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神凋天龙游记 >

第3部分

神凋天龙游记-第3部分

小说: 神凋天龙游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侠集团就是上面的十大绝顶高手。

    正侠各位高手的境界很好理解,不再赘述,至侠境界已经详细论证,所以下面重点论证为什么将郭靖等人列入大侠集团。

    显然,郭靖、杨过、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周伯通、金轮法王境界平等不须论证;就降龙十八掌的修为论,郭靖与萧锋应为同一层次,而萧锋与鸠摩智、萧远山、慕容博境界基本等同是很明显的事实,黄衫女子与杨过的境界当属同级。郭靖最后练成九阴真经,张无忌最后练成九阳真经,九阴真经与九阳真经是一个境界,则郭靖与张无忌为同一境界无疑。当然,黄裳和郭靖,九阳真经的作者与张无忌之间就是本质的差距了,开创者与学习者境界之差别如何明显就不用多说了,另外更重要的是,黄裳从道藏创出九阴真经,九阳真经的作者从佛法创出九阳真经是从上到下,是从更高的本源境界到达了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的境界,而郭靖修成九阴真经,张无忌修成九阳真经是从下到上,通过学习逐步从低的境界达到了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高的境界。张无忌与张三丰之间的差距也是这个道理,这一点从内力上看最明显,张三丰与张无忌内力修为的差别在疗伤一节说的很明白,张无忌内力已经达到绝顶,但远不如张三丰精醇纯正,这是什么意思?通俗的说就是,张无忌的内力在量上已经可以与张三丰并驾齐驱,但在质上却远远不如。杨过与令狐冲各得独孤求败之一面,相当于更高意义的气宗与剑宗之分别,但都是独孤求败正宗武学传人,断言两者一致当无大错。任我行稍逊令狐冲但相差不大,可以列入大侠基准集团。逍遥三老都有七十年以上的上乘武学修为,与东邪等百岁宗师修为当为一如。张召重与陈家洛为一个层次显然之极,但张召重在袁士霄面前基本无还手之力,处于明显的劣势,所以袁士霄应该高出陈家洛很多,将其列入大侠集团理由很充分。

    下面看弱势集团诸人:裘千仞可与金轮法王斗一日一夜最后负重伤,可见与金轮法王相比仅稍逊之;林朝英与西毒苦战,最终落败,可见与西毒相比亦仅稍逊之;冲虚道长略低于令狐冲但定在五岳剑派掌门之上无疑;见闻智性四僧肯定不如张无忌但在明教四大法王之上;渡字辈三僧联手可敌张无忌甚至能与张无忌加一使者、一法王维持不败'当然他们任何一个与张无忌一对一必败无疑',有资格进入大侠弱势集团;枯荣大师为大理武林第一高手,两挫鸠摩智,当然由于六僧联手亦不能胜之,故其当在鸠摩智之下;张无忌力战玄冥二老最终可胜,但肯定极为艰苦,故玄冥二老可列大侠集团之内;慕容复比萧锋稍弱然亦不可小视,慕容复略输于丁春秋但两者无很大差别,游坦之得易筋经之助,内力之高罕逢敌手,但其余功夫太差,不过三人合战萧锋最终必胜之,可见他们实力已经可以列入大侠弱势集团。

    再看强势集团诸人:东方不败不能划入绝顶高手之列,但能胜于令狐冲、任我行和向问天联手,在大侠集团中位于上乘绝没问题;段誉内力在天龙之中数一数二,且修有可破东方不败的最上乘的六脉神剑,也可以列为上乘;虚竹得逍遥三老所有的武学和内力总和的十之八九,几追逍遥派祖师的境界,所以鸠摩智感到虚竹小无相功远在自己之上,而武艺如果不是鸠摩智用小人手段,按照两人实战此消彼长的大趋势,虚竹最后必胜鸠摩智,虚竹主要是未完全领略和发挥逍遥派武学之精义,所以与鸠摩智实战时实力大打折扣,而鸠摩智则是尽全力施为,即便如此,虚竹仍能胜鸠摩智,可见虚竹远在鸠摩智之上;石破天的内力修为直追侠客行的作者,最后一切武学皆可随意施展,位于上乘境界也无疑问。至于葵花宝典的作者和独孤求败虽还不是绝顶高手,乃最接近此境界者,理所当然位于上乘。

    六、金大师的秘密

    从正侠到大侠再到至侠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揭示和理解金庸武侠小说之真谛的关键所在。金庸武侠小说作为一个整体,十四部作品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必然环节,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和内涵,相互之间无法替代,因此,对金庸武侠小说的全面理解必须建立在对全部十四部小说的完整把握之基础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每部作品在金庸武侠小说的整体中所占的地位和具有的意义是一样的。最为明晰的展示金庸武侠小说发展脉络和规律的是三组九部作品,它们恰好构成三个不同层次的三部曲系列,三大三部曲系列逐层递进,逐步深化,逐渐完善,最终又构成一个总的三部曲系列,使得金庸武侠小说呈现为一个严整有序的系统: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和雪山飞狐为小三部曲,乃正侠境界的三部曲,其侠客的内涵主要是民族利益和社会正义,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反清复明,侠之正者”,正侠所代表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传统文化的正统观念,正侠就是此正统观念的维护者和践行者,其最高理想与终极归宿是儒家的境界,故可称为儒家武侠的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是中三部曲,乃大侠境界的三部曲,其侠客的内涵主要是天下苍生的普遍利益,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大侠所代表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为人民服务”,大侠就是此天下苍生之道的担当者和践行者,其最高理想与终极归宿是道家的境界,故可称为道家武侠的三部曲;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是大三部曲,乃至侠境界的三部曲,它探询人类命运,开掘人性的本质,反思历史的真理,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觉悟解脱,侠之至者”,至侠所代表的核心价值理念是“自主把握命运,顺应历史大势”,至侠就是此究竟大道的觉悟者和践行者,其最高理想与终极归宿是佛禅的境界,故可称为佛禅武侠的三部曲。

    至于其余作品,《碧血剑》明显与《书剑恩仇录》属于同一级别;而《连城诀》极写人性之恶,《白马啸西风》彰显人性之善,可与《笑傲江湖》同归于写人性的武侠小说之列;《鸳鸯刀》乃非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可归于《鹿鼎记》之下,《侠客行》为哲理小品,主人公并非侠客,其核心理念也与侠客理念大相径庭,故亦可归于《鹿鼎记》之下。于是乎金庸武侠小说全部作品从整体上最终可分为三大系列:小三部曲和《碧血剑》为武侠小说的经典形态系列,这四部作品在金庸武侠小说之中只是初级境界,但在整个武侠小说之中都是上乘之作。金庸凭此四部作品已经踏入武侠小说作家一流高手之列,已经可以与梁羽生并驾齐驱。不过仅凭此四部作品还不足以奠定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中三部曲和《天龙八部》更上一层楼,不仅将武侠小说之精义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将武侠小说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一个与高雅文学同列文学殿堂的境界。如果说《射雕英雄传》初步奠定了金庸武林至尊地位的基础,则《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无疑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地位,到《天龙八部》则使这种地位变的牢不可破,武林群雄莫可与抗,“屠龙宝刀,号令天下”。《连城诀》、《白马啸西风》、《侠客行》、《鸳鸯刀》、《笑傲江湖》、《鹿鼎记》作为一个整体则迈出了堪称伟大的一步,因为它们标志着金庸已经超越了武侠小说的范畴。这六部作品从不同意义上反映了侠客理念的局限性,对狭隘的侠客理念持批判态度,属于金庸对武侠小说本性的反思与超越系列。它们甚至超越了文学本身而进入人性解放和历史本性的境域之中。这六部作品为金庸进入文学大师之列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没有任何一位作家能够达到金庸的境界,因为金庸从俗文学开始,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使俗文学获得与雅文学同等的地位,最终又超越了俗文学与雅文学的对立而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能够超越俗文学可称杰出,而超越雅俗之对立乃至超越文学就是伟大了。鲁迅的作品也许要更犀利一些,但远未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鲁迅的作品功力深湛,招式凌厉,出奇制胜,几招即可制敌于死命,与古龙的风格极为类似,然终归过于冷僻,缺乏金庸作品那种中正广博、自然质朴、包罗万象的宏大气势。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认识极为深刻,但对中国人美好的一面还远未阐扬,至于对超越民族性、阶级性的普遍的人性尚没有真正承认,更不要说充分发掘其内涵了。鲁迅猛烈批判传统文化的正统观念而致力于改造国民灵魂,显然已经超越了正侠的境界而达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境界,但鲁迅所批判的传统文化的东西都是已经异化也就是已经远离传统文化本性的东西,对于传统文化的真精神鲁迅理解的并不是很精当、很透彻,整个五四时期都是这个毛病,更重要的是,在鲁迅的作品中缺少对整个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因此还没有达到至侠觉悟解脱的境界。所以几百年之后,当后人评价二十世纪文学时,金庸可以称为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可与十九世纪的曹雪芹居于同一境界,皆为世界级的文学大师。

    七、独孤求败不寂寞了

    单就武学而论,六脉神剑已经超越一切有相境界而达到无相之相的境界,一切有形的武学,殊途同归,最后都是以心将内力化为无形剑气——如果一切武学,有相的,无相的,都能放得下,也能拿得起,以上任何剑法都能运用自如、随心所欲,就可以见到武学的本性了。当然,由于心性修持的境界不同,心对内力的修聚和运用肯定有高下之别:有借外力以为己用者(如北冥神功),有内力自我生成者(如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有内力精纯之至无形无相者(如小无相功),更有内力既自我生成又无形无相者(如易筋经)。象著名的段誉同志,虽然也能误打误撞的吸取很浑厚的内力,但无形剑气有时能发出来,有时根本就发不出来,甚至越紧急的时候越用不上,只能双手对着空中乱点,让人莫测高深,以为在施什么魔法,其对内力的运用简直是差劲之极,不知六脉神剑经的作者看到段誉如此使用这门无上绝学有何感想?

    独孤求败的内力修为属于什么境界?如果我们承认杨过在一定意义上重复了独孤求败修习武学的过程的话,我们可以说,独孤求败属于借外在力量激发自身潜能这种内力修为方式,自身潜能激发到什么程度视外在力量的情况而定。这种方式已经超过了北冥神功,但还没有达到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完备自足、自我生成的境界。借助外在力量并不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如果“外在力量”本身无懈可击,就无法借用,就象任我行的吸星大法无法吸取方正大师的内力一样;或者,外在的力量不是足够强大,那就无法激发自身潜能,或外在的力量不进一步增长,就无法更进一步激发自身潜能,比如,如果不是在山洪之中,杨过就无法练习玄铁重剑,而当杨过在山洪中练成了玄铁重剑之后,明白:“重剑的剑法已尽于此,不必再练,便是剑魔复生,所能传授的剑术也不过如此而已”,直到后来又借助海潮的力量方使内力进一步增强。当然,独孤求败的修为达到就他自己而言最高深的时候,应该也达到无须再借助外在力量提升自己水平的境界,然而由于他心性修持仍不彻底,所以其内力修为就不可能精纯,更不可能圆熟,所以还达不到小无相功无形无相的境界,也达不到大无相功超越一切、自然而然的境界。所以,独孤求败之所以终生不败,我们只能说是因为他同时代的高手太少,尤其是没有真正的绝顶高手,即使有,他们早就超越武学,超越胜负了,谁还会想去打败独孤求败?如果独孤求败有幸(亦或是不幸?)生活在天龙八部时代,仅凭一柄玄铁重剑是绝对不可能横行天下的,即使到了最后的“无剑胜有剑”的境界,仍然有胜过他的对手。此时,独孤求败虽然不再是天下第一,但也不会感到寂寞了。

作品相关 九阴真经

    '转载个,就不转了。'

    上卷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五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