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民国立志传 >

第66部分

民国立志传-第66部分

小说: 民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就在这个时候,南线的浙军与北洋军沿宁沪线杀向南京,沿途苏军纷纷投降。北线冯国璋一部渡江抢占了大胜关,坚守大胜关的苏军未战先怯,大部投降,致使安徽与江苏的交通线被切断。

   第二十五章 原则性问题

第四章

安徽与江苏的交通线被切断这是坏消息吗?不,对杨洪森来说这不是最坏的消息。

他第二次电请孙中山到安徽,同时,将驻扎在皖南的战略预备队投入到了江苏战场。

孙中山本拟定前往安庆,但是国民党人多不愿去安徽,安徽是社会人民党的地盘。

社会人民党与国民党的核心都是“三民义主”,但是在“三民主义”的理解和认知方面存在的重大分歧。

国民党人指责社会人民党为“修正派”,社会民党人民党人指责国民党人为“改组派”。这种矛盾在革命前夕并不激烈,随着讨袁革命开始后,双方的矛盾逐渐开始激化。

在南京,孙中山对王天培的极度信任,导致了苏军将领的不悦,程德全被驱逐后,江苏都督这个位置让两党之间矛盾加深。

苏军将领何鸣海举张尧卿出任临时都督,自己担任总司令。

王天培向孙中山进言,“张尧卿在军中并无根基,而何海鸣为一文人,不懂军事,何海鸣为总司令,太过儿戏。”

可是,何海鸣是位革命精神很强的人。自独立以来,凡不肖军官一律剪除尽净,无稍绊碍。从都督以至排长,皆系坚决果敢之士,万众一心。孙中山对于对大局考虑,任命苏军中威望极高柏文蔚担任江苏都督,由何鸣海担任总司令,王天培担任南京城防司令。

国民党人认为孙中山太过信任杨洪森,总之,他们不信任杨洪森。他们认为杨洪森是个表面看起来坚强,实者是个阴险、反复之徒。安徽、江西都都是极好的范本,两地本都是国民党最坚实的阵地,可是现在却成为社会人民党那套歪理邪说的天下,所以年青的国民党人应当对杨洪森提高警惕,自觉的抵制社会人民党的“修正主义”

如果大本营由南京迁至安庆,对孙中山本人没有多少影响,但这无疑将壮大社会人民党的声势,不利于国民党今后的发展。孙中山必须离开南京,领袖不能置于这么危险地方。

孙中山愿意去安庆,可是由于多数同志反对,孙中山只好决定经上海,借道去香港,如果可以的话到广州看看陈炯明同志。

在日本海军朋友的帮助下孙中山等国民党要员乘坐日本军舰前往上海,可是到上海还没有下船,就碰上了黄兴、陈其美,与他们一起还是孙中山另一位日本友人平野达夫。

“孙先生,我们回舱再说吧!快!”平野达夫抢先低声说了一句,夺过孙中山手上提着的皮箱,挽着孙中山的臂膀往回走。胡汉民惶惶地紧随其后,陈其美、黄兴等鱼贯而去,回到孙中山舱房,平野达夫随手把门关上,焦急不安地说:

“孙先生,胡先生,你们不能下船!”

孙中山惊讶地问:“怎么,出了什么事了?”

“千万不能上岸。袁世凯已经下令追捕你们几位国民党领导人。

“我为你们买到了到台湾去的船票还是这艘船,明日启航。今晚你们只好在船上,千万不能上岸。袁世凯已经下令追捕你们几位国民党领导人。”平野达夫说着,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盖有大印的布告,递给孙中山:“您看这个。”

孙中山接过一看,除了北京政府发出的通缉令。还有各国政府命令租界禁止孙文、黄兴等国民党要人入境的文告。

孙中山怒目圆睁,愤愤地骂了声:“无耻!”尔后对平野说:“谢谢您的好意,平野先生!为今只有去广州了,重新组织讨伐袁贼。”

黄兴内心愤慨,镇静地说:“广东的局势已经逆转,龙济光与驻粤将领合谋附袁,陈炯明逃离广州,去向不明。”

胡汉明小心的问道,“那么我们是否可到虹口暂避呢?”

陈兴美白了一眼胡汉民,“袁世凯的密探早已布满租界,不但英、美租界,日本租界也不能轻入。”

平野达夫说,“日本政府迫于北洋政府的压力,日本租界警察受命协助北洋政府全力抓捕你们,为今你们只有去日本暂避。”

孙中山一拳打在桌子上,“东渡日本,重聚力量,再举革命!”

孙中山等国民党人员化名乘坐日本商轮转道台湾至日本。

宋教仁并没有同孙中山一起离开南京前往日本,而是留在了南京主持正常的党务工作,没有孙中山在身边,宋教仁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想法布置南京的保卫战。

冯国璋在前期作战中很顺利,抢占大胜关的部队由大胜关、三叉河渡江攻占雨花台,接着对紫金山及天保城发动了进攻,驻扎在紫金山的苏军团长吴卫红阵前倒戈,抢占紫金山后,冯国璋并没有立即派兵攻打天保城,而是直接会攻南京城。

南渡的北洋军在冯国璋的指挥与革命军在神策门、太平门、朝阳门一带激战。南京城内的徐涛、李可钧和卫戌团团长吴浩等人居内策应,拟定了献城计划。

南京城内吴浩指挥卫戌团偷袭都督府,对革命军实施“斩首”行动,徐涛和李可钧等部抢占各门迎接北洋军光复南京。

“报告,卫戌团吴浩叛变了。”警卫连连长方浩然急匆匆地跑进作战室。

宋教仁、柏文蔚、何海鸣等人吃惊之余,个个愤怒异常。

吴浩命炮队强攻都督府,警卫连无力抵挡,宋教仁、柏文蔚、何海鸣等人只好各自突围,寻找友军镇压平叛。

王天培这个南京卫戌司令,实际上能指挥的只有他的皖军第9师和临时组建的“义勇军”。当城门、都督府一带的发生激烈交火时,王天培第一判断就是有人叛变了,急调第2团伍银才部前往平叛。

攻战了都督计的吴浩并没有并未找到宋教仁、柏文蔚或者何海鸣三人中的其中任何一个。

分别突围的何鸣海躲进了金陵医院暂避了一夜,宋教仁、柏文蔚半路上遇到了苏军第8师第3团一部。

南京的这场夜战打的乱七八糟,谁也不知道跟谁在打,皖军第9师第2团伍银才到达都督府一带时遇到了第1师的部队,也不知道谁先打了第一枪,结果双方打了一个晚上,到次是凌晨双方才搞清楚原来是一场误会。

南京城虽然被吴浩等叛将一搅合搞的城内各部阵角大乱,但是外线部队战斗自觉性很高,不待将校指挥,人自为战。

因为没有无线电台冯国璋并不清楚南京城内发生的情况,他只能按照原定的计划起头并进合围南京。

成功抢占城门,捣毁都督府的吴浩,发出布告,取消独立,正式倒向北洋军。

吴浩宣称宋教仁、柏文蔚均已被击毙,并让人将他们的尸首悬于城门之上,同时派人向城内还在抵抗的革命军实施招降。

得知宋教仁、柏文蔚死于乱军之中,何海鸣被公举为江苏都督,全权指挥南京战事。

城中因吴浩等叛军打了一晚上混战的革命军官兵们异常愤怒,在何海鸣的号召下开始进行疯狂的反扑,那些人自为战的士兵们汇成了溪流。

8师29团、1师3团,皖9师2团等部的围攻下,击溃卫戌团,革命军将叛军徐涛和李可钧占领的要点尽数夺回,溃贩的叛军退至下关,其后退往南京东北的幕府山。

待南京城中叛乱基本平息,宋教仁、柏文蔚才走出来,可何鸣海并不打算将江苏都督等职让出来。

为了保证南京保卫战的胜利,何鸣海开始整顿部队,通过相互检举、揭发,将那些可疑的官兵剔出革命的部队,这火一直烧啊!烧啊!就烧到了王天培的身上,因为他的信仰有问题。

   第二十六章

北洋军在神策门、太平门、钟阜门一带军事行动并不成功,仅仅只占领了老虎山。

冯国璋对于城内的“伏兵”不待大军进至城下就擅自行动大为光火,冯国璋本可以几乎零伤亡地进入南京,生擒宋教仁等一班小丑,然而此时冯国璋却在强攻南京的问题突然犹豫了起来。

袁世凯担心南京不能迅速攻下,他处再起风波,特电令海军总长刘冠雄护送陆军大队渡江,配合迅速荡平南京。浙江都督朱瑞也收到了袁世凯进攻皖南的命令。

“办好了此事,过往之事不予追究。”

得到大赦的朱瑞,三叩九拜,催动浙江大军挑起了“浙皖”战事。

在北洋军兵临城下之时,何鸣海与众人商议后决定将宋教仁送至安徽后方,而这样如此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唯有柏文蔚才能担当。至于南京保护战成败的关键,何鸣海认为这要看杨洪森能提供多少帮助。目前,南京的危局非杨洪森不能解救,

因此宋教仁到安徽,将起到有利的督促作用,使援助得以顺利的,切实的到过南京。西进的部队选择王天培,正是何鸣海充分考虑到皖军强大的战斗力,夺取大胜关,打通与安徽通道是整个南京保护战中关键,非王天培不能胜任。

柏文蔚同意护送宋教仁去安徽,是因为强敌压境之时,将领之间不能同心同德,感觉到前途无望的他去意渐生,只不过护送宋教仁让他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本着对革命负责,柏文蔚主张弃守南京退守安徽,何海鸣等一班激进分子决心流干最后一滴血,强烈反对柏氏的逃跑主义,柏文蔚把卫队留在了南京,仅带少数人随王天培部从水西门出走。

大胜关、秣陵关一线和北洋军遇到了久违的皖军炮兵部队,奉杨洪森之命增援南京的第10师张四维打响了进入江苏的第一战。张四维第10师与王天培第9师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多了一个炮兵团,

不是头上顶个破铁锅就是“嫡系”,有大炮才叫“嫡系”,更何况此战还有“空军”助威。

多数情况下这些“小蜜蜂”是用来侦察的,但是偶尔也能起到鼓舞己方士气,震慑敌方的目的。

什么是“嫡系”,“嫡系”指的就是像他这样被特别关照的精锐部队。

“报道师长,空中的侦察,驻守秣陵关的北洋军正在撤退。”

张四维意气奋发地挥动着手中马鞭,“命令部队,全速前进,务必要将这股北洋军一举消灭。”

皖军欲东西对进,打通安徽至南京之间的通道,冯国璋是坚决不能答应的。如果不把这条通道切断,那么安徽的援军将会不断进入江苏,这势必造成南京进攻的压力。

袁世凯下达攻取南京的命令是基于江西战事的结束,段芝贵第一军能迅速投入到安徽战场,但是江西战场上的真实情况袁世凯并不清楚,北洋军只是攻入南昌城,并没有夺取南昌,整个江西战事远不是李纯所报告的那样已经结束。袁世凯急于结束战事,防止战事拖延,其他省份的国民党出来响应,国民党人出响应到是其次,战事拖的越久军费开支就会越大,所以一切要速战速决。

根据陆军部战略部署,大胜关一线必须完成阻击任务,保证主力部队夺取南京城。为此,海军被派往大胜关江面提供火力支持,但是海军对大胜关的火力支援仅限于白天,而夜间擅长于小兵团作战的皖军优势明显,比起南京这边一阵死几十人,大胜关一天之内就阵亡了三百北洋英魂。

面对着“天保城”这样的钉子户,冯国璋终于下定决心拔除它。

坚守在这里的皖9师叶盛祥部决心与“中央军”顽抗到底。

进攻南京的北洋炮兵近半数力量被调往天保城一线,在弹药方面冯国璋准备12000发,主攻部队为军中尖刀。决战前冯国璋给上下官兵增发了一个月的津贴,等战争结束还有多少人能拿到津贴那就全算看上帝的意思了。

在炮火轰击后,北洋官兵攀藤附葛,猛力冲锋,皖军弹如雨下,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被击毙营长2名,连长3名,兵士死亡400人,伤者不计其数。

“天保城”的重要性,即使是不通军务的何海鸣也非常清楚,在北洋军集结重兵之时,他在南京城内动员了大量的民兵前往支援。增援“天保城”的民兵在枪林弹雨中毫不退却,奋力反击,战斗变得异常激烈,因为死亡过大,民兵各部不得不退了下来,清点之下伤亡尽过千人,何海鸣无法承受如此重大的伤亡。

同一天,神策门、太平门一线南北双方也发生了激战,可伤亡还不到200人。

“天保城”在钟山半腰,钟山山势高峻,居高临下,俯瞰南京全城,大炮可以轰到南京城内任何角落,城内革命党的一举一动也全在监控之下,夺取“天保城”,对下一步夺取南京城极其重要。

担任“天保城”第2波主攻任务的系浙江友军,“中央军”担任总预备队。

炮兵继续为第二波攻势提供全程炮火支援。

打下“天保城”冯国璋有绝对的信心,对他而言这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当他一枝烟还没有拔完,浙军两个营就光荣的退了下来。

针对“天保城”第一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