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200部分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200部分

小说: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在21世纪最初的几年里中印两国的关系出现了缓和的迹象。印度国防部也在报告中大幅淡化“来自北方的中国威胁”,这些为了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而紧绷神经的士兵曾一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但是随着中印在马六甲的战火重燃,印度军方不得不重新评估中国军队从西藏方向进攻印度北部开辟第二战线的可能。一度松弛的印度东部军区再度紧张起来,大批原本已经撤入纵深地区进行休整的山地部队不得不重新进入一线的防御阵地之上。
这一举措在此刻执掌印度的乔京德尔看来无疑是印度政府此前空前的愚蠢外交和军事政策的集中展现。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西、中、东三个地形段。其中西段长600公里,争议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北起喀喇昆仑山口,沿喀喇昆仑山南下至西藏阿里地区与印辖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印度的喜马偕尔邦三处接壤为止。争议地区主要是阿克赛钦的归属问题。这个地区实际上是群山环抱,人烟稀少,中印两军虽然在1962年曾经一度爆发过冲突,但仅仅是策应东部战线的一个分战场。战后中国军队一度取得了全面的优势,在喀喇昆仑山口附近的神仙湾、空喀山口、天文点等海拔5000米以上的通外山口之上设立了哨所。印度陆军不得已在这些哨所的对面设立了哨所。这实际上双方的军人为了各自国家、民族的利益,不得不长期驻守在生命禁区之中。
中段长450公里,北起西段的南端,往东南至中、印、尼(泊尔)三国交界处的里普列克山口,争议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这个区域双方有争议的面积较小,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中印两国曾经通过交换边界地图的方式,利用和平谈判的形式予以解决。
中印边界真正的问题焦点仍然集中于东段,这一地区的边境线全长650公里,西起中、锡(金)、不(丹)、印四国交界处,东到中、印、缅(甸)三国交界处的库阳山口,争议面积高达9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历史上,中、印两国在从未进行过边界划分,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中印两国边境争端的纠结所在,也是1962年边境冲突的主战场。理论上来说虽然在1962年的冲突之中印度陆军的确表现的极为糟糕,印度政府视此次战败为奇耻大辱也毫不为过。但是由此而得出一定要在这个有争议地区与中国再见个高低却是极大的不智。
惨重的损失使印度政界及军方领导人认识到了当时的编制及训练方式已严重落后于现代战争的要求,亟待进行彻底改革。印度前陆军副参谋长辛哈中将在阐述印军的作战思想时讲得更加直接和露骨,他说印军“如果没有在必要时攻入西藏的进攻能力,就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印度的安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印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印军按照作战的要求和战区的分工将其编制内的步兵师由原来单一的步兵师调整为步兵师和山地步兵师两种。山地步兵师突出强调了在高原山区对敌方步兵的杀伤火力,由于山地步兵师内有骡马一千多匹,从而保证了军队在简易公路乃至没有公路的条件下,仍能顺利实施战斗行动。
印军强化了对军官和士兵的训练和培养。1962年之后印度陆军竟新建了新兵训练中心60多个,每年度即可训练新兵十多万人。如果爆发战争,则可扩大训练人数至100-150万人。在印度高层的眼中印度陆军应在需要时“打进西藏,切断阿克赛钦地区和整个西藏同中国内地联系的战略出路,扰乱其后方”,一举夺取西藏地区。这个气吞山河的计划曾令无数印度军人为之奋斗一身。但是当机会真的出现之时,印度军队的表现又如何呢?
在1986年印度成立非法的“阿鲁纳恰尔邦”之后,作为尼赫鲁…甘地家族的后代拉吉夫。甘地的“悲情1962年”情节大爆发。集结大军在中印边境展开代号为“棋盘”的军事演习,并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蚕食中国领土。最终导致在1987年3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桑多洛河谷发生激烈的军事冲突。这次冲突的本身规模并不大,交火时间也很短,但紧张对峙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印军被击毙16人,受伤人数不详。虽然具体情况不清楚,但阵亡的印军中有6具尸体是由我方交还给印方的,以说明是印军入侵中方控制区后被击毙的。
虽然印度陆军借助此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忙于国内经济建设的中国手中获得了一些领土方面的实际收益。但是这样的收益与印度陆军长期以来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却不成正比。理由很简单,在中印边界争议地段的中国一侧,地形多以高山和丛林为主,地势险峻,气候恶劣,有些一年中甚至有半年是冰封期,可以说恶劣的自然条件就是最好的防御。而印度一侧的地势渐趋平缓,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如果要摆脱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印度陆军必须转守为攻,但是庞大的地面部队要通过这些生命禁区又谈何容易。即便凭借着兵力优势突破了中国陆军在国境地区的防线,随着战线的深入最终只能是崩溃。其实以己度人,印度军队也不难想见,中国军队要从北部南下也要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在1962年被打怕了印度政府仍不惜一切代价加强东部军事的力量。
在“棋盘”演习中发现山地师仍然表现出了缺乏机动力、防护和生存能力弱以及火力不够的弱点,不顾当时印度经济发展资金严重短缺,城市里3000多万人失业,国内还有2亿多人吃不饱的实际情况,在中国忙于裁军的同时,1987-1988年度大量增加军费。将山地师逐步改编更具进攻性的“整编陆军山地步兵师”,增加直升机数量以提高机动和后勤保障能力。在防护力方面,开始少量换装“凯夫拉”便携式掩体,该装备具有防寒保暖、使用方便、伪装性好的优点。为弥补火力不足,增加了40毫米榴弹发射器,印产克莱莫定向杀伤地雷以及主要用于摧毁敌掩体的SS11-B1和“法弋特”导弹等。
这种片面强调部队数量和专业装备的作法并没有给印度带来更多的助力。当印度与东盟的战争打响之后,一方面是印度远东军区的地面兵力捉襟见肘,一边却是数以十万计的精锐山地部队在辽阔的边境线上与远少于其的中国边防部队展开漫长对峙,当中国陆军负责对印作战的成都军区抽调陆军第13集团军大举进入马来半岛纵横驰骋之际,印度东部军区仅能抽调出1个机械化步兵师(隶属于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的第4机械化步兵师)和1个山地步兵师(隶属于印度陆军第3集团军的第57山地步兵师)参与了马六甲地区的地面军事行动。
目前在印度陆军东部军区仍下辖第3、第4、第33这三个集团军,编制内有印度陆军尚存的9个山地步兵师中的8个。虽然印度第3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都是印度陆军中赫赫有名的老牌部队,但在印度东部地区真正的山地战主力却是名不见经传的印度陆军第33集团军。第33集团军常年驻扎在中印边境地区、熟悉地形,编制有4个加强山地师。其军团主力主力第17山地步兵师、27山地步兵师分别沿乃堆拉至刚渡、则里拉至噶伦堡公路两侧做纵深梯次部署,同时第20山地步兵师进占不丹西部、第17山地步兵师则占领锡金北部穷塘地域,加强翼侧保障,形成一个半月型的防御体系。
除了部署在中印、中锡(金)、中不(丹)三国边境的第33集团军之外,第4集团军则负责着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防御任务,第3集团军作为军区预备队驻扎在加尔各答地区。印度陆军第3、第4集团军都均下辖1个步兵师和2个山地步兵师。这三个集团军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对孟加拉形成合围之势。而这3个集团军也正是乔京德尔攻略孟加拉的主力。
这些长期以中国陆军为假想敌的部队均保持着较高的满员度和战备状态,大多数都可以在经过一周的强化训练之后,直接开赴战场,对于向来反应迟钝的印度陆军而言,已经算是难能可贵的重兵快速反应集群了。而在战前乔京德尔还将归属于印度陆军中部军区的皇牌部队—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的主力调往东线。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下辖2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1个山地师和3个独立旅的庞大作战兵力,一直为作为印度陆军各战区的总预备队来使用。在夺取新德里的中央政权的同时,乔京德尔也一直致力将这支皇牌部队收归己用。此刻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的1个装甲师、1个机械化步兵师和1个山地师的部队已经抵达了北部的“西里古里走廊”地区,这样一来印度陆军在孟加拉地区已经集结了4个陆军集团军,近40万人的庞大地面战部队,如果仅以孟加拉军队为对手已经绰绰有余的了。
而在如此短时间之内集结起庞大的兵力,在乔京德尔心中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正在驱使着他,那就是预定战场上此刻难得的气候便利。3月在中国的西藏正是寒冷的冬季,印度军队可以利用大雪封锁喜马拉雅山口的机会,阻止中国军队对战区的驰援。而在孟加拉则是难得的旱季,而再过一个月孟加拉各地便将普降大雨,这对于攻击方是极为不利的。
对于整个战役的计划,印度陆军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准备,参谋部几乎是从保险箱里取出了70年代闪击东巴(孟加拉)的战略计划,只进行了简单的修改便递交给了乔京德尔。虽然对此颇有不满,但是时间上已经由不得乔京德尔提出更高的要求了。“这将是一场短暂而辉煌的战役,我们将从胜利走向胜利。”乔京德尔在面对印度陆军东部军区的主要指挥人员时发表了连自己都觉得违心的报告。
闪击孟加拉的军事行动被定名为“重返达卡”。印军计划集中绝对优势兵力,计划在三个星期内迅速控制孟加拉的绝大部分地区。在绝对优势的空军和海军支援下,陆军部队从西面、西北、北面、东面四个方向同时对孟加拉实施合围,印度陆军将在一周之内夺取重要的交通枢纽,以切断孟加拉的内部联系。然后利用向心突击,肢解围歼孟加拉国的野战部队,最终一举攻占孟加拉的首府达卡。此刻对于乔京德尔来说,他所需要只是一个开战的借口而已。
第五十一章:倾国一赌(五)
    安达曼群岛的黎明总是让并不熟悉这里的胡维风中将有些感动,作为一个来自中国内陆的山西汉子,在他的童年岁月里几乎是与大海无缘的,在他的记忆里橘黄色的阳光总是从山峦之间缓缓升起最终照耀脚下的大地。虽然在军旅生涯的大部分时候他都在滨临渤海的山东度过。但是那一湾共和国的内海与波涛汹涌的印度洋仍是无法同日而语的。面对着海上冉冉升起的旭日,此刻胡维风有一种想放声一吼的冲动。
“想不到同样的朝阳在不同的角度欣赏竟会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别。”面对着眼前壮丽的景色,胡维风不禁感叹道。“是啊!如果这个火球也有生命的话,他或许会对我们这些渺小而短暂的生命千百年来孜孜不倦的互相征伐感到可笑和麻木了吧!”站在胡维风身后的林太平面对着逐渐明亮的海天一线附和着说道。他当然知道今天一早胡维风便邀请他一起观赏着美丽的日出,并非单纯的陶醉于风景。而是有着一系列的疑问想从他口中得到回答。
“是啊!东升西沉,日复一日。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可惜人生的起落却比这万物的主宰来的复杂和不可预知的多了。”胡维风借着话头将自己此刻内心深处的疑惑合盘托出:“听说任令羽这次由中央军委直派,担任军事代表团的团长抵达了孟加拉?”
“是的!这个消息是春节之后才从北京传来的。”早已猜到了胡维风会有此问的林太平轻松一笑,显然对于这一人事任命林太平远比胡维风更早知道,而且早已成竹在胸。“这难得是……。”胡维风看着林太平那诡异的笑容有些迟疑的开口问道。“当然不是!机会在每一个人的面前只有一次,任令羽已经错过了就永远无法再次把握。”林太平继续着自己的微笑,虽然这微笑已经面对着初升的阳光也没有丝毫的灿烂和温暖可言。
“那这样说的话,这次人事调动的目的又何在呢?”虽然从林太平的口中得出任令羽这次的复出并非是来自于己方阵营的授意之后,精明的胡维风已经对事态的发展多多少少猜出了一个大概,但是他还是有意的将话题继续下去。“这是对我们出动‘牙旗’部队的一个回敬,对方想告诉我们大家手中都还有更多的皇牌可打。如果我没有判断错的话,这个决策之中一直在我们身边的大记者—刘舒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此刻在距离两位印度洋战区首长一公里的海滩上,数千名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正整齐的列队在朝阳下向徐徐上升的国旗行礼。
“那你的计划呢?”胡维风看着眼前的这个在北京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