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1984-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队长,敌人进埋伏圈了。”从废墟后猫出小半个脑袋的2分队长低声的提醒着肖钊权。
“嗯,知道了~”哼声应了声,肖钊权拍了拍身旁战士的钢盔,竖起大拇指示意做好准备。
“打~”随着低吼一声,肖钊权摆动右手掌,做了个下压的动作,早就准备好了起爆手随即摁下了接驳上了电线的起爆装置。随着一声咔嗒,死亡也骤然被点燃。
-轰-轰-轰-剧烈的爆炸声炸响成一条线,埋设在街道两边的地雷瞬间被引爆了。气浪夹掺着无数的破片、钢珠劈头盖脸的横扫向街面上的苏军。一簇簇的烟柱在爆炸声中腾放而冲,将半个街道吞没,烟尘迷离在空气之中。?人的惨叫声在巨大的爆炸声中格外的刺耳。
架着的重机枪几乎在肖钊权扣响攻击信号的同时便怒吼起来,随着供弹手不断托出的弹链的行进,黄灿灿的弹壳叮叮铛铛的带着火热掉落满地。苏军拉开的步兵散兵线前顿时的一片尘土四溅,三两个苏军士兵一头栽倒。爆炸的火光中衬映着这样的场景简直是一片恐怖之境。
烟尘硝烟渐渐地被微风扯散,半个街道都被炸得面目全非。街面上更是惨不忍睹,两辆嘎斯吉普车的残骸还在剧烈的燃烧着,车顶上的机枪手被炸得血肉模糊,横七竖八的尸体残缺不全,一些垂死的苏联人还在呻吟着、蠕动着。痛苦的惨叫声、哀嚎声让人毛骨悚然。
而子弹还在继续飞射着,不时的将一个个苏军士兵打倒。密集的弹雨中,混乱里冲出几辆、БTР-60P装甲运输车,十几个苏联兵,在己方炮火机枪的掩护下拼命的把伤亡的战友拉到勉强能够躲避子弹的装甲战车的后面进行救治。
看着那些忙碌着奔走在子弹横飞的战场上的苏军医护兵,肖钊权想都不用想,那些被地雷爆炸的火光给吞没的苏联人即便不死也要残废。
对于进攻的苏军来说,中国军队这样如同喷发的火山般的密集火力还不是最为可怕的,那些
活跃在战区的各个角落里的带着79狙击步枪的狙击手才是最为可怕的死神。眼前那不断宣泄着弹雨的街道只是一个挥舞着长矛的武士罢了,只要你有足够的力量就能够击倒他。而那些神出鬼没的似诡异的杀手样的一刀致命的刺客才是最难对付的。苏军显然没有想到中国人会这样的把狙击手利用起来。而要是追根溯源,似乎苏军的狙击手才是大规模运用到战争中去的祖宗,谁都记得斯大林格勒和那无所不在的狙击手。
集团军司令员-波尔塔夫同志不可能给予自己多少的时间,近卫摩托化步兵第11师师长-伊洛巴维奇少将很清楚知道,现在自己所面临的处境,如果无法尽快的突破当面中国部队的阻击,快速地在自己的进攻方向也就是整个满洲里筑垒区的当面打出自己的绝杀,让拥有强大机动突击力量的近卫摩托化步兵第11师如同一柄挥舞着的死神镰刀一样从中国军队的防御面处切割下去,给予战争爆发之初几乎毫无防备的中国军队以重创。那么很可能不但预先的作战设想无法达到,甚至有可能自己都要因此而被送上军事法庭。
自从中苏交恶以来,莫斯科便丝毫不掩饰自己想要好好教训中国人一顿的想法,如果说中美两国在1949年之后的破冰是‘乒乓外交’拉开的,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去注意一下那背后的所谓真相呢?看看1965年之后发生的那些事情,再看看1980年代前四年的局势吧,其实历史是有着惊人的相像的。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选择和北京的接触并不是他喜欢中国,要知道尼克松当年可以不折不扣的反华先锋。1970年之后,美国政府在越南深陷泥潭,甚至在残存的欧洲地区还需要面对着苏联军队的铁甲洪流威胁,美国政府除了选择和中国结盟并无他法。‘联共制俄’不是空喊口号。中国政府可以帮助美国从越南抽出身来,同样可以在东方牵制住苏联军事力量。
而中国也同样是没得选择,百万苏军压境,随时都可能打一场惨烈的卫国战争,三北地区的百万军队并不是为了抵挡住苏军的进攻,因为中国军队没有那个能力,别说中国没有,甚至美国人都没有这个能力。三北防御只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拼光,迟滞苏军的铁甲洪流,为中央撤离争取足够的时间。中国政府在这样的情况下,断然不会拒绝美国人伸出来的橄榄枝。从1972年到如今,似乎是中美两个大国的合作蜜月期。
而对于美国人来说,1959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展览会开幕式上,时任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森和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尼基塔-赫鲁晓之间的一场关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和核战争的论战似乎才是所谓的一切的根本。
当初为了那次展览,整个展馆都布置了美国人心目中每个国民能拥有的一切,其中有大量现代的、自动化的休闲娱乐设备,以显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国规模巨大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繁荣。然而一座模板美式别墅的厨房展台,却引发了尼克松和赫鲁晓夫的争论。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劣,是美苏两位领导人之间辩论的所谓的话题,加之这次辩论正值冷战规模扩大的时期期间,其中的含义也就别具深意了。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尼克森赢得了这场辩论,可实际上呢,这场辩论之所以被称作“厨房辩论”不仅仅是因为这次辩论发生在厨房,更是因为尼克森巧妙地把辩论的焦点转移到了诸如洗衣机之类的家用电器上,而不是武器之类,从而避免了在辩论中被迫承认美国在军事方面相对于苏联的明显劣势。不过也正是这场辩论使得美国人真正开始重视起了红色帝国。
伊洛巴维奇少将很清楚这些,在阿富汗,正是中国和美国、巴基斯坦共同联手,让苏军深陷在阿富汗的巨大泥潭中,他们试图利用中亚这个巨大的泥潭来彻底的拖垮了强大的苏联,而事实上,罗纳德-里根也似乎想去这样做。而另一个方面,一旦苏军开始进攻中国,美国人也将不会坐观中国的覆灭,他们一定除了给予中国现代化武器装备援助之外,美军甚至会直接给予中国军队帮助,阻挡苏军。难道这是会这样吗?伊洛巴维奇少将陷入沉思。
中国人也不是样的差劲吧,似乎今天一整天惨烈的战斗持续下来,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这个情况。苏联政府从来都很清楚北京的能力,只是为什么这次会南下打击中国人?
难道是跟中越关系有关?伊洛巴维奇少将胡思乱想了起来。早在1969年3月中苏爆发珍宝岛冲突之中,到1970年代,中国与苏联都是持续处于敌对状态,苏联在中国北方陈兵近百万,而中美关系则相对开始正常化,持续到1978年6月29日,越南加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ECON)。而莫斯科则是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在1978年11月3日与河内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以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岛的扩张。
这种大背景下,使得原本就复杂的中越关系变得更是更为复杂,可是这一切难道只是开始?不,不会这样简单。整个近卫摩步第11师在今天的战斗中付出的代价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一切,中国人虽然执着的南方狠狠的打击越南人,却没有放松对北线的备战。
第二十章:装甲迂回(一)
1978年12月8日上午,北京正式下达作战命令,并要求部队无论战果如何,在攻克高平和谅山后不得恋战,即行撤回。同时,与苏联、蒙古接壤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均进入临战状态,这四大军区的乙种步兵师补充人员装备扩编为战时甲种师,各野战军离开营区进入野战地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北京市中认为主要的威胁在北方,因此才会在1979的越南战场上投入的兵力仅是次要力量。
当时广州军区于1979年1月8日上午完成战术准备,四个野战军、三个地面炮兵师和高射炮兵师、铁道兵三个团、一个通信团、一个防化团、航空兵十三个团另六个大队全部进入待命地点。空军高炮和地空导弹部队也同时完成战术部署;海军南海舰队在川岛以西各港口集结各型舰艇一百二十余艘和作战飞机一百七十余架。
而昆明军区则是临阵易帅,杨得志司令员1979年1月7日中午抵昆明上任,8日至10日军区扩大会议研究作战部署预案。12日总参、军区、军、师各级领导赴边境调研。同时参战的第11军、第13军、第14军和云南省军区边防部队,以公路、铁路两种输送手段紧急开进,至1月10日凌晨完成战役展开,2月9日深夜完成了作战准备。
1979年2月17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评论文章:“越南政权三番四次挑起边界事端,严重地骚扰了中国边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方一再发出警告,越方却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发动边界自卫反击战,对越南实行惩罚。”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内进行自卫反击战。
而越南的河内之声广播电台则声称:“北寇妄图侵占邻邦的领土,以遂其称霸亚洲的狂妄野心,党中央和政府号召全体军民再次奋起反抗外族侵略。”同时指责‘北京扩张主义集团’这是在对越南进行野蛮侵略。
由于1970末期正值苏联与美国在全球发生着广泛的利益冲突,而中国由于与苏联交恶,这个时候的越南问题也就显得突兀了些。所以,在莫斯科甚至苏军主要将领们看来,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中越战争是北京在向神圣的苏维埃联盟在示威,是绝对不可被原谅的。
而中国军队在撤退回中国的过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物资,使越南的村庄、公路、铁路遭到巨大破坏。使得此时的苏联不得不去分散精力照顾南方的盟国。
而就在今年,中越之间再一次爆发大规模冲突,也就是被中国人称作为‘两山战役’的战事。战斗以4月2日,中国炮兵开始对两山地区进行长达26天的炮火轰击为起点。
4月28日,中国步兵开始进攻,40师一部仅仅花了7分钟占领662。6高地,战斗开始5小时20分之后,中国军队就攻上老山主峰。当天下午又两个主力营向船头、八河里东山方向推进,并攻占了越军控制的十余个高地。至5月15日,中国军队全面攻占八里河东山。
6月12日,越南军队发起反扑,偷袭老山侧面那拉方向的阵地,守卫该阵地的中国军队一个连几乎全部阵亡,但随即中方再次将阵地夺回。7月12日凌晨,越军再次进攻松毛岭,但战在猛烈的炮火封锁下,越方阵亡数千人,却一无所获,而两山战役也达到了高潮。
这样的大背景下,苏联军队对于中国的进攻也将很大程度上牵制住昆明、广州军区对于河内方面的压力。但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在于如何迅速的达成作战目的-即歼灭中国军队的主力,尤其是北京军区、沈阳军区的作战力量。
作为近卫摩托化步兵第11师的师长,伊洛巴维奇少将很清楚自己被赋予的责任,为什么要强行在满洲里一线打开突破,这不仅仅是进攻的开始,更是整个战略意图的所在。
远东方面军司令员兼远东军区司令员-特列季亚克大将同志;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兼后贝加尔军区司令员-波斯特尼科夫上将同志;远东方面军群第一副司令员兼西伯利亚军区司令员-波波夫-斯涅特科夫上将同志;远东方面军群情报部长兼远东军区情报部部长-基尔连科斯基中将同志以及第36集团军司令员-波尔塔夫同志所反复强调的也正是这点。
“告诉斯特林杰卡同志,必须在天黑前拿下满洲里城,否则等着上军事审判庭吧~”伊洛巴维奇少将断然的命令到。而随着他的这个命令,整个满洲里城也随之被推上风口浪尖。
最为猛烈的攻击随着命令的下达而很快的展开了,最后的阵地也在这样之人的火力下注定了惨烈的的牺牲。那些隐蔽在废墟中临时构筑起来的工事掩体中的机枪火力在大量杀伤暴露在火力之下的苏军的同时也承受着苏军最为猛烈的炮火的洗礼,几乎所有的机枪手都已经损失的殆尽。而那些迫击炮阵地更是被苏联人的炮火给覆盖在其中。少数在烈火钢雨中幸存下来的炮手们干脆的拿起枪,自动的加入到阵地中的防守中。
而正面防线的崩溃几乎就是在刹那间,三道街那早已经支离破碎的防御线再也无法阻挡住苏军装甲集群的碾压,稀疏呼啸而出的40火在击毁了几辆苏军战车后最终的损失殆尽了,仅存的反坦克火箭发射手也倒在了T-64坦克沉重的金属履带之下。
成群的T-64主战坦克和БРДМ步兵战车、БTР-60P运输车在轰鸣声中碾压过阻挡了他们数小时之久的中国人的防线,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