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 >

第39部分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第39部分

小说: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如此骄横的敌人,敢死队员们无不义愤填膺,前面的几个队员手起刀落,把哨兵砍翻在地,冲了上去。

仅仅几秒钟,整个阵地上杀声四起,遭受到突然打击的鬼子炸了营,手榴弹的爆炸声,大刀砍下去时的喊声,鬼子的惨叫声,以及被看了脑袋以后,“噗哧哧”的喷血的声音充斥了整个喜峰口阵地。

应该说,鬼子平日里的训练还是又作用的,在经过短暂的混乱以后,逐渐开始了有组织的抵抗。敢死队的伤亡大了起来。幸好这时王长海率领217团主力跟了上来,鬼子终于顶不住,四百多鬼子几乎被全消灭了。而500人的敢死队,也只剩下21人。这一次战斗中,不算手榴弹炸的,赵怀金亲手砍下了11颗鬼子人头。

日军显然没有料到喜峰口阵地会在一个晚上得而复失。第二天恼羞成怒的服部旅团长亲自命令第26和27联队增援喜峰口,由董家口、铁门关等处发起进攻。109旅旅长赵登禹率部与敌展开血战。傍晚时分,29军37师另外两个旅增援赶到,暂时稳定了局面。

考虑到喜峰口周围的阵地已经被鬼子占领,给29军的防守带来了很大压力,赵登禹和两外两位旅长商量过后,于3月11夜里,再次组织敢死队,采取迂回夜袭战术,分左右两路向敌出击。

在白天战斗中受伤的旅长赵登禹亲自率两个团从左翼出潘家口,绕至敌右侧背,攻击其喜峰口西侧高地。佟泽光率两个团从右翼经铁门关出董家口,绕至敌左侧背,攻击喜峰口东侧高地之敌。王治邦旅在第一线固守,等左右两路出击得手后,即行率部出击。

旅长轻伤不下火线,亲自带队出击的行为深深敌感动了参战官兵。他们身背手榴弹,手提大刀,踏着没过脚背的积雪,在夜里快速前行,于次日拂晓前进至日军三家子、小喜峰口、狼洞子、白台子等阵地。敌人在睡梦中未及还击,纷纷被砍了脑袋。阵地得以收复。

此后两天,得到增援的鬼子进攻日趋疯狂,29军官兵顽强抵抗,于14日收复老婆山阵地,日军退守遵化以北25公里的半壁山。

“兄弟们,你们知道鬼子为什么要撤退吗?”连比带画地讲述完喜峰口血战,赵怀金笑呵呵地问道。

赵怀金讲述的日军如何疯狂的进攻,双方武器的差异等等,川军军官们似曾相识,他们在山西就有这样的遭遇。可是为什么在长城,鬼子挥主动后撤呢?赵怀金的这个问题的确让大家好一阵思考。

“赵大叔,你就不要卖关子了。”李德明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想了很多,却有一一被自己否认,终于忍不住问道。

“就是因为我们的大刀。”赵怀金的语气充满了骄傲。

此言一出,大家什么样的表情都有。但是更多的是不相信。就凭一把专破刺刀的大刀,会让鬼子主动撤退?

“你们是不是不相信?”看出来听众的反应,赵怀金也不生气:“不要说你们,那些知道已经撤退的长官和记者当初也不相信。我们的伤亡比鬼子还重,预备队也快用完了,鬼子怎么就退了呢?在我告诉大家以前,我再问一个问题,你们知道鬼子怕什么?”

这一下大家更是有些坐不住了,低头纷纷议论起来。李德明站起来说道:

“赵大叔这个问题问得好。鬼子怕什么?说老实话,我也不晓得。你说鬼子怕死,可是我们都和鬼子交过手,他们好象也不怕死,甚至有的鬼子比我们还不怕死。几个月前我带人炸鬼子的炮兵阵地,那些龟儿子个个都红着眼睛扑上来,宁愿和我们拉响手榴弹的兄弟同归于尽也要保护大炮。赵大叔,你就不要再为难兄弟们了,讲讲鬼子怕什么。”

赵怀金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鬼子也许不怕死,但是鬼子怕掉脑袋。就是死了后尸体没有了脑袋。”

鬼子居然怕的是这个!川军的军官们无不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看着赵怀金,等着他的继续解说。

“我们一开始也不知道这些。后来有几次鬼子攻了上来,我们拿起大刀和鬼子肉搏。不是吹牛,我们29军的爷们抡起大刀,刀刀都砍下鬼子的脑袋。结果不一会满阵地都是鬼子的人头。我们个个浑身的脏血,远远望去和罗刹差不多。

每一次都是鬼子看见我们刀刀砍脑袋,那脸吓得发绿,没等我们继续上前,就退了下去。鬼子接连几次都是这样,完全没有了以前拼刺刀时的狠劲。我们旅长就上了心,难道鬼子怕掉脑袋?于是下命令说不理会鬼子的进攻,等他攻上来,专门和鬼子肉搏。

果然,等炮歇了,鬼子攻上来,一看到我们手里的刀,还没交手就怪叫一声,转身就跑,甚至有些鬼子连枪都不要。我们看着鬼子的怂样,很惊讶,心想旅长说得还真对,这鬼子就是怕掉脑袋。

就这样,东洋鬼子拼命打炮,飞机拼命扔炸弹,可是要占领阵地总要派人吧?行,我们就是不出来,就等鬼子上来了肉搏。整整五个昼夜,白天我们和鬼子耗,晚上我们偷袭鬼子,前后鬼子至少被砍下了上千颗脑袋。第六天鬼子不进攻了,跟着就有情报说鬼子退了。

后来打完了仗,我们才听说,鬼子们都信佛教,据说没了脑袋就无法转世投胎。”

用专门肉搏的方法不仅守住了阵地,还让鬼子主动后撤?天底下有这样的打仗吗?川军的武器差,还多都是一响或者三响枪,射程不远,迫于无奈,也曾经不防守,专门用于和鬼子肉搏,但象29军这样的打法,大家都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鬼子不怕死,却怕掉脑袋的事情,倒让所有人兴趣盎然。

“赵大叔,你刚才不是说,你们29军的大刀只有一个招式吗?怎么都能砍下鬼子的脑袋?听你这么一说,好象鬼子都是把脖子洗干净了等着你们砍。”台下面顾新民大声问道。

“是三,未必然鬼子都是些猪头,躲都莫法躲?”

“嘿嘿,说不定鬼子就是猪头。你看他们拼刺刀之前都要把子弹退了,天底下哪还有这样的瓜皮?”

……

顺着顾新民的提问,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纷纷议论。

“说的不如做的,你们谁的刺杀技术最好?我现场表演一下。”赵怀金此时心情极好,笑着问道。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激动?大家纷纷站起来,围城一圈,顾新民自告奋勇拿着一根长短和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差不多的木棍,走进了场子。赵怀金则是双手握住另外一根棍子站到了顾新民的面前。

李德明知道顾新民以前在中央军里面,刺杀这样的正规训练不少,论刺杀技术,他当仁不让。再转头看看赵怀金的姿势,却微微吃了一惊。

这个29军以前的连长,此时并不象一般人那样,把“刀”竖在胸前,而是“刀口”垂在地上。他的这个动作也让围观的军官低声指指点点地议论。

毕竟是威名犹在,顾新民紧紧握住“枪”,眼睛死死盯住赵怀金,没有贸然进攻。

两个人游走了几步,顾新民忽然大喝一声,右脚前跨一大步,双臂使力,“刺刀”闪电般地递到了赵怀金的胸前。

随着顾新民的大喊,和赵怀金先前示范的动作一致,手里的“刀”自下而上地向右扬起,正好挡开了“刺刀”,身子微侧,手里的“刀”顺着“枪杆”自上而下,在顾新民跨出去的右脚还没有踏稳的时候,“刀”已经放在了他的脖子上。

眨眼的功夫,这场示范已经结束了。

好半天所有人的人才大声叫好,热烈鼓掌。场子里面早已僵住的顾新民这才回过神来,把棍子一扔,张大了嘴,面红耳赤地看着赵怀金,竟是说不出话来。

李德明看明白了,在场的人也看明白了。如此简单的一招,竟然真的是专破刺刀,专砍鬼子脑袋的绝妙招式。




第三十四章 想法古怪
更新时间 2006…09…03 12:41:00字数 5310


正准备让赵怀金继续讲述,却看见赵怀金的脸上笑容一闪,竟是一副伤心的模样。心里一惊,猛然间想到他认母亲的来由,知道再往下讲,就会让他揭自己的伤疤。于是走到他身边问道:“赵大叔,还讲吗?”

李德明这一问,赵怀金下意识地摇摇头:“不讲了,我累了。”

李德明便转身对军官们说道:

“好了,刚才赵大叔讲的,如何在战斗中仔细观察小鬼子,如何发现他们的短处,各人回去认真消化一下,另外,也可以组织兄弟们一起仔细想想我们川军的长处。等以后打仗莫要再吃暗亏。另外这个大刀你们也看见了,纯粹的体力活路,各连回去挑选一下适合练大刀的人,单独集中。中午我再和赵大叔商量一下大刀训练的事。”

宣布散会以后,军官们边走出去,边兴奋地说着刚才的场景。在吩咐伙房中午做几个好菜以后,李德明拉着赵怀金进屋坐下。

“大叔,您说得对,‘一力压十技’,看看你刚才使刀的气势,我们这一营人没几个合适练刀的。”李德明把水杯递给赵怀金,有些沮丧地坐下。此时此刻,他才明白赵怀金看到川军士兵时的那种极度失望。

“没关系。”看着年轻人勉强的笑脸,赵怀金倒安慰起他来了:“我也想通了。练一练,总比什么都不练的好,你说是不是?”其实他心里也明白,大约是韩拯国告诉了他自己的来历,没有让他再回忆曾经的伤痛,已经很感激了。

对于赵怀金的安慰,李德明有些心不在焉,“嗯”了一声不再说话,脑子里还在回想刚才的比试。蓦地里想到什么,“呀”地一声跳了起来,抓住赵怀金的手问道:“大叔,你说要是我们每个人胸前都挂上一块铁板,会不会大占便宜?”

赵怀金吓了一跳,疑惑地看着李德明:“当然大占便宜。鬼子刺刀刺不进去,当然就马上被我们干掉了。可是,哪里去找那么多铁板?”

“哦,你说得也对,我是有些异想天开了。”李德明点点头,想门口喊道:“二娃子。”

“到。”勤务兵答应一声推门进来。

“你马上到韩老爷子家去,告诉他,大刀打个六十把就行了,问问他有没有足够的铁料,在给我们打胸口肚子这么大的铁板。”

“是。”二娃子答应得爽快,旋即扰扰头:“营长,大这个搞啥子,未必然要给我们一人一副盔甲曼?好像这个东西当不住子弹吧?还要不要盾牌?”

“龟儿子,喊你去就去,问那么多。当不住子弹,当不当得住刺刀?”李德明被二娃子的最后一句话气笑了,张口骂了一声,抬脚便做了一个踢人的动作。

“哦,明白了。”二娃子恍然大悟,转身就跑了。

李德明回过头,却发现赵怀金象看见什么新鲜事务一样看着自己,便伸手摸了模脸,奇怪地问道:“大叔你看啥子,我脸上长花了?”

“都说你们四川人属耗子的,聪明古怪。居然想到用铁板当刺刀。”赵怀金苦笑了一下,心有感触地说道:“说起来,当年小鬼子也用过这一招。”

“什么?”李德明大为惊讶,这个主意可是他刚刚想到的,怎么鬼子已经用过了?

赵怀金点点头:“我们的大刀不是专门砍鬼子的脑袋吗?后来鬼子就想了个招,做了一个铁圈子套在脖子上。他们想得很是简单,以为在脖子上套个铁圈,我们这大刀就无法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了。

我们的大刀你刚才也看过了,挥动起来,又岂是一个小铁圈所能挡住的?再说这脖子上带这么个玩意,扭动转身可是都很不方便,肉搏的时候动作慢了许多。不少鬼子就是这样被我们从后面解决掉的。”

“鬼子的脑筋真的是僵化,那有这样干的。这不是在气势上先示弱了吗?”李德明跟听笑话一样听完,评论了一句。

看着赵怀金喝水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忍,可最终还是开口问道:

“大叔,我知道我不该问,可是我还是想知道你是怎么脱下这身军装的。”

赵怀金呆了一阵,低下头看着脚尖,好半天才说道:“唉,本不想说这事的。既然你问了,我告诉你。”

29军的防守阵地在喜峰口和罗文峪,在喜峰口碰得头破血流的日军并不甘心失败,调整了策略,转而向罗文峪关口进攻,和守在那里的第29军暂编第2师激战。

罗文峪守军和喜峰口守军采用同样的方式,正面肉搏和迂回偷袭,激战三昼夜,阵地易手十余次,日军终究讨不到好,不敌而败退。

等到了4月8日,日军混成第14旅和骑兵第4旅各一部,在飞机、重炮等强大火力的支援下猛攻喜峰口附近的老婆山、孩儿岭、摩天岭、滦阳城、龙井关等守军阵地;激战六天;均被第29军击退。

眼看胜利在望,可是防守冷口的商震32军之第139师却没有顶住日军的进攻。冷口失守,第29军腹背受敌,喜峰口失去了防守的意义。于是29军奉命在13日撤离喜峰口,继续担负兴城镇、潵河桥至罗文峪一带的守备任务。

“我的营长姓金,就是在13日撤离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