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王朝-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渠的葬礼异常盛大,也完全按照《仪礼》中的规定进行。
按照当时的葬仪,在亡者下葬前要先搞一次吊唁,接着还要举行两次大型会祭。其中,第一次的会祭最为隆重,所有的亲属都要参加。
由于功显君王渠的地位很高(有朝廷正式册封),而且辈分也高,王氏子弟们几千人,按照亲属远近关系,各自穿上了齐缞、大功、小功、缌麻等几种孝服,及时赶到王宗府上致祭。
此刻,年轻的王宗一脸哀恸,上身穿着一件粗糙生麻布做成的白色上衣,下身穿着白裳。他的这身孝服,无论是衣旁还是裳侧都不缝边,故名“斩缞”。这是 “五服”丧礼中最重的一种,穿着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只有儿子对亡父、亡母会祭时才能穿。当然,如果当父亲在世而母亲亡故时,就不能采用斩缞而只能降低一等而改用齐缞了。
王莽当然也参加了两次会祭,他是身着缌麻:也就是头上缠一个白粗麻带子,上衣下裳纯白。这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丧服,服丧期只有三个月。这身打扮,本应是王氏远亲们的穿戴,如今却出现在王莽这位正宗丧主身上,真是令人作舌。王莽却毫无愧色,昂然如无人状。
葬礼结束后,可怜的重孙子王宗,傻呆呆地不知所措。最后,也只得犹如给他的爹娘服丧一样,呆在家里为曾祖母守孝三年去了。
除了这个丧主问题以外,王渠的葬礼很成功。无论是规模还是仪式,王莽都很满意,总算放下了心。孰料,刚把母亲下葬,他的家里却又出事了……
(二)侄死嫂亡
始初元年(西元八年)秋,对于王莽来说真是“多事之秋”。刚处理完母亲的丧事,还没等王莽喘口气,就接到了司威陈崇的奏报:王莽的侄子衍功侯王光杀人了!
王光是王莽早死的长兄王永之子,从小是王莽一手拉扯大的。王莽与王光,名为叔侄,实则亲如父子。王光从小读书、娶妻、做官诸事,全是王莽一手包办的。
一听王光犯法,王莽震惊不已,立即责问陈崇:“到底怎么回事?”陈崇奏道:“王光在外面结了仇家,一心报复,却又不肯出面。他暗中请执金吾窦况替他杀人。窦况借故拘禁了王光的仇家,将其枉法处死。”
王莽大怒:“光天化日之下,岂能有这等事?待予问个究竟!”王莽叫来王光,当面责问。王光低头无语,对所犯之罪供认不讳。王莽愈发震怒:“王光,以前我是怎么教育你的?你怎敢如此胆大妄为,目无国法?”王光哀求连连,叩请叔父饶他一命。王莽脸色铁青:“饶了你,如何治国?予不杀你,你自己看着办!”
王光愁眉苦脸地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母亲——王莽的大嫂。王光对母亲道:“烦劳母亲大人在叔父面前求个情,饶了儿子这次吧?儿子再也不敢了!”
听了儿子的话,王光之母面无表情,沉默良久。最终,她冷冷地说了一句:“王光,你觉得你与叔父的关系,能比得上长孙、仲孙么?”(长孙是王宇的表字,仲孙则是王获的表字。)王光听了,顿时绝望了:“唉!我死了,也许能保住儿子的爵位!叔公就是再无情,他也不会让我家绝后吧?”当夜,母子二人抱头痛哭了一场,双双自杀身亡。王光母子死后,执金吾窦况也被王莽依法处死。为了让大哥王永后继有人,王莽下令以王光之子王嘉继爵为衍功侯。
王氏族人听说后,无不摇头叹息,暗自寒心。当初,王莽正是靠着供奉寡母、寡嫂、善待抚养孤侄而取得高名的。客观地说,若是没有她们几个,哪有王莽的今天?
王莽是一位饱学之士,也无愧于“旷世大儒”的美名。但他做事却有些独立特行,行事做人,有些教条至。《中庸》中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乎施于人”。王莽亲手逼死了两个儿子,还如法炮制,硬是逼着嫂子、侄子去死!
一个人有理想是好事,对自己要求严格也是值得赞叹。但是如果假借理想的名义作恶,为了一己之私欲而不顾一切代价,那就不仅是残忍,而且是刻毒了。为了显示自己的公正无私,为了显示自己的公道正义,王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王获、王宇。外带瞎眼的夫人,惨死在狱中的儿媳吕焉。这次,又搭上了寡妇嫂子与侄子的性命。圣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王莽却是“己之所不欲,既要施于己,又要施于人”!其用心真是何其残酷!实在是有违“忠恕之道”。揣测其心,除了政治权谋的考虑之外,他大概是要把自己打扮成为一个没有缺点、过失的圣人。
当年,王莽孝顺母亲,善待寡嫂,抚养长兄遗孤,怎能说不是出于真心?只不过“彼一时,此一时”,当年的王莽是个落魄穷儒,而今他却是手执“生杀予夺”大权的假皇帝了。社会地位的变迁,早就改变了一个人。尤其是权力对人的异化,犹如高等阶元素对人的辐射一样,早就把人变异的不成样子,其人自堕迷彀之中,而犹不自觉。真是何其不幸,何其悲哀!
我们数数古往今来的那些帝王将相们所作的事,岂能都用民间常理来揣测?如果用纯粹的民间常理来衡量,除了极个别的几个人以外,几乎都是禽兽,甚至禽兽不如!
现在的王莽,早已脱胎换骨,完全变了。他早已锁定了一个目标:夺取汉朝江山,建立新的王朝。任何人,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他完成这一任务。哪怕是骨肉至亲,也不例外!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为了一时之权力,不惜伤害手足,屠戮至亲?呜呼!千古悠悠,真是令人伤心哀叹!
(三)时不我待
始初元年(西元八年),冬,王光死了没几天,长安城里发生了一场未遂政变:期门郎张充等六人暗中往来,企图囚禁王莽,拥立楚王刘显为帝。事情败露后,张充等六人全部被处死。
此时,王莽已经整整五十三岁了。他深感时不我待:如果再不动手,只怕今生再也没有机会了。必须马上动手!王莽的性子有点急,一旦决定了的事情,他会马上制定出一个时间表。决心已定,王莽立即指使手下的心腹们开始造舆论:申报祥瑞!
广饶侯刘京奏道:“齐郡某地,突然冒出一口新井。”车骑将军千人扈云奏报:“巴郡发现一头石牛。”太保属臧鸿上奏:“右扶风雍县发现了仙石!”王莽大悦,一概欣然接受,并重赏上述人等。
十一月二十一日,王莽重磅出手了。他写了长篇奏章,公然上奏王政君,提出了诸多意见。他在奏章中说:“陛下!而今大汉传国十二世,正逢‘三九’之厄。而今之际,只有秉承天意,另选贤者代汉受命为天子。恳请陛下下诏,让我暂居皇帝之位,处理政务。”
王莽在这份奏章中,还罗列了很多祥瑞例子,作为他请求的依据。
例一:七月,齐郡临淄县昌兴亭长辛当梦见天公使者托梦:“假皇帝应做真皇帝。若不信,明日驿亭里会出现一口新井”。翌日,亭长果然发现了一口深达百尺的新井。
例二:十一月九日,正好是冬至之日,巴郡的石牛,突然飞至未央宫。十五日,右扶风雍县的石鼓文,也是一夜之间飞至未央宫。
王莽在奏章中,不厌其烦地叙述了自己查验“石牛、石鼓文”的详细经过。
据王莽声称:“当时臣与太保、安阳侯王舜等人亲自去检验之时,突然狂风骤起,飞砂走石,天昏地暗。当王莽走近后,风却听了。二人在石头上见到了一幅铜符帛图,上面写着:“天告帝符,献者封侯”。臣急忙找来精通谶记的骑都尉崔发等人前来现场查看,确认的确是上天赐瑞。”
在奏章的末尾,王莽引经据典,向王政君提出了三条要求:
第一,取消头衔中的“摄政”字样。
王莽提出,根据谶记,今后在祭天、祭祀宗庙以及向太皇太后、孝平皇后奏报政务时,他本人一律还是自称‘假皇帝’不变。不过,政令的上情下达时,一律取消‘摄’字,如同真皇帝一样,不做区别。
第二,改元改制,以应上天之心。
王莽建议,将仅剩一个月的居摄三年改为初始元年,铜壶漏刻改为一百二十度,以应上天之心。
第三,提出还政于君的时间表。
王莽保证今后尽心尽力,等到二十年后,孺子婴举行冠礼时,还政于君,一如周公之旧例。
到了这会儿,王政君就是再傻、再糊涂也明白侄子想干什么了。但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无奈之下,她只要让步了。最终,这份意图如此露骨的奏章,最终得到了王政君的批准。
初战得手,王莽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炒作”。距离真皇帝的位置,他的身影越来越近了……
(四)改朔易服
十一月二十五日,王莽来到高帝庙(汉高祖刘邦的祭庙)前,当众宣读了一份令人震惊的文告:
第一,正式宣布代汉登基,确立新朝名号,改革历法制度。
王莽宣布:朕是黄帝之后,也大舜的子孙,又是太皇太后之亲属。根据皇天之祥瑞谶记,令我建立新朝以代汉,继承大统。符命、图文,金柜中的策书,都是神明要把天下千百万人民托付给我的明证。
王莽宣布,从本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起,建立新的王朝,国号为“新”,由我本人登上真天子之位。
第二,改正朔,选用新的历法。
既然要改朝换代,当然要改历法。上古三代,王朝迭兴,每个朝代的历法都不同。新朝兴起,必改历法,也就是所谓的改正朔,表示顺天应命。夏历建寅、殷历建丑、周历建子,合称“三正”。王莽决定实行新的历法,改“寅正”用“丑正”,以丑月为岁首,即将原来的正月为寅月改为正月为丑月。
换句话说,根据新的历法,现在的十二月初一日,就是新年——始建国元年正月初一日,以鸡鸣之时作为一天之开始。
汉、新历法有何不同,王莽又是如何具体改革历法的呢?
汉:虽是夏历,本应建寅(即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在太初元年历法改革之前,汉依秦制,建亥之积习难改,仍以十月为岁首,不改正月为四月。但是,元旦还是定在正月初一。每年的腊祭大典,皆从夏历,一般定在十二月腊日。汉历具有某些混合型历法的特点:
第一,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夏历特色);
第二,仍以十月为岁首,不改正月为四月(秦代历法痕迹);
到了太初元年(西元前一零四年)之后,汉武帝改历法,采用了纯粹的夏历,正月建寅,并以正月为岁首。
新:纯粹的古代历法,叫做殷历。
以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以夏历十二月初一日为元旦。腊祭大典则改在九月。按理应该放在夏历十一月才对,不知王莽出于何种原因,居然提前了两个月,不知是何缘故。
汉、新历法对照如下:
月建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汉
(夏历) 十一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新
(殷历)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第三,易服色。
王莽宣布,新朝为土德,尚黄色,祭祀之时皆从新历。这是根据刘歆“五行相生”的学说,汉室是帝尧的后裔,属火德;而他自己是黄帝、大舜一脉后裔,属土德。“火生土”,故而“新”取代“汉”。
(五)万事具备
初始元年(西元八年)十一月,王莽在府中忙的是一塌糊涂。他在忙着继续伪造祥瑞。他明白,自己要篡国代汉,姑母王政君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只有继续造假,才能迫使姑母相信:王莽,才是顺天受命的新天子!
可是,新的祥瑞如何得来?石牛、石鼓之类的,显然不能再用了。老生常谈,谁能相信?
正在他焦虑之时,一个超级“马屁精”——哀章出现了。
哀章是蜀郡梓潼县人。虽说他是一个在长安长期读书的学生,也算个读书人。他的这个姓氏很奇怪,听上去有些不吉祥。其实,哀氏原本是春秋时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鲁哀公姬将的后裔。其子孙因谥号以为姓,传到哀章手上已经五百多年了。
哀章虽是儒生,品行却不好,一向喜欢口出大言,深为同学所厌恶。哀章不学无术是公认的,喜欢吹牛也是众所周知。但是,哀章还有一个本事同学们并不晓得:造假!
哀章看了王莽发出的文告,顿时明白了假皇帝的心思。他有心献媚:“假皇帝肯定是想当真的,我何不拿出点绝活去讨好?”这天,他出了重金,暗自制造了一只铜柜,又伪造了两道标签,一道写作“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道写作“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拿到了“宝贝”,哀章乐不可支地上书献媚:“假皇帝是真龙天子,太皇太后应顺应天意,请其即真而登基。”
王莽在府中看到制作如此精美的铜柜,撰写的如此完美的谶图,不禁心花怒放,连胜赞叹:“哀章,干得好!”王莽决定:按照既定计划行事。
十一月二十一日,也就是四天之前,王莽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