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走-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纸上,等几天后一算,竟然也赚了不少“钱”,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心,原来这股市赚钱这么容易,我全然忘了当年妻子惨败的经历。后来再回头看一遍这段经历,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那一段时间是九六年八到十一月,是股市最最疯狂的时候,在沉寂了几年后,所有的人都倾巢而出,再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舆论的宣传,说什么年底要彻底消灭十元以下的股票,大盘将冲上两千点等等。我找出旧报纸看了一下那一段时间的股市行情,明白了我为什么会“赚钱”了,因为那时所有的股票没有不涨的,任何一个人只要进去,闭着眼瞎摸一只买上都可以赚钱。
而当我把东方电子卖掉后,那段行情就差不多到了头,所以当我进去不久后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人民日报》评论员的一篇文章,竟然让大盘指数连续多日跌停!而国家也恰恰在那个时候重新恢复了涨跌停板制。现在想,国家也是早有准备的,也算是为中小股民着想,怕他们损失的过多。当时我并不明白,一篇评论员文章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原来不是文章有多大力量,而是它是一种提示,是告诉所有的人:国家不希望股市这样,要开始整顿了。那时候所有的机构很少有干干净净的,所以它们都得拼命地逃,它们一撤这股市还怎么能不崩盘?
第十一章
想想那时的股民也真够呆板的了,完全被舆论所左右,我们就这样在股票连续几个跌停板后含泪斩仓。只是我们谁也没有那个头脑去分析,这次大跌是突然而发的,周五下午还一切正常,周六《人民日报》就发表文章,周一开盘就直接跌停,根本没有成交量,在这种情况下谁能逃出去呢?既然连庄家都套住了,我们又慌张什么呢?两个月后,大盘又重拾升势,势如破竹般地将失地全部收复,这时所有的舆论又开始鼓吹,所有的股民又热情高涨,纷纷杀入,这也包括了我。今天再想起这件事,不正反应了国人思想的单纯吗?我们竟然一点儿思维能力都没有,或者有,但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去挺而走险,这同样也表明了我们的不成熟。这不是庄家在设计出逃又是什么呢?我不相信所有的股评家没有一个看出来的,但是没有一个人提醒股民注意的,那些时候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这段行情只持续了几个月,就又开始了漫长的熊市,这和以往不一样,是真正的熊市,因为庄家都已经全身而退了,只剩下散户在孤独地守望,又有什么用呢?我认识一个大户,他人很好,经常和我们散户交谈,由于我们散户只能在大厅,仅有的几台电脑时常被几个年轻人把持着,我们想看看一只股票都很困难。所以经常问他,他就会到他的大户室去查一下,然后告诉我们。他是老股民了,但他也还是没有躲过那场灾难。他在四十多元的时候买进了一万股深发展,当时深发展和四川长虹简直有永不枯竭的动力,事实是机构在不断地出货,而散户在不断地进入圈套,四十多元时都是机构在卖散户在买。前些阵子碰到了一个老股友,问起了这些情况,他告诉我那个大户的深发展一直放到今天都没有卖,已经损失大半了,但他还是不相信那是场骗局。我想他没有可能解套了,那已经永远地成为了历史。虽然我们现在的股市已远远超过了那时的点数,但看一下这全是新股在作怪,那些老股还是在原地不动。因为新股会一直发个不停,所以指数还会一直涨个不停,但很多人并赚不到一分钱,他们只是赚了一大堆指数。
就在那年,南方一大报纸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列举了一百种职业,让读者排位。我记着排在前面的是科学家、医生、教师等行业,而股评家位列第九十八位,就是倒数第三名,我不知道最后两名是什么,但我知道第九十七名是三陪小姐。这固然有些偏激,但说明了什么?所以很多有良知的股评家,在赚了一定的钱后就隐退了,从此不再过问江湖事儿。因为这钱赚得太卑鄙了,去和庄家联合共同欺骗弱小的散户,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干出来的。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太多的股民朋友仍旧在相信他们,孰不知股市所能产生的价值,就是每年它所涨的指数百分比乘以总市值,而这笔钱是很少的,庞大的机构当然要占去其中的绝大部分,它们有着庞大的人员组成,要有很大的费用支出,如果赔钱它们当然是不会干的。所以剩下让股民分配的就很少了,所有的人都想去分一杯羹,这又怎么可能呢?虽然很多人赚到了钱,但这只表明你是幸运的,很有可能你赚的钱就是另一个股民赔的钱。这很明显是一种投机行为,但我看到的是它仍旧在热火朝天。
我也是幸运的,虽然我损失惨重,但那只有五千块钱的本钱,即使全赔了又能怎样?而我又适可而止地退了出来。这全是因为东方电子创造了一个股市神话。当它开始大涨并大比例送配时,有人对它还是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把它复权后,价格竟然相当于四百元一股时,所有的人才瞪大了眼睛,他们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当年只有一块六啊!怎么就这样与机遇擦肩而过呢?虽然我也没有卖在最高点,但我还是收入了近五十万。我自己也不敢相信,回家后我对妻子说:“我们卖了吧!能有五十多万,以后我们就什么都有了。”妻子叹了口气说:“如果那些不卖,我们就有六十多万了。”我只能安慰她说:“知足吧!这也是我们白捡的,像你们单位老高俩口子,现在还不遗憾地死去活来?”妻子说:“可不是吗?她们两个现在是整天互相埋怨,叹息命不好,送上门的财神竟然让自己给赶走了。”
有了这笔钱我们的生活就有了保证,妻子也退休了,儿子结了婚,现在已经有了孩子,女儿顺利考上了大学,再有一年也就毕业了,但在女儿专业的选择上,我始终是心存芥蒂的。当时填报志愿没有现在这么幸运,可以先考试,等成绩和录取分数线下来后,各人再去填报想去的学校。那时是先填后考,所以很多人都会有顾忌,填高一点儿的吧,怕万一有个失手再考不上怎么办?填低了吧,又觉得自己成绩这么好,似乎有点儿委屈了自己。不过女儿烦恼的不是这个,她的成绩只能算是一般,所以报个一般的学校都很满意,这难的是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我那个年代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现在似乎不这么说了,首先考虑地是这个专业毕业后是干什么的?工作好不好找?社会地位高不高?挣钱多不多?所以当女儿选择了“国际贸易”后,我是不同意的,一个女孩子选个诸如财会、文秘之类的专业,毕业后再能进到事业单位,那该多好。但女儿说:“我不喜欢,我就喜欢女强人那种类型的,像吴士宏。”我没有听清楚,问:“你说像什么?”女儿说:“吴士宏,中国第一女强人。”后来我看了报道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第十二章
不管怎样,女儿总算是上了大学,对于专业我也不能太介意了,既然她喜欢就由她吧,可能我们的老脑筋真的该换一换了。总体上说我进入老年以后,我的命还是不错的。我和妻子也都深刻地体会到了股市的残酷,决定再也不去了,我们老俩口就在家看孙女。儿子也不用再没有工作了,妻子给他二十万让他开了家服装店,他去进货,儿媳妇负责卖,两个人干得也挺不错的。那天和老伴到儿子店里去看看,也是闲着没事儿,结果让我和老伴大吃一惊,那都是些什么服装?上衣小得像内衣,内衣却大的像旗袍;那鞋底竟然一尺多厚,而鞋帮却薄的像层纸。儿子说,“你们跟不上形势了,这是当今最流行的,我刚从广东进的货,卖的很好,已经快卖完了。”老伴说:“这鞋穿上能走路吗?”儿媳妇说:“挺好的,我给小妹留了一双,等她放假回来给她。”我感觉我们可能真的跟不上形势了,这社会发展的有些莫名其妙,怎么我也不明白。在我和老伴在店里坐的那段时间,进进出出不少人,大多都是年轻人,可能是我不常上街的缘故,他们的装扮和言谈让我吃惊,这就是我们的跨世纪一代吗?怎么越看越像美国西部牛仔。
儿子和生意还是做得不错的,如果按我的想法去做,可能真的会关门的,没办法,你就得去适应这个社会,只有这样你才有钱赚,而现在做什么也都是为了钱,尤其是做生意,要不闲得啊!去这么辛苦?儿子说,所以就得拼命去追求流行。只是我不明白,一些东西从无到有,再到流行,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它总得有个过程吧!为什么这个过程这么短,而事关我们民族的一些大事却总是发展得那么慢?难道现在真是物质生活第一位,什么都是以享乐为主?儿子说:“你真说大实话。不享受,去拼命赚这么多钱干什么?如果只为数着玩,数纸也一样,何必去数钱呢?赚起来还那么辛苦。”说来也是,如果没有钱,我现在能什么也不用做,整天在家里坐着吗?如果没有那些钱,我现在恐怕还要到处去打工,要不女儿的学费就会成问题。
我只能在家里静静地坐着了,有事儿时觉得很累,没有事儿做时又觉得很烦。直到一天我又翻出了老王送我的那本《迷惘》,老王早就不和我是邻居了,前些年他分了新房搬走了,而我也在去年买了楼房,离开了棚户区。一直也再没有老王的消息,而且他的书这些年始终也没有名气,从来也没有听到过什么评论。但当我再次翻开他的书,竟然让我突然一震,我突然有了许多共鸣,那些以前我根本不可理解的东西,现在联系到自己的经历,竟然理解地那么地深刻。
我这几十年的经历可以说是全民族的一个缩影,我们一直都在半梦半醒之间慢慢地徘徊,创造了许多,也毁灭了许多。我们还是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灵魂所在,民族的气质也在一天一天地离我们而去,虽然这是个慢慢的过程,我们需要慢慢地走,但似乎已经没有人再去看看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了。
孙女还在那儿和老伴闹,真成了家里的小祖宗了,想教育她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我想,还是让她自己慢慢去长大吧!谁也不要去左右她,让她自己去认识这个世界,去体会这个世界,只有这样她才会活得更好。
我们厂的改造已经完成了,大批发市场还真不错,招商招得也挺不错的,开业那天,我还去看了看,只是搞生产出身的厂长,现在摇身一变成了物业管理中心的主任,让我觉得不是那么种正常的感觉,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清。
昨天报道上说,股市又发生了崩盘,大盘指数狂跌百分之五,两市千余家股票仅有十七只上涨,却有五十余只跌停,据说原因是国有股要要大量减持……,我可怜的股民朋友,他们还是没有明白股市到底是什么,难道这投机心理就这么难以改变吗?这个过程是不是太漫长了?
今天,我准备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