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民国立志传 >

第159部分

民国立志传-第159部分

小说: 民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英国的合作基本达成一致,英国决定放宽对华武器出口,作为额外条款,中国停止向苏俄出售武器,杨洪森应称了下来,他坚决保证,甚至向新拜的上帝老大发毒咒,绝不向苏俄输送一杆枪、一粒子弹。

杨洪森撇着嘴轻声道,“大不了以后我拆散了卖。”

   第十四章 合作

中、英关系的最大障碍就是日本,通常日本一动,中、英这边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英国政府也不得不承担由此导致了中、英恶化的直接苦果。

“我们在远东部署的力量不足以威慑中国和日本。”

杨洪森在与新任英国大使的私下交谈中曾指出,“英国应加强远东力量的军事部署,为维护远东的和平和稳定尽到超级大国应尽的义务。”

英国在亚洲陆、海军武装力量主要集中在印度、缅甸、马来半岛。在东亚只有上海、香港两个基地。

远东的英国海军在一战中的虚弱被暴露无疑,他们缺乏足够的威慑力,不管对中国,还是日本,虽然他们能将最先进的战舰从本土调过来。

“英国应在远东部署一到二艘战列舰,中国很愿意将沿海优良港口租借给英国政府。”

“不止是海军基地,中国政府甚至可向英国开发陆军、甚至空军基地。”

在中国驻军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好处,但是真要这样做那必将弱化英国与日本同盟的关系。

此时,英国在远东的雄心壮志已经消磨殆尽,打江山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现在他们是守江山。在崛起的美国面前,他们小心翼翼的守护着全球霸主的地位、世界警察的身份。

《中英仰光秘密协议》让中、日同盟中对华的约定成为了一纸空文,当英国人拿出了足够的诚意后杨洪森毫不犹豫的出卖了他的同盟们。

在关系到本国的利益时,他国的利益只是谈判桌前的砝码,是取得最大利益的杠杆。

法国人并不清楚中国与英国人之间的勾当。英国表达的谨慎态度让法国盟友极为失望。

霞飞将领与李烈钧将领进行正式谈判时,就上海的身份和地位问题进行了激烈争吵。法国否认上海是租界,指出上海是他们在远东的殖民地。殖民地与租界的性质可是有着天地的差别,上海虽小却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霞飞一再坚持殖民地说,使得谈判根本无法继续进行。

英国对此争吵保守沉默,虽然他们并不赞同法国的殖民地一说。

美国根本搞不明白,法国人的脑子是什么结构,法国的殖民地一说如果成立的话,中国将爆发空前的民族主义运动,说不定连着他们美国都要跟着受罪。

美、英达成一致对法国施压,但是霞飞将军在这个问题上的固执程度让美、英领使有些发狂。

在东南亚问题上,霞飞将军更是对中国发出了战争威胁。

“如果你想打,那就打吧,我不介意用十年的时间,将法国拖入无底的深渊。”

霞飞很快发现战争威胁让他自己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局面。

在美、英主持下的私人会晤中,杨洪森就战争成本算了一笔账,霞飞将军很明白“远师劳顿”的意思,法国在地球的另一边作战,即使是单纯的军事家,也要考虑自己的后勤补给消耗。虽然霞飞将军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杨洪森那种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嘲讽的口气深深的刺伤了这位一战法国名将。霞飞在上海面对外国记者面前发泄着自己的不满情绪,而他的过激言论中,将中国人更是形容为‘猪’,“中国人都是一群肮脏猪。”

中国劳工在国外的身位低下,大家都喜欢称其为“猪仔”。

当然如果你在欧美说中国人是猪到也没什么,但是你在近四亿中国人的土地上说“中国人是一群猪”那问题就非常,非常严重了。法国领使在电报中直言不讳地将霞飞形容为一头发疯猪。

中国总统孙中山要求法国政府向中国政府、向中国人民道歉。

此事不但在中国国内引起空前的凡响,在法国国内也是爆炸性的,法国国内一时忙的不可开交。

作为一名将领霞飞是出色的,但是作为一名政治家其显然有些不合格。

法国领使代表法国政府向中国表示道歉,同时在《中央日报》发表了一封致中国人民的道歉信。

中国政府对此仍不满意,因为当事人霞飞将军没有做任何道歉的表示,就匆匆离开了中国。

中、法矛盾加剧,法属印度支那形势更加恶化。

“一切早有预谋,这是中国人的阴谋,我是一个受害者。”霞飞将领面对法国记者采访苦恼的说道。

对于自己说出的话事后的确有些后悔,他将中国形容成猪,把那些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全给拖进去了。

法国政府的某些官员认为“霞飞将军作为当事人,应亲自向中国人表示道歉以示诚心。法国政府没有理由因为某位外交人员的不当言论而承担各方的舆论压力。”

霞飞的固执是难以想象的,他拒绝向中国乃至中国人民道歉。因为每当他想起那位中国总理的那张丑陋嘴脸时心理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羞辱感。

高卢的雄鸡宁可被斩了脖子也不低头。

这老家伙的固执正中杨洪森下怀,这让其迅速占领了舆论至高点。

中国政府不顾法国政府一再抗议,继续向北越自治政府出售武器,甚至派遣军事干部,帮助越南自治政府训练部队,北越的举动让法国殖民地当局异常的不安。

顺化的朝廷很多人都倾向与河内自治政府合作,实现越南的全面独立。

西贡殖民地当局已经决定将现在的皇帝废黜,将留学法国的太子请回来。

皇室在民众中的影响还是十分巨大的,正因为如此,河内自治政府才积极寻找与顺化朝廷的合作。

潘佩珠其本人倾向于君主立宪,杨洪森希望越南国民党能独立建国。

顺化朝廷皇帝阮福昶虽然没有多大作为,但是事关他的皇位,法国人要将他从坐了半辈子椅子上赶下来有些不甘,那些忠于阮福昶的大臣们决心拼上一把,他们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向中国政府称藩的表。在实际操作中阮福昶并没有自己出面,而且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大臣们出面,这样一来,就算事情败漏之后,他仍然可做个太平的太上皇。

皇帝阮福昶虽然在民众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他在统治期间,仍对内残酷压榨,为修皇陵几番加税,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流亡的百姓纷纷逃亡河内。

法国准备利用新人,新政策,衬托出新的景象,用皇帝的号召力来扼制北方的力量。由于霞飞的大嘴,法国政府不得不向法属印度支那增派部队。

东盟轮置主席国荷兰要求中、法双方保持克制,同时希望美、英介入。

越南皇帝阮福昶被法国外籍兵团强行带至西贡,这引起了越南民众的不满,虽然他们的皇帝昏庸无能,不能带领他们赶走侵略者,但是他仍是皇帝,是国民的象征。

在法国军队的保护下,皇太子在西贡接受了加冕成为了新的越南皇帝,新的皇帝阮福晪继位降低赋税,大赦越南,法国顾问们提出了执政的改革措施,这让这些彷徨的贵族又看到了希望。新皇帝阮福晪的代表呼吁北方河内自治政府接他的领导,停止武力对抗。

北越方面主要还是看中国的态度,如果中国政府决心全力帮助他们统一越南,那些他们将直接拒绝阮顺化的政治呼吁。

为了使中国政府接受顺化的政治呼吁,顺化的代表本人更是出访中国来缓和中、法矛盾。美、英政府也适时介入,而霞飞将领的秘书向外电发表了一份由霞飞将领本人签字的道歉书。北越河内自治政府接受政治呼吁,中国政府表示尊重自治政府的决定。

法属印度支那上空的乌云正在消散,但是双方根本性的冲突并没有得到解决。为了妥善解决越南的问题,中国、法国、河内、顺化四方代表在上海民展开会谈。

   第三十五章

英、法的精力被大大地牵制在了远东,可这并没有给苏俄在西线的失败带来什么转机。苏军损失正进一步扩大,向西突进红军遭到了惨重的打击,波兰军队在毕苏斯基指挥下屡屡重创苏军。

当波兰决定见好就收,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时,英、法有点不乐意了,他们认为波兰军队应当进行反击,配合乌兰克方面军对苏俄红军展开打击。

华沙的战败导致了莫斯科在西面兵力空虚。

毕苏斯基虽然很想恢复波兰王国旧日的河山,而且他很有信心在英、法的支援再次夺取基辅,但是夺取基辅又能怎么样。其不断地催促英、法提供更多的援助。

毕苏斯基对反击的兴趣远远比不上对补给品的兴趣,因为德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人拒绝把援助波兰的军需品装上火车,导致波军的后勤十分紧张。

他在基辅的失败源于近千公里的补给线,俄国糟糕的交通让毕苏斯基不愿再冒第二次险。

波兰军队与苏维红军相比,优势就在于波军士气高昂,当然这种高昂的士气仅限于本土作战。

控制着战场主动权的毕苏斯基清晰地认识到了波兰军队的不足之处,为此,他开始正努力寻求通过谈判为波兰获得最大的利益。

莫斯科正在考虑着华沙的和平建议,但华沙方面的胃口太大了,他们开口就要去了白俄罗斯、乌克兰的大片领土。党内人士反对签订协议。他们的身边还有无数的革命群众,武器足以武装几个师,只要南边的战事一结束,他们就可以对波军展开反击,而且冬季就要到来,天气将为莫斯科创造出数月的战争间歇,他们只是暂时的失利。

苏维埃最高领袖列宁不得不考虑西边的损失,华沙战役的二个月时间内,俄国军队被俘、阵亡约20万人,损失大炮400余门,机枪2000余挺,以及大量的弹药。

南线弗兰格尔军队趁红军西线新败,在南线频频发动攻势。

红军在华沙打了败仗,但是波军在一定的时间内很难组织起新的攻势,他们已经被弄的民穷财尽,可是现在的苏维埃也好不到那里去。

列宁准备与波兰签订停战协议,用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土地换取西线边境的安宁,将西边的部队撤回来,将南线、北线白匪消灭掉。

割让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土地与归还中国西北、远东领土不同。

单从人口而言,乌克兰拥有着4000万人口,白俄罗斯拥有着2000万人口,协议中波兰要去了一半的土地和人口,而归还中国政府的土地人口加起来也就一百来万。土地上的各种设施的约定也不同,中国人通过赎买逐步收回,而波兰直接就抢去了。再者,波兰作为英、法帝国主义的走狗,实在靠不住。

当初将144万国土归还中国就已经争吵不休,这次反对签协议的更甚。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用鲜血解放的,我们决不放弃。”

列宁的压力很大,而在前线立足未稳的苏军节节败退,红军对波兰的反击,被波兰军队顽抗地阻挡了。有些将领向列宁建议诱敌深入,拉长敌人的补给线,把莫斯科方面的“预备队”投入进去。

那些“预备队”都是刚刚入伍的工人、农民、学生,他们拥有无比和革命热情,却没有应有军事素养。“预备队”投入能否抵挡住还是个问题,至于那个所谓诱敌深入的方略,部队在后撤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溃退或叛变,乌克兰、白俄罗斯深陷在战争中的百姓必将受二遍苦,二遍罪,而这将严重打击苏维埃在工工农群众的威望。

列宁利于个人在党内的威望和权利,以辞职相威胁要求通过该协议。

波兰的一系列反击终于结束了,即便现在的苏军不堪一击,毕苏斯基也必须考虑他那脆弱的补给线。

以法国名将魏刚的军事代表团向毕苏斯基提供了数个反击的方案,毕苏斯基对此完全没有兴趣,如果法国承诺的援助和补给能够到位的话,或许他还会指挥部队向前推进十几公里,但是光凭魏刚的一口漂亮的法语是说服不了毕苏斯基的。

波兰与苏俄在10月份终于就协议达成了初步共识,英、法对此无能为力,虽然他们想把毕苏斯基给搞掉,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此人不管是在军中还是在波兰民族中,其声望都是无人能及。

直至1921年3月18日,波兰与苏俄正式签订《波兰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和平条约》(即《里加条约》)。其主要内容约定:缔约双方承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独立,划定了波兰东部边界(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西部地区划归波兰)。毕苏茨基要求获得寇松线(凡尔赛会议确认其为俄国—波兰边界)东部的领土。

毕苏茨基想在波、苏建立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缓冲国。波兰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停战,彻底抛弃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政府,使得他们必须单独面对强大的苏俄红军。

乌克兰军队在彼得留拉指挥下虽然继续与苏俄红军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