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野骆驼三部曲 >

第52部分

野骆驼三部曲-第52部分

小说: 野骆驼三部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需要重点研究汽油和柴油的替代品—;—;酒精和植物柴油的大规模生产问题。”
老乔一口气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大家都没有提问,他自己有接着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其实我们2组花的钱不少,可是我们的尖端技术却不多。说白了我们就是种地。”
“种地?”大家原来以为会出现什么特别点的,比如超级生物工程之类的答案,可是现在却听老乔说2组这几年都在种地,一个研究高科技武器的企业投巨资种地?
老乔似乎也看到了大家眼中的问号不断闪烁,他接着解释:“这个道理也非常简单。石油和煤这些化石能源归根到底是远古时代太阳能的一种储藏形式,这个大家都了解。照射到地球上,特别是荒漠里的太阳能是很难被储存的,大部分都浪费了。美国人曾经计算过,如果在地面上铺满高效能太阳能电池,就是能够把15%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那种,只要一块160公里边长的正方形地块,发电量就相当于全美国能源的消耗量。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际上就是自然的太阳能吸收和转化存储装置。我们设想如果以高效率的方式种上大面积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就能够依靠植物的方式解决替代大部分汽油和柴油燃料的问题,即使转换效率只有1%,那么也只需要30万平方公里就能够满足我们国家的能源消耗。”
“可是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很少,种的粮食基本上刚满足食品和饲料行业的需要。虽然我不是搞农业的,农作物都不太认识,但这个常识还是有的。”一位同事忍不住说到。
“可是现在不是有很多地方用粮食酿造酒精添加在汽油里吗?效果还不错,由于酒精燃烧更干净,因此还更环保。”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言,有问题一起讨论已经是这些人的本能。
“那是少量不适宜实用的陈粮,只占粮食的很小一部分,有条件这么做的也只有几个产粮大省。毕竟先有人吃的粮食,剩余的才可能拿来喂汽车。”
“没错,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才0。1公顷,全国也就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除了种粮食,还要种棉花、蔬菜、油料作物等等,”一个2组的工程师接过话头,接着介绍:“显然,只靠传统农业试图解决能源问题是不行的,特别是传统粮食作物的选择上并不是针对能源效率的。比如传统的粮食里,玉米和稻米酿造酒精的效率是比较高的,但是一公顷每年只能折算为2吨酒精的产量,而甘蔗能够接近5吨,没有人爱吃的木薯更能达到60吨以上,这样看木薯才是典型的能源作物。植物油更是如此,很多植物的产植物油不能食用但肯定比大豆之类的更适合作能源作物。实际上甘蔗的太阳能转换效率可以超过2%,、木薯甚至能够达到3%。”
“那么就可以认为1平方公里的土地就相当与可以年产500到600吨酒精的‘油田’了?”
“确实是这样,如果折算成原油就超过1000吨了。现在根据我国的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很强的节能措施,每年需要消耗的汽油这样的燃料至少需要8000万吨(注:2002年中国汽油消费超过4000万吨,推测小说所描写的数年后中国汽车大增,需要更多的汽油),我国自己的油田只能满足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还需要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来把太阳能转换为酒精燃料才能满足当前汽油消费的需要。其实现在就算不打仗,别人不搞封锁和禁运,现在我国每年就需要进口2亿吨石油,未来15年进口量甚至可能要达到每年4亿吨,这对于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和环境来说都是极大的压力。这几年,通过马六甲的油轮中,开往中国的数量早就远超过开往日本的数量,而这些石油的产地、运输线路、销售价格全部控制在美国及其盟国和准盟国手里,我们的能源支柱实在是很脆弱。”
“9万平方公里,也就300公里见方那么大个地方,中国一望无际的沙漠、荒漠地带多的是,而且这些地方阳光都充足得不得了,别说找这样一个地方,就是十个也能找到。只不过这样种地如果可行,早就有人做了—;—;这些荒地主要是缺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个看起来不错的计划根本就站不住脚。”又是一个尖锐的问题被提了出来。
“所以我们2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解决水的问题,”老乔发现大家已经转到最关键问题的时候,举起手臂做了一个手势:“大家请看这里。”
屏幕上投影出一个巨大的玻璃建筑,建筑物内生机盎然,建筑物外是一片荒凉。
“这就是我们的水圈自循环系统支持的人工花园,是我们所应用的关键技术。这个技术本身并不新鲜。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太空船,水和大气是在这个船内被循环利用的。为了解决长时间宇宙航行的水和空气循环问题,美国的航天局早在二十年前就做过封闭的实验,搞过‘生物圈’系统,在系统内部生活的人不需要外部空气和水的支持,靠内部循环解决长时间生存的问题,其中第二次试验的 ‘生物圈2号’支持了几个研究人员和一些动物和植物超过一年的生存。”
接着又一张图显示出来。这是一个温室结构,与中国农村常见的玻璃大棚差不多,但是两端和底部有很多附属设施。
“在我们的系统里空气是需要外部流通的,我们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看作是宝贵的矿藏,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还原成燃料。我们解决的重点是水,水是需要被分离出来,绝大部分要循环利用的。传统的农业,每生产一吨小麦需要513吨水,一吨水稻需要1000水,玉米相对少,但也需要368吨水。采用喷灌甚至是滴灌这样的节水手段也只是降低了一些消耗,但作物的生长需要大量使用水这一根本点还是无法避免的。这些水大部分都蒸发到大气中,还有一小部分渗透到土壤深处,真正参与化学反应而被转化的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在缺水地区种树实际上也不能解决缺水的本质—;—;森林对水只有保持和调节作用,并不能解决水的来源问题。我们建立的种植系统环境主要的作用就是在完成空气交换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回收蒸发和渗透的水。”
“渗透好解决,采用无土栽培或者在土层下面铺设防渗层和水的回收和循环管道就可以了。空气中蒸发的水是靠冷凝装置进行回收的。沙漠和荒漠地区日夜温差特别大,风力也很足,我们在夜间让地下蓄水池的水通过这个象小楼房一样的散热管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暖气片,不过是向室外散热。由于夜间气温很低,即使在夏天,水温也能降低到5度左右。这样白天就有足够用的冷却水了。”
“晚上植物不发生光合作用,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正好留下来,因此不需要与外界空气循环,正好满足保温的需要。白天空气开始交换,进入系统的空气很干燥,但排出的空气含有丰富的水分,于是把排出的空气通过一个修建在温室下面的很长的回转地下冷却通道,通道内布满了冷却水管,对空气进行充分冷却,使大部分的水分凝结,重新被收集起来。”接着他又拿出一小段水管:“这是普通的镀锌铁管,价钱很便宜,不过在外面有一层纳米材料,不会被水沾湿,一有水珠凝结就立刻滑到搜集槽里流走,保持整个冷却系统的干燥,使水分回收有很高的效率。我们建了十几种结构的温室和冷却系统,研究如何才能提高整体效率。”
一张张各种形状的建筑图片出现在投影上。
“难怪网上流传很多卫星照片,说中国西部有一大批奇怪的秘密武器基地。”
“解决替代石油能源的问题不就是最大的秘密武器吗?”
“这么说也没有错……能源就是经济和国防的基础。”
最后幻灯片定格在一个看起来很传统的长方形温室上。老乔解释道:“温室和冷却系统规模越大,内部的小气候支持能力就越强,效率也就越好。我们建了一个长度500米,宽度50米的大型温室,下面回转的冷却风道长度超过3000米,从排出的空气中能够回收超过90%的水,另外渗漏的水是100%回收,总体回收循环率超过95%。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花园’里,得到一吨粮食只需要消耗十吨多水,酒精加工或者植物柴油环节也做到全封闭循环用水,加工一吨燃料消耗的水不超过三吨。这个效率意味着即使这个系统建设在大沙漠里,用的水需要从两三千公里外通过管道输送,由于平均每十五吨水能够换一吨燃料回去,系统整体上还是很划算的。如果要获得一亿吨燃料,不过就相当于运输十五亿立方的水过来,这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水库的年供水量而已,这样规模的水库在我国数以千记,也就是说,如果水的消耗降低到足够低,来源就不是什么问题。能源作物生产的副产品还包括饲料、造纸原料,进一步的下游产业还包括产量巨大的沼气生产和发电系统,这些还能产生附加效益。”
会议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掌声中夹着很多议论:
“这么说只要有充分阳光照耀的国土,就是我们的油田了。”
“还是我们这样的国家占便宜啊,小日本就不行了,没有土地不光没有战略纵深,而且还没有足够的太阳能…”
“不光可以用来生产能源作物,顺便还可以提高粮食战略储备,也减少耕地的压力。”
“这样的话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不就成了战略资源了…好在‘进口’温室气体不需要建设海外军事基地,不需要十几个航母编队,不需要上万亿美圆的战争费用……”
……
在公司全体精英的努力下,各种自动控制技术、管理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被迅速开发和运用到“花园系统”中,努力地压榨出每一滴水和每一分钱。显然这才是老乔请大家来的目的。
各种融资和建设计划也出台,庞大的工程迅速启动了。中国在最近二十几年的建设中,消耗了全世界超过一半的钢铁和水泥,完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宏伟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工程,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建设施工队伍和最多的设备。现在,这股世界上最庞大的建设力量,终于又找到了新的舞台,摆脱了饱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始滑落的阴影。数以亿吨计的钢铁、水泥、玻璃被运到了沉睡多年的荒原上,数以万记的机器设备和建筑工人在忙着在这洒满阳光的国土上描绘庞大的人工花园。
中国只要建设起“阳光能源花园”,不再高度依赖进口石油资源,那么努力突破眼前的岛链封锁以后,虽然仍然面临从太平洋、印度洋到海湾地区的各种强大势力的联合封锁也可以慢慢克服,不用太着急—;—;反正石油资源人类已经用不了太久了。
加油站的生意很快又热闹起来了。
汽车销售商门可罗雀的日子过去了。
自驾车旅游又热闹起来了。孙经理经营的山庄的停车场又停满了各种颜色鲜艳的小汽车。
城市的天空更兰了。
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区出现出现了向西部的大规模移民,人们将在新兴的绿色能源城市生活,世界上首次出现了资源不会枯竭的“资源开发型城市”。在新建设的能源基地、粮食基地、畜牧基地里,虽然水价比较高,而且要求水的使用是封闭循环的,但用电、用油和燃气价格只有其它地区的一半不到,是创业的好地方。中原大地超过千年都没有得到过休息的土地上也开始规划出一片片的森林公园。
第三章 天网
    海南陵水机场。
上午10点,热带的阳光已经开始剧烈起来。满是飞机轮胎摩擦后留下的黑道道的跑道上,热腾腾的空气使各种景物都扭曲起来。虽然天气极热,机场远处是坐在敞棚吉普车里的身穿海军陆战队制服的哨兵,他们极认真地瞪大眼睛查看四周,汗水不断流过黑黢黢的脸庞也顾不上擦一下。一个第一次来执行任务的海军陆战队员忍不住多看几眼附近守着特殊设备、穿着包住全身的耐火防护服的值勤人员,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至少在这将近40度的高温下没有必要还带面具和手套。后来,这位新来的队员才知道,防护服内部已经有液冷循环系统,足够在值勤的三个小时内提供舒适的小空调环境,即使外面温度超过40度,穿得厚厚的这些人其实并不觉得热,以至很多陆战队员都希望能够调进特别勤务队。
空调机库的大门徐徐打开。一股凉爽宜人的空气冲了出来—;—;不过离得近的只有几个穿着防护服的人,远处的陆战队员是享受不到了。
一台白色的电动牵引车嗡嗡地轻响,徐徐拉出一架被收拾得一尘不染的歼11。这架战机罕见地没有涂装灰色调的亚光的空优迷彩,而是象飞行表演队那样用明艳的兰色和白色混合涂装。显然这不是一架通常的空军或海军航空兵的战机。
这是一架天军的歼11T型战机,属于天军的白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