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欲望武汉 >

第26部分

欲望武汉-第26部分

小说: 欲望武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妈在等你记者何江波通讯员

    邢新华倾诉人:周子春年龄:57岁职业:家庭主妇采访地点:赴京抗非医生蒋桔泉家采访时间:5月8日(屋里稍稍有些凌乱,这是家有幼儿的正常表现。我们谈话的时候,她那还穿着开裆裤的小孙子在旁边跳来跳去,时不时要和奶奶亲热一下。老人不时要去招呼一下孙子,生怕孙子除了什么差错。尽管开始老人表现得很坚强,可随着话题的深入,她的眼睛就开始红润,眼泪也流了下来。)

    自从儿媳怀孕以来,我就搬来和儿子一起住,到现在已经3年了。小时候因为家境差,这孩子特别上进。工作以来,就没有跟人红过脸。

    因为家贫,没钱供他读书,所以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他报了重庆的一家军医学校。他在工作上一直很好强,为人却很和善。他从小就很让我省心,我几乎不怎么管他,因为我知道他会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他在重庆读书的时候,别人家一寄就是五六百元,我家却只能寄几十块钱,可他从来没抱怨过。

    儿子报名参加赴京抗非时,开始并没有对我说。他告诉我时,我有些担心,儿子对我说:“虽然我们心血管内科与‘非典’联系并不大,可现在会熟练做气管手术,运用呼吸机的人不多,我不上?谁上?”儿子的决定没有错,国家培养他,用了这么多钱,现在也到了他为国效力的时候了。

    从读书到工作再到以后读硕士,我一直没能给他帮什么忙。儿媳妇在汉口上班,孙子一直跟着我。现在我照顾好小孙子,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儿子离去的那天,我哭了,但为了怕他看见,我悄悄背过了脸。儿子也没有回头,我知道他一回头也会哭出来。

    儿子去北京已经一个星期多了,每天他都会给我打个电话。每天他还会打个电话到科室里问一下我的情况,嘱咐单位的同事帮忙照顾照顾我。儿子的口气很平静,他总是在安慰安慰我。关于他在北京的情况,他说得很少。我知道他使怕我担心。这孩子一向使报喜不报忧的,在单位上也从没和人红过脸,他的同事们也都说蒋桔泉这孩子不错。

    我希望接到电话,又怕接到电话。

    一接到电话,我就会想起他的样子,心里就止不住难受。在一起时倒没觉得,一旦却特别难受。湖南益阳老家,也打来电话问我情况,连85岁的老婆婆经常问:“泉泉什么时候回来看看我?”

    孙子还小,还穿着开裆裤。儿子走时,他挥动着小手,说爸爸再见,他以为爸爸上班去了。他不知道爸爸已经离开许多天了。

    每天晚上,我都会候着电话。我帮不上儿子什么忙,告诉他家里一切平安也好。

    我们家是农村出来的,条件又特别差,出个大学生不容易。我一辈子最高兴的事就是有这样一个争气的儿子。由于从小家境不太好,我一直觉得亏欠了他许多。

    看到孙子我就想起了儿子小时候的样子,每天哄着小孙子,我的心里会好受一点。我希望儿子能平平安安,早日归来。

    (老人的小孙子高兴地玩着积木,扒弄着地上的扑克。

    阳光透过窗帘照在老人脸上,使她残存的泪珠分外明显。不到三岁的小孙子不断地用手拍着奶奶。临走时,小孩跑出来非要我抱,他想跟我一起出去。看来,他还是想爸爸,只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女儿别哭

    倾诉人孟明兰

    年龄63岁

    职业退休教师

    采访地点刘孟丽家

    采访时间5月8日

    女儿丽丽从小的志愿就是当个医生,她爸爸也是医生。她如愿以偿了。

    女儿话不多,却和我最贴心。记得1979年时,物资还很紧张,我高烧40度,那时丈夫也出差了。我是河南人,喜欢吃面条,年仅11岁的女儿匆忙做了碗面条端给我吃。我问她:“你呢?”她懂事地说:“我吃了,吃了一碗剩饭。”

    花开花落,转眼间女儿已经35岁了。这几年家里出了一些变故,女儿离婚了,成了单身母亲。

    我知道女儿不容易,就过来帮她带孩子,每天从鲁巷跑到亚贸,再跑回去照顾老头子。可我又得了淋巴癌,加上老头子的心脏也有点问题,我们反而让孩子操心了。

    女儿上班时要伺候病人,下班后又要伺候我。她怕别的护士打针我痛,我得癌症以后她每天回家亲自给我打针。她太累了,常常衣服都没脱倒在床上就睡着了。看到她这么累,我真是心疼啊。她没有在我面前叫过一句委屈,可越是这样,我的心里就越难过。

    只要一有危险任务,女儿总是冲在最前头。从1998年的抗洪到现在,她每次都是志愿上第一线。这次赴京抗非典,女儿又主动报了名。她告诉我的时候,我并没有阻拦,更没有责怪,我只是在电话里跟她说:“千万要保重身体。”不过女儿太瘦了,我怕这会减弱她的免疫力。她劝我不要往她家跑了,她怕我重病在身,还做过化疗,身体吃不消。

    外孙是个调皮的孩子,自从知道妈妈要去北京,他就变得懂事多了。他和我商量了半天,掏出自己的零花钱,买了洗发精和别的东西送给妈妈。

    现在,我看电视只看新闻和关于预防“非典”的节目。我把预防“非典”的方法和知识都记了下来,尽管我知道女儿对这些都很清楚,可她每次往家里打电话,我还是一遍又一遍地讲给她听,我不怕她说我口罗嗦。无论她多大,在我心目中始终是个孩子。

    我通过朋友打听到医护人员穿隔离服的程序很复杂,每次都需要半个小时,穿着它还很麻烦,既不能吃饭也不能喝水。他们一工作至少有6个小时,穿这种衣服虽然安全,可过不了半个小时就会流一身汗,因为里面有一层是不透气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隔离病菌。干完活后,还要用药水洗鼻子和眼睛,才能脱隔离服休息。

    我理解女儿所做出的牺牲,疫情就是“宣战书”,为国出力是他们的职责。

    女儿是个特别善良的孩子,别说对我,就是和单位里的人也没红过脸。她特别喜欢为病人担忧,喜欢独自流泪。可是这次,女儿你千万别哭。你多保重,妈妈在武汉等你安全回来。

    (孟明兰老人由于癌细胞转移,脊椎曾经骨折过,所以行动一直不便。但老人对自己的病情并不是很在意,对在北京的女儿倒是满心的牵挂。)
第三十九章 徘徊在爱情的十字路口
    倾诉人:宁东明(化名)

    职业:销售经理

    年龄:29岁

    采访时间:4月19日

    采访地点:名典咖啡厅

    (他个子不高,但自有一股魅力,吸引你不得不坐下来,好好听他的故事。一谈到爱情,他的手就会忍不住颤抖,看得出来他曾经受过伤。)

    往事如烟

    放下手机,我突然感到全身发冷。谈了整整七年的恋爱,最后还是分手了。其实,我早也累了、疲了,可当我听到分手消息的时候,我心里还是吃了一惊。爱商妮(化名)已经成了我的习惯,我本以为我们会走进婚姻殿堂的。

    我们曾经也享受过欢乐。翻开旧日的照片,就走进了我们的爱情记忆。看商妮的面容,我开心地笑了,其中一些照片的拍摄情形到现在我都记得。比如有一次我把商妮高高举起,自动相机忠实地记下了这快乐的瞬间。

    商妮选择了我让所有的人瞠目结舌。我身高不足1.65米,站在穿平底鞋都有1.70米的她旁边像她的小弟弟。而且我的家境贫寒,商妮的家境却很优越。她放弃了许多追求她的男生,独独把绣球抛向了我。

    商妮常常在足球场边为我加油。她后来告诉我,她就喜欢我身上的那股子拼命劲。我就是受伤了,碰到头破血流也不认输,也要坚持到底。

    认识她以前,我倒不觉得我有什么优点。虽然我成绩好,但没多少同性朋友。我不是个喜欢和别人交流思想的人,又不懂妥协,特立独行。但我吸引了商妮的目光,得到了她的爱。她每次回家,都特地带许多美味佳肴来给我改善生活。有时我想:我何德何能,值得这么好的一个女孩来爱我?

    不谐之音

    时间长了,我也觉得这份爱沉甸甸的。商妮在无形中给了我一种压力,她让我觉得自己一定要干出点成绩来才对得起她。

    另外让我苦恼的是她父母不看好我俩的感情,而且我父亲也不愿意我俩有所发展,父亲见商妮家境比我家好,怕将来我和她在一起会受气。

    同学们中也有些不好的议论,有些曾经喜欢商妮的人,把我议论得非常不堪。有人说我追到商妮用了卑鄙的手段,还说我是看上了商妮的钱,更多的同学说商妮迟早会把我甩了。

    那些烦恼随着毕业成了过去式。我和商妮幸运地签了同一家上海的企业。望着同学们羡慕的目光,我得意极了。我暗想:商妮没有看走眼,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没想到上海并不是太适合我,虽然我做了许多努力,可业绩总比同事们差一截。好强的我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可是又毫无办法。我不得不安慰自己:这是生命里的冬天,任谁都会碰上的。

    可我的冬天也太长了。

    失落的爱情

    商妮刚到上海也有短暂的不适应,可她很快就调整了过来。我们的薪水和业绩挂钩,商妮赚的钱是我的两倍。

    刚开始同居时,商妮要求和我经济上实行AA制,我笑着答应了。结果是,她穿着昂贵的丝质睡衣,我却为日常开支发愁。我自然不会向她开口,尽管我的日子过得挺艰难。

    自从得到老板的信任之后,她对我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在金钱上面她变得计较起来,总是把账算得一清二楚,生怕我沾了光似的。身为漂亮的女职员,她经常被老板带出去应酬,她开阔了眼界,对我越来越不满,埋怨越来越多。

    尽管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可我们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亲热过了。只要我有表示,她就会不耐烦地翻过身去。好几次,我试着和她交流,她都借口太累,翻身睡去。

    三年过去了,商妮得到了提升。升职后,商妮应酬得越来越晚。她对上海这座不夜城喜爱得发狂,对我则越来越看不上眼。只要我和她讲话,她就会毫不犹豫地打断我。在她眼里,我是个失败者,没资格和她平等对话。

    公司里有个叫孙恒(化名)的副经理,开始追求商妮。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就觉得他对商妮关心得有些异乎寻常。不管商妮有什么提案,不管是对是错,他都会表示支持。商妮的迅速提升与此有关。

    他刚过30岁,是上海人,和妻子因性格不合离了婚,属于“钻石王老五”。听公司里的资深职员说,商妮和他的前妻长得有点像,他因此对商妮深有好感。

    我要求商妮和他保持距离,商妮拒绝了。不过,她并没有搬出去。我想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主要是她对我还残留着几分爱意吧。但那段时间我太颓废了,被太多失败打击得垂头丧气,丧失了以往那种一往无前的气魄。我开始在公司里混时间,每天报到之后,就在公司里玩电脑。我觉得在外边跑了也没用,索性不卖力算了。

    商妮对我越来越冷淡,和孙恒的关系却越来越亲密。

    考虑到留在上海没什么发展前途,我决定回武汉。我劝商妮一起走,可她不愿意,她已经喜欢上了现在的职位以及优厚的待遇。她还有个没说出口的理由,就是她喜欢孙恒。她一直只欣赏那种有能力的男人,原来是我,现在是孙恒。

    我一个人回到了武汉。回来后,她一直没给我打电话。

    起初,我没能找到工作,每天我都在无聊和痛苦中度过,那种感觉每个曾经失业的人都深刻地感受过。

    那天,我的手机突然响了,看见上面是商妮的号码,我有种不祥的预感。尽管有所准备,她的话还是把我扔到了冰窖里。商妮说她已经和孙恒订婚了。我不想再听下去,匆忙挂掉了电话。

    我颓废了好长时间,拒绝见任何人,我不想自己被人嘲笑。

    我没再打听任何关于商妮的消息,极力想将她遗忘。

    重来一次

    春天的到来,比我想像得要早。

    伤心过后,日子还要重新来过。兜里的钱快花光了,再伤心下去,我就会饿死。我放低起点,找到了工作。骑驴找马,我跳了好几次槽。随着经验的增多,我工作起来越来越顺手。我得到了提升,事业蒸蒸日上。看来我当初没有留在武汉发展是一个错误。随着事业的顺利进展,我的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