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医圣传奇 >

第22部分

医圣传奇-第22部分

小说: 医圣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等了好几年,上级偏偏没有派人来,对他说上这样一句话。
林自傲没办法。就只好一边当农民,一边等着上级派人来对他说这句话。
假如没有那次偶然的机会,林自傲不知还得等上多少年。也许等上一辈子也还是当农民。
机会当然就是支书老婆。

柳条沟支书姓杨,叫杨满意。
杨支书什么都满意,就是没有儿子这一条却是很不满意。为这事,老婆不知给菩萨烧多少香磕多少头。杨支书不满意是不满意,共产党员却不能去求菩萨,于是就天天请求毛主席他老人家下个令,叫他好好生个儿子,做革命接班人。
不知是菩萨发了善心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下了令,杨支书四十五岁这年,老婆居然还真给她怀了胎!
杨支书乐疯了!不用说,对毛主席那是更加忠心耿耿,工作自是更加卖力。背地里,对老婆给菩萨烧香磕头也就不再严厉制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没想到高兴过了头,这一胎怀的怪了!别人都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自家老婆这胎却一怀就是整整十四个月。肚子都快撑破了,那小鬼头却还是没有一点要出来的意思。
杨支书急坏了,连夜把全村十二名接生婆全都喊到家里来开会,研究老婆的肚子问题。研究来研究去,十二个人十二条意见都被杨支书一票否决。见女人们头发长见识短,就又把村里几个有头脑的男人们请了来,献计献策。献来献去,三十六计走为上,赶紧抬了人送医院算是最好的计策。
计策虽好,杨支书却马上不同意。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整整八十里山路呢!万一中途动了胎气,我还活不活了?
杨支书急得要上吊。这时候忽然就有人说:那个姓林的城里来的,见过大世面,或者有什么好主意。杨支书想也没想,赶紧叫人去请林自傲。
林自傲来了,说:“这是高龄产妇。处理不及时会胎死腹中。轻者出血,重者……”
杨支书一愣:“你……你懂医?”
“我干过的。”
“真的?”杨支书喜出望外,“你当过医生?那你看……你有没有办法叫肚里胎儿生下来?”
“只要胎儿活着,办法自然是有的。”
“你……真的有把握?”
“把握不把握,得先看过病人再说。”
“对对,先看先看。”
一说到看病,林自傲才忽然想起自己早已不是医生,是农民。伸出去要把脉的手便挨了烫似地一下缩回来,垂了头不再出声。
见他犹豫,杨支书会错意了:“放心,我不会白用你的。只要孩子平安生下来,怎么谢你都成!”
林自傲连连摇手:“杨支书误会了。举手之劳,谈什么谢不谢的?只是……”说着轻轻叹口气,“当初上级叫我来你们这里安家落户,可没叫我来当医生行医的。”
“嘿呀!这都哪辈子的事了!你在咱柳条沟当医生,难不成奉阳还会有人跑来管你不成?”
林自傲摇头:“这不行的。上级不说话,我不能犯这个错误。”
见死活说他不动,杨支书急得没办法。这时那个当初提议请他的人忽然插一句:
“那要是上级说了话,你就可以当医生行医了,对不对?”
林自傲点头:“不错不错。”
“那你要哪个上级说话才行呢?”
“当然是党和政府了。”
“那好。党和政府,在全国是党中央毛主席,在咱柳条沟,自然就是杨支书了。对不对?”
林自傲想想:“有道理。有道理。”
杨支书忙说:“对对对,我就是上级,我就是党和政府!现在我就说,你可以当医生行医。这回总行了吧?”
林自傲大喜:“真的?我真的可以当医生?我真的可以行医了?”
“哎呀!你怎么连上级都不相信了?党和政府会骗你么?”
“我相信我相信。我现在就马上当医生。我这就开始正式行医!”林自傲嘴里说着,马上就过去看孕妇。
林自傲诊过脉,知道胎儿依然活着,心里便有了底。但胎儿毕竟在腹中滞留久了,孕妇又属罕见大龄,一般药石只怕难以立时取效,便决定用针法。当下就打开针包,取出两根七寸银针。
杨支书病急乱求医,但毕竟没见过他的真实本事。一看这么长两支亮闪闪银针,立刻吓得嗓音都变了:
“林……林同志,这娃儿还在肚里呢!你……你这么一针下去……”
林自傲手抚银针浅浅一笑:“是呀,胎儿要不在腹中,我还扎什么呀?”
“哎呀林……林同志!我我四十五了好容易才有了这棵独苗苗,万一……”
“没什么万一的。放心吧杨支书,我保你母子平安就是!”
林自傲嘴里说着,手里银针一顺,刷刷两下就刺入孕妇腹中。针入腹中并不停留,一刺即出。懂行的都知道,这叫飞针过穴。所谓飞针,就讲究两个字:快,准。快的连眼珠子都没离开他片刻的杨支书,竟然也没看清这两支针究竟是如何刺入拔出。
两针扎过,林自傲转身便走。
杨支书一下急了:“哎哎,林同志!这娃儿还没生出来呢,你怎么就走哇?”
林自傲马上忘了刚才亏了人家恩准才得以重新当医生行医这回事,名医臭架子一端,立刻就回敬到杨支书头上:
“林某堂堂医生,不是什么接生婆!”
好在接生婆倒是不缺,一个个都在杨支书家寸步不离守着。不大会儿,支书老婆叫喊腹痛,一个肉头小子很快就产了下来。母子平安。
真是神了!
杨支书中年得子,不用说乐得要上天。
小小柳条沟,竟然藏着林自傲这样一尊大菩萨!杨支书满意得不能再满意,满村人也都兴高采烈,逢人便讲林自傲飞针催胎故事。
后来越传越神。都说,杨支书儿子原先在娘肚子里紧紧抓着什么东西。林自傲两针下去,分毫不差,准准扎在胎儿手上。手一松,便生出来了。不信你去看看,那娃两只小手上至今还有两针眼儿!
一夜之间,林自傲再次名噪四方。
方圆左近,都知道柳条沟出了神医,有病人就都争着抬了来请他看。林自傲来者不拒,贫富贵贱一视同仁。诊费自然是一分钱不收的,用的药也大多是就地取材。而且又是极好请动。实在抬不来的病人就出诊。不管路远路近,有车坐车没车就骑骡子骑驴,什么也没有,步行也跟你去。见他不仅医术高超,医德更是高尚,人们便都敬菩萨般敬他。
病治好了,人们不管路远路近,都跑到柳条沟来谢他。林自傲不用谢。钱与物是绝对不收的,就是那些锦旗镜框什么的,也都叫送到大队去谢杨支书。
杨支书见他为本村增光为支书增光,就立刻决定他今后不必再下田劳动,专门行医治病,记最高工分。
林自傲的行医活动,严重地干扰了公社卫生院的正常工作,使其门诊和住院病人大幅度下降。人们有了病,不是抬往柳条沟,就是去请林自傲。堂堂公社卫生院,一时间竟然门前冷落车马稀!
公社卫生院女院长虽然惊慌失措,却也毫无办法。林自傲医术高超是没办法的。病人有了病想找谁就找谁同样也是没办法。思谋半天,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林自傲借到公社来。于是,便亲自跑到柳条沟来找杨支书协商。
杨支书没听她说完就一口回绝:“这不行!林大夫是柳条沟的人。你要把人弄走,柳条沟贫下中农不答应!”
女院长连忙陪笑解释:“并不是长期调他。转他正式干部我们没这权。只是临时借用。”
杨支书眼一瞪:“那更不行!借用?林大夫是人呢还是什么东西呀?不论谁想借就借来借去的?我们不借!”
女院长没办法,就只好实话实说地跟他诉苦。
杨支书想想,忽然伸手一拍炕沿:
“这样吧,你回去收拾一下,干脆把你们卫生院全盘搬我们柳条沟算了!这样,问题不是全都解决了?”
女院长哭笑不得,垂头丧气走了。
女院长这一来,倒是给了杨支书一个重大启发。原来林自傲这样值钱呀?堂堂公社卫生院院长,竟然亲自跑到柳条沟来求他请他!于是,年底就立刻评他一个“五好社员”。这时候,正好又有几家病人联名送一块匾来,杨支书就专门召开一次全体社员大会,把匾和奖状亲手发给林自傲。
林自傲看看那匾,匾上刻着两个大字——医圣。
医圣跟名医,神医等等自然是不同的。名医和神医,只是局限于对医术医道的赞颂。而医圣就大大不同了。除了医术医道,又包容了医德,医风等等许多内容。于是便想起师傅当年教他牢牢记住的那句话:“从医莫务钻营道,技不惊人死不休!”现在想想,总也算对得起师傅了。心里便立刻感到很神圣很自豪。
看过匾,又看奖状。
这奖状,盖了党支部革委会两颗鲜红大印,写着“五好社员”四个大字。想想自己除了会看病,顶多能算个“劳动好”之外,其他四好又在哪里?就不免觉得挺滑稽挺可笑。
拿回家里想半天,最后还是决定将“滑稽”与“可笑”高高贴在墙上,而“神圣”与“自豪”,却只好暂时屈身床底了。
十一
林自傲名声越来越大,大的城里人也立刻想起他来。好家伙!“仁和堂”林先生隐匿多年,不想却躲在这地方!
于是,就有不少城里人坐车骑马跑到柳条沟来找他。
见看病的实在太多,林自傲便去找杨支书,提出要办个诊所。
“你办你办。”杨支书马上同意,“屋子有现成的,修修就行。我再派两人给你当助手。只是咱村里穷,拿不出什么钱来资助你买药置家什。”
“不用不用。咱山上有的是药材,不用什么钱的。有地方有人就全有了。”
柳条沟没钱,人却有的是。木泥瓦匠样样不缺。杨支书下令,众人动手,诊所很快就绪。
内外都圆满了,杨支书就说这诊所也该有个名字。林自傲想都没想就脱口答道:“仁和堂!”
当然是“仁和堂”。
林自傲亲笔题匾,恭恭敬敬大书“仁和堂”三字,恭恭敬敬悬于门顶。门两边,又手书一副对联——
从医莫务钻营道,技不惊人死不休!
正式开业这天,杨支书下令全村公休一天,全体社员都到“仁和堂”参加开业庆典。当然都不是空手来,你家拿张红纸,我家送块红布,搬桌子的,拿椅子的,人来人往比过节赶会还要红火热闹。
林自傲仰望高高悬于门顶的大匾,止不住热泪涔涔。
“仁和堂”挂牌二百年,经历了多少风雨沧桑。谁能想到还会有重新挂起的一天?而且,又是在这个大山环抱中的小村,由自己亲手挂起?
历史,总是像转圈。但却远非原地转圈。再转也不会转回到原来的地方。就象一个人的年龄,绝没有永远的十八岁,但却更不会倒回到十七岁。
总有一天,“仁和堂”金字招牌会在奉阳城中重现。
林自傲坚信。
但是,他错了。
历史当然不会错,而人却是会错的。
林自傲错就错在他不该忘记他还有一位师兄——余鲁。
现在的余鲁,已经是奉阳市卫生局局长,管理一方医药的最高行政长官。
当“仁和堂”招牌再现,林自傲再次走红扬名的消息一次次撞痛他的耳膜时,余鲁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余鲁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是错了。
他错就错在过早地把“仁和堂”三字从心里轻轻抹去,错就错在太轻看了自己的师弟林自傲。
林自傲遣散柳条沟安家落户当农民,不再做医生行医,余鲁心头一块巨石算是搬掉了。“仁和堂”牌子被他亲手摘下,又当上“人民药店”主任,他的另一件心事也如愿以偿。这时候他就犯了错误。没有认真想想,自己由主任而院长而局长,一路顺风扬帆,全是因为没有了“仁和堂”,没有了林自傲的缘故。而现在,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是不能再错的了。
好在,他有着绝对的条件和权力。
余鲁眼珠子只转了一圈,就立刻派两名工作人员到柳条沟去调查了解。
一调查一了解,林自傲竟然只是遣散下乡的农民,并非国家正式医务工作者。既无大中专文凭和专业技术职称,又无政府批准颁发的的“行医证”,属非法行医。至于搞什么私人诊所“仁和堂”,更是资本主义萌芽。
工作人员一汇报,余鲁自然秉公执法,一纸公文下达柳条沟:取缔!
这回,杨支书再想袒护林自傲也是干瞪眼没办法。这可不同于公社卫生院女院长,这是政府文件!谁再大胆,也不敢跟党和政府抗膀子,拿党籍开玩笑!
“仁和堂”牌子再次被摘了下来,弃履般丢到一旁。
林自傲病了。
十二
一场大病,林自傲一下老了十几岁。
行医不允许,田里活儿又干不动,就在家里吃闲饭。除了偶尔养养花,品品茶,主要还是于书籍中寻求消遣。医生当不成,医书自然不看,看别的书。上至天文地理,下到小说野史,捞到什么看什么。
书看得多了,杂了,兴趣广泛起来,各方面知识也确实增加不少,对人间世事的看法也就愈加开朗豁达。
有一次看野史看到一个小故事,说是东晋时谢安曾在东山隐居,四十多岁出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