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兴亡-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我先说下推演你我双方的情况吧……”
落日,大英帝国的终结之卷 第二十二章 谎言与欺骗(7)
英国首相丘吉尔此刻与我们的主角一样,正叼着雪茄看着自己面前的众人。
唐宁街10号的首相办公室内,本土防卫部队总司令阿兰?布鲁克爵士与军需大臣赫伯特?莫里森爵士在丘吉尔左手侧背窗而坐。他们的对面则是第一海军大臣达德利?庞德爵士与空军总司令休?道丁爵士。
英国陆军元帅阿兰?布鲁克爵士有着一张欧洲人标准的国字脸,以及略显过大的鼻子。这名男子在日后将在艾森豪威尔之前成为盟军的第一任总司令。不过此人生性过于小心谨慎,在担任战时内阁期间没少遭丘吉尔埋怨。此外英国人那与身居来的高傲作风让他在盟军总司令这个位置上无法有效协调部下间的矛盾。很明显他并不适合这个高位。
军需大臣赫伯特?莫里森爵士身材肥胖,在他那张圆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一头银发被打理成与希特勒相同发型。赫伯特?莫里森在战时内阁中担任的职务并不轻松。特别是当德国的“鹰日”发动之后。包括伦敦在内,英国各城市遭到德军猛烈轰炸。赫伯特?莫里森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使整个英国工业维持正常运转。
海军元帅达德利?庞德爵士的身材与赫伯特?莫里森非常相似。1936年他出任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39年丘吉尔上台后,战时内阁中多出了他的身影。对于达德利?庞德后世的评价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领导,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他对部下的工作干涉过多并且犯下了很多错误,是一个不称职的领导者。不过无论哪种观点,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对丘吉尔来说,这个人容易支配。所以他才坐在海军大臣的位置上。
至于最后的休?道丁爵士恐怕所有人都很熟悉。此人的外貌与前三者完全不同,他身形瘦小,脸颊消瘦,双眼深陷,鼻下有着一条还算浓密的胡子。也就是这么个外表其貌不扬的人却在英伦三岛防空战中给了德国空军重大打击。雷达刚发明后,休?道丁就看出了它的作用,在英吉利海峡边修建了大量雷达预警站。通过雷达预警,休?道丁及时且准确的调动英国皇家空军拥有的每一架飞机,保持了英伦上空的制空权,并粉碎了德国的战略意图。
让任海济奇怪的是,包括丘吉尔在内的众英国战时内阁成员。除休?道丁外,为什么所有人都是大腹便便的胖子呢?虽说人老发福是必然,可英国人中的胖子也太多了……
被一群战时内阁官员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的则是身挂少尉军衔的男子。
斯图尔特?孟席斯。英国军情6处第三人处长。在他的长官辛克莱海军上将病逝后原本作为副手的他接任此职。
每当说起“军情6处”时,任海济总是第一个想到著名网游《魔兽世界》中位于暴风城的“军情7处”。每次一想到“军情7处”,任海济又总是忍不住想要大喊:英国人最多只有“军情6处”!
“军情6处”主要负责在国内外搜集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从事间谍情报和国外反间谍活动。它恐怕是整个二战期间最著名的谍报机构。当然它出名的原因并非在间谍的派遣与应用上。其实在战争开始初期,“军情6处”只能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混乱不堪来形容。
1939年11月9日,两名英国高级情报官亨利?史蒂文斯少校和佩恩?贝斯特上尉,轻易被德国党卫队欺骗并劫持。之后“军情6处”又遇上财政困难,内部混乱不堪。1940年5月,德国的闪电战又迫使英国不得不关闭了在欧洲的各个情报网,“军情6处”只剩下在中立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情报站。
就这么个在与卡纳里斯的“交锋”中屡占下风的情报部门却因斯图尔特?孟席斯的上台而取得了足以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功勋。通过刚刚接管过来的政府密码学校,孟席斯依靠对密码学校的利用,从截获和破译德国电报中获取情报。布莱切利庄园破译人员成功得破译了“恩格尼码”电码,为盟军赢得最后的胜利立下了奇勋。
此刻孟席斯已合上手中的文件,静静站在众人视线之中。他知道自己刚刚汇报的情报有多么令人震撼。现在整个会议室已陷入一片压抑的气氛中,谁也没有开口。
丘吉尔取下嘴中咬着的雪茄。他的视线先后扫过在场众人后开口道:“各位,对于刚才的情报你们怎么看?”
“首相阁下,我只能说德国人的这个计划非常疯狂。”一片沉默中负责本土防卫的布鲁克爵士率先开口道,“但这个看似疯狂的计划,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伤害。”
听了布鲁克爵士的话,丘吉尔沉默片刻后问道:“那么布鲁克,你的意思是德国人可能越过海峡在英国登陆?”
“不,首相阁下。我从来就不认为德国人能越过海峡,踏上我国的土地。”布鲁克连忙起身,“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计划,我们的军队将会遭到一定的损失。”见所有人一脸沉思样,布鲁克接着说,“通过对地中海的攻击,吸引我们的视线。随后趁着我们将注意力都集中到地中海时,越过海峡向我们发起突然攻击。整个计划看起来非常完美。就和德国人当初进攻法国时使用的方法完全相同。”
“我的看法与布鲁克爵士相同。”海军大臣庞德想了想道,“就目前来看,我们的地中海舰队面对意大利人的舰队并不占优。彼此实力十分相近。但在地中海,意大利人有一个我们完全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的国土就是一个横越在地中海中央的机场。外加德国驻意大利空军的活动,我们的舰队在地中海区域的行动将必然遭到限制。”
“那么关于空军,道丁。你怎么看?”
“首相阁下……”休?道丁微微皱起眉,似乎在考虑如何开口,“我只能说情况很糟……我们能限制意大利空军活动的最重要基地是位于马耳他岛上的空军基地。可是谁都知道马耳他距离意大利实在太近。这个基地很难发挥它的作用。就在几天前,驻意大利的德国空军已经空袭了马耳他。虽然对方因战机数量问题,没有对马耳他遭成太大伤害。但德国空军摧毁了位于马耳他西侧港口的两座码头。可以预见,随着地中海德国空军的实力增加,马耳他必会遭到他们的猛烈空袭。对于能否发挥马耳他岛上空军的作用,我只能报悲观态度。甚至对于马耳他岛能否守住也……更何况我国空军战斗机的数量与飞行员的数量都远逊于德国,为了守护本土上空的制空权。我实在无法抽调人手前去支援地中海。”
“不要这样悲观。道丁。”丘吉尔挺着他那大肚子站了起来,绕过自己的办公桌走到众人前,“在敦刻尔克,我们已经上演了一场奇迹。我们大英帝国将会继续上演一连串的‘奇迹’。大英帝国人民战斗下去的决心没有改变,也永远不会改变。赢得这场战争最后胜利的必定是我们。因为我们是追求民主与正义的军队。大英帝国不会失败,也永远不会失败。”说着丘吉尔猛吸口烟,“空军战斗机数量问题,莫里森会想办法解决。飞行员数量问题,我已经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谈过。美国允许我们在他们那里招募志愿飞行员暂时弥补现在空军人手紧缺的问题。”停了停,丘吉尔望向孟席斯一字一顿道,“现在,我关心的是……孟席斯。请你告诉我,这个情报的正确性有多少?”
孟席斯微微低头,沉默片刻后抬头望向丘吉尔道:“百分之百。首相阁下。达斯克?波波夫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在为德国情报局工作,但他其实是我们的人。他在我们这里的代号为‘侦察兵’。更重要的是他深得德国情报局局长卡纳里斯的信任。他能从卡纳里斯处得到大量贵重情报。此外,由破译的德国电报中透露的消息来看。近期德国人的所有命令都与他们最近的一连串行为完全相符。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这个情报的准确性。”
丘吉尔点点头,伴随着嘴中的烟他来回走了两步。
“但我还是有点奇怪。”见所有人望向自己后,丘吉尔接着说:“这个计划是那个冯?施维茵制定的。那么这种大费周章的欺骗战术完全可以理解。只是从那个人的资料来看。他不可能制定出如此冒险的计划。更何况我们都知道他非常护短,这种大量挥霍士兵生命的事,他应该不会做才对。”
英国三军司令都一片沉思。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他们早从资料中对德国副元首的脾气有了充分了解。
即便将英国海军主力部队成功引离英国本土。即便英国本土陆军此刻几乎可以说是不堪一击。但海峡上的空军可不是这么容易打发的。一场登陆战,除了登陆的陆军之外,更重要的是舰炮支援。德国海军孱弱,不可能以密集舰炮支援登陆场,唯一可用的就是由法国与比利时起飞的空军。可只要德国空军一起飞,自己就清楚的知道德国人想要干什么。德国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同时间用大量空军飞抵英国上空,迫使皇家空军疲于应付,无暇顾及登陆部队。但无论怎么看德国人都将付出惨烈的代价――不是空军,就是陆军的。虽说士兵的生命就是用来消耗的,如果这个计划是由别人制定的,那完全可以理解。但由德国的副元首制定出这种计划就让人难以理解了。
“唯一的解释是……德国人应该还有个我们不知道的计划……”
听了丘吉尔的话,所有人都不由点点头。
“那么,各位。在我们得到更具体的情报前,我们目前就先暂时维持现状。不需要刻意去加强地中海的军力。马耳他岛的防御就全由北非军负责。只要能牵制住法西斯在那里的扩张速度就可以了。我们现在的首要目标是搞懂德国人到底想要干什么?他们到底有什么计划?当然本土防御绝不能放松。等一下我就去白金汉宫见陛下,将目前的情况告知并分析一下。”
众人齐声道:“是的。首相阁下。”
落日,大英帝国的终结之卷 第二十三章 意外(上)
不可否认,丘吉尔是个优秀的政客。但也仅此而已。
他知道在一连串军事行动失败后英国人民需要的是什么。他也知道如何满足英国人民的愿望。他的强硬作风是英国人在二战初期连续战败的情况下依然决心继续战斗下去的原因。
任海济原本很奇怪。从战争开始,英国人的军事行动就不停遭遇失败。他们在法国遭遇失败,在北非遭遇失败,甚至在大西洋生命线与本土上空也差点遭遇失败。可就是这样,丘吉尔经历数次国会的“信任审核”,却依然稳坐在首相之位上是为什么?想来想去,任海济最初只以为是丘吉尔有着常人所不及的政治手腕,即便在一连串的失败后,他依然能鼓动整个英国相信自己,相信大英帝国将取得最后胜利。
不过这个观点很快被任海济自己推翻了。丘吉尔如果真有着常人所不及的政治手腕。那在战争结束,战时内阁解散后,他与他所在的保守党在竞选中却败给了工党是什么原因?无论怎么看,这个在战争中为反抗法西斯暴政而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没理由不能当选首相。与他同时期的艾森豪威尔,戴高乐不都在战争结束后出任本国最高领袖了吗?
想来想去,任海济认为唯一的可能性便是这个所谓的大英帝国的政治家们都是群只会明哲保身的家伙。在自己国家遭遇危难之际,除丘吉尔外没有人敢挺身而出。政客们最拿手的就是将失败的责任推给别人,将胜利的荣耀占为己有。而这群所谓的欧洲老牌贵族的人民都是群忘恩负义的家伙。他们早忘了丘吉尔在战争中给予他们的希望与信心。一旦失去利用价值后便一脚踢开。用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话来形容他们就是: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这个伟大民族的标志。
至于战争结束后的时代,这个国家彻底沦落为美国在欧洲的看门狗。美国人说往东,他们绝不往西。美国人说打伊拉克,阿富汗,他们立刻屁颠屁颠的跟在美国人身后。
可悲啊,可悲。
传奇的亚瑟王率领着他的圆桌骑士们,将英国由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中解放出来时,可曾想到过他的子孙后代在数千年后居然会乐意成为一群罪犯与冒险者后代的忠犬?抱歉,我错了。亚瑟王领导的是苏格兰人,而不是央格鲁撒克逊人……
柏林临时住所内,任海济在自己的卧室内先是接了一个由家中打来的电话。
在电话另一头,他的母亲依莉娜以少有的认真语气警告自己,如果敢做出任何对不起艾瑞卡的举动,自己就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