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翔苍穹-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这在他给夫人邓颖超的信中,可以看到他对茶的研究精神。信中说:";西湖五多,我独选其茶多,如能将植茶、采茶、制作全套生产过程探得,你才称得起茶王,否则不过是茶壶而已。";痛心的事是前年在某些宾馆、大饭店的宴会中,用龙井茶洗手,用洋茶叶泡茶,这真是";国耻";。为什么崇洋媚外到此深度?
陈毅元帅与茶陈毅元帅1964年路过峨眉山万年寺,老僧捧出香茶,他连啜三口,连称";好茶";。问僧茶名,僧说正待将军赐名。陈毅元帅说:";我是俗人俗口俗语,登不得大雅之堂!我看这茶形如竹叶,清秀悦目,就叫‘竹叶青‘吧!";由此鼓励下,万年寺众僧善种精加工,在1985年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第24届食品评选会上,获金奖。
鲁迅妙论茶鲁迅爱茶,经常一边构思写作,一边悠然品茶。他当年客居广州,称赞道:广州的茶清而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们作半日谈。
因此,当年的广州陶陶居、陆园、北园等茶居,都留下他的足迹。他对品茶有独到见解:";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称就必须练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郭沫若咏茶郭沫若从青年时代就喜欢饮茶,而且是品茶行家,对中国名茶的色、香、味、形及历史典故非常熟悉。1964年,他到湖南长沙,品饮高桥茶叶试验站新创制名茶高桥银峰时,大为赞赏,对高桥银峰的色、香、味、功效给予高度评价。郭沫若每到外地,总把品茶看作是生活一大乐趣。1964年7月,他曾到广州北园酒家饮茶,赋诗一首:";北园饮早茶,仿佛如在家;瞬息出国门,归来再饮茶。";他的诗篇中多与茶有关,如《陪外宾到武夷山与黄山欣赏名茶名胜》、《题文君井》等。
林语堂的";三泡";说现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是闽南漳州人,受闽南功夫茶熏陶而善品茶,他根据喝茶经验,提出";三泡";说:";严格地说起来,茶在第二泡时最为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的女郎,而第三泡则是少妇了。";以佳人喻茶,新颖而富有情趣。明代许次纾也有";三泡";说法,他在《茶趣》中说:";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 茶多喝好,还是少喝好?浓茶好还是淡茶好?什么时候喝茶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饮茶歌诀》说得好:";烫茶伤人,糖茶和胃,姜茶治痢;
饭后茶消食,酒后茶解醉,空肚茶心慌;午茶提神,晚茶失眠;隔夜茶伤脾,过量茶消瘦;淡茶温饮,清香养人。";
所以我不怎么喜欢喝咖啡。而是喜欢喝茶。
现在喝的大多是绿茶和乌龙茶。之所以喜欢这良种茶是有关它们的滋味更为自然本真,不象花茶那般非要加花才有芬芳,喝折两中茶的拧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怎么上头。乌龙茶的香气陇欲悠长滋味淳厚,绿茶的香气高锐滋味鲜存柔和,两种茶虽然风格相去葚远,但却都是茶的本来面目。绿茶的泡法极为简单透明,良好的玻璃杯,稍低于沸点的水温就可品味观赏,乌龙茶则非紫砂壶肥水才能体会本真。无论绿茶还是乌龙茶都要注意冲泡。因为泡茶不当会走失滋味的。在这里似乎还有鲜明的个性。据说陆羽的老师就是非陆羽的茶而不喝的。
况且 喝茶本是心情,其实茶本身并不太重要,若是懂得这些的人就不计较茶了。以次渐入佳境就可以悟出万事不可执着的道理,因此执着就会有索求,有索求就会生烦恼!
8
正是因为这样;悠久的历史其实也就自然的让茶道在中国也成为 了一种 哲学 ;茶的哲学: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三皇·;炎帝神农氏;周·;鲁周公旦;齐相晏婴;汉·;仙人丹丘子。黄山君。司马文园令相如……晋·;惠帝……>;”(《茶经·;七之事》);唐·;白居易;陆羽;宋·;徽宗;蔡襄;王安石;苏轼,清·;康熙;乾隆等等俱为好茶之士;并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茶雅俗共赏;居于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之首。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我们中国的器物文化中能够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对茶道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茶文化;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和弘扬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所以我一直以来最喜欢的就是中国的文化,具体的就是表现在了茶上。而欲把握茶道;首先必须对道──这一哲学范畴进行考古学的发掘。
“道”、“得道”与中国传统直觉体悟式思维自老子将具体事物之道发展为哲学之道;道便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统惯于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之始终;并随着历史的演变;不断具体丰富,是各个时期哲学家们思考的中心。道本义为道路之道,引伸为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尽一致。各家各派都按照各自的哲学观点去阐释道;赋予道范畴以本家本派的内涵。但是,老子所确立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体或本原,是存在之根据──这一权力话语体系得到了各代各家各派的认同并践行。道这一范畴巳成为宇宙本原、普遍规律性的代名词。
“道”实质上被建构为永恒的真、善、美。在认识论上,“道”是超越常规认识的目标;在价值观上,“道”是超凡脱俗的崇高境界;在本体论和宇宙论上,“道”是万物的始基和宇宙演变的依据和整体。金岳霖《道论》曾经说:”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目标。思想与情感两方面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道是可以储存一切事物──生命和非生命的,神圣和非神圣,自我与非我的──既隐喻又实体性的神圣、神奇,神喻的子宫。“道”作为现象之本体、作为变化多端的世界之动力和不变的永恒者,被描述得具体、生动而玄妙,从而加强了“道”在世人面前的魅力和吸引力,使人对于得“道”这种理想的追求,或者说对于现实的超越要求更加强烈了。得道便是永恒,得道便是超越,得道便是生命常青。道是生生不息的,具有永恒的活力;而个体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只有求道修道而后得道,那么个体生命便会超出有限性而获得永生。当人经过修炼,主要是通过超越常规认识,而达到与“道”沟通甚至能与“道”一体化时,人就能在“得道”中达到永恒。如老子所言,“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十六章)。就是说,在人得“道”即“知常”以后,纵然身亡,其精神也会与“道”一起常存,永垂不朽,即所谓”道乃久,没身不殆”也。同样;道也是孔子的理想。孔子认为,有一个比周礼更高的标准,那就是“道”,他一生的奋斗,就是要推行他的道。 孔子自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8226;述而》)。他认为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知道。行道;他一生以弘扬和推行道为己任:“朝闻道,夕死可也”;“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雍也>;>;:“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孔子认为鲁国作为周公之后,是奉行周礼的模范;但鲁国还需要变一下才能“至于道”。后来韩愈在《原道》中首先提出儒学之道的传授系统,认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儒道两家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道的思想。儒家创始者孔子,罕言天道,注重人际关系,着重发展了人道方面。而道家创始者老子,鄙斥仁义,注重自然天道;着重发展了天道方面。
“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道之难言;常令古今中外圣贤。学者浩叹不已。老子《道德经》洋洋五千言,但始终没有明确说过道到底是什么。他也反对对道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他认为“道可道,非常道”,一旦对道作了明确的规定,道的本来面目就要被歪曲了。道生成万物,又作为大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无间不入,无所不包。“道在器中”;“道不离器”的命题指出;普遍性的“道”寓于一切特殊事物之中;世界上没有脱离具体事物的“虚悬孤致之道”。但道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所以,不能靠感觉器官来体认,也难以用普通字词去表达,只能用比喻和描述来说明它的存在。他只是对道的各种表象,功能进行描绘,对它作隐喻式的表述,同时又处处运用它来说明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他要求人们通过这些描绘、表述和运用,去体会和领悟道的真相。王阳明亦指出:“道不可言也,强为之言而益晦;道无可见也,妄为之见而益远。夫有而未尝有,是真有也;无而未尝无,是真无也;见而未尝见,是真见也。”求道不能单凭感官目睹,关键还是要用心去领会和体验。人可以通过直觉体悟来“知道”、“得道”、“体道”,从而通达本质与真理之域。
中国传统的修炼方法强调在致虚守静、无思无虑的状态中,与天地之道相契合,通过直觉的方法获得对世界本质的体认。这一切,形成了重综合、重直觉的思维模式和致思途径,即用“致虚极,守静笃”和“清心寡欲”的一套神秘的、寻求顿悟的方法,去认识诸如“道”、“诚”一类难以用经验语言明确表述的范畴,认识心、性、人、天合一的哲理,体验用中而后执偏的中庸之道等等。
老子提出了“为道日损”的体道方法,庄子提出了“心斋”、“坐忘”的体道方法。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四十八章》)只要保持心境原本的空明宁静状态,不因外物的诱惑而丧失心灵的宁静,这样就可以回归到它的本根,从而呈现出虚静的状态。为学的目的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为道所得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为学所得的是知识的积累,是两回事。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的精神境界可能还是象小孩子一样天真烂漫。庄子亦提出具体的体道方法,其一为“心斋”。将心志凝聚为一,不用耳朵去听而用心灵去感应,不要用心灵去感应而要用气去感应。因此达到虚空的状态,就是“心斋”。其二为“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忘掉了肢体的存在,摈弃了才智思辩,好像身心都不存在了,进而与“大道”融为一体。
在此我们就可以发现中西形而上学形态的根本差异:西方传统哲学的最高目标在于设立一种纯粹的原理,它号称既是普遍的又是必然的,是在概念的逻辑推论中构造起来的。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最核心的内容,即本体论(Ontology)。中国传统哲学则有为学、为道的区分,把“道”当作是形而上学的最高目标,它不是在概念中被把握的东西,而是人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加以体验的东西。如果说,西方本体论哲学所追求的是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真理”,那么中国传统哲学在“道”这面旗帜下所追求的是“人生境界”。
同理;中国的“道”之建构,与基督教的上帝及其“天国”之建构相比,至少具有三个不同的特点。第一,虽然两者都是与现实世界不同的理想目标,但其内涵不一样。基督教的理想目标,是指人格化神即上帝为首的理想社会,也称“天国”。在这个“天国”里没有人世间的一切苦难和罪恶。而“道”作为理想目标,是指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和具有“回天”之力的功夫,人只要达到这种境界和具有这种功夫,作为统治者可以使全社会消除苦难和罪恶,作为个人则可以使自身免除苦难和罪恶,变成如庄子所说的“至人”、“真人”、“神人”或孔子的“圣贤”、“君子”。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