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医门法律 >

第27部分

医门法律-第27部分

小说: 医门法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脉浮大而散,殊有未然。夫浮大而散,乃心之本脉,非病脉也。仲景不言,但补其偏曰∶弦细芤迟,芤即虚豁也;弦
  细迟,即热伤气之应也。其水行皮中之脉,则曰微弱,见脉为水湿所持,阳气不行也。统而言之曰虚,分而言之曰弦细
  芤迟微弱。其不以浮大之脉,混入虚脉之中,称为病暑之脉,虑何周耶。
  日中劳役,而触冒其暑者,此宜清凉解其暑毒,如白虎汤、益元散、黄连香薷饮、三黄石膏汤之类,皆可取用也。
  深居广厦,袭风凉,餐生冷,遏抑其阳而病暑者,一切治暑清凉之方,即不得径情直施。如无汗仍须透表以宣其阳;
  如吐利急须和解以安其中;甚者少用温药以从治之。故冒暑之霍乱吐泻,以治暑为主。避暑之霍乱吐泻,以和中温中为
  主,不可不辨也。
  元丰朝立和剂局,萃集医家经验之方,于中暑一门独详,以夏月暑证,五方历试,见闻广耳。其取用小半夏茯苓汤,
  不治其暑,颛治其湿。又以半夏、茯苓少加甘草,名消暑丸,见消暑在消其湿,名正言顺矣。其香薷饮,用香薷、扁豆、
  浓朴为主方,热盛则去扁豆,加黄连为君,治其心火;湿盛则去黄连,加茯苓、甘草,治其脾湿;其缩脾饮,则以脾为
  湿所浸淫而重滞,于扁豆、葛根、甘草中,佐以乌梅、砂仁、草果以快脾,而去脾所恶之湿;甚则用大顺散、来复丹,
  以治暑证之多泻利者,又即缩脾之意而推之也。其枇杷叶散,则以胃为湿所窃据而浊秽,故用香薷、枇杷叶、丁香、白
  茅香之辛香以安胃,而去胃所恶之臭;甚则用冷香饮子,以治暑证之多呕吐者,又即枇杷叶散而推之也。医者于热湿虚
  寒,浅深缓急间,酌而用之,其利溥矣。而后来诸贤,以益虚继之。河间之桂苓甘露饮,五苓三石,意在生津液以益胃
  之虚。子和之桂苓甘露饮,用人参、葛根、甘草、藿香、木香,益虚之中,又兼去浊。或用十味香薷饮,于《局方》五
  味中,增人参、黄 、白术、陈皮、木瓜,益虚以去湿热,乃至东垣之清暑益气汤、人参黄 汤,又补中实卫以去其湿
  热。肥白内虚之人,勿论中暑与否,所宜频服者也。中暑必显躁烦热闷,东垣仿仲景竹叶石膏汤之制,方名清燥汤,仍
  以去湿为首务。夫燥与湿相反者也,而清燥亦务除湿,非东垣具过人之识,不及此矣。又如益元散之去湿,而加辰砂则
  并去其热。五苓散之去湿,而加人参则益虚,加辰砂减桂则去热。白虎汤加人参则益虚,加苍术则胜湿。合之局方,则
  大备矣。然尚有未备焉,昌观暑风一证,其卒倒类乎中风,而不可从风门索治。百一选方虽有大黄龙丸,初不为暑风立
  法,管见从而赞之曰∶有中 昏死,灌之立苏,则其方亦可得治暑风之一斑矣。倘或其人阴血素亏,暑毒深入血分,进
  以此丸,宁不立至危殆乎?良方复有地榆散,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而欲死者,但用平常凉血之药,清解深入血分之暑
  风,良莫良于此矣!后有用之屡效,而美其名为泼火散者,知言哉!夫中天火运,流金烁石,而此能泼之。益见暑风为
  心火暴甚,煎熬阴血,舍清心凉血之外,无可扑灭耳。综群方而论列之,以其详故益加详焉。(诸方俱汇本门后)
  卷四热湿暑三气门
  三气门方
  属性:痉病二十方 热病十五方 湿病十五方 暑病三十一方
  栝蒌根桂枝汤方(《金匮》方 论具本门前)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食热粥发之。 按∶
  此方原是不欲发汗之意,以夏月纵不得汗。服药亦易透出也。若服此食顷不得汗,当食热粥发之。所以桂枝有汗能止,
  无汗能发也。然既以栝蒌根为君,当增之;桂枝为臣,当减之。大约栝蒌根三钱,桂枝一钱五分,芍药二钱,甘草一钱
  五分,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无汗发以热粥,连服三剂可也。盖湿持其汗,或兼微受风寒,荣卫不和。设不用此通其荣
  卫,则未痉者成痉,已痉者难愈矣。凡用古方,分两当仿此裁酌。
  葛根汤方(《金匮》方 论具本门中) 葛根(四两) 桂枝(三两) 麻黄(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
  (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三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
  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方法及禁忌。按∶此方为夏月伤寒,脉紧发热无汗者而设。仲景云∶
  夏月脉洪大者,是其本位。若其人病苦头疼,发热无汗者,须发其汗,亦此意也。然身才有润,便撤其复,勿令汗出为
  节可矣。
  大承气汤方(《金匮》方 论具本门) 大黄(四两酒洗)浓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三枚炙) 芒硝(一
  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
  服,得下止服。 按∶此治痉病之极重难返,死里求生之法。在邪甚而正未大伤者,服此十有九活,所以仲景着之为法
  也。
  麻黄加独活防风汤(治刚痉) 麻黄(去节) 桂枝(各一两) 芍药(三两) 甘草(半两) 独活 防风
  (各一两) 上锉细,每服一两,以水二钟,煎至一钟半,温服。 按∶此方乃后人假托仲景之名而立,以治风湿相搏,
  骨节烦疼,无汗而成刚痉者。然无引及服法,殊不精详。当知前葛根汤方内,去葛根加独活、防风,与此无二,但引及
  服法详明耳。
  海藏神术汤(治内伤冷冻饮料,外感寒邪而无汗者。)苍术(制) 防风(各二两) 甘草(一两炒) 上 咀。
  加葱白、生姜同煎服,如太阳证,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者,加羌活二钱。太阳脉浮紧中带弦数者,是兼少阳,加柴胡二
  钱。太阳脉浮紧带洪者,是兼阳明,加黄芩二钱。妇人加当归,或加木香汤,或加 本汤。如乳吹,煎成调六一散三五
  钱。按∶此海藏得意之方也。以治春夏外感寒邪,内伤生冷,发热而无汗者。即痉病亦可用之。盖不欲无识者,轻以麻
  黄、桂枝之热伤人也。夫麻黄、桂枝,遇湿热时令,原不敢轻用。即有宜用之证,十中不过一二而已。昌明仲景,不得
  不表扬海藏之功。
  海藏白术汤(治内伤冷物,外感风寒有汗者。) 白术(三两) 防风(二两) 甘草(一两炙) 上 咀,
  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温服,一日止用一二服。待二三日,渐渐汗少为解。 按∶二术最能行湿,夏
  月分有汗无汗用之,所以为神。
  海藏白术汤加药法(上解三阳,下安太阴。) 白术(如欲汗之换用苍术) 防风(各一两) 上 咀,水煎
  至七分,温服。若发热引饮者,加黄芩、甘草。若头疼恶风者,加羌活散,羌活一钱五分、川芎七分五厘、细辛五分是
  也。若身热目痛者,加石膏汤,石膏二钱半、知母八分、白芷一钱是也。腹中痛者,加芍药汤,芍药二钱、桂枝一钱是
  也。往来寒热而呕者,加柴胡散,柴胡二钱、半夏一钱是也。心下痞者,加枳实一钱。若有里证,加大黄一钱。量虚实
  加减之,邪去止服。三方总称神术,所称上解三阳,下安太阴,纵未必然。而太阴脾恶湿者也,夏月预清其湿,俾不与
  热邪相合,其得力不亦多乎。
  海藏桂枝葛根汤 治伤寒项背强,及有汗不恶风柔痉,即仲景葛根汤去麻黄也。若无汗之刚痉,又必用麻黄矣。
  可见麻黄、桂枝,夏月原有不得不用之病。盖邪在太阳,通其荣卫,则外受之邪,有出无入,其所全不更大乎。但未可
  执为常法耳,学人参之。
  海藏桂枝加川芎防风汤 治发热,自汗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即仲景葛根汤去麻黄、葛根,加川芎、防风也。
  海藏柴胡加防风汤 治汗后不解,乍静乍躁,目直视,口噤,往来寒热,脉弦,此少阳风痉。 柴胡 防风(各
  一两) 半夏(制六钱) 人参 黄芩(各五钱) 生姜 甘草(各六钱五分) 大枣(三枚) 每服一两,水三盏,
  煎一盏半,去渣温服。
  海藏防风当归汤 治发汗过多,发热,头面摇动,口噤,背反张者,太阳兼阳明也,宜去风养血。 防风 当
  归川芎 地黄(各一两) 每服一两,水三盏,煎至二盏温服。按∶痉病,本太阳经病。太阳日久,势必传遍六经,
  然必兼乎太阳。二方治太阳兼少阳,太阳兼阳明,论证颇详,超越寻常万万。惜其于三阴之痉,独详太阴,连出五方,
  似欲推及少阴、厥阴而未明言。观其后三方项下云∶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意可识矣。然终是三阴混同立治,未有精详,
  且三阴经既有阴痉矣,又岂无阳痉耶。此等处,合《尚论篇》三阴经细参。自为得师可矣。
  海藏八物白术散 治伤寒阴痉三日,面肿,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不出,恐阴气内伤。 白术 茯苓 五味
  子(各半两) 桂心(三分) 麻黄(半两) 良姜(三分) 羌活(半两) 附子(三分) 每服四钱,水一大盏,
  姜五片,同煎至五分,去渣,温服无时。按∶此方乃太阳兼三阴之证治也。
  海藏桂枝加芍药防风防己汤 治发热脉沉而细者,附太阴也,必腹痛。 桂枝(一两半) 防风 防己(各一
  两) 芍药(二两)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 每服一两,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渣温服。亦宜服小续命汤。
  按∶脉沉而细,未是太阳确证,少阴亦有发热者,服此方。及小续命汤,恐有不对。
  海藏附子散 治伤寒阴痉,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头项强直,头摇口噤。 桂心(三钱) 附子(一
  两炮) 白术(一两) 川芎(三钱) 独活(半两) 每服三钱,水一盏,枣一枚,煎至五分,去渣温服。
  海藏桂心白术汤 治伤寒阴痉,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白术 防风 甘草 桂心 川芎 附子(各
  等分) 每服五钱,水二钟,生姜五片,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海藏附子防风散 治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白术(一两) 防风 甘草 茯
  苓附子 干姜(各七钱五分) 柴胡 五味(各一两) 桂心(半两) 每服三钱,生姜四片,同煎,去渣温服。 按∶
  三方俱用白术在内,原为太阴而设。然俱云汗出不止,则阳亡于外,津亡于内,方中每兼表散,何耶?况筋脉拘急,全
  赖阳气以柔和之,阴津以灌润之,方中两不相照,殊有未到也。
  羚羊角散(此四方,别选精益。) 治伤寒阳痉,身热无汗恶寒,头项强直,四肢疼痛,烦躁心悸,睡卧不得。
  羚羊角(屑) 犀角(屑) 防风 茯神 柴胡 麦门冬 人参 葛根 枳壳 甘草(炙各二钱五分) 石膏 龙齿(各
  五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钟,煎至五分,去渣温服,不拘时。 按∶此方治阳痉,深得清解之法。
  麦门冬散 治伤寒阳痉,身体壮热,项背强直,心膈烦躁,发热恶寒,头面赤色,四肢疼痛。 麦门冬 地骨
  皮麻黄(去节) 赤茯苓(去皮) 知母 黄芩 赤芍药 白藓皮杏仁(麸炒去皮尖) 甘草(炙) 犀角屑(各
  七分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渣温服,不拘时。 按∶此方径用麻黄,不用防、柴、葛、枳,
  其意更深。但羚角、石膏,似不可少。
  石膏散 治伤寒阳痉,通身壮热,目眩头痛。 石膏(二两) 秦艽(去土) 龙齿(各一两另研) 犀角屑
  前胡(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豆豉五十粒,葱白七茎,同煎至五分。去渣,入牛黄末一字,搅令
  匀,温服不拘时。 按∶三方俱用龙齿之涩,似有未当。余药则各极其妙,此方用豆豉、葱白作引,调入牛黄末,更妙。
  牛黄散 治伤寒阳痉,发热恶寒,头项强直,四肢拘急,心神烦躁。 牛黄(另研) 麝香(另研) 犀角屑
  朱砂(水飞) 人参 赤茯苓 防风 芎 甘草 麦门冬 桂心 地骨皮 天麻(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
  二钱,竹沥调下,不拘时。 按∶发热恶寒之证,邪在经络。此一方,直攻神明,何耶?即谓邪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