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林家工坊 >

第52部分

林家工坊-第52部分

小说: 林家工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莲,以前我领着一个班组干活也没有这么累。”林玉山直挺挺地躺在床上,让许红莲把按摩器接好。
“我看你干的挺好的。”许红莲把按摩器扔给眼睛都不想抬起的林玉山。
“好什么呀!一问三不知。红莲还是你帮我按按吧。”林玉山嘟囔着。
“好!好!”许红莲看林玉山实在不愿意动弹,就上chuang帮忙。
一会儿功夫,林玉山的酣睡声,就响了起来。
最近林玉山很累,因为支援北满的根据地建设,已经超出了林玉山能力。要知道跨行业支援建设是需要足够广的知识面来支撑。如果有一个智囊团做智力支援,倒也好说,问题是中央这里也找不出多少人可以担任智囊的。
于是新基地中一大群像林玉山这样喜欢较真的人,在为自己的知识面太窄、太浅而痛苦。
随着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到达北满,大量留苏干部从苏联返回国内,中央根据形势变化,决定将新基地中的武器试验人员外迁到北满,而新基地只用农业合作社作掩护,不再干任何于武器研制有关的事物。
不过武器试验人员外迁并不影响林宪天那颗不安分的心,借着秋收新粮下来,林宪天又开始琢磨如何制作方便食品了。
“还是新下来的大米香。”林宪天吃着自己焖出来的大米饭说道。
“还是水少,有些硬。”许红莲评价道。
“不会吧,我明明是一个手指节的水。”林宪天争辩道。
许红莲含笑不语。
“对了,妈你知道什么是炒面吗?”林宪天一直好奇什么是志愿军说的炒面,毕竟到林宪天那个年代,炒面这种应急的干粮已经很少见了。
“跟油茶面差不多,吃多了上火。”许红莲想了想说道。
“具体怎么做知道吗?”林宪天又问道。
“那谁知道,要不你发个电报问问你爸。”许红莲建议道。
“我想起来问谁了,等吃完饭我就去发电报。”林宪天突然想起,炒面的做法是从参加过西路军的干部口中得知的,自然找参加过西路军的干部就可以。
要说林宪天有时干正事不行,鼓捣一些旁门左道倒是十分在行,从得知炒面的具体做法到出样品,只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
这天送完一天物资的许红莲回到家中,看到饭桌上放着两块米色砖头。就问林宪天;“宪天,这都要吃饭了,你怎么把砖块都拿上饭桌了?”
“这是我做的压缩干粮,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所以借这个机会吃点。”林宪天拿起两块压缩干粮相互敲了敲,梆梆直响。
许红莲看到压缩干粮的样子真是哭笑不得:“你这压缩干粮硬的像砖块,怎么吃呀!”
“用水煮,我试验过,如果砸碎,煮个十几分钟就可以吃了。”林宪天打开已经煮好的一锅压缩干粮。
许红莲伸头一看就是一锅糊糊粥。
要说林宪天用的压缩干粮煮的糊糊粥,也没什么不好喝的,只是光喝粥根本吃不饱,为此许红莲向林宪天提议除了研究压缩干粮,也要有可以垫肚皮的干粮。对此林宪天虚心接受。
国军撵着东北民主联军,一直跑到松花江边才放弃追击。为什么停止追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攻击兵力不足。总体上说是国军追击东北民主联军,但在一些地方东北民主联军集中优势兵力打短仗,进一步消耗国军的兵力,同时国军还要分兵把守城市和进攻盘踞在南满的东北民主联军,一来二去,等杜聿明追到江边,手头就没剩多少部队了。
这样国共双方就开始了隔江对峙,既然国军暂时打不过来,那东北民主联军就开始建设北满根据地,大批部队开始化整为零,对整个北满胡子、绺子、土匪进行清剿,一面清剿,一面收集日本关东军遗留在东北的武器,这一搜集不要紧,着实让东北民主联军大大的惊喜了一回。
“真不能小瞧了这些胡子,估计再过段时间,你朱瑞手下的大炮就该过千了吧。”罗荣桓调侃道。
“这真是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谁能想到在这山岭间藏着500多门各种型号的火炮。”朱瑞也是一脸的感慨。
“中央支援过来的兵工厂建的怎么样了?”林总突然问道。
“预计在明年初,就可以为咱们提供稳定的弹药来源。”罗荣桓回答道。
“那现在我们的库存弹药怎么样?”林总坐在凳子上,眼睛直盯盯地看着地图上的松花江说道。
“放心,再打一次四平都够。”刘亚楼参谋长说道。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七十四集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感谢章
更新时间2010…5…29 21:04:58  字数:2975

 东北的冬季来的早,去的晚,一年十二个月中,至少半年是冬天。所以东北人都有猫冬的习惯,可是有那么一些人必须在最冷的时候出来干活。
北满武器试验场。
父子两人站在空旷的草地上,看着西北风像篦子一样地刮过雪地,刮起的雪粒打在脸上,就像是用砂纸在脸上蹭。
“107毫米火箭炮没搞出来,120毫米远程火箭炮倒是先出炉了。”林宪天没想到在研制107毫米火箭炮时,有人用淘汰的火箭发动机拼装出几发远程火箭弹,并做了发射试验,结果让林宪天大吃一惊。于是中国版导管式120毫米火箭炮问世了。
“这就是无心之柳。来!去看看他们干得怎么样。”林玉山招呼着林宪天来到试验现场。
现场一片繁忙,一辆用改造版T-34坦克底盘制造的发射车,正在装填火箭弹。
“李工,你们还要想办法把弹药输送车搞出来,不然这一发火箭弹至少需要两人装填,这要装到什么时候。”林宪天对负责这个项目的李裕民说道。
“我们正在搞,没办法,人手太少了。”李裕民哈了哈因记录数据而冻得通红的双手。
“你这方向机根本摇不动,是不是冻住了。”林玉山见试验人员摇动方向机,半天没动地方,便上前帮忙,才发现方向机已经冻结。
几人迅速围过来,检查一番后说道:“可不是,真冻住了。”
“弄个火盆,给我用火烤。真是的,昨天晚上一场雪,今天就冻上了。”李裕民有些气急。
今天的试验很不顺利,方向机冻上不说,后来发射火箭弹时,还有三发没打出去,还好装填的都不是实弹。
“还是有问题,回头还要再改。”李裕民和几位设计员赶紧检查故障原因。
最后事故原因找到,林宪天有些无地自容,因为这个原因出在他设计的电子击发装置上,由于设计缺陷和低温造成火箭弹不能有效击发。
“这我马上改,回头我把修改后的图纸给你送过来。”林宪天赶紧承认自己的失误,虽然这套击发装置是借用107毫米火箭炮的机械电子混合击发装置,但设计责任是跑不了的。
“没事,样机就这样,问题一大堆,只要改好就行。”这回轮到李裕民给林宪天做工作了。
这时林玉山气冲冲地进到帐篷里,“李工,你们的二号样车是哪个厂做的?”
“怎么了。”李裕民有些不明所以。
“二号车根本就是一辆废品车。”林玉山很生气,因为他在得知这个项目组需要支援后,便亲自关照这个项目。
李裕民和其他的试验人员听后哈哈大笑,“那是我们用工厂里的废料自己拼出来的。”
林玉山听后一愣,也笑了出来。
试验场条件很艰苦,想喝水就要融雪水喝,吃的也是几十公里外拉来的,而蔬菜基本就是东北老三样,土豆,萝卜,大白菜。
“林工,你这有粮砖要是没水就着,可是一点也咬不动。”实验员小吴抱着粮砖用嘴比量了几下后,向林宪天抱怨道。
“就是,这粮砖也太硬了,这要是夏天还招虫子。还是吃油炸方便面实在,要是再配上点肉末和咸菜就好了。”李裕民刚泡上方便面,便盯着自己的手表说道。
“肉末在粮砖夹心里有,咸菜我这也有一罐,是朝鲜辣白菜。”林宪天这罐咸菜,还是许红莲在给临江补给时,托当地的同志购买的。
“这敢情好,小吴,找块干净布和一个锤子,咱们把粮砖砸碎加到面里。”李裕民突然想起更好的吃法。
“儿子,你这军粮丸怎么吃起来,怎么跟加了青红丝的月饼似的。”林玉山咬了一口军粮丸后,看看丸子里到底是什么。
“因为军粮丸具体制作方法我也不知道,只是知道军粮丸的主要配料是各种食物的干丝和坚果仁。”林宪天的军粮丸配方,是他自己一手操办的,主要配料是各种蔬菜的干丝和坚果仁粉。
“林工,你是从哪里知道这种军粮丸的,我怎么听起来像小鬼子的东西。”实验员小吴找来锤子和干净布,开始砸粮砖。
“实际这军粮丸就是小鬼子的东西,有天我在哈尔滨,看街边有家关门的日本餐馆,便突然想起这个东西了。”原本林宪天还想向一些原日军情报人员打听军粮丸的具体做法,但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了。
就在林家人忙着跑动跑西地支援各地时,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打响了,略知历史的林宪天挺为杜聿明感到可怜的,这个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基本就是一个南拉北打,北拉南打,南北密切配合的作战过程,通过不断调动国军的主力,消耗其兵力。
如果说进攻临江,还能让杜聿明心里好受一些的话。等北满的坦克旅开过冰封的松花江南下时,则是杜聿明最难受的时候。
“老头子,到底能不能多从美国买些反坦克武器和坦克!现在前线的将士要用血肉之躯去抵挡共军的坦克集群。”杜聿明又对他的机要秘书抱怨道。
不怪杜聿明抱怨,远在南京的蒋委员长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得知美援坦克不是苏系坦克的对手时,美龄女士就飞赴美国,游说美国政府向国民政府提供M4谢尔曼坦克,可美国政府鉴于苏联在欧洲的军事压力,不敢分心于亚洲,便只给了美龄女士36辆M4谢尔曼坦克和更多的轻型坦克。
“马歇尔说,苏联都能用数量众多中型坦克战胜数量稀少的重型坦克,那国民政府没理由不能用数量众多的轻型坦克战胜稀少的中型坦克,何况这些中型坦克还是一个农业国自行生产的。”美龄女士愤愤地学着马歇尔将军对她说的话。
“求人,不如求己。”蒋委员长长叹息道。
由于107毫米火箭炮项目进展缓慢,上级决定优先研究120毫米火箭炮项目,并把这种火箭炮定为师级支援武器。
优先保证,自然一路绿灯,很快四辆样炮在47年春节后,就参加了二下江南战斗。
“记住过江时,一定缓速慢行,除驾驶员外,其他人一律在车外,随时注意冰面变化。如果发现冰面有变化,立刻退回……”在过江前,一位老坦克手向众人交代过江的要点。
“好多条呀!”一位随车的技术员看着自己记的笔记说道。
“这都是血的教训。”老坦克手叹气道:“在上次下江南时,我们坦克旅要过江,在过江前,我们已经在附近的河汊子上试验过,证明冰面可以承受坦克的重量。可没想到在过江时,还是出事了。最初的我们一排4辆车都开过去,没有事,可后面的坦克想一起开过去,结果冰面裂了。”
说着老坦克手的话就走音,忍不住哭了:“二排、三排的坦克都下去了,就五个(人)上来的。”
众人听后唏嘘不已。
战事不等人,等测试组都过了江,便接到命令赶往德惠。
现在被围在德惠的新一军五十师,可谓是度日如年,城外东北民主联军的自行火炮发射的炮弹,像不要钱似的玩命往阵地上扔,事后有五十师的残兵分析,如果不是东北民主联军没有把所有火炮集中在一起,同时作战部队不熟悉城市巷战。不然德惠早没了。
不过,这次围城战,也把精锐的新一军五十师彻底打残了。在战斗中,只要有国军坚守的地方,肯定有大口径火炮抵近射击。最后无奈的五十师残部不得不退守德惠城。
“你们的任务就是拦截来援的敌人,我们最好的侦查员为你们指引目标。”由于火箭炮并不适合对德惠城发射,所以东总临时决定在撤退时,给来援的敌军一个惊喜,于是……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guang……”伴着火箭炮的发射产生的呼啸,林宪天捂着耳朵唱起了这首他十分熟悉的苏联歌曲。
看着林宪天唱,林玉山也跟着唱起来,等火箭炮齐射完毕,大地归于平静,平原上不断回荡着爷俩豪迈的歌声:“……驻守边疆年轻的战士,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这一轮火箭炮着实让来援的七十一军主力,吃了一次闷亏,由于怕围攻德惠的东北民主联军装甲集群掉头冲击自己,七十一军把所有装甲部队和步兵混编,结果可想而知。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