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贼吞天下-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留在了河内郡,占据县城,独立发展。
如今与吕布南北呼应,相互之间颇有往来。
许康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进了并州军的大营。
第七十九章 荀攸进言()
对于许康加入并州军,吕布是极为兴奋的,为此还专门拨出八百骁勇战士归许康统领。
许康对此也不客气,安心的收下这部分士兵后,与自己带来的一百多辽东亲卫混编成新的一军,这样就使他掌控的部队人数迅速扩张到了将近一千人,勉强配得上他校尉的身份了。
只是并州军一向团结,从未有外地人到军中为官的先例,因此当这八百士兵得知自己的上司竟然不是并州人后,不免要做些小动作。
烦人的唠叨,刺人的蔑视等行为都仅仅是这些士兵表达自己不满的一种方式,这些对许康来说只能勉强算是初级阶段的小手段而已,实在不值得将其放在心上。尤其是现如今,许康文有荀攸出谋划策,武有赵云所向披靡,没几天功夫便将这八百士兵收拾的服服帖帖,再无人敢质疑他的地位了。
于是骁骑营在许康,荀攸,赵云三人的通力合作下很快步入了正轨,训练强度也在许康的要求下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甚至已经超过了原并州军的训练水平。
只是许康愿意倒贴钱财帮助士兵们改善伙食和居住环境,所以至今还没有引起太多士兵们反感。
荀攸作为被许康点名招入麾下的人才,本来以为会得到许康的另眼相待。却没想到许康对他似乎也普通的很。
想起二人第一次见面情景,当时许康只是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便将一大摞需要解决的文书仍在了荀攸面前,然后自己施施然离去。搞得荀攸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和那小山般高的文书,只得疑惑的眨眨眼。
心中暗自思量难道许康费尽关系将自己从黄门侍郎的位置上调来,就是为了帮他处理文书吗?
虽然有些困惑,但为了自己的目的,荀攸依旧耐着性子将工作一一做完。
其后的几天,帮许康处理并州军的各种军务,疏导士兵们的不满情绪,提供一些训练上的建议等活动让荀攸忙的是团团乱转,毫无心思去想其他事情。唯一让他心理平衡的便是许康对其颇为信任,几乎是言听计从。但二人之间似乎又隔着一堵无形的屏障,怎么也亲近不上来,让荀攸想要说服许康一同反董的话语一直无法说出口。
但是荀攸是何许人也?身为曹操未来的“谋主”,岂会被这一点小困难吓到。
经过短时间的相处,尤其是从他几个“好友”处得知,许靖与王允过从甚密的消息后,荀攸已大致确定了许康的立场。
虽然因为出身的问题,山东世家中人并不太信任出身并州的王允,但对他反抗董卓的立场还是很明确的,而且从没有人怀疑。既然许家和王允关系密切,那许康自然也是值得信任的人了。
明白了这一点,荀攸到也大胆,竟然直接询问起许康对刺杀董卓的意见。
许康简直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一击打蒙了。对于荀攸这样的经世之才,许康自然是不会放过,只是二人相处的时间毕竟还短,远没有到相互交心的地步,难道真像书中写的那样,“与其语,大悦”,接着便能收得对方的忠心了。那岂不是如儿戏一般。
所以许康便打算先这么将荀攸养着,也利于将来再杀熟。既然已经到了自己的阵营里,哪还有他随便离去的机会。
只是,许康怎么也没想到,捅开二人之间羁绊的竟然是荀攸。要知道,董卓如今毕竟是相国,刺杀他可是重罪,非心腹之人,谁敢轻易透漏。若不是熟知历史上荀攸的为人,许康恐怕就要认为他是董卓派来试探自己的人了。
也正是因为明白荀攸不可能是董卓的人,所以许康才更加疑惑,道:“你们真的选择要刺杀董卓?不是我泼你们冷水,董卓乃是当世有名的武将,一辈子战场厮杀,若是不懂些自保的方法,你觉得他有可能活到现在吗?”
荀攸道:“你说的是没错,董卓身边常年侍卫林立,很难接近,但是我们相信老虎也有打瞌睡的时候。终究有一天,董卓会有放松警惕之时,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那一天的到来,然后给他致命一击。”
许康笑道:“这样被动的等待要等到什么时候?”
“这个倒不用担心,我们已经与山东各州牧守取得联系。他们会先起兵反董,迫使董卓不得不分兵拒敌,到时候身边的防御自然会减弱,这样就有我们的机会了。”
许康一愕道:“若是如此确实有些机会,只是此事既然你们已然商定,又来寻我做甚?”
“将军的武艺天下少有,手下更有赵云,典韦这两位‘万人敌’,若是有大人三人出手,则事必成。”
原来是想让自己做出头鸟啊,许康心中冷笑一声,按捺住不满,道:“你说的虽然有理,可是我还有一事不明,请先生教我。”
“大人客气了。”
“我听说皇甫嵩大人在长安拥精兵4万,只要他愿意挥兵东向,诛杀董卓如反掌耳。你们既然这么想推翻董卓,为何一直不联络他?”
荀攸显然没想到许康会突然问这么个问题,微微一愣,嘴角抽搐了一下,似乎是想笑,道:“大人为何有此一问?”
许康倒是老实,道:“只是个人兴趣而已,虽然我从没见过皇甫嵩大人,但对他一向敬仰。我想以他的本事和威望,只要登高一呼,便是董卓手下的凉州军恐怕都要临阵倒戈,何愁大事不成?但是诸位为何非要舍易求难,到山东去另行招募军队,难道真的是为我大汉着想。”
荀攸脸色巨变,道:“恕下官不懂大人的意思,大人何出此言?”
许康淡淡笑道:“你不必紧张,也不必瞒我,其实原因我大致也能想到,无非是因为皇甫嵩是凉州人罢了。”
荀攸无言以对,只得沉默相应。
许康不为己甚,笑着道:“先生之爱国之心许康自然清楚,请先生在此经管放心,诛杀董卓亦是吾之愿也。将来若有什么用得着在下的,请尽管吩咐。”
荀攸一愣,明显有些不明白许康的态度怎么会转变的这么快,刚刚不还是对己方刺董的方案不甚满意吗?怎么这一会儿又主动请缨了?他到底有什么打算?
第八十章 天下局势()
公元190年,董卓以皇帝登基,天下新定为由改年号初平,却没想到反而招来了自己一生最大的敌人袁绍。
当袁绍看到这个年号时,当真是大喜过往,本来对反叛董卓还有些犹豫的,如今却是一下子坚定起来。你道是为什么?全因袁绍字本初,让他觉得此年号乃是上天授予他“平定天下”之责的证明。
其实早在公元189年的十二月,曹操已经在己吾率先打响了反抗董卓的第一枪,甚至不惜假传圣旨说自己是奉了皇帝的密诏,要求天下诸侯响应。
奈何他平时名声不佳,再加上宦官的出身,结果竟无一位大臣响应,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董义举搞得像是一场冷笑话。
最后曹操无奈,只得灰溜溜的领着自己的几千部队投到陈留太守张邈的麾下寻求庇护。
可是到了初平元年正月,东郡太守乔瑁得曹操之举的启发,当然他没有曹操那么大胆,不敢假传圣旨,而是以朝廷三公的名义,发布檄文,历数董卓的恶行,号召天下勤王诛董。
虽然这件事很快便被朝廷出面澄清,三公更是亲自发声,说根本就没给乔瑁写过什么书信,更不要说檄文了。
但,显然这一切对一些有心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当初董卓入主洛阳,预示着以并凉二州为代表的山西世家终于从山东世家手中夺过了朝廷的统治权。
而山东世家则摄于董卓军力的强大,不得不选择离开中央,出走地方。但这并代表他们会如此轻易的就放弃本来属于他们的权力。
为了反击董卓的暴行,由山东世家出身的牧守们决定以暴易暴,也纷纷招募军队。经过这大半年的准备与修养,如今的牧守们各个实力雄厚,每个人都是摩拳擦掌,自信满满的想要重新夺回东汉朝廷的最高权力。
“三公手书”无论真假其实对山东世家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只是让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名正言顺起兵的理由罢了。
于是袁绍第一个响应,起兵三万,从渤海郡杀出,直达河内。与河内太守王匡汇合后从北面威胁洛阳。
其后,冀州牧韩馥,后将军袁术,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豫州牧孔伷,长沙太守孙坚等各方有实力的人物纷纷登场,每个人都想凭借书中的权利为自己书写出一篇辉煌的未来。
但是如今的董卓实力毕竟还很强大,为了和其抗衡,这些牧守们歃血为盟,发誓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董卓。
袁绍以其天下第一的家世和海内知名的威望,理所当然的荣任为盟主。自号车骑将军,并为每一个入盟的牧守们加官进爵,俨然如朝廷一般。
虽然已经结盟,但他们还不至于蠢到将兵力集结一处,那样不但耗时耗力,还不利于军队的展开和作战。
于是,天下为此很快形成了四个主要的反董基地。
排名第一的自然是河内,因为这里驻扎着联盟的盟主袁绍,所以成为天下英雄好汉向往的地方。这里的兵力构成主要有三部分,分别是袁绍的三万人,王匡的一万人以及韩馥派来支援的一万人。另外韩馥还亲自统领五万大军驻扎在邺城负责军粮军资的供应。
第二是酸枣,这里驻扎的几乎全是兖州军,分别归属于张邈,刘岱,乔冒,袁遗,鲍信等官员,拥兵达十万之众,是反董势力中兵力最多的一支部队。
第三是颍川,驻扎了豫州牧孔伷和陈国相许约膀4ㄌ乩顣F的部队,人数不足三万。但却是离洛阳最近的一支部队。
第四是鲁阳,本来只是袁术的招兵之处,实力最弱,后来因为得到长沙太守孙坚的投效,他的军力才陡然强盛起来,尤其是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答应为他供应各种军事物资后,使袁术的发展越发的一帆风顺。如今也已招兵近五万人,足够和袁绍想媲美了。
眼见山东各地反董力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困在洛阳的董卓终于坐不住了。尤其是得知牛辅率领三万凉州精锐在围剿河东白波军时竟然铩羽而归,更是如一泼凉水浇下,让他的心都是哇凉哇凉的。
高大的宫殿内,董卓来回惶急的快步走着,同时各种抱怨不停的从嘴中飞出:“这些山东人到底想干什么?老夫已经把那么多重要的州府都让他们掌管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满的?竟然还要来反老夫,简直该死,该死。”
李儒到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揣着手,低着头,顺着眼,竟是一言不发。
董卓等了半天,终于忍不住道:“都到这个时候了,有什么解救的办法你就快说吧?”
李儒这才抬起头,淡然笑道:“先给岳父说一件好消息吧,也好放松一下心情。皇甫嵩已经接受圣旨,答应出任城门校尉一职,如今已经在来洛阳的途中了。”
董卓本对李儒的态度有些不满的,只是听到最后一句却是一愣,随即大喜,有些不敢相信的道:“他竟然真的来了?”
李儒点点头道:“皇甫嵩一向忠于汉室皇帝,面对皇上亲下的诏书,又岂敢不从?”
董卓哈哈笑道:“我到皇甫嵩是如何英雄,原来也不过如此。这样就太好了,本来皇甫嵩在长安,白波军在河东,两股势力卡死了我们与凉州的联系。如今皇甫嵩归来,长安到了我们手中,这样我们终于可以从凉州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援了。”
李儒却对此有不同意见,道:“皇甫嵩虽降,但白波军如今势力正盛,若是被山东世家们收买,南下潼关,恐怕一样可以切断我们与凉州的联系。再说,就算我们守住了潼关,但来自凉州的支援也会越来越少。”
“为什么?”董卓惊讶道。
“凉州王国之乱虽然已经被皇甫嵩平定,但韩遂和新近崛起的马腾却是两个更难对付的角色,若不能将他们收为己用,将来恐怕凉州难保。”
“那该怎么办?”董卓闻言,竟比得知袁绍叛乱还要担心。这也难怪,董卓的支持者基本上都是来自凉州。若是洛阳丢失了,他至少还可以退回凉州做一方之主。
但若凉州丢失了,他将真的变成一无所有。
第八十一章 迁都长安()
目前摆在董卓面前的局势还是很明朗的,东面是无论如何都想将他赶下台去的山东各诸侯,西面则是连续不断以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