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苍狼与白鹿 >

第134部分

苍狼与白鹿-第134部分

小说: 苍狼与白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王的语气甚是平和,似乎是在与两位老朋友在谈心,但是那每一个字的威力,都足以令听众们心胆为之震颤。二人面面相觑,沉默着。
灭里不再多言,只是紧紧盯住二人,手中继续玩弄着箭枝,有意无意得将箭簇的反光映到对方的脸上、眼前。
僵持了将近一盏茶的功夫,两名蒙古兵终于拨转马头,向着来路飞奔而去。当他们路过那名受伤同伴的身边时,其中一人身子微侧,手中马鞭一抖,卷住了那人的腰背,顺势一提,将他拉上了自己的马背。
见到对方施展出精绝的骑术,灭里心中暗自惊叹。一个普通的蒙古兵都有着如此能耐,那么千万个蒙古士兵所聚集起来所释放的能量,还有谁能抵挡呢?
当他们的身影终于消失在滚滚黄尘之中后,灭里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感到握住箭枝的手心处一片冰凉。他不敢耽搁,继续催马向西奔去。他不敢走大路,只得向那片被称为";红砂区";的无人荒漠中逃去。
然而,他却有一点没有料到的是,那名被他射瞎一只眼睛的蒙古兵,日后居然成为了他的夺命煞星⒂。正如波斯史诗《沙赫纳美》中所说的那样:
那里无处求生,无处逃命。
苍天哪!你的做法多奇怪,
破坏的是你,兴复的也是你。

①哥疾宁(Ghazna),今阿富汗加兹尼,靠近兴都库什山脉。
②古儿王朝(Ghourides),原为苏里阿富汗人中的一个氏族,约在1150年以赫拉特和巴米安之间的古尔山区为据点,起兵反抗突厥族伽色尼(Ghazné;vides Turcs)算端国(该国占有阿富汗全部和印度北方的旁遮普),于1186年成功地消灭了伽色尼算端国,并于1192…1203年间发动对印度的东征,占领了恒河流域。
③不花剌(Boukhara),即今之不哈拉。
④尼沙不儿(Nicharpour); 今伊朗霍腊散省内沙布尔。
⑤忽毡(Khodjend),前苏联列宁纳巴德。
⑥亦列惕古灭里(Iletgü; Malik); 亦列惕古是官职名,相当于城主。
⑦别纳客忒(Bé;naket),今塔什干以西。
⑧费儿干纳(Ferghana),今哈萨克斯坦中南部地区的古称,靠近帕米尔。在中古时期是一个省,原属哈剌契丹。花拉子模在纪元1211年乘屈出律叛乱之机夺取。
⑨鲁思坦(Rustam)。这一评价见《志费尼书》英译本,93。
⑩桃花石(Tabagatch),实为拓拔氏之讹音。西方伊斯兰世界与中国发生大规模接触始于北魏年间。因此,以北魏皇族姓拓拔代称中国,后以音讹传,故有桃花石之说。
⑾达鲁花赤(darugachi或daruqachi),蒙语";长官、头目";之意。在西方征服之地,多以畏兀儿人或者波斯人充任,陪有书记员,负责管理地方,整顿户口名册。至元代,这一制度更加具体化,在各路、府、州、县等设置的提举司、总管府、万户府、千户所、元帅府以及宣抚司、安抚司、招抚司等行政机关均有设置。由蒙古人出任,掌印办事,把握实权。蒙古军之外的其他种族军队中亦有设置,因此又称";监临官";、";总辖官";。
⑿毡的(Djend),今波罗威斯克附近。
⒁昔格纳黑(Sighnaq),在今土尔其斯坦市对面。
⒂铁王最后的命运(根据《志费尼书》)
在摆脱了蒙古人的追击后,铁王逃回了花剌子模,并随著名的札阑丁王子继续从事抵抗蒙古入侵的战争,以抵抗势力的核心分子而活跃一时。但是,最终当札阑丁败退往印度后,他将家产委托给几个朋友,然后化妆成一名平民,躲往西利亚。
若干年后,对乡土的眷恋使他决心返回,此时已经是伊尔汗国拔都汗的时代了。他找到他的儿子,但是儿子不认识他。还是一个老家奴认出了他。他想向那些朋友索回家产,但遭到了拒绝。并且将他回乡的消息四处传扬。
为了保证生命安全,他决定去见拔都汗请求实质意义上的赦免。路上,他遇到了一个叫合答罕(Qadaqan)或者合丹(Qadan)的人,此人是窝阔台的第六子,遭到他的逮捕。因为那个被他射瞎一只眼睛的人认出了他。
在审讯期间,他不小心触怒了合答罕,被对方一箭射死。
他痛快挣扎,然后一声悲叹,
他再也没有祸福之念。
   《沙赫纳美》
第七十四章 河中烈火
    红砂区,即今天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之中最为荒凉的地区之一。
这是河中地区诸沙漠之中幅员最大的一片,其范围从乌浒河(锡尔河)岸起向西一直延伸至药杀水(阿姆河)之东,不花剌绿洲的面前。由于其中所含矿物质与太阳射线的交互作用,呈现出异样的殷红之色。吹来干涸的涩风卷起沙尘,飞扬盘旋于半空,远远望去,仿佛是烈火在燃烧,极尽华丽、妖异与绝望的魔幻风致。
所谓魔幻,并非特指地理风茂而言,更是形容其气候之一日多变,鬼神莫测。故此,往来的行商客旅皆视之为魔鬼地带,宁可迂回千里,也要绕过片块据说会给人带来厄运的魔域。自古以来,只有象帖木儿灭里这样被形势迫而走投无路的人才会铤而走险,冒险闯入。然则,他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与他相距百余里之处,正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同样在艰难地穿越着这片死亡禁地。
淡薄的红烟扑入鼻翼,呛得者别连连咳嗽,胸口翻腾着似乎有什么东西要倾出。他急忙用手掩住了口。
坐下的大骆驼,似乎是受到乘主的传染,也开始不停地打着响鼻。即使正午尚远,头顶上的烈日已经开始肆虐发威,将炽热毫不留情地向世界倾倒下来。满目皆是迷朦的红,全身浸着滚烫的气流,真有置身于烈火之中的感觉。
";没事吧你?";
夹杂着驼铃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是速不台。
";还好,就是有点喘不上气来。毕竟上了几岁年纪。";
";喂,还是少说这样的话吧!和咱们的大汗相比,你还小着呐。";
速不台大声叫着,然哟喝着骆驼向队伍的最前方快步跑去。
";真有活力啊。";
者别望着他的背影自言自语着,同时悄然张开手,将上面的血迹在自己的身上的丝袍衬里上擦拭干净。动作之隐蔽,即使是帖身的亲兵也不曾发现。
穿越红砂区,是成吉思汗出其不意闪击不花剌策略的重要一环。这样可以避免与沿途城市的纠缠,达到直插敌心脏的目的。这是一次艰苦卓绝的长征行动,除将近十万的作战部队之外,还有大量的各民族技工与强征的本地苦役。无计其数的骆驼运输着众多被拆成零件的攻城器具,这是针对传说中的千古名城不花剌所准备的。同时,新组成的火炮部队也将在这次战斗中大显身手。
全军经过三个月的沙漠跋涉,终于在翌年(即纪元1220年)春二月末(1)突入了不花剌绿洲的边缘地带。这也是成吉思汗有生以来第一次在沙漠中度过了龙年的新春。
红砂区地域终结于药杀水(阿姆河,Amou…darya)的主要支流塞拉夫香河(Zé;rafchan)谷,这里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致,令这些被枯燥艰辛折磨的身心俱疲的旅人们顿感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
大家都在以快活的心情沿河行军。即使是必须为统筹全盘战局而殚精竭虑的成吉思汗,也会不时观赏一下这久违的人间美景。而随行的耶律楚材则诗兴大发,拈着他那部漂亮胡子,朗声诵读着即兴而成的新作:
寂寞河中府,暇荒僻一隅。
葡萄垂马乳,杷榄灿牛酥。
酿酒无输课,耕田不纳租。
西行数万里,谁谓乃良图。
这诗的最后两句,将其身为最强烈的反战派的立场表露无疑。然则,一旦不得不投身于战火之中,他还是秉承臣子辅佐之道,积极地为战争的进程而出谋划策。这一点,也是成吉思汗最为欣赏之处。一个敢于说话,又勇于任事的人,才是真正的国之良才。
他的诗很长,周围的人们虽然听不懂他的汉语,但是他那抑扬顿挫的声调与悦耳的韵律却也引得众人侧耳倾听。
成吉思汗猜到他是在诵读诗句,觉得很有趣,正要开口询问一下内容,却听到前方传来了一阵喧哗之声。
";阿巴该,你看看发生了什么。";
";诺。";
阿巴该应声飞马而去,不久后便将肇事者一名伊斯兰农夫以及他的耕牛一同带到了成吉思汗的马前。
";不要害怕。";
成吉思汗的安慰使这名农夫的身体终于不再颤抖了。旁观的楚材发现,大汗的突厥语虽然依旧不甚流利,但口气之中却仿佛有着某种镇定心智的药剂,能于瞬间使激动或恐惧的人平静下来。当然,反之亦如是。
";拜见大汗。";
看来,阿巴该或者别的人什么人已经对农民进行了一番";教育";了。他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行礼时做出弯腰的动作时也相当吃力。
成吉思汗注意到了这一点,挥手示意他免礼。然后,他通过向导官兼翻译马合木。牙老瓦赤(2)向农民咨询着本地的问题。
";最近的城市距这里有多远?不花剌还有多远?";
";回禀大汗,这一带的城市是匝儿讷黑(3),我们的村子叫塔剌卜(4);距离不花剌还有七、八天的路程。";
";你牵着牛要去哪里呢?";
";草民正打算去匝儿讷黑,用牛驮回几天前送去修理的水车轴。";
";水车轴?那是做什么的?";
见成吉思汗对这个新鲜名词比较感兴趣,牙瓦赤老便解释了一番,说水车是当地人从水渠取水灌溉农田的一种机械,轴则是保持这种机械正常运转的重要零件。而水车的动力则来自牛。
";若是这么说来,你们如果没有了水车,就会挨饿了吗?你们养牛是为了耕田,而不是宰杀做粮食?";
";英明的大汗,我们这里不适合放牧,种田是我们唯一的生活来源。当然,我们也养一点羊,但是不能多养,因为没有多余的牧场。";
成吉思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还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的与拥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作如此认真的沟通。虽然只是短短的交谈,却对他的思想有着深深的触动。这种触动如同白蚁在堤坝上蛀出的小孔,即使现在还显得微不足道,却是一场伟大变革的开端。
耶律楚材从大汗的脸色变化上推测出其心情的波动。他与牙瓦赤老交换了一个眼色。两个人虽然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圈,但是却都有着对于文化的无限热爱与良好的政治思想。因此可以保有高知性层面上的交流与默契。
";谢谢你,我诚实的朋友。当我成为不花剌的主人后,我将下令,在无水的季节和水车失修的时候,免除你们所有的贡赋,并免征劳役。但也希望你先暂时不要去匝儿讷黑,那里要发生一些事情,可以答应我吗?";
";当然,小民的一切都属于英明的大汗。小民代全村人感谢大汗的慷慨赐与。";
农民伏地叩首道。
成吉思汗命令他起身,同时命怯薛歹取过一袋沙金赠给农民。
";我想,这些足以抵偿你失去水车的损失了吧。";
若非沉甸甸的沙金入手,农民几乎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即使全村人今年什么也不做,这些沙金也足够维持他们生活到下一个播种季节。何况,按照成吉思汗的许诺,他们今年根本不必缴纳贡赋了(5)。
当阿巴该带着欣喜若狂的农民离去后,成吉思汗的目光与楚材相汇,后者的脸上露出赞许的微笑。成吉思汗自己也不由得笑了起来。今天,他才发现,原来使别人欢喜这种事情,对于自己来说,也同样很开心。
";乌托合撒儿啊,你以前所说的那些话,真的很有道理。";
面对大汗所回报的赞赏话语,楚材深深施礼。
";愿大汗的仁德之光,普照四方。";
";好啦,乌托合撒儿,说说你刚才念的那些美丽词句的意思吧。";
成吉思汗的兴趣又转向了诗歌。
※※※                            ※※※                          ※※※
翌日黎明时分,做为前锋的者别与速不台假扮商队,一举袭取了匝儿讷黑。
成吉思汗命令不得随意杀害一人,破坏一处耕地。但是,按照蒙古的习俗,他还是命令将全城的居民都带出城,但是允许他们随身携带必要的衣物与耕具、牲畜。然后是照例的全城洗劫与拆除城墙行动。
";乌托合撒儿,城市是我们的啦,你想要什么就自己去取吧,不必上缴。";
";多谢大汗的赏赐。";楚材微微躬身,";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要整个城市内的全部书籍与档案。请将所有带有字迹的纸请全部赏赐予我吧。";
此言一出,旁听的众人都表现出极端诧异的表情。前面说到过,蒙古人所缴获的战利品都上悉数上缴,然后再根据功勋由大汗恩赏,被特许自留战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