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448-素问识 >

第19部分

448-素问识-第19部分

小说: 448-素问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留瘦不移x 吴。改瘦作 。注云。 。论语人焉 哉之 。匿也。言病邪留匿而不移。简按通评虚实 
论。瘦留着。滑。改瘦作 。吴亦从之。并似不稳。 
x节而刺之x 张云。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 
志高同。简按当从王注。 
x见通之x 新校正。引甲乙。是。 
x瞳子高者x 张云。瞳子高者。目上视也。戴眼者。上视之甚。而定直不动也。马云。此章(二十五 
字)为第八节之脱简。吴直移之于前文足太阳气绝者云云之后。 
x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x 马云。王注以为错简者。是也。愚疑是第七节中手徐徐然下之脱简。简 
按此一句。吴以为血实于上之治法。志高并以为刺手太阳。而补足太阳之治。俱不可从。 

卷三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属性:马云。别。彼劣切。内言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脉。各有分别。故名篇。吴云。言经脉别有所论 
出于常谭之外也。简按马注五脏别论云。别。如字。此乃五脏之别是一论。此解为是。而于阴阳别论。却读为 
彼劣切。乃与此篇并误。 
x脉亦为之变乎x 张云。脉。以经脉血气。统言之也。志云。脉乃血气之府。气逆则喘。血液为汗。故 
帝问脉。而伯答其喘汗焉。 
x夜行则喘出于肾x 吴云。此下四条言喘。后五条言汗。气血之分也。肾受气于亥子。故夜行则劳骨 
损阴。喘出于肾。 
x淫气病肺x 张云。淫气者。阴伤则阳胜。气逆为患也。肺肾为母子之脏。而少阴之脉。上入肺中。 
故喘出于肾。则病苦于肺。 
x有所堕恐喘出于肝x 简按恐。为肾志。王谓生于肝。未知何据。诸家亦欠详。 
x度水跌仆x 马云。度。渡同。跌。音迭。仆。音付。 
x摇体劳苦汗出于脾x 吴云。摇体劳苦。用力勤作也。脾主四肢。故汗出于脾。高云。伤脾主之肌肉。 
故汗出于脾。不言肺者。以汗皆出于肺主之皮肤也。 
x浊气归心x 张云。浊。言食气之浓者也。如阴阳清浊篇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是也。心主血脉。 
故食气归心。则精气浸淫于脉也。 
x行气于府x 吴。府上。增玄字。注云。毛属肺气。脉属心血。毛脉合其精。则行气于玄府。是为卫气。 
玄府。腠理也。志云。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夫皮肤主气。经脉主血。毛脉合精者。血气相合也。六腑 
为阳。故先受气。高云。皮毛百脉。合肺输之精。而行气于六腑也。简按马张仍王注。以腑为膻中。其义虽详 
备。以膻中为腑。经无明文。况下文云。留于四脏。志高之义似是。故姑从之。吴添玄字。玄府。腠理也。大 
误。玄府。汗空也。与腠理自异。 
x府精神明留于四脏x 高云。六腑之精。合心藏之神明。留于肺肝脾肾四脏也。马云。始行于手太阴 
肺经。通于心肝 
脾肾之四脏。而四脏之精。皆其所留是气也。李云。留。当作流。吴云。四脏。形之四脏。一头角。二耳目。 
三口齿。四胸中也。简按吴注误。 
x归于权衡x 吴云。言其平等。而无低昂也。高云。权衡秤物。而得其平也。言脉之浮沉出入。阴阳和平。 
x气口成寸x 汪昂云。此脉之所由来也。气口亦名寸口。百脉之大要会也。马注。与鱼际相去一寸。故 
名成寸。张注。分尺为寸。按脉前为寸。后为尺。中为关。此云成寸。盖兼关尺而言之也。医者由此察脉知病。 
以决人之死生也。李云。脏腑既平。必朝宗于气口。成一寸之脉。以决死生也。 
x饮入于胃x 马云。按饮入于胃以下。乃言饮而不言食。李东垣脾胃论。朱丹溪纂要书。不考上文为食。 
乃改为饮食入胃。则于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之义。大背矣。殊不知上文之食。含蓄饮义。而下文之饮。必难以 
兼食也。何诸医书皆宗李朱。而不考经旨矣。 
x游溢x 吴云。游。流行也。溢。涌溢也。张云。游。浮游也。 
x水精四布五经并行x 张云。水因气生。气为水母。凡肺气所及。则水精布焉。然水名虽一。而清浊有 
分。清者为精。精如雨露。浊者为水。水如江河。故精归五脏。水归膀胱。而五经并行矣。五经。五脏之经络也。 
x阴阳揆度x 马云。五脏并行乎。水精真有合于四时五脏。及古经阴阳揆度等篇之常义也。志云。揆 
度。度数也。总结上文。而言经脉之道。合于四时五行之次序。阴阳出入之度数。以为经脉之经常。 
x太阳脏独至x 高云。三阳主六腑。腑能藏物。亦谓之脏。张云。此言脏气不和。而有一脏太过者。 
气必独至。诸证不同。针治亦异也。吴云。独见太阳脉象。下文象三阳而浮。是。 
x下输x 马吴张并云。膀胱经之输穴束骨。肾经之输穴太溪。高云。太阳之脉。起于足小指之至阴。故 
当取之下输。俞。输穴也。 
x重并也x 志云。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阳明之独至。是太少重并于阳明。阳盛故阴虚矣。 
x当泻阳补阴取之下输x 马吴张并云。阳明之输陷谷。太阴之输太白。高云。阳明之脉。起于足大指 
次指之厉兑。故当取之下输。 
x 前卒大取之下输x 马吴张并云。卒。猝同。下输。谓临泣也。高云。少阳起于足小指次指之窍阴。 
故亦当取之下输。 
x一阳之过也x 马云。过者。病也。张云。此释独至之义。为一脏之太过。举少阳而言。则太阳阳明 
之独至者。其为三阳二阳之太过可知也。一阳。少阳也。 
x五脉气少x 征四失论云。诊不中五脉。吴云。五脏皆受气于脾而后治。若胃气不调于脾。则诸脉皆 
失其母。无以受气。故气少也。 
x宜治其下输x 马吴张并云。补足阳明之陷谷。泻足太阴之太白。 
x一阳独啸少阳厥也x 马张据新校正。一阳作二阴。少阳作少阴。张云。独啸。独炽之谓。盖啸为阳 
气所发。阳出阴中。相火上炎。则为少阴热厥。而阳并于上。故心肝脾肺四脉。为之争张。而其气则归于肾。 
故曰独啸。志云。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气激于舌端而清。为之啸。盖气郁而欲伸出之。简按啸。说文。 
吹声也。诗笺。蹙口而出声。唐 
孙广啸旨云。气激于舌而清。谓之啸。王云。耳中鸣如啸声。马吴根据之。于义不允。当从张注。 
x宜治其经络x 马张并云。太阳经穴昆仑。络穴飞扬。少阴经穴复溜。络穴大钟。 
x厥阴之治也x 张云。治。主也。 
x真虚 心x 张云。肝邪独至。真气必虚。木火相干。故心为 痛。高云。真虚。犹言真假。 。忧也。 
言厥阴治之真假。当忧心以审之。即太阴之用心省真也。简按 。与 (阴阳别论)之 同义。高注迂僻不可从。 
x调食和药治在下输x 张云。调和药食。欲其得宜。用针治之。乃在下输厥阴之输。名曰大冲。愚按此 
篇何以知其皆言足经。盖以下输二字。为可知也。亦如热论篇。伤寒言足不言手之义。又如诸经皆言补泻。而 
惟少阳一阴不言者。以少阳承三阳而言。一阴承三阴而言。因前贯后。义实相同。虚补实泻。皆可理会也。至 
若一阴调食和药一句。盖亦总结上文而言。不独一经为然。古经多略。当会其意。 
x象三阳而浮也x 张云。太阳之象三阳者。阳行于表。阳之极也。故脉浮于外。志云。象者。像也。 
三阳。阳盛之气也。言太阳脏脉。象阳盛之气而浮也。 
x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x 马云。少阳为阳之里阴之表。所谓半表半里者。是也。其脏为阳之初生。故 
脉体滑而不实。象一阳之为初阳也。 
x象大浮也x 马云。阳明虽为太阳之里。而实为少阳之表。比之滑而不实者。则大而浮矣。仿佛乎太 
阳之浮也。 
x言伏鼓也x 马云。太阴则入于阴分。脉虽始伏。而实鼓击于手。未全沉也。 
x肾沉不浮也x 马云。二阴虽相搏而至。然肾脉沉而不浮 
也。由是观之。则厥阴为沉之甚。又非二阴比矣。张云。详此明言二阴之脉象。而前无二阴之至。前有一阴之 
至。而此无一阴之脉。信为古经之脱简。而上文一阳少阳之误。即此节也。○吴云。此篇。自太阳脏独至以下。 
言经脉证象。自是一家。故云别论。 

卷三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属性:x法四时五行而治x 志云。法于四时五行。而为救治之法。高云延医之。 
x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x 白虎通云。五行。言行者。欲言天行气之义也。汉艺文志云。五行者。五常之 
形气也。释名云。五行者。五气也。于其方各施行也。尚书正义云。五行。即五材也。言五者。各有材干也。 
谓之行者。若在天则五气流行。在地则世所行用也。 
x卒闻之x 马云。卒。尽也。素问灵枢。言愿卒闻之者甚多。其义仿此。 
x肝苦急x 吴云。肝为将军之官。志怒而急。急则自伤而苦之矣。宜食甘以缓之。则急者可平也。马云。 
凡饮食药物皆然。 
x心苦缓x 吴云。心以长养为令。志喜而缓。缓则心气散逸。自伤其神矣。急宜食酸以收之。 
x脾苦湿x 吴云。脾以制水为事。喜燥恶湿。湿胜则伤脾土。宜食苦以燥之。 
x肺苦气上逆x 吴云。肺为清虚之脏。行降下之令。若气上逆。则肺苦之。急宜食苦。以泄肺气。 
x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x 张云。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辛从金化。 
水之母也。其能 
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惟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志云。以上论 
五脏所主之时日。及五苦五味。以下论五脏之病。有间甚之时日。及五欲五补五泻。简按王好古汤液本草。有 
五脏苦欲补泻药味之例。李中梓医宗必读。有苦欲补泻论。当稽考。 
x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x 滑云。此一句九字。疑元是注文。 
x持于冬x 汪机云。愚谓执持坚定也。犹言无加无减。而平定也。 
x下晡x 玉篇。晡。申时也。简按史记天官书。旦至食。食至日 。日 至 。 至下 。下 至日入。 
知是下晡。在晡时之后。日入之前。吴以为申酉。是也。 
x急食辛以散之x 吴云。肝木喜条达。而恶抑郁。散之则条达。故食辛以散之。 
x用辛补之酸泻之x 吴云。顺其性为补。反其性为泻。肝木喜辛散。而恶酸收。故辛为补。而酸为泻也。 
简按辛。金味也。金克木。乃辛在肝为泻。而云用辛补之何。盖此节。专就五脏之本性而言补泻。不拘五行相 
克之常理也。下文心之咸亦同。 
x心欲软x 吴云。心为火脏。心病则刚燥矣。宜食咸以软之。盖咸从水化。故能济其刚燥使软也。 
x用咸补之甘泻之x 吴云。心火喜软而恶缓。故咸为补。甘为泻也。马云。此乃因其性而治之耳。 
x温食饱食x 吴。温。作湿。注云。湿食。水果之类。高同。云。湿食。水湿之食也。张云。温。言 
非热。防滞也。简按二说未详孰是。 
x日 x 书无逸疏。昃。亦名 。言日蹉跌而下。谓未时也。熊音。 。音迭。日昃也。简按吴云。 
日。戌也。张云。日 曰 。 
并误。盖 乃昃之讹。 
x下晡静x 简按据前后文例。当是云日中静。王注一本或云之说。却似有理。然经文其例不一。往往 
有如此者。姑仍旧注。 
x夜半静x 简按据前后文例。当是云日 静。 
x肺欲收x 张云。肺应秋气。主收敛。故宜食酸以收之。 
x HT x 张云。 。音翠。HT 。音哀。 HT 。烧爆之物也。韵会。 。烧也。荀子解蔽注。 。 
灼也。广韵。热甚也。 
x肾欲坚x 张云。肾主闭藏。气贵周密。故肾欲坚。宜食苦以坚之也。高云。肾病则水 。故肾欲坚。 
苦为火味。故能坚也。 
x至于所生而持x 于。甲乙作其。非。 
x x 熊音。 。乎光反。目不明也。 
x胁支满x 周语注。支。拄也。吴云。支满者。两胁支离而满也。志云。支满者。少阴之支络。满痛 
于胁下也。并误。 
x胁下痛x 甲乙。作两 痛。 
x肩甲x 马云。甲。胛同。 
x舌下血者x 张云。心主舌。故取舌下血。以泻其实。简按甲乙。无舌下二字。近是。 
x其变病x 吴云。如笑不休之类。张云。谓病属少阴。而证有异于前说者。简按王为呕变。未允。 
x 中x 马云。手少阴之 。阴 穴也。(本于王注)张云。 。隙同。高云。其变病者。言始病心包 
之经脉。今变病太阳之孙络。当刺 中。而取其血者。 中。足太阳之委中。乃 中央之合穴也。简按据刺腰 
痛论。 中。即委中。刺疟论。太阳疟。刺 中。甲乙。作 中。王引黄帝中诰图经云。委 
中主之。古法以委中为 中也。似高注不可废。 
x肌肉痿x 马吴据新校正。肌。作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