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三国随章侃 >

第77部分

三国随章侃-第77部分

小说: 三国随章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众就回来了。(张嶷若不死,或许在陇西这边经营下去?当时曹魏军力占了绝对优势,要想控制也难。其实说起来姜维的战绩其实也不是很惨,除了延熙十九年大败和最终的失败外,基本上还能保持攻势,虽然很多以退兵告终,但是至少没演义写的那么夸张。)不过这是延熙十七年的事,在延熙十六年,徐资还没死呢。自然,郭淮也没被射死,他还要过几年才病死。当然,姜魏也没败得要什么将功折罪。
实际上,当年春天,大将军费祎被刺杀,姜维以卫将军录尚书事的身份出征,(应该说是和费祎共录尚书事,但是费祎已死,这种共录尚书事的情况在蒋琬后期也做过,当时是蒋琬和费祎共录,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实际上是确立了后者接班人的身份)为的是配合东吴诸葛恪的出兵。当然,从蜀汉这边来说,也是有想乘曹魏防备东吴的时候在西边偷袭一次,所以姜维这次出征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实际上在东吴那边也没有做好准备,诸葛恪是在众人反对的情况下做出出兵的决定的,不过即便东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不代表蜀汉也做好了准备,两边北伐屡屡无功和两边配合上的问题很有关系,尽管两者的协同已经十分不错,但是总不如在一个政权下配合默契。)
姜维这次是仓促出兵,所以粮草也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其目的是准备打下曹魏的地方就地取食,不过在得到补给之前,姜维并没有想和曹魏正式作战的意思。估计是打着捞一把的打算,虽然兵多,但是粮草不多,假如这年那个李简投降的话,姜维就有机会了,但是这只是假如而已,所以这次姜维的后勤补给存在问题。
对于这一点,司马师也了解到了,对于蜀汉东吴两边大规模入侵这一事,(自诸葛亮死后,蜀汉很长时间都没有出动大军过了。)司马师问计虞松,“今东西有事,二方皆急,而诸将意沮,若之何?”
对此虞松回答:“昔周亚夫坚壁昌邑而吴、楚自败,事有似弱而强,不可不察也。今恪悉其锐众,足以肆暴,而坐守新城,欲以致一战耳。若攻城不拔,请战不可,师老众疲,势将自走,诸将之不径进,乃公之利也。姜维有重兵而县军应恪,投食我麦,非深根之寇也。且谓我并力于东,西方必虚,是以径进。今若使关中诸军倍道急赴,出其不意,殆将走矣。”
之后司马师基本上按照虞松的建议,西边令郭淮陈泰进军,而东边毌丘俭各自守备。结果西边姜维粮尽退兵,东边诸葛恪久攻不下,众军多病,从而退兵。
从司马师这次应对两边入侵的措施,我们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蜀汉和东吴两边进攻曹魏,却一直打不下来的原因。
曹魏实力最强这自然是一大因素,可以保证两线防御。而更重要的因素还是我们一直所说的后勤问题,这次司马师的措施就是抓住了这个死结,蜀汉不用说了,在诸葛亮时代就陷于这种情况下,后勤补给有问题,甚至不得不采取前线屯田的办法,姜维的时代也没有解决,翻开史书记载,姜维的几次出征其实并不是如演义上那样打的轰轰烈烈,除了延熙十九年因为镇西大将军胡济失约没有会合而遭到惨败外,姜维多是因为后勤问题粮尽退兵。邓艾郭淮陈泰司马望等和姜维对敌的人能料敌先机是一回事,可形势不妙,如东边出乱子,文钦诸葛诞叛乱,或者李简投降,他们只要守御不出,姜维也没办法,就好象当年诸葛亮那样,你强了他们就死守,你后勤出问题退兵,你弱了分兵了就找机会打你。这种办法逼到后来诸葛亮找到集中大军屯田硬拼一途,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以虽然东边打的轰轰烈烈,姜维在西边也没机会。
西边这样,东边也不例外,诸葛恪这次出征确实有运气问题,比如被新城守将张特骗了一次,没有攻下新城,但是诸葛恪来就是为了新城?不是,诸葛恪还是希望和曹魏大军正面对决,当时诸将建议:“今引军深入,疆场之民,必相率远遁,恐兵劳而功少,不如止围新城,新城困,救必至,至而图之,乃可大获。”诸葛恪也同意,这也就是所谓围城打援了。
问题这被司马师那边看穿了,你打就打吧,我不上你当,令各路守军各自守备,在大军没有齐集前不要出击救援,结果诸葛恪没骗到大军,反而被拖垮了自己的军队,仓促回师。
其实找找之前的例子,曹爽攻蜀,诸葛恪攻魏之前的曹魏攻吴,再加上孙权甚至诸葛亮生前长期的曹魏蜀汉东吴三方面战争,都是进攻者退兵告终,而其中那些惨败的多是因为久攻不下,或者被诱军深入,后勤不畅而导致的。三国长期以来形成鼎立局面,不一定是因为三国的人才问题,而是三国形势如此。
不过,这其中若有一点变化,如蜀汉被灭,无论是东吴还是曹魏,或者东吴被蜀汉或者曹魏吞灭,甚至曹魏的一部分被其他两国控制住,形势就会大不相同。所以,东吴蜀汉两国的北伐计划就是试图控制曹魏的一部分,如诸葛亮出陇右,其目标就是控制凉州关中,孙权则是试图控制淮南或者荆北甚至徐州。但是都没有成功。所以两国都出现了新的计划。如东吴这边零陵太守殷札,在孙权时代东吴伐曹魏时就提出一个计划。
“今天弃曹氏,丧诛累见,虎争之际而幼童涖事。陛下身自御戎,取乱侮亡,宜涤荆、扬之地,举强羸之数,使强者执戟,羸者转运。西命益州,军于陇右,授诸葛瑾、硃然大众,直指襄阳,陆逊、硃桓别征寿春,大驾入淮阳,历青、徐。襄阳、寿春,困于受敌,长安以西,务御蜀军,许、洛之众,势必分离,掎角并进,民必内应。将帅对向,或失便宜,一军败绩,则三军离心。便当秣马脂车,陵蹈城邑,乘胜逐北,以定华夏。若不悉军动众,循前轻举,则不足大用,易于屡退,民疲威消,时往力竭,非上策也。”
这个计划可以说是诸葛亮当年隆中对提出北伐计划的扩大版,之后许多南方政权如东晋南宋北伐时也用过类似的办法,便是几路出兵,相互呼应,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而且其中说的没有错,老是小打小闹,东吴拼实力是没办法与曹魏抗衡之的,东吴每次北伐,都是没有获得一个立足地。确实,南方政权要真想获得北方的立足地,尤其是北方在统一的情况下,只能来一次大规模的北伐,现在东吴的北伐,每次都不成功,只是伤曹魏的皮毛,消耗自己的元气,没有一个立足地,毫无效果。
但是问题就在于,东吴也支持不了这样的北伐,一者:孙权虽然不惜民力,但是其指挥能力有限,根本统领不了这样的大规模进军计划,二者:这个计划要求蜀汉的协助,但是正如上文所说,蜀汉东吴毕竟是两个政权,就算同心协力,但是在联合作战上效果还是有限,就好象诸葛恪攻魏时和蜀汉打了招呼,但是蜀汉根本没有作好准备,虽然出兵但是很仓促。要两边协同北伐控制上很难。三者:这样的进军计划也颇为难度,一旦一军受挫,其他三军也成问题,这对于曹魏如此,对于东吴这边也是一样的,尤其是要孙权自己出兵这路,最要担心了。
所以,东吴这边最终也只能小打小闹,而两次曹魏的叛乱都很快平息,没有让东吴得到机会。
而蜀汉那边也有了新的计划,也就是蒋琬试图做的东进计划,应该说,这个计划倒也颇有道理,蜀汉出兵上雍东进,可与东吴合力威胁曹魏腹地,两军合力,比一边在东一边在西分力要好得多。但是这样一来也有麻烦,众人所说的如不克捷,还路甚难是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还是和东吴的关系,蜀汉东吴关系虽然在诸葛亮之后十分融洽,但是这毕竟是在没有利害冲突的情况下,也就是一边在东一边在西的情况下,而一旦蜀汉东进,就和东吴碰到了一起,而之后两军该如何相处?蜀汉当年在荆州起家,若被其回到荆州,强盛的汉军只怕会令曹魏担心,更会令东吴担忧吧,记得当年关羽刘备之势的那些老臣还没全部死光呢。所以蒋琬一这样做,东吴群臣马上就向孙权提意见说蜀汉要背盟,虽然孙权力排众议,但是也是暗自担忧吧。
所以从政治上来说,东进也不行,所以之后还是采取了西进之法。真要东西并举,除了北方内乱,(不过北方内乱,少了共同的敌人,也没未必东西并举了吧,自顾自打好了。)最好的办法还是东西两边同在一个政权之下啊。
第一百一十章 司马家的“艰难”历程
    三国随章侃 第一百一十章 司马家的“艰难”历程
(演义第一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司马家三代在中国历史上实在是一个异类,这个家族建立的晋朝就是一个异类,不说日后两晋的荒唐事,就说他的创立之初。
晋朝是个一统天下的皇朝,一统天下在历史上说来简单,其实也不简单,几千年历史中,也没几个皇朝可以做到,在司马家之前,也就是秦,西汉,东汉做到了而已,一统天下,当真可说是丰功伟绩。
偏偏,这个丰功伟绩,是在一个看起来不是很伟大的人手里做到的,或者说,这个人不要说伟大,连英明能不能算都成问题。历代统一天下的皇帝,刘邦,刘秀,朱元璋,哪个不是雄才伟略,就算没有才能,也是战战兢兢,认认真真做事。惟恐自己做的不好,可晋朝那个一统天下的皇帝司马炎呢,开始时到是认真过几天,但是统一之后就开始肆无忌惮的享乐了,而且还不单是他,整个皇朝也开始陷入一种享乐主义中。
不过,在当时的人看来,他们的享乐也算不得大错,是啊,有什么好担心的,蜀汉东吴被灭,三国归一,天下间已无敌人,那些外族,当年最强大的匈奴,已在晋朝控制之下,鲜卑等族,还没成长起来,而且也多听奉晋朝之令,大多数的外族,只能在晋朝的威慑下战战兢兢过日子,一支偏师都可以让他们溃灭,经历了三国烽火,一统后的晋朝已经成长为一个比当年秦汉武功还要强盛的皇朝,至少在当时人的眼里,纵横四海,晋朝无有敌手。
既然没有敌人,那人生不享乐,还有什么意义呢,晋朝上下陷入享乐主义就很正常了。不过,一个皇朝没有敌人,并不是好事,没有敌人,就失去了警戒心,失去了活力,一个国家要保持活力,就一定要给自己找个敌人,这样才能战战兢兢的过日子,但是晋朝的君王大臣自然没有注意到这点,他们失去了警戒心,日后的八王之乱,五胡之乱的因就种下了。
在晋朝最乱的时刻,晋人的心还是没有放弃一统,因为当年的晋朝是无比的强大,因为自秦之后,西汉,东汉分裂都不到几十年,即便是三国时代,从汉朝正式灭亡算起到一统也不到百年,而统一后的两汉都有几百年的治世。晋人想必都没想到,之后的乱世分裂居然持续了几百年。
是的,他们都没想到,司马炎更没想到,不过,他也想不到吧,和历代统一的皇帝不同,司马炎的一统更多的是承继了父辈的功绩,司马昭,司马师,司马懿,甚至曹魏皇帝们交给他一个无以伦比的遗产,而他要做的,只是最后推一把而已。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司马炎当家的时间太短,得到的又太多,根本不知创建之初当政之难。若是他父亲,伯父一统天下维持几十年后,晋朝的江山要稳当的多。(题外话:司马家虽然西晋东晋都出了几个超级白痴的皇帝,但是司马家整体的素质还是相当高的,整个晋朝,皇族都有着大量的人才,当然,这也和晋朝本身就是由家族发展而来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司马懿那时开始,整个司马家族就开始动手了。)
虽然禅让篡位并不少见,但是如司马家这样的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比较少的,一直传到第三代才正式篡位。一般来说,要篡位大都是第一代就直截了当,如杨坚刘裕,实在不好意思的,如曹操,等到第二代也就篡位了,象司马家这样等到第三代,第四个人才正式篡位,实在是艰难啊。(不过这个艰难主要是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的寿命。)
司马家的当权有着很多的因素,比如曹魏自己不努力,后面几个皇帝太年轻,曹家在世族中的影响力不足,又不重用亲族,误用司马家,司马家族人才辈出,培植亲信诸如等等,客观主观都有,这些就不一一说了,我们就简单说一下司马家夺权的部分“艰难”历程。
司马懿是司马家夺权的第一代,从各种迹象看来,司马懿的夺权是布置已久,尽管史书上说司马懿是从曹爽掌权的后期才开始和司马师计划夺权。但是从那次政变可以看出,司马懿一早就在布置这个局,朝中也拉拢了许多人。实际上,当司马懿决定动手的那刻就有司马代曹的心思了,以曹爽的心态再加上司马家族的势力,司马懿若放权,他死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