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林家工坊 >

第7部分

林家工坊-第7部分

小说: 林家工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林家又给那几户发钱了?”蹲在墙角的穷汉问同伴。
“你听差了,不是发钱,而是给粮,都是雪白的面粉。”同伴好似亲眼所见一般。
“还是林家有钱,下回在遇到这事,让他家出钱顶(替)。”穷汉建议道。
“你懂个什么(球),林家有枪,不管是村长,还是农会都给林家面子。”同伴鄙视了一眼穷汉。
由于中央军的意外派捐征粮,变相的使林家推进东峪村“小狗经济”化的进程更进了一步。在粮食的诱惑下,又有几户家人加入进来,其中就有农会会长罗四柱家。
“刘特派员,我是看明白了,这林家人是在变着法的办工厂啊!”罗四柱拿出一本林宪天编写的简易机械识图手册给刘特派员看。
“嗯,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这林家在外面也串连了几家打铁铺,于记炼钢厂也和林家关系不错。从这里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林家的生意脉络。于记炼钢厂的钢材,经过你们和打铁铺的加工,再卖出,林家在其中抽头。”刘特派员给罗四柱讲了一下林家在外面的经济关系。
“看来林家人是在逃避税收。”罗四柱突然想到,刘特派员点了点头:“对,是在逃避税收,村里的原保长吴淮死后,县里对东峪村一无所知,虽然有说法说,税务局曾上门收过一次税,但了解情况的人都不在。现在县里的税务局只有靠卡在路口和守着县城收税。”
“那我们这么办?”罗四柱问道。
“组织东峪村村民加入林家的工坊,为陕甘宁根据地培养技术工人。现在陕甘宁根据地技术人员奇缺,等你们把知识学到手……”刘特派员把上级的决定讲给罗四柱听。
“为了配合中央严防*渡河,阎主任训令,凡资产在十万元以上的商户……”于德水听着台上官员宣读的训令,心里不断地骂娘:“红军刚走,又要捐剿匪、河防钱,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于老板,你说这不是省府拿咱们杀鸡儆猴吗!”一旁的同行康氏炼钢厂的老板康有禄低声问道。
“此话怎讲?”于德水不动声色地回应道。
“中央军来了,省府怕咱们中有人跟中央跑,所以……”康有禄看到有人注意他,就把话头打住了。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九集 把农会拉进来
更新时间2010…3…29 12:33:23  字数:2957

 夏粮开始收获,林家也是喜气洋洋。
“爸、妈,这次咱家可以自己造枪卖了。”拿着刚加工好的枪管胚料,林宪天急冲冲地从地下室来到父母的卧房。
“着什么急,毛毛躁躁地,拿来我看看。”林玉山伸手要来加工好的枪管胚料。
“嗯,不错,是不是没经过处理?”林玉山看后说道。
“是,咱没那条件,我准备把这批枪管胚料和弹簧都运到二奎那里,在他那里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林宪天又把枪管递给在一旁算账的许红莲。
“那你怎么运出去啊?”林玉山疑问道。
“我也正为这事犯愁呢!”林宪天也没有什么好意见。
“找木匠做辆独轮车运出去,不就完事了。”许红莲插话道:
“那怎么掩盖那些枪管胚料呢?”林宪天反问道。
“回头把那独轮车改造一下就可以了。”林玉山想了一下说道。
林宪天看着李二奎把枪管挂在架子上,放入炉膛中,心中在想:“真怀念有电阻炉和电镀池的日子啊!”
由于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林宪天只能依靠李二奎等众铁匠的经验,来保证热处理的顺利进行。同时他们的加热炉也不是标准的加热保温炉,途中需要人看火,以保证炉中里面的温度变化不大,可以说这完全是考量铁匠对炉中温度变化的经验。
“如果这批枪管出来,再加上我正在制造的撞针,我们一次能出20支汉阳造。”林宪天给李二奎算经济账。
“那你什么时候把撞针也送过来?”李二奎问道。
“快了,就这两天,等枪管出炉后,撞针刚好可以进炉。”林宪天看着一木盒标尺说道。
“对了,你那撞针行不行?”李二奎出门后,又拐了回来。
“没问题,都是进口工具钢造的,到时就看你热处理的手艺怎么样了。”林宪天笑呵呵地回答。
于是在这个夏收结束的季节,林家生产出20支上面只打有年份编号和生产批号,没有产地铭徽的汉阳造步枪。其中有两支最好的步枪,被林宪天留下,李家和林家各一支。
“可惜了。”林宪天在家端着那支打有“9340627010002”钢号的步枪反复打量。
“有什么可惜的?”许红莲好奇地问道。
“没有子弹做测试,我们就把步枪当兵工厂出的步枪卖出去了。”林宪天遗憾地说道。
“没做测试?”刚从地下室上来的林玉山搭腔。
“是的,我原本想用20发强装药子弹,看看造枪管的50钢性能如何,可惜条件不允许。”说完,林宪天把枪放回客厅里的枪架上。
“也是,发射药和击发药的问题不解决,子弹的产量永远也上不去。”林玉山去厨房洗手回来说。
“那几十桶硝酸还不够用?”许红莲端着菜盘出来。
“那些哪够(用),要是把化工厂的储液罐打劫了,兴许这一年的硝酸能够用?”林宪天自己心里也没底。
“还是先造枪吧!把这项(造枪工作)研究透了,再说别的。”林玉山端起饭碗开始吃饭。
36年刚过去一半,这天林家来了一位客人。
“林先生,我代表东峪村农会想和你谈谈。”来拜访林家的罗四柱开门见山地说道。
“四柱子,现在外面抓共党抓的很紧,你就不怕我去告密。”林玉山半开玩笑地对罗四柱说。
“林先生是开明人士,自然不会去干。”罗四柱倒是很自信。
“有什么事,说吧。”林玉山喝了一口白开水。
“我们农会希望林家能扩大招收家庭数量。”罗四柱提出农会的要求。
“为什么?”林玉山反问道。
“现在世道不好,农会想帮村里办点好事,至少能让村民吃饱肚子。”罗四柱随便找了一个理由搪塞过来。
“那我们林家也不是大善人,你说招人就招人。”林玉山有些不悦。
罗四柱见林玉山话里有刺便说:“林先生,您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说在您家扩大作坊时,优先招一些村里比较穷的。这样两边均一均,大伙都有饭吃,您说是不?”
林玉山坐在沙发上不言语,一直盯着罗四柱,一直盯到罗四柱坐立不安才说:“你把你们上级的意图,跟我说一下,别用这种幼稚的理由搪塞。我又不是三岁小孩。”
罗四柱见实在挺不过,就把上级的意图和林玉山说了一遍。当然这里还是有保留,至少罗四柱没把上面想借林家这只鸡,生兵工厂这个蛋的问题说出去。不过林玉山也不傻,一想就知道,这个县委想干什么。
林玉山没有当场答应,而是说:“我再考虑考虑,过几天再给你们答复。”
下午从铁匠铺回来的林宪天和许红莲进家了。
“红莲、宪天你娘俩过来一下。”林玉山喊道。
林玉山又把县委的意图说了一下。听后林宪天说:“爸,按照咱们计划,这不冲突。但现实是咱家在明面的产品卖的并不好,听妈妈说是将巴(将就)维持。如果再收编几户进来,我看要贴补一些了。”
林玉山看看许红莲。“我没意见,你们爷俩商量,我去做饭。”许红莲起身做饭去了。
“我估计这县委的意思是想借鸡生蛋,让咱们培养技术工人,长期看和咱家的大目标没什么冲突。但是短期来看,也就像你说的,贸然招人,搞不好咱们原本很脆弱的资金链条,从此断掉。还有那些村民,如果真的培训,我们有没有那些时间和精力?”林玉山把自己猜测的想法说了出来。
“不好说,上次培训那些村民,我想都不敢想,什么基础都没有,知识要从小学教起。要是有个教书先生就好了。”林宪天臆想到。
“饭要一口口吃,活儿要一点点干,回头咱们再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没。”林玉山示意林宪天进厨房帮许红莲择菜。
经过一个晚上的讨论,最后林家作出这样一项决定。
“林先生,您说要和我们合作?”罗四柱惊讶的叫道。
“不错,我们家出技术和设备,你们出场地和人员。我家只负责收益和监督,整个作坊有你们农会负责管理。毕竟我家人还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管理那么多人。”林玉山把以前中外合资的那套策略搬来了出来。
罗四柱愣了一会儿;“这样吧,林先生。我回头给县委报告一下。毕竟我也做不了主。”罗四柱无奈地挠了挠头。
县里一处秘密接头地点。
“书记,东峪村的林家要和他们村的农会合作开厂子。”刘特派员向书记汇报了整个经过。
“这是好事呀!这相当于无形中控制了一个工厂吗。至于缺教员,这好办,安排咱们的一个同志到东峪村当这个教员去,也正好加强一下那里的党组织。”书记很快就拍板决定了。
“爸,可惜咱家都没经商的头脑。我想了很久,觉得这个闹钟兴许可以给他们生产。”说着林宪天把一块老式马蹄表放到桌上。
“这能行吗?”林玉山虽然没修过这种闹钟,但他知道钟表一类的机械产品对零件精度的要求极高。
“我试试看,尽量用模锻解决(问题)。我想这人再笨,做个模子给他冲总可以了吧。”说这话时林宪天自己心里也没底。
在此后的三个月里,许红莲老是见到林宪天两眼无神地在院子里转圈,转完几圈又到地下室里画图、制作样模、写工艺文件。
在某一个晚上,许红莲听到林宪天的哀号:“老天爷呀!连标准件都要画,这以后的日子咋过呀!”
“玉山,宪天这样没事吧?”许红莲有些心疼地问林玉山。
“没事,男子汉遇到这种小问题,自己能克服。”林玉山嘟哝了一句,翻身睡着了。
“这是这种闹钟的整套图纸和工艺技术文件,如果再实际生产中遇到什么问题,你可以找宪天解决。”林玉山把四本16开巴掌厚的文件交给罗四柱,罗四柱看到这么厚文件,有些头皮发麻。
“除了这些文件,还有给你准备的设备、模具和工装。”林宪天死盯盯地看着罗四柱。
罗四柱感觉林宪天看他的眼神不善,心想:“我好想没得罪过他,他怎么看我跟看仇人似的。”
文件顺利交接后的两个月,东峪村的闹钟厂,终于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闹钟。在这之前的所有不合格品都成东峪村村民的宝贝。为此林宪天还腹诽不已:“一天差上半个多小时,这都要,真是穷怕了。”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十集 为救命而杀人
更新时间2010…3…30 12:35:35  字数:3038

 在林宪天为闹钟而奋斗的几个月里,林玉山和许红莲也没有闲着。
由于林宪天的中途退出,林玉山就要担负于记炼钢厂和铁匠铺的联系、运输工作。不过有一点比以前强,就是东峪村出了三个劳力跟着林玉山跑运输。
“学志回去告诉你爸,最近出的钢材质量不稳定,上批60钢的碳含量是47。5。”林玉山翻着本子对于学志说。
“林大爷,这几天炉上的陆师傅病了,没人会看火,所以……”于学志也有些为难。
现实就是这样,没有温度监测系统和系统的检测设备,一切只能凭老师傅的眼力和经验。所以老师傅一旦倒下,后来者无从接手。
“爸,你在做什么?”刚画完一个齿轮的林宪天抬头问正在焊东西的林玉山。
“做个温度计。”林玉山头都没抬地回答。
“热电偶的?是给于叔用的?”林宪天是从温度计上引出的长导线上判断出来的。
“嗯,最近钢厂看炉的老师傅病了,钢材质量不稳定,所以我准备做一个。”林玉山用烙铁点了点松香。
“红莲,这是第几件了?”林玉山拿着新做好的温度计到后院,找正在焊活的许红莲。
许红莲查了查数量:“算这件是第32件,放心耽误不了你。”
“我倒是不急,下面的儿子也不急,二奎可急的要死。”林玉山开玩笑地说。
“他急啥?又不是完不成活?”许红莲准备焊接下一个弹匣。
“现在铁匠铺的枪零件卖的不错,尤其是这种30发的机枪弹夹,听李二奎说都是通过警察局长订的货。”林玉山把两根导线放在还有余温的弹匣上,看温度如何。
解东升,江苏地下党党员,在身份暴露后,在党组织的安排准备去陕甘宁根据地工作。但在经过山西时,又接到新的指令,要求他以山东籍某学校教员的身份,进入东峪村担任那里的教书先生。于是一句山东话都不会说的解东升,成了东峪村的教书先生。
“解先生,这就是东峪村。”负责赶车的车把式说道。
解东升一眼望去,黄土断崖绿庄稼,窑洞砖房红兜娃。这和江苏鱼米之乡的那种水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