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窥视-最新间谍情报战 >

第27部分

窥视-最新间谍情报战-第27部分

小说: 窥视-最新间谍情报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最高机构搞渗透的新战略的重要会议。         当他到达克格勃的别墅时,那里却已备好酒宴。格鲁什科看来是准备好喝点酒
的,他没有推辞。令戈尔季耶夫斯基惊讶的是,格鲁什科开始详细询问他家里的情
况。戈卢别夫将军和反间谍处负责调查内部泄密工作的布达诺夫上校也插进话来,
桌上出现了第二瓶白兰地,而戈尔季耶夫斯基的酒杯又给斟满了。喝完这杯酒他立
刻感到酒里下了麻醉药,他说话时舌头开始不听使唤,几乎失去了自制力。戈尔季
耶夫斯基扭头看到格鲁什科走出了房间,戈卢别夫和布达诺夫留了下来。此后便是
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
他们直接指责戈尔季耶夫斯基在为英国效力。戈卢别夫提到一个英国外交官的
名字,并问:“是他收买了你,不是吗?”他说,“你怎么不记得了?你不是刚刚
还承认了吗?再讲一遍吧!”
戈尔季耶夫斯基感到头晕目眩,此后他就什么也不记得了。第二天早晨醒来时,
他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完了,逃脱不了…
戈尔季耶夫斯基连续两天都被允许呆在家里,他沮丧的心绪逐渐有所缓和。他
意识到:克格勃没有确凿的证据,看来他们还会给他一些喘息时间。或许他还有逃
脱的可能。
穿背心的叛逃者
由于克格勃没有拿到证据,戈尔季耶夫斯基被允许休假,为了争取出逃所需要
的时间,他来到克格勃在谢苗诺夫斯科耶村的疗养院。总部派了几个当地的克格勃
同行对他进行监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出去跑步,看见的总是那几张面孔。
在疗养院期间,戈尔季耶夫斯基曾以不同借口去了两趟莫斯科,同英国驻莫斯
科秘密情报处进行联系,以便确定出逃路费。
戈尔季耶夫斯基将出逃细则藏在一本英文书的封面里,细则明文说的是法国风
情,实际上是详述靠近芬兰边界密林中的一处秘密接头地点。为了做到万无一失,
有一次他还徒步走了19俄里来到最近的一个车站,想算算自己越境时将要走的更长
的路程以及所需时间。
有意思的是,克格勃竟未能发现他在莫斯科与英国秘密情报处的接触。7 月10
日,戈尔季耶夫斯基回到莫斯科的寓所里。
在逃往西方两周前,他造了一些假象来蒙蔽监视人员。他和朋友、亲戚约好在
他计划逃离莫斯科之后的一个星期日聚会。他还对自己糟糕的“拉达”车费了不少
力,以保证它不出故障。监视人员对他常在列宁大街上跑步也已习以为常。
7 月19日星期五下午,他穿着旧短裤、夹背心,手里拿着一个塑料包照例出去
跑步。戈尔季耶夫斯基装成悠闲的样子出了门。拐进一片树林,然后向商业中心跑
去,很快汇入了人流。火车站有许多警察,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车站,上了火
车。星期日早上他顺利到达临芬兰湾的小镇泽列诺戈尔斯克。在那里,戈尔季耶夫
斯基上了英国人的汽车。
但戈尔季耶夫斯基和营救他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危险就要到来。他们需要在不
到半个小时内连续通过五道边防关卡。为预防苏联边防军用红外热源探测仪对汽车
进行检查时发现问题,在过第一道关卡时,戈尔季耶夫斯基把一条航天被紧紧裹在
了身上,连气都不敢出。到第四道关卡时,汽车发动机熄火了。戈尔季耶夫斯基感
到外面静极了,静得他毛骨悚然。过了一会儿,他听到有女人用俄语在问话,他知
道,关卡通过了,现在是在过海关。
海关终于放行了,戈尔季耶夫斯基听到英国人放起了《芬兰颂》,英国人在用
这种方式告诉戈尔季耶夫斯基:你已经安全地进入芬兰了。
戈尔季耶夫斯基奇迹般地逃脱了死亡,创下了克格勃历史上一个暴露的间谍首
次成功越境逃匿的记录。
“杰里玛”——举世无双的核间谍
曹宏抒音编译
美国是最早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尽管在其早期研制中采取了极为严格的保密措
旋,但无孔不入的苏联间谍还是成功地渗透了进去,并从中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情报。
2002年4 月19日,俄罗斯《红星报》刊登了一篇采访苏联老特工德米特里如何窃取
美国核秘密的文章,将二战期间苏联核间谍的神秘活动——“杰里玛”计划曝光于
世人面前。
代号——“杰里玛”
早在1938年初,苏联政府就已获悉美国在搞原子弹。但对于美国人究竟使用何
种核材料制造原子弹,在何处研制和生产,其进展如何以及原子弹的威力有多大,
苏方均不甚了解。苏联侦察局开始策划搜集美国核秘密的计划。他们首先需要物色
一名特工,“杰里玛”被确定为新特工的化名,同时也是整个间谍行动的秘密代号。
为了寻找承担此项任务的合适人选,苏联情报部门于1939年进行了严格的筛选
工作。刚从莫斯科某技术学院毕业并被保送读研究生的德米特里,被苏军侦察部门
的考官所看中。德米特里于1915年出生在美国一个来自俄罗斯的移民家庭,通晓英
语并谙熟美国生活,苏军侦察机关认为他是可塑之材,决心将他训练成一名出色的
特工。
打人核科研机构
1939年初,德米特里被派到美国,单线执行秘密的“杰里玛”计划,其本人也
化名为“杰里玛”。他的任务是秘密搜集美国科研实验室研制化学辐射物质的情况。
但是,美国负责原子弹工程的格罗斯将军对整个“曼哈顿工程”采取r 极端的
保密措施。武装警卫和电子报警系统保卫着工程大大小小的目标,在目标附近绝不
允许有外国人出现。必要的来访者必须自己填写登记表,并且要按上自己的指纹。
为了防止信息外泄,在格罗斯领导的原子弹研制机构中,就连受到他信任的少数人
也只能看需要他们看的资料,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官员也不例外。在各科研
机构的办公室里均设有“保密”和“一般”两个纸篓。每天晚上,保密纸篓中的废
纸都要在联邦调查局人员的严密监视下予以销毁。如此严密的保卫措施真可谓天衣
无缝。苏联驻美国的情报机构曾多次派人试图接近它,但都没能成功。
正当德米特里为如何打入美国核机构而苦无对策之际,冥冥之中的上帝却一次
叉一次地眷顾着这位谍海幸运儿。
1943年发生了一件改变德米特里命运的事件。同其他许多美国人一样,德米特
里被要求到部队服役。令他感到庆幸的是,他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被分配到野战军
去服役,而是被分配到了核科研机构。
但随后发生的事情就更令德米特里本人乃至苏联侦察机关都感到不可思议——
他又被该机构选送去进修。这次进修实际上是一个集训班,学员都是当时在美国生
产放射性物质的企业工作的年轻技术骨干。德米特里所在的集训班有30多人,他们
当中的不少人在二战后成为了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其他人则成为美国重要公司的资
深分析专家。
1944年8 月,德米特里从集训班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的
一家秘密生产辐射材料的工厂,担任技术员。这家秘密工厂所生产的放射性材料将
用于制造原子弹。对于德米特里来说,这无疑是天赐良机。
举世无双的核间谍
德米特里来到后来被称作橡树岭的小城后,所看到的一切让他大吃一惊。在这
座新建城市里,有数万名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警察、联邦安全局特工和军
事情报部门的特工在工作。
这里简直就是一个禁区,进出这个城市都要经过多道严格的检查。城市当时并
没有名称,地图上也根本找不到它,对外只以“××公司”宣称。这里不仅制造用
于生产原子弹的重要元素——铀,而且还是美国重要的核研制基地。战后,美国第
一艘核潜艇也是在这里研制出来的。
截止到1943年,苏联军事情报部门只知道美国在洛杉矶和芝加哥两城市建有核
研究室,而对于橡树岭的秘密则一无所知。
德米特里提供的情报无疑非常重要,苏联军事情报部门正是据此掌握了这个被
美国人隐蔽多年的原子能城的具体位置。之后,苏联情报部门通过德米特里发回的
情报,对橡树岭原子能城有了更详尽的了解:橡树岭生产铀,而生产企业分为3 个
实验室,德米特里所在的企业大约有1500人……
1945年初,德米特里转到另一个实验室工作,该实验室主要是完成美国核计划
的一项单独研究任务。与此同时,德米特里也获得了提升。新的职务使他具有了接
触更多资料、掌握更多情报的机会。从那以后,美国的核研制情报被源源不断地送
至苏联。
在新的实验室里工作的都是著名的科学家。德米特里根据所看到的情况,判断
美国研制原子弹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并且将自己工作的变动和判断报告了莫斯科
总部。
德米特里的特工经历是举世无双的,他能够在美国特工部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
渗透到美国原子能秘密设施内,而这个设施在美国也只有少数高层官员和为数不多
的科学家及技术专家才知道。德米特里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摸清了美国的原子能设
旋、结构、核材料生产数量、参加的专家人数等重要情况,并与美国其他秘密原子
能计划及相关单位保持r 联系。而此时的美国实验室却对“杰里玛”表现出了相当
的信任。
1945年8 月,美国使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的广岛、长崎后,德米特里所在的实
验室举行了庆祝活动,实验室主任对大家说:“你们为结束战争做出了历史性的巨
大贡献。”之后,这家实验室准备选派专家到日本去,现场察看原子弹的轰炸效果,
德米特里也被选中。但后来考察计划因故取消,致使德米特里未能亲眼看到美国原
子弹的威力。
回国后的坎坷遭遇
二战结束后,德米特里从美军退役,他想乘机离开这个城市。因为美国和加拿
大的一些报纸披露说,在美国潜伏着一些外国“核间谍”。不久,实验室也开始对
所有研究人员进行重新审查。
1949年,德米特里离开美国,并秘密地辗转回到苏联。就在他离开美国后不久,
美国反间谍机关查出“杰里玛”的真名叫德米特里,曾在1933年与父母回到苏联定
居,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返回美国,而当他再度回到美国后,又一直在重要的
秘密部门工作。美国反间谍机关开始了对他的调查。1949~1951年,他们对所有在
橡树岭实验室与德米特里熟悉的人都进行了审查,甚至还找德米特里的父亲曾经居
住过的城市的邻居进行了谈1949年6 月,回到国内的德米特里办理了苏军退役手续。
苏军总参谋部第二总局局长扎哈罗夫大将签发命令:“列兵德米特里。1915年
出生,按列兵军衔从武装力量中复员。”
德米特里后来回到莫斯科母校,继续攻读已耽搁10年的研究生学业。但当他获
得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后,却没有一所大学的科研机构或是一家工厂愿意接收他,
原因是人们对他的简历很不理解:在苏联红军服役整整10年,为何会以列兵军衔退
出现役?对此,德米特里却有口难辩。间谍工作的纪律使他不能说出在军队服役期
间是干什么工作的,也不能解释自己为什么服役这么长时间竟然还没有戴上哪怕是
少尉的军衔,而且也只得到过一枚奖章。
直到1953年3 月,苏军总参谋部侦察总局局长沙林中将在了解情况后,才立即
给高等教育部长写信说明情况:“兹证明德米特里在1939年至1949年的10年问在苏
军服役,但由于涉及国家秘密和军事秘密,不便说出其服役性质。如果此事影响到
高教部对他的分配,请直接找我们的代表,他将面对面地向您解释一切。”在教育
部长的直接过问下,德米特里被分配到一所学院当老师,在那里一直工作了40年。   
       “马丁少校”到底是谁
徐冰川
一个醉死伦敦街头的流浪汉改变了整个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这并非耸人听
闻,好莱坞大片《什么人也不是》详细记录了这样一段史实:在具有改变二次世界
大战进程的盟军西西里登陆前,为使纳粹德军和希特勒上当,盟军情报机构进行了
后来被称为情报史上最成功的欺骗行动——把一个醉死街头的流浪汉装扮成因飞机
海上失事而遇难的英国海军陆战队少校,而且其身上携有绝密的作战计划。这些子
虚乌有的作战计划后来真的骗过了纳粹情报机构和希特勒本人,“马丁少校”立下
了赫赫战功。
然而,在接下来的50多年间,英国政府对“马丁少校”的真实身份三缄其口,
直到1996年,英国政府声称,“马丁少校”
是一个醉死街头的流浪汉。然而,两名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