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开国大典6小时 >

第6部分

开国大典6小时-第6部分

小说: 开国大典6小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4岁高龄的沈钧儒是民盟中央常委、救国会主席。他是清光绪进士。1905年入东京
私立政法大学学习。他是一位著名的老革命家,早年参加辛亥革命。1936年11月,因积
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是著名的“七君子”之一。解放战争
时期,他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开国大典前,他也是毛泽东双清别墅的座上客。
毛泽东对他说:“沈老先生,我们要向你这个法律专家请教。咱们打败了蒋介石,要建
立人民共和国,要建立人民的法律,在这方面,还需要沈老先生多出力呀!”他欣然应
允。在刚刚结束的会议上,他当选为新中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柳亚子是国民党元老、著名爱国诗人。他与毛泽东是老朋友,相交很深,无论政治
还是诗词方面都有共同语言。1926年,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
泽东与他就结识了。他积极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为国民党左派。初次会面,他便认
定毛泽东是中华英才,并多次在以后的诗歌中提到那次印象深刻的相见。l945年,他对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大智大勇十分钦佩,称此行为“弥天大勇”,当时毛泽东应他请求,
把自己的词旧作《沁园春·雪》抄给他,他推崇备至,即撰词次韵和之,俩人的词在重
庆《新华日报》等报刊发表,在国统区产生很大影响。后来,他因不满自己的处境,曾
产生过回江南故乡隐居的想法。l949年春夏,经毛泽东工作后,他放弃了自己消极退隐
的念头,决定要为新中国作贡献。建国后,他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东军政委员
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
    有一位政协代表本来是有幸参加新中国成立盛典的,但不幸惨遭毒手,未能如愿。
    他就是杨杰。
    杨杰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过北伐,1938年出任驻苏联大使,解放战
争时期积极参加爱国活动。他早已被国民党反动当局列入黑名单。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开幕前,被蒋介石密令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香港。
    因此,翻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印制的精美纪念册,就能看到一
封画着黑框的唁电: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台鉴:惊悉扬杰将军在由滇经港来平出席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途中,惨遭国民党匪帮用最卑劣的手段加以暗杀。本会议全体同
仁无不痛惜!杨杰将军多年来为民主革命事业奋斗,久为反动派所深忌,于今竟遭惨死,
将会更加激励全国人民,一致努力,把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及其主子
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最后残余统治,建立崭新的中国,而安生者谨致电致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申马
    杨杰家属札鉴:
    惊闻杨杰将军惨遭反动派杀害,不胜悲愤。尚望节哀,为人民事业努力奋斗。谨此
电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申马
    所有第一届政协代表中,杨杰是惟一加黑框的代表,也是因遭谋杀而未能登上天安
门城楼的惟一代表。

二、庆典场地为何选定天安门

    下午2时58分,毛泽东和
    其他领导人出现在天安门城楼
    上。实况播音员丁一岚立即欢呼
    起来:“毛主席来啦!毛主席健
    步登上天安门城楼。”顿时,天
    安门广场成了欢腾的海洋……

    1.权衡再三选定庆典场地

    新中国成立之日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典礼,典礼上要举行阅兵式,这个设想早在,19
49年7月底就确定下来了。
    可是,开国大典的地点选在哪里好呢?这个问题却让开国领袖们颇费脑筋,很长时
间都没能决定下来。
    举行开国大典,面对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这事一定要
圆满。而选定一个合适场地的重要性,也就因此凸现出来。
    7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维汉等人为副主
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
    开国大典的方案,很快由筹委会拿了出来。方案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举行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是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三是举行人民群众
游行活动。
    筹委会认为,新中国的开国大典,这三项内容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三者之中,阅
兵式怎样举行,尤其是阅兵式在什么地方举行,决定着整个开国大典怎样进行的问题。
    阅兵式怎么搞和在哪里搞的问题,成为筹备开国大典的中心问题。
    开国大典筹委会成立不久,就设立了阅兵指挥机构。这个指挥机构的领导力量很强。
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亲自挂帅,担任阅兵总司令。阅兵总指挥由聂荣臻担任;副总指挥
由杨成武、唐延杰(华北军区参谋长)、唐永健(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刘仁
(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肖明(北京市总工会主席)、肖松(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
等人担任。
    杨成武与唐延杰走上特殊领导岗位后,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首先主持起草“阅兵
典礼方案”。
    这个方案拟制出来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怀
仁堂接见筹划阅兵仪式的负责人,专门听取了有关汇报。
    阅兵总指挥聂荣臻汇报了阅兵的基本设想。阅兵副总指挥汇报了阅兵方案的主要内
容:受阅部队的选调、编组、阅兵程序、阅兵礼乐及受阅前的训练等事宜;方案设想,
阅兵式分为检阅式和分列式。
    听完汇报后,各位领导先后进行发言,作了一些指示。
    阅兵方案顺利通过,但开国阅兵地点放在哪里,却没有当即定下来。
    毛泽东对搞好阅兵很重视。他说:“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初战,这次阅兵也是初战,
开国第一次嘛。一定要搞好!”
    重点围绕确定阅兵地点问题,阅兵指挥所的成员们进行了反复研究。
    1949年8月的一天。华北军区的几位将领来到周恩来办公室,将他们经过反复论证的
两套阅兵方案,交给周恩来。
    第一套方案:地点选在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第二套方案:阅兵地点在市郊西苑机场
这两套方案分别标画了一张部队位置及行进路线图。对于看惯了作战地图的周恩来来说,
这图显得既简单又复杂。
    周恩来仔细看过地图后,紧锁着眉头,习惯性地将一个胳膊时抱在胸前,在办公室
里踱起步来。
    他没有马上拍板。
    这两套方案都有优点,但也都有缺点。
    阅兵地点放在天安门广场,有利条件是显而易见的:地处北平市中心,届时领袖、
军队和群众水乳交融,开国大典可以搞得轰轰烈烈,特别是天安门城楼就是现成的阅兵
台,不必费太多的力气,就可以让全体政协代表到天安门城楼进行检阅。并且,天安门
周围街道四通八达,容易集中和疏散。
    但是,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参加开国大典人员众多,当
日城市交通至少要中断四小时;当时长安街不够宽阔,没有经过拓宽,远不像后来那样
阔气,只能横排通过步兵十二路纵队。骑兵三路纵队和装甲车二路纵队。
    与天安门相比较,西苑机场的优势在于,它有宽阔的机场跑道,没有阻碍交通的后
顾之忧。而且在西苑机场举行阅兵,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1949年3月25日,华北军区为
了欢迎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已经举行过由一万余人观看的阅兵式。
    在西苑机场举行阅兵式的缺陷,首先是那里没有检阅台,临时搭建应付一些小的场
面还可以,举行将有数十万人参加的开国大典就不行了,如果要搭建天安门城楼那样气
势雄壮的检阅台,所费工程之大、投资钱财之多,在当时都是很难办到的。其次,西苑
机场距市区有很长一段距离,数十万群众要参加大典,往返都不方便;假如没有相当规
模的群众参加,开国大典应有的气氛就出不来,阅兵式也就达不到扬我军威的目的,会
影响开国大典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再次,机场跑道虽大,但只有一条道可以进退,对参
加阅兵的部队来说,行动起来很不方便。
    两套方案,论证者明显倾向于第一方案,但没有拿出结论性意见。
    举行开国大典的日期一天天迫近。
    准备参加阅兵的部队已经开始进行分列式训练。
    距离开国大典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了!
    周恩来的思维重心落在天安门上。
    这座矗立于北平城中央的巍峨壮丽的古代阙楼,原名承天门,劝承天启运,受命于
天”之意。它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毁于兵火后,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
后称天安门。它是旧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天安门城楼,从广场整体布局
上看,大有“横空出世”之象。从天安门广场上放眼眺望,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熠熠
生辉,显得无与伦比的庄严、雄伟。实际上,明清两朝,广场上所有的建筑,都是作为
这一主体建筑的陪衬物而建筑的,这就是为什么看上去天安门城楼气势非凡的奥秘所在。
天安门还是明清两代帝王从事重要活动的地方之一,其最重要的活动就是“金凤颁诏”,
每逢冬至到天坛祭天,夏至到地坛祭地,以及皇帝大婚和出兵亲征等隆重典礼,都要从
天安门出入。
    天安门,这座封建时代北京城的最高建筑,即将消失它作为封建皇权的所有痕迹,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举行将赋予它全新的意义,使它从此拥有崭新的时空。
    决心下定于凌晨。经过反复权衡,周恩来终于挥毫醮墨,写下了意见:毛主席总司
令少奇同志阅:日期在政府成立之日闭幕后。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
检阅指挥员由聂(荣臻)担任,阅兵司令请朱德同志担任。

     周 九·二

    这个意见传到刘少奇手上,他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一个松子般不大不小的圈圈。
    毛泽东和朱德没有在这份意见上画圈,他们听取了周恩来的口头介绍和分析,同意
在天安门前举行开国大典。
    自l949年10月1日起,天安门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2.清除三朝垃圾二十多万吨

    南洋华侨领袖、东南亚最大的企业家陈嘉庚,接到毛泽东的邀请电,回国参加政治
协商会议,共商国是。6月4日,陈嘉庚抵达北平。
    那天,他路过天安门,见到这个著名的宫廷广场垃圾成堆,心中颇有感慨。
    垃圾如山,臭气阵阵。这个广场就像封建皇朝和反动的国民党政权一样衰败到了极
点。
    为此惊诧的不仅是这位南洋华侨领袖。
    北平解放时,解放大军开进来,只见这座闻名世界的城市有不少地方垃圾成山。有
人估计,当时市内堆积的垃圾不少于60万吨。
    皇城根下的垃圾也是有说头的。除了民国当朝的垃圾外,令人惊奇的是,不少垃圾
还是“文物级”的——是明清两朝的遗物。这不是演绎,因为当时有人从垃圾堆里找出
了不少明清时代的文物。
    民国时期,城里的垃圾堆还在不断增多。日积月累,垃圾倒成了旧皇城地质的一部
分,不同时期倒下的垃圾就像一层一层的页岩。后来,市区内再也没有办法往高处堆放
了。于是,垃圾堆就上了房顶,就上了街道,就到天安门广场安家落户了。
    当时城内有个叫二龙坑的地方,连年堆放垃圾。长起了一座高高的、臭气冲天的山
头,居民们出门得翻越这座垃圾山才行,生活、交通苦不堪言。
    北平解放后不久,军管会人员来到天安门时,简直不相信眼前这座城楼就是天安门
城楼。只见城楼破败不堪,杂草在寒风中晃来摇去。他们踏上通向城楼的砖道时,一群
野鸽子扑索索飞起来,咕咕地呻叫着飞上天空,一派萧杀景象。通向城楼的古老阶梯上,
满是厚厚的、表面业已风干的鸽子粪便,一脚踩上去,浓郁的霉臭味直冲鼻孔,弥漫在
空中。
    皇城根下的一位居民诉说道:“我们的房子埋在垃圾堆里十几年了!”
    垃圾成山,不仅阻塞交通,而且污染环境,滋生疾病,严重损害城市居民的身体健
康。
    新生的共和国政权决不能建立在这样一座垃圾城之上。
    在天安门被确定为开国大典场地之前,1949年春天,北平市人民政府就号召党、政、
军、民、学、商各界,成立了清运委员会。
    “清运工作,即为人民服务。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