定戴笠尸身的。他10  多年来始终跟随戴
笠当勤务兵和副官,不但对戴笠忠心耿耿,而且对戴笠情况的了解和熟悉无人能及。
这次因事滞留上海、南京,未能同行,故躲过了这一场灾难。
    3 月19  日,军统上海办事处的“将”字号大特务李崇诗、王新衡、毛森、邓
葆光、王一心等乘专列赶往南京,在南京换乘汽车赶往江宁板桥镇,然后步行到达
戴山,此时已是3 月20  日上午。李崇诗等大特务们一到戴山,立即向戴笠的尸体
围上前去。只见这个生前叱咤风云、威风不可一世的特工王,现在却成了一具残肢
断臂、面目全非的焦炭棒,暴尸三日,竟无人收殓。
    贾金南仔细将戴笠的半截尸体(右手和小腿均未找到)用白布一层层裹好,抱
在怀中,踏着泥泞的山坡,踉踉跄跄地向山下走去。可笑的是,在板桥镇乘车返回
时,乘自备轿车前来的军统大特务们竟没有一人肯让贾金南抱着戴笠的尸体上车。
贾金南想到戴笠尸骨未寒,这些平时对戴笠无比“尊敬”的大特务们就脸色陡变,
一腔怒气无从发泄,只得一边嚎啕大哭,一边搭乘了一辆大卡车返回南京。
    当日下午4 时左右,沈醉从重庆赶到南京,见到戴笠的尸体,立即指挥人将尸
体先送到殡仪馆整容换衣,然后将戴尸装殓进李崇诗从上海购买的一具楠木棺材内。
同时在南京中山路的军统办事处设一灵堂,将戴笠、龚仙的等的棺木放置在灵堂里。
一切草草办完后,李人士便邀请上海、南京、重庆各地赶来的大特务们到一家大饭
店里摆下豪华的宴席,心安理得地大嚼起来。
    在一片杯盘交错声中,除了沈醉、邓葆光等少数几个大特务因铭记戴笠生前的
知遇之恩而难过得吃不下饭外,绝大多数人却因心情极好而胃口大开。他们认为,
戴笠死后,虽然会给军统的事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然而他们自己在接收日伪财产中
贪污受贿的大批财产再也用不着担心戴笠追查处理了。
    3 月21  日,沈醉为了追查寻找戴笠遗物,专程到戴山踏勘飞机失事的现场,
并召集当地的县长、保甲长开会,追查是否有人私捡了飞机失事后散落的古玩珍品。
经过一番威胁利诱,果然事隔不久,县长派人送来了一只一尺多高的宋代雕琢的羊
脂玉白九龙杯和一柄古剑。那古剑虽遭烈火冶炼,鞘柄俱毁,但剑体依然寒光闪闪,
锋利无比,令人惊叹不已。可惜,当时没有一个特务能够识破此剑的庐山真面目和
个中玄机。这两件珍品由军统清点上送到当时的故宫博物院。沈醉此行是有大功的,
正是找到此剑,后来成了弄清戴笠死因的线索。   
      戴笠死因之谜
    为了加强布置对东北的反共活动,搜罗在华北地区日伪汉奸特务,组织内蒙方
面的反共特务组织,以便派往被中共武装占领的内蒙古广大地区开展活动。抗战胜
利后夺得肃奸大权的戴笠再一次来到华北。在北平期间,戴笠亲自提审了已被逮捕
的著名日本间谍川岛芳子(金璧辉)。川岛芳子长期在华北地区活动,对内蒙古方
面的情况不但十分熟悉,而且她手中掌握的一些关系可以进行利用。
    当川岛芳子知道坐在对面的这位黝黑马脸、气度不凡的中年汉子就是大名鼎鼎
的戴笠时,顿时来了精神。她除了说了些在反共特工活动方面的情况对戴笠有所作
用,还说出了一件令戴笠十分震惊的秘密。
    川岛芳子告发,军统大特务马汉三在抗战期间曾经叛变投日。在战后逮捕她的
时候,马汉三还从她家中搜走了一柄九龙宝剑。川岛芳子说出宝剑一事,本意只是
想作为证明马汉三投日的佐证,不想戴笠听到“九龙宝剑”几个字,神经很快紧张
起来,马上联想到孙殿英当年送给他的那把龙泉宝剑,便详详细细向川岛芳子打听
她所见到的这把宝剑的详细情况。当戴笠从剑体的外观、长度,剑柄上雕龙及剑鞘
上嵌玉的数量与形状等断定,均与孙殿英赠送的那把龙泉宝剑的特征相吻合时,多
年来索绕他心头的一个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原来,从1939  年初开始,蒋介石的政治重心已经开始从对外抗日转变到对内
反共。在1939  年1 月21  日至30  日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蒋介石提出
了“防共、溶共、限共、反共”的政策,设置了专门的“防共委员会”。
    会后,蒋介石特别交代戴笠,当前许多地方实力派控制的军队中钻进了中共人
员,有的在相当程度上掌握了地方武装的领导权,形成了与国民党中央军抗衡的力
量。并告诫戴笠,据有关方面报告,孙殿英的新五军里就钻进了大批共产党人,孙
殿英的副军长邢肇棠就是共产党人。蒋介石说,华北沦陷以后,晋东南的中条山区、
太行山区成了国民党军队的唯一敌后根据地,必须确保能把孙殿英控制在“中央”
手中,不使这块根据地丢失。为此,蒋介石指令戴笠以校阅新五军为名,视察华北
太行山区的部队,规劝孙殿英反共,清除新五军中的中共组织,对其他地方实力派
控制的军队组织和群众抗日武装也要照此办理,以确保五届五中全会制订的反共方
针能够切实贯彻执行。
    戴笠受命,动身前往华北太行山区。他此行一方面是奉命清查孙殿英的通共行
为;另一方面是为了向孙殿英讨要一件国宝——龙泉宝剑。
    戴笠对孙殿英其实早有布置。30  年代初,孙殿英率部西进宁夏,结果被西北
“五马”之一的马鸿逵打败,又被何应钦趁机免去本兼各职。孙殿英黔驴技穷,只
得下野赴山西太原晋祠闲居。“七七事变”后,孙殿英东山再起。
    他只身溜回北平,从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那里弄到500 支枪。接着从北平出城,
一路收容散兵游勇。当他走到石家庄以北的东长寿时,居然收容到2000多人,编成
了4 个大队,有了一定实力。
    孙殿英是个惯于见机行事、因时而起的枭雄。他知道要想在政治上重新造成一
个气候,必须先从蒋介石那里谋取一个正式“名义”,才能名正言顺地招兵买马,
进一步扩充实力。不然凭这两千来条人枪,最多只能当个“山大王”,难成“正果”。
由此,孙殿英想到了戴笠。他先派遣擅长外交的亲信随从刘曾若到南京找到戴笠,
请戴笠为他在蒋介石面前打通关节,然后由驻防保定的第二集团军司令刘峙电请蒋
介石召见。其间,孙殿英的杀手锏就是用东陵盗来的宝贝开路。
    1937  年8 月上旬,孙殿英带上大批礼物到南京。他先与戴笠见面,献上随身
所带的奇珍异宝,请戴赠于蒋介石、宋美龄、何应钦、宋子文等人。宝物中最名贵
的是一颗夜明珠。据孙殿英向戴笠介绍,这本是用炸药崩开慈禧陵墓时,从慈禧嘴
里掏出来的。当时将棺材劈开,慈禧尸体完好,好像在睡觉一样,就是因为她嘴里
含着这颗夜明珠。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珠,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
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戴笠把玩一番,见果然如此,不
禁连连喝彩。于是这件宝物由戴笠提议献给蒋夫人宋美龄,孙殿英连连称是。另一
件宝物是慈禧在墓中用的枕头,名翡翠西瓜,也由戴笠提议转赠给宋子文。其它一
应大小宝物都由戴笠一一做主,或献蒋、或赠何、或送孔,孙殿英莫不称是。只是
孔祥熙夫妇后来看到宋氏兄妹宝物之后,极为眼红,经戴笠电告孙殿英,孙殿英又
选了两串朝靴上的宝石送去,才算摆平。孙殿英这次向戴笠点交宝物之后,又向戴
笠许诺,他尚有一件最最名贵的九龙宝剑,乃是从乾隆皇帝墓中盗得,剑长5 尺,
剑柄特长,上雕9 条紫金龙,象征“九九归一”的至尊皇位,剑体光华四射,不锈
不污,其锋无比,吹毛可断,削铁如泥。剑鞘用名贵鲨鱼皮制成,嵌满红蓝宝石及
金刚钻,太阳之下,一片光华闪灿,令人炫目。孙殿英说,得到此剑以后,他曾暗
中请人考证,才知此剑是清乾隆二十八年春,由新疆爱乌罕、马达克山、霍罕、哈
萨克各部派使节来京入朝,晋谒高宗乾隆皇帝时所献的一件宝物。当时乾隆在龙位
上佩上此剑,顿时满殿生辉,华光耀眼,犹如万朵彩云在殿中飘舞,满朝文武大臣
莫不称幸。高宗皇帝见此龙颜大悦,特以“龙泉”二字命名,并赐宴使节和文武大
臣于紫光阁。从此以后,乾隆对此剑爱不释手,朝夕相伴,直至驾崩之时,仍遗命
将此剑同时下葬,永不分离。说到此处,孙殿英又鬼头鬼脑地对戴笠附耳低言,说
此剑是他从东陵盗取的无数奇珍异宝中最最宝贵的宝物,自得此剑后,一直藏在秘
处,不肯示人。只因此行匆匆,未能及时取来,只待下次有机会,一定将此剑献上,
请戴先生转献委员长或何部长,一切由戴先生裁处。戴笠听完此事,不觉怦然心动,
当即满面笑容地应承此事。
    献完了这些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孙殿英才与戴笠言归正传,谈到此行的目的。
孙殿英先吹嘘自己已有人枪近万,还可以号召旧部数万,进可以与日军决一雌雄,
退可以与八路军争一短长。凭他者闯江湖的一套本领,总不会落在别人后头。
    孙殿英的这一大套大话自然骗不过戴笠。不过,在戴笠看来,抗战初期正是用
人之际,况戴笠的这一套想法正合老头子的心意,大可利用。伺时,如能把孙殿英
扶植起来,控制在自己手中,不啻也是增加一份实力,加强自己在老头子心目中的
地位。于是,戴笠当即向孙殿英允诺,要助他一臂之力,使他不虚此行。         经戴笠安排,蒋如期接见了孙殿英。一见面,蒋即说,你的情形戴局长向我说
明白了。你好好地为国出力,我已手令你为冀察游击司令。孙殿英连忙站起来谢恩。
接见完毕,蒋瞪着眼睛把孙殿英从头到脚瞧了一遍,一字一句地说,老殿:你很能
干,有作为,就是过去的历史不太清白,趁抗日救国之机,好好地洗刷一番,以后
不要胡来,有困难找我。此语一出,把孙殿英吓出了一身冷汗。孙殿英当即站起来
倒身便拜,连说,我过去没有找到亲爹亲娘,这次雨农引我找到了亲爹亲娘,走上
了正道,从此忠心不二,要我生就生,要我死就死,我早就向雨农盟过誓……孙殿
英话没有说完,蒋介石立刻改变了严肃的面孔,命侍从参谋将孙殿英扶起来,摆了
摆手,含笑地连说了几声“好好”,即退了出去。
    孙殿英的南京之行,表面上对戴笠异常感激。其实,他只不过是利用戴笠而已。
孙殿英认为,带着从东陵盗来的大批奇珍异宝,就是没有戴笠,也能买到一个司令
的头衔。这就是“钱能通神”的妙用。孙殿英一生奉行的三句名言是:骑马要骑得
巧;耍人要耍得好;撒钱要撒得呱呱叫。他认为,南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