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 >

第2部分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第2部分

小说: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就要派人进行纪律制裁。毛还告诉这些人,可自首、交代一些历史上的人,以便
进一步取得信任。如果能够在新政权机关中得到工作,那时自然会派人去联系;没
有联系到以前,可以相机行事。自己有把握的破坏活动,一定要进行,成功后逃到
国统区或台湾可以受到奖励。回到尚未解放的地区的人,要先立下足来,设法掌握
地方团队武力,有把握时可以参加打游击;等到共产党到时,如果没有办法,可以
参加起义,以便混入解放军部队去。   
      留下大量中共叛徒
    1949  年10  月初,有天傍晚,昆明航空检查所所长李瑞峰拿了一大批请示飞
香港、仰光、台湾等地的申请表,要沈醉作最后决定。当时毛人凤住在沈家,在楼
上一间大的客厅办公,沈醉在他隔壁一间小会客室办公。徐远举正在和沈醉聊天,
沈便叫李瑞峰把申请表放下,等他看过后再还给他。毛人凤等李一下楼就把沈醉和
徐远举叫到他的办公室,要他们特别注意一个问题。他说,蒋介石曾当面指示他,
要尽可能不要让中共叛徒去台湾,而要劝他们留下。他说,蒋连张国焘都叫人去劝
说过。当时沈问毛人凤,为什么要尽可能不让中共叛徒去呢?毛说,这是蒋介石英
明的地方,使他非常佩服,要沈醉和徐远举一定要认真控制好去台湾的飞机票。因
为中共叛徒去台湾有百害而无一利,主要原因是共产党胜利了,他们决不会再死心
塌地地跟着国民党。加之有些中共叛徒在台湾又没有什么关系,再也不能利用他们
去破坏地下党组织,只是增加负担。他们到台湾后,当局不但要多养活一批闲人,
还得防范他们倒戈投向共产党,在台湾搞里应外合,而留下这批人在大陆的好处就
太多了。由于蒋介石采取这一措施,解放前夕在重庆出卖江竹筠、王朴等近百名地
下党的叛徒、曾任重庆市委书记的刘某,虽然对国民党立过“大功”,在最后向毛
人凤跪下去苦苦哀求让他去台湾时,也被毛人凤一脚踢开,在解放后落入了人民法
网。曾给国民党立过汗马功劳、在军统中工作多年爬到将官级的前张国焘的秘书,
也没能逃往台湾。此外,未能逃到台湾的中共叛徒,有作过榆林站长的,有任军统
局局本部第二处副处长的,有任业务处长的,有任兵工署稽查处长的,有任成渝铁
路警务处长的,等等。   
      准备在西南地区打游击、当流寇
    1949  年12  月12  日,是蒋介石在中国大陆上的最后时刻。
    这天中午,毛人凤及蒋介石的贴身机要秘书拿着一份《关于大陆失陷后组织全
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和一大叠国民党中央行政院的委任状,从蒋介石卧室里
出来,匆匆往楼下的一间临时机要室走去。这项“应变计划”是从人民解放军强渡
长江后由毛人凤亲自起草、拟定的,前后酝酿了整整半年,其中的一些措施,早在
人民解放军挥戈南下之时就已经着手进行部署和安排了。
    毛人凤在重庆期间,曾要求每个省站的负责人立即拟好一份“应变计划”,叫
大家充分作好临解放前的大破坏、大逮捕、大屠杀的准备,并从速作好上山当流寇
的准备。他谈得比较具体一点的是打游击,主要力量是依靠何龙庆的交警第一旅两
个总队。贵州站长陈世贤曾表示,他和余万选可以成立一两个总队。云南方面当时
也有一些交通警察,可以凑成一个总队。如加上西南地区十几个兵工厂的警卫部队,
以及特务们所掌握的一些公开单位和流氓组织,凑几万人不成问题。
    毛人凤信心十足地说,共产党是靠打游击起家,而军统特务也懂得这一套,在
这方面要比一般正规部队强得多,将来在大陆上保留几个据点是有把握的。同时他
还向四川省主席王陵基要到了沪州专区,介绍罗国熙去当专员,派了几个特务当县
长,准备把这个地方也作为根据地。
    毛人凤拟定的“应变计划”是一项国民党在地下继续与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进
行斗争的政治动员令和组织大纲。而那些委任状,则属于这项“应变计划”中的一
部分,是由国民党“行政院”正式委任的在全国各大区以及各主要游击区的负责人
和主要领导人。经蒋介石签署后,将通过秘密电台发往全国各地的潜伏组织和武装
特务。这也是蒋介石在离开大陆前的最后的计划和措施。
    “应变计划”称,“为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贯彻……总体游击战之计划,按照
当前全国特定情形,全国敌后工作委员会总部暂时设在台北”,并在大陆设5 个
“勘乱区”:
    第一是西南区,主要负责人何应钦;第二是西北区,主要负责人马步芳;第三
是华北区,主要负责人李玉堂;第四是东南区,主要负责人郑介民;第五是华南区,
主要负责人薛岳。
    “应变计划”规定,这5 个区“直接统归中央行政院领导,并受驻台北全国敌
后工作委员会具体工作指导”。
    除上述五个“勘乱区”外,“应变计划”中还策划在各地建立15  个“重点游
击根据地”。它们分别是:
    苏南太湖游击根据地,辖“太湖游击纵队”4 个师,并“曲线救国新编第一军”,
纵队司令胡伯龙,参谋长季家振。
    湖北大别山游击根据地,辖“大别山人民反共义勇军”一个军,军长汪宪,参
谋长袁成英。
    浙皖边游击根据地,辖“浙皖边区游击挺进纵队”一个军,并“浙边支队”、
“皖边支队”各一个师,纵队司令徐振东,副司令徐建中。
    豫西游击根据地,辖“豫西剿暴总指挥部”两个军,并“黄河”、“绥远”两
个特工大队,总指挥卢民。
    赣南井冈山游击根据地,辖“井冈山游击挺进军总指挥部”一个军,并“翠微
峰独立支队”,司令黄镇中。
    湘西游击根据地,辖“湘西反共救国军”暂编第一军,并“新一师”、“新二
师”,军长陈子贤,“新一师”师长杨兴周,“新二师”师长余适。
    湘鄂川边龙山游击根据地,辖“湘鄂川边反共游击军”暂编第二军,并5 个直
属支队,总司令翟波平。
    广西瑶山游击根据地,辖“广西反共游击联军”暂编第四军,并两个交警大队,
军长黄品琼。
    广西十万大山游击根据地,辖“广西反共复国第三方面军”一个军,及九个县
自卫大队,总司令苟正康。
    黔东北游击根据地,辖“黔东北人民自卫军”暂编第九军,军长史肇周,副军
长吴登云。
    川黔湘鄂边游击根据地,辖“边区人民反共自卫联军”四个师,及十一个自卫
团,总司令陈全,副总司令陈长捷。
    川南游击根据地,辖“西南剿共救国纵队”两个军,并新编第七师,第一军军
长也占武,第二军军长欧阳祥林,新七师师长吕振华。
    滇北昭通游击根据地,辖“云南人民救国义勇纵队”一个师,并三个大队,师
长杨永寿,大队长王跃云、龙绳曾、李云聪。
    甘青川边游击根据地,辖“三边绥靖反共司令部”四个师,总司令周迅宇,副
总司令刘野樵、傅秉勋。
    武当山游击根据地,辖“鄂陕边人民自卫军”一个军,并新编第五、第八军,
总指挥王凌云。         “应变计划”还对这些“游击武装”布置了具体任务,“一是要保存,二是要
扩大,三是要进击”。要求他们“各自为战,苦撑待变,尽力避免不利行动。生存
就是胜利,坚守就是胜利。同时,积极吸收和引导、组织过去我所留之各种地方武
装、警察、绿林武装,等待一切机会,留心一切机会,创造一切机会”,并“利用
当前社会问题制造事件”,积极主动地进行“灵活的斗争”,破坏一切军用设施,
消灭一切有生力量,最终配合国民党完成“反共复国”的“大业”。
    这一垂死挣扎,虽像覆巢之前的哀鸣,却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力。应该说,长
达三年之久的匪患,其源盖出于此。
    据不完全统计,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崩溃的时侯,留在大陆上的溃散武装(政治
土匪)就有200 万,各种特务分子60  万。这些反动势力,在全国各地埋下了定时
炸弹,增加了建国初期的不安定因素。   
      毛人凤策划行动方案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就在毛泽东手持讲话稿,站
在天安门城楼宣告这一伟大事件后的24  小时,从苏联的首都莫斯科拍来了世界上
第一份外交贺电: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正式承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苏联政府的反应之快,使全世界都始料不及,许
多国家领导人还在瞪大眼睛看着新中国有没有人理睬呢?!
    紧接着,蒙古及其他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也都相继用最快的速度拍来贺电,纷纷
正式承认这个新生的人民政权。
    一个占人类1/4 人口的国家的红色政权迅速地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这使得新
中国的领袖们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大口气。
    10  月16  日,苏联大使罗申在中南海勤政殿向毛泽东递交国书,周恩来等参
加了这个仪式。
    11  月的一天,毛泽东打电话把周恩来等领导人请到了自己的住处,正式商谈
着出访苏联、亲自会晤斯大林的事宜。
    “恩来同志,我看现在我到苏联去一趟比较合适了。”“今年是斯大林同志70 
寿辰。他60  寿辰那时主席在延安不是还写了祝贺他生日的文章吗?”“是呀,一
晃10  年光阴,弹指一挥问呀!”“12  月21  日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政府领
导人都要到莫斯科去为斯大林祝寿,主席选择这个时候去苏联很合适。”“我可是
只管去祝寿喔,有关双方商谈、协定、签约之类的事还得靠你这个政务院总理啊。”
“主席可以先在苏联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恢复恢复,有关中苏双方商谈的具体工作,
我到苏联后按主席的意见和政治局的决定去办。”“好哇——”毛泽东点点头,从
沙发上站了起来,凝望着中南海天空中高挂的一弯新月,陷入了沉思之中。
    毛泽东之所以在新中国诞生两个多月后就首次选择出访苏联,这同斯大林对毛
泽东的态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到新中国诞生之前这段时间
内,斯大林对毛泽东的了解是不够的,这位大元帅一直把中国的未来寄托在蒋介石
身上,直到蒋介石最后完全冷淡了苏联而全力转向了美国后,斯大林才开始意识到
毛泽东将来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位大元帅是位性格多疑而又十分精明的领
袖,他经常在克里姆林宫的餐桌上或是在自己别墅的饭桌前,同自己认为“绝对可
靠”的核心圈子的人边用餐、边谈论中国问题和中国未来的形势发展。
    斯大林五次三番地问他身边的人:“这位毛泽东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对他一点儿也不了解呀。他从来没有到过苏联的确,在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
导人中,没有到过苏联的人很少,毛泽东可算得是例外了。毛泽东始终坚信自己的
道路和选择,他是一位中国农民的儿子,自信中国革命的道路要靠中国人民,尤其
是广大农民去闯。
    斯大林急于想了解毛泽东,毛泽东却显得不紧不慢。于是乎,斯大林怀疑毛泽
东可能有狭隘的农民主义立场。然而毛泽东却心地坦荡,既不受控于人,也不斤斤
计较苏联朋友的偏见,他有着中国传统伟人一样的君子风度。
    这些,斯大林是不了解的……毛泽东将出访苏联的消息被国民党保密局潜伏在
北京的特务计兆祥得到了,并探听清楚毛泽东坐火车去苏联,经山海关、长春、哈
尔滨、满洲里进入苏联西伯利亚大铁道赴莫斯科的路线。他立即向台北保密局拍发
密电,报告了这个重要情报。特务头子毛人凤经过周密策划制定了行动方案:密令
潜伏在东北的地下技术纵队,在两个地方下手:一是破坏长春14  号铁道桥;二是
在哈尔滨车站埋下定时炸弹,炸毁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制造第二个“皇姑屯事件”。
    计兆祥发到台北的电报,被我军反特监听台的工作人员及时截获,准确地破译
其内容后,上报了中央。
    这份带有“绝密”字样的电报及译文,被送到了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的办公桌
上。毛泽东在卷宗中看到这份密件后,立刻挥笔在文件的天头上批示:
    在我回国之前,镇压这个反革命。   
      毛泽东首次出“洋”
    12  月6 日晚,月亮悄悄地爬上红墙,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