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人生-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亮点破着他爷爷:“爷爷,你不知道啊,现在已经没有铁饭碗了,而且这个被打破的铁饭碗永远也生不拢了。”
迟书君知道的事情也不少:“我们这代人算这样结局了,将来下一代的吃饭问题肯定困难了。”
“嫂子说得有道理。”黄亮呷了一口酒骤然严肃起来,“将来人人都会生活在不稳定的环境当中,能者有事干;庸者靠边站,这肯定成为现实。未来只有那些高素质的人才才可能有比较稳妥的职业。”
陈英也很有远见:“庸人当道的日子是不会长久的,靠手挽吃饭的人终究会被淘汰。”
黄亮很担心:“眼下,我们这里的形势很不好。应该说本地还是有发展优势的,但是庸官们只顾自己的利益,挫伤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这不是小问题,其中潜伏着灭顶之灾呀。”
黄为说:“现在好多地方都是这样,要根本扭转局面难哪。”
陈英也说:“现在凭关系网、权钱交易,这伙人是相当凶恶的。”
黄一之说:“是啊,现在的有些干部比过去的地主资本家还凶,轻而易举就成了百万富翁。现在共产党也太软手了,拿出清匪反霸的魄力来,杀他一批,看谁敢轻举妄动?”
黄为说:“……太多了,杀不了啊,杀去杀来杀在看己头上,谁肯革自己的命?”
……
一家人海阔天空地谈论着,大家都从开心变成了怨气。最后,大家聆听着黄亮的尾声:
“现在大家都不考虑那么宽,踏踏实实地当一名合格的国家公民,眼下只有凭自己的能力搞活经济了。”
下午,迟书君提出半盅儿猪肉去了学校。凑巧,学校里刚开晚餐。学生们纷纷拿着餐具奔向伙食团。那些打了饭的学生源源挤在食堂里的大桌子上就餐;只有少数学生在操场的乒乓台上或花园的栏杆石上畅饮。今天晚上打牙祭:肥肉烧红萝卜。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的,到处洋溢着欢快的说笑声。迟书君在寻钱着自己的女儿,巴不得她也在大口大口地吃着油水淋淋的红烧肉。可是迟书君在餐厅里找了好几圈,不几女儿的踪影;她又在外面找了一大转,还是没有看见黄娟。这时,她心如火灼,忙向同学打听。看来黄娟在学校挺有名望,一提起这个名字,就有不少同学告诉迟书君:
“你找黄娟哪,肯定你在这里找不着。”
“她会在哪里呢?”
一个同学说:“每次她来食堂打饭,拿着饭盒子就走了,也不知去了哪儿。”
另一个同学说:“黄娟和我是最好的,但她从不和我一起吃饭,也不知道这里有什么秘密。”
这时,有个同学提供了黄娟的线索:“我告诉你吧……准能找到她。”
“到底在哪儿?”迟书君急了。
这个同学指着对面说:“你去吧,她肯定在那棵大香樟树背后……”
迟书君飞快地跑过去,从侧面见到了女儿的半个身影。她喜了,便悄悄摸到了女儿身后。这时,出现在她眼前的太寒心了:黄娟的饭盒里装的是白开水,手里拿着一个冷馒头边啃边看书……迟书君的眼泪刷地滚了出来,她待伤心过去后,擦干眼泪,忍出笑脸靠到了女儿身边,呆了好大一阵才被黄娟发现了:
“娘,你怎么来啦?”
迟书君埋怨道:“小娟啦,你太俭省了,为什么不去添肉吃呢?”
“娘,我不想吃肉。这是早晨的冷馒头,价钱便宜,还是能填饱肚子的。”黄娟越说越乐观了,“这不,多省事?还能一边进食一边背英语单词哩。”
迟书君把女儿手里的馒头拖了,直言道:“听说你每餐都避开同学们,难道是怕同学们发现你这般寒酸生活?”
“娘,这并不是寒酸,我这生活也不错了。你们在家里很辛苦,我的生活比起你们来好多了。”黄娟说得很轻松,“我在这里没有下体力,随便吃点什么都能挺过去的。”
“不行啊,身体是本钱。”迟书君焦虑起来,“你这样不仅会把身体搞垮,还能养成一种孤避的坏德性,很不好啊。”
“娘,你放心,我的性格很开朗的,和同学们可以说十打九交。”说到这里,黄娟自信起来,“他们对我太好了,经常省好饮食给我吃,所以我只好和躲着他们。”
“现在娘命令你,要跟同学们开同等生活。”迟书君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如果你老是这样的话,我天天来守着你……”
黄娟一下跳起来,有趣地做着学校教的广播体操:“娘,你看看……我的身体多棒?不用你操心了,我已经长大了,该怎么做我知道。”
迟书君打开盅儿:“你今天无论如何得把这半盅儿肉吃下去。”
黄娟开始严肃了:“娘,你们那么劳累,就别想着我了,我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的。”
“我马上去伙食团添点饭来,让你好好饱餐一顿。”迟书君说着,拿起饭盒转身就走。
黄娟把母亲抓住:“娘,这样吧,肉放着我明天吃,今天晚上我已经吃饱了。”
“不行,明天吃会馊的。”迟书君着,飞速向伙食团跑去了。她把饭盒和钱一并递进去,大声说,“添半斤饭……”
里面的炊事员看了迟书君一眼说道:“学生都不够,没有外来人的了。”
“我也是给学生添……”
“也没有了。”另一个炊事员回答着,又顺口说了一句,“是谁那么懒,还要大人帮添饭?”
“我是来给我女儿黄娟添的。”
“啊,黄娟?”有个炊事员问道,“你是她什么人?”
“母亲。”
“哎呀,你这个女儿太俭省了。”一个炊事员说,“我们劝她不住,你要好好开导她。”
“黄娟难得添一回新鲜饭菜,我们省点给她吃吧。”另一个炊事员接了迟书君递来的饭盒,把自己的饭赶了一半出来。
其他几个炊事员也踊跃分饭给黄娟,饭盒里已经堆尖尖了,炊事员们又把饭压得紧紧的,至到不能再增加才罢休。一个炊事员递出饭盒来:
“让她吃饱吧,没有身体就没有一切啊。”
迟书君把钱递进去,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推了出来,还说:“不用拿钱了,就算我们办招待吧。”
还有个炊事员拿出半碗红烧肉来:“……拿去下饭吧。”
迟书君拒绝了好菜,拿着饭盒走了。在母亲的督促下,黄娟毫不客气地吃起来,不多功夫半盅儿猪肉下肚了,盒子里的饭只吃了一小半。迟书君看着女儿狼吞虎咽的样子,她心里又高兴又伤心。最后,剩下的饭不多了,黄娟还说:
“这点留着我明早吃吧。”
迟书君把饭盒端过来,几口把剩下的饭吃了:“娘把它吃了,你明天早晨吃新鲜的……”
这时,围了不少同学过来,都誉不绝口:
“她是我们的好班长。”
“老师天天表扬她哩。”
“黄娟各科成绩都是优。”
“黄班长真好,一点怪脾气也没有。”……
同学们对黄娟的夸奖,说得迟书君心花怒放。此时,她不想去找老师了解情况了,决定把这些好消息早早带回去,告诉自己心爱的丈夫。
迟书君刚出校门时,碰上两个中年妇女看上去多半是学生家长,怒气满面的边走边谈论:
“现在太乱了,社会治安应下狠心管一管。”
“可不是吗,现在无法无天的太多了。”
“听说歹徒洗劫了好几回学生宿舍,我娃儿的箱子也被撬了。”
“我女儿也是……被搜得分文不剩。”……
迟书君听了心跳起来:咱黄娟该没有遭殃吧。
今年,黄亮所在的社里,只有数烧锅炉姜的。在黄亮的安排下,大多都搞起了大棚小黄瓜。黄亮特别累,除了经营好自己的大棚种植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指导大伙儿的种植技术方面。
大规模的科学种植已成气候,那名声也响誉了全镇。陈书记乐了,他在县委主持召开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大会上大吹特吹:
“我们镇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响应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了。我们结合镇的实际,大搞了生姜种植、七星椒种植和水果种植,还大力发展了羽绒业。这些都创了名牌,还打入了国际市场。现在又率先推广了大棚种植新技术……”
不久,光明镇在全县也赫赫有名了。县府还决定近期在光明镇召开现场会,没隔几天,现场会开幕了。参加会议的有县属各机关、各镇的一二把手……参观目标确定在黄亮他们社里,主要是来考察黄亮他们的大棚种植情况。龙大提前找了黄为:
“县里要到这里来召开现场会,到时候你一定要好好表现,说不定还能混过一官半职。”说罢,把写好的幛子递给了黄为。
“我什么都不想了,当官求职做梦我也没有想过。”黄为说得很有精神,“现在我一心想种小菜卖,找点油盐钱。”黄为把幛子扔在一边。
“哎,不能这样说……这是小农意识。”龙大拍着黄为的肩说,“你应该说什么……什么产业结构调整啊,什么市场经济啊,什么小康啊……这些大形势的语句才合适。”
“我问你,什么是小康?”黄为越来越看不惯龙大。
“这……我也说不确切。”龙大搪塞道,“……多半是很多钱吧,要不,你就说走致富路吧,这个说法要简单些。”
“我说不来,只晓得干活儿。”黄为边走边说,“我口中没有甜言蜜语,你去找别人吧。”
龙大拉着黄为:“这回记者肯定要来采访你们这些先进人物的,到时候一定要说漂亮话。镇里是不会亏待你们的,只要采访成功,给你五百块的奖金,怎么样?”
“你知道我地老实人,说不来漂亮话。”黄为拒绝道,“我没有那个本事拿奖金,你另选高明吧。”
龙大又耐心地说:“现在政府机关还缺好几个岗,你有文化有能力,这次现场会后,准备提升你为镇长助理,好充分把你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指导全镇的工作。”
“我没有那个富气。”黄为很茫然。
“我们已经研究决定了的,你放心吧。”龙大得寸进尺,“这次现场会有两句命脉话你一定得说,就说你们搞大棚种植是响应党的富民政策,在镇陈书记和龙镇长的帮助下搞起来的。”
黄为听了震惊着:龙大还是童年时候的性格!黄为瞪了龙大一眼走了。
龙大又找到了黄亮,首先主动去给黄亮握手,然后热情地说道:“你是科技能手,肯动脑筋走致富路,是广大农民学习的好榜样啊。”
“什么能手哟,还不是凭想象干。”黄亮实事求实地说,“我们这是在试告,不一定效益高,更说不上能推广了。”
“肯定有效益。”龙大拍着胸口说,“现在我来通知你,任命你为农技站站长。”
“镇农技站站长?人家干得好好的我凭什么去挤?”
“不,你有能力,我们准备补充新鲜血液。”龙大神密地帖着黄亮的耳朵说,“咱是老邻居,我看中你了。”
“算了吧,我不是当官的材料。”黄亮推辞着,又转换了话题,“不过我虽然不当官,乡亲们的疑难问题我是会帮助解决的。”
“你是大好人,现在你搞这个大棚种植,为镇里争了光。”龙大腆了腆了肚子笑道,“你们在县里都闻名了,很快上面就来开现场会,到时候你要好好表现一番哟。”
“实实在在的,大家看呗,有什么表现不表现的?”黄亮觉得滑稽,“现在是大冷天,瓜藤上刚挂果,难道叫我把薄膜扯开让大家看?”
“我不是我个意思。”龙大慎重地说,“你搞这些摆眼儿,都是全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到时候,人家采访你,你的语言要提到当前的政策和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
“我知道该怎么说,不用你教。”
龙大见黄亮的态度鲜明,觉得熨贴,便挺着身子边走边说:“好啦,这次镇的荣誉就全靠你们了,你千万要多开导黄为。”
后来,黄为两兄弟始终没有扯幛子。
没过几天,县里的现场会还真的在黄亮他们社召开了。不过,这次会议是暴风骤雨式的:来匆匆,去忙忙。很冷清的,没有村民来看热闹,他们早已被政府朝三暮四地发神经搞麻木了。到会人员随便看了看黄亮他们的大棚种植,称赞了一通就走了,只有江副县长和那个女记者才来麻烦了黄为两兄弟。江副县长问黄为:
“你们是怎样想起搞大棚种植的?”
黄为看着近在咫尺的龙大说:“……我们经济紧张,想找点钱花。”
江副县长又问:“镇里的投资那么大,你们能保证成功吗?”
龙大忙截嘴:“是他们率先搞起来,镇里才支持的……”
黄为还不住在县长面前拍胸口:“有我弟弟的指导,我们能成功。”
“你弟弟?”江副县长问,“他是谁?”
龙大擦着额头上的汗说:“他叫黄亮,是镇农技站站长。”
一阵紧张过后,龙大又带江副县长和女记者采访了正在忙碌着的黄亮。江副县长问黄亮:
“你估计搞大棚种植效益高吗?”
“肯定比种地膜可观。黄亮也很自信,”如果管理得当,确保季节性蔬菜早上市,那价钱是可想而知的。”
江副县长满意地点了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