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再造山河 >

第15部分

蝴蝶效应之再造山河-第15部分

小说: 蝴蝶效应之再造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舾渌胤秸箍思ち业奶致邸A钏我欠浅B獾氖牵还芨魅说墓鄣闳绾危挥幸桓鋈嗽诳悸浅サ睦妫钦嬲炎约旱弊鳌澳谅砉钡囊辉薄
最后还是方璇拍板,卖,但只卖次等货。在如此强大的生产力下,牧马城产品的超额剩余价值大得足以让其他地方的铁匠统统破产。方璇半开玩笑的说,民间的传统工艺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我们在挤垮地方工匠后,大可把他们请——或绑来牧马城,高薪聘请他们,吸取他们的技术精华为我所用。再座诸人无不佩服其高见。
宋仪马上很合时宜地甩出由汲羽按他的意思草拟的《牧马城专利法》和《牧马城商标法》,当场一致通过。会后郑浑开玩笑的说,如果太守和军师两个人要利用这两个法牟利的话,不到两天便会成为天底下最富的人。言辞中对宋仪方璇的敬仰之情表露无遗。
事实证明,《专利法》和《商标法》的出现,才从真正意义上肯定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社会地位。所谓的“奇淫技巧”不但不再是下等的象征,而且还可以为发明者带来巨大的财富和荣誉。在随后的日子里,先后有不少奇人异士前来投奔。其中固然有不少坑蒙拐骗之徒,但也有许多人怀有真才实学,一时牧马城里百家争鸣,热闹非凡。
其中最著名的人就是闻名古今的名医华陀。为了表示郑重,方璇和宋仪亲自接见他,并在靠近牧马广场的繁华地带给华陀批了一块地,热情地挽留他。华陀感动和无以附加,虽然最后仍然婉拒说自己学浅,尚需游历天下以增阅历,但答应一旦学有所成,定回牧马定居。方璇与宋仪虽然有些失落,但华陀其志可嘉,当下不再挽留,恭恭敬敬地送华陀出了城。后来华陀终于又回到牧马城,开了一间叫“济世堂”的药铺,济世救人,此乃后话,先按下不题。
第二个名人却是大法师于吉。其实若论医术,于吉较之华陀亦不逞多让,但宋仪、方璇皆不晓于吉之名,对于吉的到来并不在意。于吉受到冷淡气愤不过,以法术在牧马广场献技,围观者甚众。宋仪前去看时却不禁哑然失笑,更加看不起于吉。原来所谓的法术,不过是用些粗浅的化学技巧加上障眼之法以愚弄世人。宋仪当场上前拆穿了于吉的把戏,仿张宝例以“诈骗罪”将他抓了起来,敲了十大板以示警戒。待打完后宋仪问于吉愿不愿意留下来当文艺演员参加牧马城的文艺演出。于吉羞得面红耳赤,头也不回去走了。后来在江南自创一派,巫医并用,倒也信者甚多,此是后话。
除此以外,许多历史上并未留名,但却在当时小有名气的工匠艺人纷纷投奔牧马城,大多数都被委以重任,对牧马城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入秋以后,科研工作的重心发生转移。糜竺等大商人纷纷高薪聘请秦康等科研工作的核心人员,让他们把流水生产线推广到除军备以外其他的地方。方璇乐得自己省心省力,全部批准,自己则带了几个新“研究生”,开始着手电力的研究。
结果令方璇感到有些沮丧。虽然电力学在理论上问题并不大,但实际操作时却问题重重。仅仅就电线而言,没有橡胶包被,电线非常危险,且漏电现象严重,虽然知道人造橡胶的分子式是聚异戊二烯,却又不知道怎么合成。而像电力储存、电路铺架、甚至连电的使用等方面问题更严重。
当时唯一的成果是简易电报机的发明。方璇花了N长时间来推导麦克斯维方程组和傅立叶级数,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贮电池,通过手摇式发电机发电来解决电力问题,总算把世界上第一个发电机做了出来。但因为电池电量少,电报机又必须时时刻刻都开着,用起来非常的麻烦。方璇苦苦地钻研了一个月,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得颓然放弃,看来科技还是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地来啊!
这一年里,宋仪挑选了最精锐的士兵,最精良的装备,造就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匈奴克星”。
第一个月,宋仪用来回撞击的沙袋来训练士兵们对冲击力的抵抗能力,克服他们对眼前巨物的恐惧感。
第二个月,宋仪让士兵们手执木棍迎击飞来的沙袋。
第三个月,沙袋被换成了外面包着皮毛,里面装满沙子的木马。
到了第四个月,这些战士已经能够冷静面对飞奔而来的铁骑;他们的铠甲能保护他们即使被马撞中也不会有生命危险;他们的反应能力能使他们在战斗中受到最小的损伤;他们的臂力在与木马的冲撞对抗中突飞猛进,能拿着比普通的槊还要长的钢枪挥舞自如,在大规模军事学习中甚至不会碰到同伴们的武器。
宋仪再开始教他们列阵、正步,教他们解剖生理学基础,教他们认识人体穴位,并用最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
当然,一万人的大军,宋仪不可能一一教授。宋仪将原理告诉他的学生们,他的学生们再向下层将领传授知识,再如此一层一层传达。真正有幸成为宋仪学生的,也只有宋歌、晏飞、赵云、太史慈、张飞(可惜这家伙学不好啊~~~)、司马凉以及大名鼎鼎的徐庶、庞统、诸葛亮等寥寥十数人而已。
徐庶、崔州平、庞统等,都是这一年的夏、秋两季前来牧马游学的学生。一时前来的还有程昱、孟公威、石广元、荀彧、张昭、郑玄、袁绍等一大批人。当时方璇正在实验室里忙着搞研究,宋仪则在夜以继日地操练军队,城内诸事统一由糜竺打点。糜竺出身豪商,并不太重视文人,加之政务繁忙,来访人数又多,哪里有暇一一会见?便设了一个招待所,由市政府办公室实习生统一负责执行。像袁绍、郑玄、张昭等人或为一方富豪,或出身世家门阀,高高在上,哪里肯受这种冷落?在城里游玩了数日,为家里人买了点新奇玩意儿后便打道回府了。而如程昱、荀彧等人自恃才高,看不惯牧马城特立独行的作法,对牧马城里人人平等,目无尊卑的作法更是嗤之以鼻,亦去不复顾。唯有如徐无直、崔州平、庞士元等人家境并不宽裕,懂得世间疾苦,方才知道知乱世中能有一块如此繁华的地方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牧马城种种看似荒唐的法律、政令以及名种名家名士们不屑一顾的奇淫技巧更是极大地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在牧马城游学,每一脚踏到的土地上都充满了古怪、稀奇;每一次呼吸的空气里都洋溢着安乐、自由;遇见的每一个人脸上看到的都是幸福、充实;听到的每一句话都透露着平等、自尊。这里,就是世界大同;这里,才是人间乐土。
徐庶、庞统、崔和等人上门求见宋仪,宋仪高兴得连鞋都没穿便冲出来迎接。徐庶心悦诚服地把牧马城赞美得天花乱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何为民主、自由,为何要民主、自由,什么是钞票,钞票能不能无限发行,等等等等。宋仪笑了笑说,做我的学生吧,跟我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一切知识。三人当即磕头行拜师礼,从此便随宋仪一道处理大小事物。
数月后,诸葛亮出现在牧马城中。原来诸葛亮在家里闭门学习,有一日其友孟公威登门拜访,谈起旧友徐庶等人现皆从师于牧马城的宋仪宋景玉,不由得对宋仪其人大感兴趣,遂告别兄弟,只身来到牧马城。
与《三国演义》里形容的不同,诸葛亮并非是神仙妖怪类的人物,其最擅长的不是军事却是内政手段。内行看门道,诸葛亮细细研究了牧马城的各项律法,虽然对牧马城很多观点都无法理解,但不同于荀彧等人,通过与百姓们聊天,观察百姓们生活,学习牧马城种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法律法规,旁听牧马广场百家争鸣的演说,他已明显感觉到,这是一个完美的社会制度,甚至比孔子构想的天下大同的社会还要完美。能构想出这种体制的人,已经不能仅仅用“天才”两个字来形容了。方璇和宋仪,这两个牧马城的灵魂,就是拯救这个乱世的救世主。
一个多月后,也就是被宋仪高度评价为“匈奴克星”的马上陆地两栖长枪兵队——黑色枪骑兵大规模公开军事演习结束后的第三天,诸葛亮在牧马广场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演讲稿《大同论》。里面高度赞扬了牧马城不可思议的生产力、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军事力量。
第二天,糜竺接见了这个尚未加冠的少年,并主动介绍给方璇、宋仪认识,建议把诸葛亮安排到宣传部去工作。
方璇和宋仪都开心疯了。抢着要做诸葛亮的老师,热心得让诸葛亮一愣一愣的。最后诸葛亮同时拜了方、宋二人为师,以学生的身份帮忙管理城中大小事物。让糜竺在一旁看得哭笑不得。
诸葛亮在参观完军械所叹为观止的高精尖技术后大受启发,回去后花了二个多礼拜的时间,改进了牧马城床驽,提前发明了三国时期的终级利器——诸葛驽。在宋仪的启发下,诸葛亮用一硫二硝三木碳的比例首次发明了火药,并将其用在攻城器械的改进中。第二年的二月份(牧马例二月,阴历的话尚未到春节……方璇又在剽窃现在人的智慧啊~~ *^_^*),世上第一架铁炮——诸葛炮在牧马城正式试射成功了!
诸葛炮利用火药的爆炸力将圆形石球射出,用来轰塌敌方城墙。但火药初期爆炸力极不稳定,经常会出现石球还在炮膛时就被炸烂,甚至炸膛,相当危险。且圆石打磨太过耗钱,宋仪再出奇招,将石球改成含杂质量高却相对非常固定的铁球。通过球形的铸模由流水生产线统一生产出来的铁球质量相对稳定,且重量加大,减少火药爆炸力不稳造成的误差,且炮弹打出去还可以回收,减低使用成本。最重要的是,铁炮不再会出现炸膛现象,危险性大大降低。在方璇的启发下,诸葛亮又改进了炮膛的结构以及火药的进量法。使铁炮更坚固,火药爆炸力更稳定,最终成为他日牧马城大军席卷大陆的一件攻城利器,此是后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回预告:
“渔阳方面有使者来报,说是匈奴打着为当年莫屈匈奴部落报仇的旗子又南下入侵了,请我们派兵支援。”
“宋仪外出了?去哪儿了?”
“我想,就让晏飞带兵,庞统作军师,徐庶作副军师,诸葛亮为幕僚,赵云、太史慈,还有你儿子张飞,以及糜竺的第第糜芳作副将随军出征吧。当世一流名将都上阵了,配上糜子仲、崔州平的后方支持,还有我新训练的黑色枪骑兵,这种豪华阵容,我不相信小小的匈奴还会打不过。既然想打消耗战,就该多上新人,让他们锻炼锻炼。”
—————————————————第十五回 《再征匈奴》
第十五章 再征匈奴
    光阴流转,转眼新的一年又来了。
这一日,方璇正在太守办公室审批彭奇、石陵等人的研究进展报告,突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请进。”
门开了。方璇抬头看时,却是牧马城的新内政大臣,糜竺。
“原来是子仲啊!”方璇热情地道:“坐。”
糜竺潇洒地一撩衣襟坐下,道:“渔阳郡有使者来报,好象匈奴人打着为莫屈单于报仇的旗号又南下入侵了,现在那边战况很紧,渔阳太守请我们紧急救援。”
“这事你和景玉两人商量着办好了。”方璇道:“我不是早说了吗?内事问子仲,外事找景玉。”
糜竺叹道:“难得太守如此信任我等。不知道宋军师是怎么想的,我可是一直如履薄冰啊!牧马城三权分立(牧马城的所谓三权分立一开始并非现在公检法三权,请读者不要误会。),钱粮内政大部分都由我负责,军事防务和少部分内政由景玉主掌,而太守却只负责小小的民政。知道的人会说太守是知人善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景玉和我夺了你的权呢!”
方璇一笑:“民为天下之本。你以为民政就不重要啊!你和宋仪今天建一个工程明天搞一个项目地大兴土木,若没有这两年牧马城速发展的经济做保障,哪有钱给你们乱花?你过来看看,这是彭奇的新课题《匈奴大宛马的生长周期和饲养方法的研究》。这个成果要是出来了,我们就用我们平时吃剩的骨粉和牛肉膏之类的物质再加上草料当饲料,实现大宛马的大规模工厂化养殖。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马上王国,不但每个士兵都有马骑,还可以将马大量卖到中原去赚外汇,那该有多好。还有这是秦康的课题,《煤的分馏利用》,现在也在攻关阶段,这些科技成果每一项都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利润,改善我们的生活,你说,这么重要的事情,我能不管吗?”
糜竺连连点头,科技带来的巨大利润,谁也没有他这个财政大臣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了。糜竺叹道:“太守高瞻远瞩,非常人所能及,能跟在太守底下办事,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不过渔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