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哈军工传 >

第78部分

哈军工传-第78部分

小说: 哈军工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明【溪鸟】插话说:“学森,你还没看到我们一系和二系的大楼呢,那比这三座系大楼还要大。”

他们上了车,小车拐了一道弯,在空军工程系大楼前停下。钱学森下车,仰望着高大雄浑的空军工程系大楼和炮兵工程系大楼,兴奋地说:“哎呀,太漂亮了,太壮观了!”听罢介绍,他摇摇头,几乎有点不相信如此宏伟的大建筑居然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建起来的,祖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热情和干劲再一次得到了印证。

在空军工程系,大家在唐铎少将的引导下走进风洞实验室,马明德、岳劼毅教授在门口迎接,听过马明德的介绍,钱学森说:“了不起啊!你们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看来中科院要向你们学习呢。”

马明德有点腼腆地笑了笑,谦逊地说:“大师兄过奖了!”

见钱学森有点纳闷,周明【溪鸟】忙解释道:“马教授也是交大机械系毕业的,是你的小师弟嘛!”

马明德说:“1934年,我刚刚考取交大,你刚刚毕业,所以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呀,你的大名是我们低年级同学都知道的呀!”

钱学森开心极了,紧紧握住马明德的手不愿意放开。

接着钱学森又去102教授会,那里有一位身材不高,其貌不扬的教授在等待他。一见面,那人自我介绍道:“我叫梁守槃,欢迎钱先生来参观指导。”

钱学森一怔,盯着梁守槃打量片刻,又惊又喜地说:“哎呀,您就是梁先生呀,我早就知道您,今天才见面,记得您到美国

留学时,给我带来交大老同学的一封信。”

梁守槃说:“那是我的表哥托我带给您的,您收到信以后,还给我寄过一封回信。”

“是的,”钱学森点点头:“其实,我主要还是从林家翘那儿听到您的消息,蒋英和您的妹妹关系好得像亲姐妹。”

看见陈赓等领导站在旁边,钱学森忙解释道:“陈院长,梁教授的妹夫是我的留美同学林家翘,他妹妹和我太太关系很好,所以我虽然没见过梁教授,却早已如雷贯耳了!”

大家的情绪都受到感染,钱学森以手抚额,感慨地说:“地球真小,我没想到在军事工程学院会见到这些老同学和老朋友。”

钱学森转向梁守槃说:“对不起,我光顾着高兴了,还没听您的介绍。”

梁守槃也沉浸在与老朋友相逢的喜悦中,他定定神说:“我请钱先生看看我们自己研制的几种飞机平台。”

唐铎插话说:“这几种平台是梁主任设计和研制的,当初我问梁主任,要不要找苏联顾问帮忙,梁主任说不需要,果然,他们102教授会依靠自己的力量搞出来了。”

钱学森饶有兴致地细看了飞机发动机试验平台,一边与梁守槃、周明【溪鸟】探讨着技术问题。

看完了空军工程系,陈赓不顾双腿隐痛,又带着徐立行、张述祖、曹鹤荪等人陪同钱学森参观炮兵工程系。

在参观炮兵射击训练模拟装置时,吴洪鳌教员介绍说,目前教学内容中基本采用苏联教材的正态分布理论,去修正炮弹落点偏差。钱学森提出他的观点:“请你们注意研究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用V…2

火箭袭击英伦三岛时,火箭落点散布服从泊松分布的情况。”经钱学森一点拨,后来炮兵工程系开始注意研究西方国家射击理论方面的资料,使哈军工在这一领域的学术水平大为提高。

唱主角的是任新民副主任,他带着钱学森看了火箭教授会的几个试验室,特别是室外的固体火箭点火试车的试验,引起钱学森极大的兴趣。

任新民指指一个10多米高的铁架子,谦虚地说:“不怕钱先生笑话,我们做比冲试验,方法很原始,另外用火箭弹测曲线,也是笨办法上马。”

钱学森认真地说:“不容易!你们的研究工作已有相当的深度,尽管条件有限,已经干起来了嘛!迈出这一步,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任新民拿出美国空军的一份训练教材,就固体火箭燃料配方问题与钱学森讨论起来。

钱学森对陈赓说:“任教授是你们的火箭专家,我今天有幸认识了他!”

陈赓介绍说:“任教授这几年一直在搞火箭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停顿了片刻,陈赓缓缓问道:“钱先生,您看,我们……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来呢?”
 

  

  

30 盛赞奇迹 陈赓返哈欢宴钱学森(3)
 
钱学森双目炯炯,看着陈赓,不假思索,脱口而答:“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同样能造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

陈赓脸上掠过一丝惊诧,旋即眉峰一扬,开怀大笑,他立即趋前一步,紧紧握住钱学森的双手,以语到石穿的豪迈声音说:“好!我就要您这句话!”

钱学森离开任新民的实验室时,沉静地看着任新民的脸,两个人双手紧握,钱学森充满感情地说:“我们一见如故,希望不久我们再见面,深入探讨一些问题!”

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史应该准确地记录下这一刻,中国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彪炳青史的航天工程大师是在哈军工的那个冬日,在编号为21号的教学大楼里,在陈赓大将的身边,第一次相识,从此,他们像一对伴星,在中国宇航科技的天空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中午已过,陈赓说:“钱先生,今天中午先在学院里吃点便饭,晚上再正式为您接风。”

“谢谢!”钱学森向陈赓略一躬身道:“请随便一点。”

大家谈笑着走下台阶,后面追上来两位年轻的少校军官,气吁吁地赶到钱学森面前,一个标准的军礼,几乎是齐声喊道:“钱老师,您好啊!”

钱学森定睛一看,一个是罗时钧,一个是庄逢甘,多年不见,两位学生已变得老成持重了,那一身笔挺的校官服,英气四射。

“啊!是你们俩呀!”钱学森的眼睛笑成了弯月,一手抓住一个人,使劲地摇着。

陈赓对罗时钧、庄逢甘两人说:“正好,你们俩也来陪老师吃饭。”

下午,钱学森为哈军工老教授做学术报告。

大和旅馆小餐厅里摆着两张大圆餐台,水晶吊灯和壁灯发出柔和的光线,餐台上两只花篮里放着冬季里难得一见的鲜花,户外虽是数九隆冬,室内却温暖如春。钱学森在周明【溪鸟】的帮助下脱掉大衣,在陈赓和刘居英等院领导的陪同下走进小餐厅。

陈赓和钱学森并肩坐在一起,陪同的有院部系领导人,老教师中的周明【溪鸟】、张述祖、曹鹤荪、梁守槃、马明德、任新民、沈正功、卢庆骏等人也出席作陪,钱学森的学生罗时钧、庄逢甘自然要在场执弟子之礼。

席间,陈赓三句话不离开火箭,他向钱学森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钱学森谈到如果研制射程为300…500公里的短程火箭,弹体及燃料用两年时间可望解决,关键问题是自动控制技术,恐怕难以一下子突破。他看着坐在对面的任新民,问道:“任教授,是不是这样?”

任新民点点头,他把今天火箭教授会同钱学森讨论的结论简单说了一遍,大家的话题都围绕着火箭,这是个晚宴吗?纯粹是个科技研讨会。

陈赓听大家和钱学森谈得投机,很是兴奋,他解开风纪扣,朗声道:“钱先生的话让我心里有了底,我们一定要搞自己的火箭,我可以表个态,我们军工将全力以赴,要人出人,要物出物,钱先生只要开口,我们义不容辞!”说到这里,陈赓举起盛满红葡萄酒的高脚杯站起来,大声说:“我提议,大家举杯,为欢迎钱先生参观我们学院,为发展我们中国自己的火箭工程事业,干杯!”

大家一饮而尽,哈军工人在陈赓的言传身教下,胸襟开阔,眼界远大,敢为天下先,参加晚宴的人们,眼神中都透着一股愿为中国国防现代化赴汤蹈火的浩然之气。

晚宴结束后,陈赓和钱学森又坐在沙发上,就今后的合作问题交谈了很久。

钱学森对今天参观哈军工的感受颇深,他盛赞哈军工的严格治校,以教学为中心又不忘科研以及军校那种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作风。他对陈赓说:“真是一个奇迹,在短短三年中不仅建成一所规模宏大的大学,而且开设如此之多的尖端专业,我想将来中国的军事科技专业人才主要依靠你们输送了!”

陈赓谦虚地答道:“我们刚刚起步,比起中国的著名工科大学,如清华、上海交大、哈工大等,我们还是个初生牛犊,不过我们有信心赶上国内先进的大学,或许若干年后,也能跻身国际名牌军校呢,今后还请钱先生多指导,也欢迎您常来学院看看。”

一个是身经百战的大将军,一个是名扬中外的大科学家,心里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情。

繁星在清冷幽深的夜空中闪烁,哈尔滨的街道上静悄悄的,可大和旅馆里仍然灯火通明,这是中国科学史上意义非同凡响的聚会,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个誓师会是在哪里举行的?实际上是在哈尔滨市,在哈军工,在陈赓为钱学森举行的这个小型欢迎晚宴上。然而,只晓得保守秘密的哈军工人远离鲜花几十年,这一重大的史实竟长期无人提及。但是,钱学森没有忘记,他在晚年的回忆中,深情地说:“我回国搞导弹,第一个跟我说这事的是陈赓大将……陈赓接见了我,还吃了顿晚饭……”

第二天一早,陈赓动身飞回北京,刘居英去机场送行,他向陈赓报告说:“前几天,根据您的指示,任新民、周曼殊和金家骏三位教员向国防部写了一封信,提出研制我国火箭的建议,请院长回北京后了解一下国防部的反映。”

陈赓很高兴,他叮嘱刘居英,要鼓励教师们多提建议,开拓新的课题,把这次钱学森来学院参观变成“借东风”,促进学院的科研工作。
 

  

  

30 盛赞奇迹 陈赓返哈欢宴钱学森(4)
 
钱学森离开哈尔滨后,哈军工刮起了“钱学森旋风”,特别是年轻的教员群体,将钱学森视为学习的楷模,大家都在暗中使劲,下决心干一番事业,教员给学员讲课,常要说到学习钱学森的问题;队干部教育学员应该专心致志,不能过早谈恋爱,也举钱学森的例子:“看看钱学森,为了科学事业,人家36岁才结婚,你们年轻轻的,急什么!”

1955年12月初,院党委着手准备拟于明年初召开的第一届科学技术研究会议,以便检查一年多来的科研成果,交流科研经验。就在这个时候,军委一道加急密电让刘居英吃惊不小。

刘居英看看手表,已是下午三点半,红日西沉,天色放灰,再过一个钟头,天就全黑了。

“李木!”刘居英喊了一声,话音刚落,李木就快步走进来,微笑着站在面前。

“赶快通知在家的党委委员到我这儿开个紧急会,另外让杨进下班前到我这儿来一下。”

人来齐了,刘居英说:“刚接到中央军委通知,贺帅和聂帅参观完辽东半岛演习后,北上东三省视察,明天上午来看我们学院,这次视察是保密的,不见报,不拍照,不宣布,只由院、部、系领导出面欢迎,不打乱学院的正常教学秩序,但要与一部分苏联顾问会面,我们具体研究一下……”

党委成员们抑制不住心里的高兴,七嘴八舌发表意见,刘居英很快就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提出了接待两帅的方案,他又关照大家明天早晨别忘了穿军礼服,这才散了会。

负责学院仪仗队和军旗的队列部军务处处长杨进在门口喊了声“报告!”

刘居英拉开门,急急地说:“快进来!你记住喽,明早七点以前,把仪仗队准备好,带到八一楼门前,军乐团在王字楼待命,另外做好请军旗的准备。”

“是!”杨进一个立正,并不多问,这是军人纪律,不该问的不问。

刘居英又叮嘱道:“你就等在军旗旁,把电话机放在身边,我随时找你。”

翌日清晨,穿着少将礼服的刘居英早早就来到八一楼门前,一会儿,杨进把仪仗队带来了,嗬!小伙子们身材一般高,新军装,新步枪,神气得很。杨进把仪仗队安排好,又匆匆赶回王字楼。

参加欢迎两帅的干部是少校以上的军官,因为刚授衔不久,金色的肩章格外耀眼,他们都齐刷刷地站在八一楼前,等待刘居英的指挥。刘居英看见队伍里的翻译锻钢,就问:“苏联专家能准时到吗?”

锻钢说:“没问题,我昨晚上一个一个落实的,他们有车,一会儿就到。”果然,远处传来小汽车的声音。

八点前,刘居英已经把欢迎队伍整理好,这才擦擦前额的汗水,和刘有光、张衍等领导聊上几句,这是哈军工成立以来,第一次正式列队迎接军委首长。

大约八点半钟,几辆小轿车开进八一楼正门,欢迎的人群一阵骚动,大家都瞪大眼睛望着。

刘居英快步向前,刚到小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