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亦舒(短篇集) >

第48部分

亦舒(短篇集)-第48部分

小说: 亦舒(短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成讶异,“雅子,会不会是我多心?你听上去好似气馁。” 
雅子连忙改变话题。 
星期天,雅子到小郭侦探社听休息。 
她的心情矛盾:最好什么都查不到。 
委托了侦探,却希望什么都查不到,心态多么奇怪。 
小郭招呼她:“方小姐,有结果了。” 
雅子的心一沉。 
他给她看照片,一男一女在一间咖啡室里会面,姿势亲昵,男的是宋立成,女方是位年轻漂亮的小姐。 
雅子立刻呆住。 
“还有一卷录音带对白,让你听。” 
录音带声线有点模糊,可是足以辨认男方正是宋立成。 
对话如下。 
“恭喜恭喜,几时举行婚礼?” 
“快了。” 
“很爱她吧?” 
“是,她是位可爱上进的女孩子,毫无私心地对我好。” 
“是你的福气,相信一定比我更适合你。” 
宋立成不出声。 
(笑)“一定比我更好吧。” 
“人同人比较是不公平的。” 
“当年我们也差点结婚。” 
宋立成改变话题,“祝你往美国升学顺顺利利。” 
“是,还老提过去的事干什么,我所要的,并非一个量入为出的小家庭,我要创业,立成,祝我成功。” 
“愿你心想事成。” 
录音带至此为止。 
雅子一声不响。 
小郭说:“这位野心勃勃的小姐,名叫黎影懿,是宋立成大学里同班同学,他没有同你提起过?” 
雅子摇摇头。 
“他心里早已没有她,故此不提也罢。” 
雅子微笑,这位小郭先生真是好人。 
“除了这件事,宋立成生活很正常,上班下班,回母亲家吃饭,替侄子补习,是位标准青年。” 
雅子忽然问:“依你看,他生活是否沉闷?” 
小郭侦探回答得很技巧,“他循规步矩。” 
“他对事业有无野心?” 
小郭答:“看样子比较安于现状,星期三四五,公司举办经济讲座,他都没有参加,有一天他陪母亲看电影,另一天与你逛公司。” 
雅子有顿悟,“这是黎小姐离开他的原因吧。” 
小郭欠欠身,“我不愿猜测。” 
一定是,不是因为他花天酒地,行为不规,而是因为他太过老实,不思上进。 
这真是个惊人的发现。 
三年或是五年之后,人人升了职,他可能仍然依然故我。 
慢着,廿七岁的宋立成好似从来没有提过升级之事,他好似自毕业后就一直守在那个岗位上。 
雅子呆住了。 
已经论到婚嫁,她对宋立成的性格却尚无真正了解,宋立成英俊、性情好,具生活情趣,但,他却不是一个对事业有野心的人。 
若方雅子甘心,倒也无所谓,快乐与金钱权势其实不挂钩,可是方雅子是个时髦女性,她渴望得到的远不止一个量入为出的小家庭。 
这时小郭说:“方小姐,我们下个星期会继续留意他的行踪。” 
雅子离开侦探社。 
回到家,雅子的思维并没有休息。 
真的,立成有空情愿做几个菜招呼朋友,打一场桥牌,嘻嘻哈哈又一天。 
谁升了,谁离职,谁加薪这些事,从来不使他烦恼,他名下没有物业,也并无太多节蓄,家里小康,毋须他出力,将来,相信还有小数遗产可以承继,生活是不忧的,可是…… 
黎小姐也肯定看到了这一点。 
所以才离开可爱的宋立成。 
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光是纯良是不足够的,还得有利用价值才行。 
第二个星期,小郭报告道:“宋立成毫无越轨之处,星期四晚与同事送行,出去喝过啤酒,那位同事调职到伦敦,半年后可望升级,这个机会听说原属于宋立成,他推却了,说要筹备婚礼。” 
雅子发呆。 
小郭先生这时温和地说:“人各有志,各适其适。” 
雅子作不了声。 
小郭先生也不便再说什么。 
过半晌雅子问:“有无法子找到写告密信的人?” 
小郭说:“那人无中生有,目的是要你生活不舒服,换言之,姓名不重要,他是一个不喜欢方雅子的人。” 
“我自问并没有得罪人。” 
“是吗,”小郭微笑,“你得到那么多,在一个一无所有的人眼中,毋须牵涉到打骂,你已经得罪了他。” 
过一会雅子说:“我的生活并没有他人想象中那么好。” 
这是真的。 
她嘱咐小郭把帐单寄给她,又郑重道谢。 
回到家中,象是与人打了一场仗似的,疲倦得抬不起头来。 
立成的电话接踵而至。 
雅子有点内疚,错怪了他,她想,并且偷偷派人调查他,但终于,她忍不住问:“立成,听说你本来有一个升级机会。” 
立成反问:“谁告诉你的?” 
“灵通人士。” 
“好事之徒!” 
“那么,是真的了?” 
“要调到伦敦去做半年,我最讨厌那个地方,经年不见天日,冷、湿、脏,又得远离亲友,我推掉了,没想到周至善似拣到宝贝似的立刻动身。” 
雅子从来没与立成谈过工作的事,这次忍不住问:“你不觉可惜?” 
“做人不过求三餐一宿,我什么都不缺,何必劳神。” 
雅子怔住,接着问:“你现在做什么?” 
“听音乐,与电脑弈棋,你要不要过来?” 
雅子回答:“不,我明早要开会,我要早上床。” 
“你最近忙得连见面时间都减少了。” 
是,雅子搁下电话,她并且打算把明年四月的婚期押后。 
第二天,在会议中,上司宣布升级名单,方雅子榜上有名,并且是一个众人羡慕的好职位。 
雅子比往日沉着,只是含蓄地微笑颔首,并无象从前那般,一遇得意事,立即眉开眼笑。 
从前靠小聪明与运气,现在得看真功夫了。 
她看到一双双艳羡的目光,这么多眼睛,她有点紧张,这些人,都有可能是写告密信的人吧。 
三年后 
是方雅子先看见他,趁会场里没有什么人,走过去,轻轻唤一声“郭先生”。 
小郭转过头来,微笑说:“方小姐记性真好。” 
做他那个行业,在侦探社以外的地方见到人客,是不便主动打招呼的。 
雅子笑道:“你也对这个画家的作品有兴趣?” 
“是,你看,题材与笔触多么寂寥。” 
雅子点点头。 
小郭细细打量方雅子,她大方、成熟、标致,比三年前瘦了一点,举手投足,有一股老练的雍容,充满自信,然而言行仍带亲切,不见倨傲。 
小郭在心底喝一声采。 
方雅子忽然说:“小郭先生,你可否猜一猜,我有没有成为宋立成太太。” 
小郭不加思索地答:“当然没有。” 
“你怎么知道?” 
小郭笑,“太太有太太的样子,相由心生,主妇少不免分心:今晚吃什么菜、孩子们功课做妥无、洗衣机要换一只新的、婆婆下个月来住两星期该如何招呼……都是烦琐的事,久而久之,眉宇间看得出来。” 
雅子含笑不语。 
小郭补一句:“方小姐,结了婚,你不会有今日的潇洒。” 
雅子说:“我推掉了宋立成的婚约。” 
“是因为调查结果吗?” 
“对。” 
“可是,他并没有外遇,亦无冶游恶习,更没有欺骗你。” 
“正确。” 
小郭扬起一条眉毛。 
“不过,调查报告显示他是一个耽于逸乐,不思上进,游手好闲的人。” 
小郭点点头,“他是一个好好先生。” 
方雅子遗憾地说:“大都会里,这样的人是没有地位的。” 
“都会有许多畸形的事。” 
雅子笑笑,“不过,宋立成已于一年前结婚,他那年轻娴淑的妻子在上月养了一对孪生儿,我去看过,十分可爱。” 
小郭忽然问:“有无后悔?” 
雅子失笑,“没有,怎么会,他人的幸福,不是我的幸福。” 
“你们仍是朋友?” 
“当然。” 
“那也好。” 
“三年内我又升了两次,我已是一个部门的主管。” 
小郭看着她,由衷地说:“你会升至董事。” 
“谢谢你郭先生。” 
小郭与她走到会场门口:“有无查到当年写告密信的是谁?” 
“没有,”雅子说:“重要吗?” 
小郭摇摇头。 
“说真的,我还有点感激那个人呢,他叫我看清楚宋立成,也叫我看清楚自己的需要,没有那封信,也许我已与宋立成结婚,还有,离了婚。” 
小郭沉默一会儿问:“恕我冒昧,方小姐找到对象没有?” 
雅子摇摇头,“是有一两个比较有可能的人,可是都十分精刮,你虞我诈,很难交心。” 
小郭莞尔,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十全十美的事。 
雅子再补充一句:“那时,立成待我,真是全心全意。”语气中不无遗憾。 
他们在门口道别。 
一辆司机驾驶的车停在门口,小郭看着方雅子上车。 
他扬扬手。 
天下雨了。 个案 




作者:亦舒
    朱老总吩咐手下记者丁筱琪去做一篇移民家庭老人特写。
    筱琪立刻抱怨,“噫,老总,骨头总是给我啃,人家就访问时装设计得奖人,或是
名媛慈善晚会,我就做老人特写,唉。”
    “老人不是人吗?”
    “多沮丧。”
    “你也会老,筱琪。”
    “我们这一辈老了与他们又不同,我们会有打算,我们知道这世界是怎麽一回事。”
    “别嘴硬。”
    “真的,我们在精神与经济上都不会倚赖他人或是求他人施舍。”
    “假设有朝一日你年老色衰,贫病交逼,还有这样的志气吗?”
    “老总,请对属下客气一点。”
    “假设而已。”
    “我不写老人。”
    “什麽都要写,这是任务。”
    “太不公平。”
    “去,写一个星期,约六七个不同类型个案,一定会受读者欢迎。”
    筱琪不得不接下这个任务。
    特写最乏味便是以老人为题材。
    倘若采访对象是年过七十,身家过十亿的老人,又还好些。
    但,再有钱,他们也无法摆脱死亡的阴影,总是没趣。
    何况是移民家庭中老人。
    跟着去的自有苦处,留下来的更孤单凄凉。
    筱琪自有她的联络方法,一下子掌握了十个八个有老人的移民家庭。
    其中不乏同学、朋友、亲戚、同事介绍,可以说是熟人的熟人,问起话来,比较方
便。
    例一略为罕见,林老太太、心情相当愉快,她年约六十馀岁,健康情况良好,决定
跟女儿女婿移民温哥华。
    很愿意记者知道她的事,把照片都摊开来,“看,这是他们在温埠西区的花园洋房,
环境非常好,我略谙英语,到了那边不会吃亏,只需考一个驾驶执照,即可倒处逛。”
    “会习惯吗?”
    “事在人为呀,我有两个与我感情极好的外孙,自小由我带大,所以种瓜得瓜,种
豆得豆这讲法不差,女儿很感激我帮过他们这个大忙,所以决意接我过去享几年清福。”
    “那多好。”
    “当年他们环境不好,没有能力雇褓姆,外孙就交给我,转瞬之间,都念高中了。”
    ?
    “好福气。”
    筱琪又问一些琐碎的事,“谁负责家务?”
    “早已约法三章:清洁工作一星期一次有钟点女佣上门来做,花园雇专人剪草,衣
物由孩子们负责放进洗衣机,女婿买菜,我每天只做一顿晚饭,一菜一汤。”
    “分工合作,一定应付得来。”
    “是呀,我也这麽想,有言在先,届时就不用抱怨。”
    筱琪回到报馆,写了一个下午,连文带图,交给朱老批阅。
    朱老笑著叫她进房。
    “这篇不宜先登。”
    筱琪意外,“为什麽?”
    “丁小姐,你想想,一上来就访问这麽一个幸福老人,往下你还写什麽?无以为
继!”
    这倒是真,姜是老的辣,朱老的意见不差,“那,我们应该怎麽办?”
    老总笑,“你说你应该怎麽办?”
    “嗯,”筱琪想一想,“第一篇最惨,抓住读者心弦,然後情况一个比一个改善,
才能使读者觉得渐入佳境,人生有希望。”
    老总拍一下桌子,“孺子可教也。”
    “一於这样,写完整辑,我才交稿。”
    “本应这样,怎可急就章,今日交三张纸,明天又交两张纸。”
    “多谢老总指教。”
    筱琪退出,又去访问第二家。
    这一户姓关,是筱琪中学同学,过两个月就举家前往澳洲悉尼,祖父因健康原因,
将被送往老人院。
    筱琪问已婚同学:“将来由谁去探望他?”
    同学无奈,“没有人。”
    “老人除出你父,还有子女吧。”
    关同学答:“这次移民我是申请户主,带同妻儿、父母,已是不胜负荷,只得撇下
祖父。”
    “我还以为令尊是户主。”
    “不,家父是退休公务员,级数低,不获任何分数。”
    “祖父什麽年纪?”
    “八十五岁。”
    “你没有叔伯?”
    “也老了,自顾不暇。”
    筱琪感慨,照说,得享高寿是种福分,可是连子女都老了,没有能力没有精神,真
没多大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