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纪事 作者:凤栖桐-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有些不舒服,不过,月婵可没有傻好心的要救珍姐,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珍姐儿也不是什么好的,救下了难道要自找不自在吗?
看了三丫一眼,这丫头倒是倔的很,虽然被打被骂,却是一声都不哼,月婵倒是有些赞赏了。
“即是要卖,就卖的远远的。”丢下一句话,月婵带着画眉往回走。
等到四周无人时,月婵悄声道:“画眉,你让人悄悄把三丫买下来,那是个能干的,就放到咱们做胭粉的那个庄子上吧。”
画眉笑笑答应下来,只道:“小姐好心了,这也是她的造化。”
一时无话,月婵回房收拾了东西,便到前院的一个大厅中等侯成先生开课,今天第一天讲课,成先生倒也没讲什么东西,只看了看月婵姐妹三个的进度。
月婵还好,识的字,一笔字也练的很好,一手楷书写的绢秀清晰,看的成先生直点头称赞,又问了她几个书本上的问题,月婵都答的很好。
成先生便亲自替月婵安排了课程,又看月娥和月婷的进度,谁知道,同样的姐妹,差距太大了,那两个不过稍微识的几个字,诗书一窍不通,让写几个字,写的歪歪扭扭的也不成样子。
成先生有些失望,不过,倒也细心的替这两个人安排了基础课程,教导她们从头学起。
一天学下来,月婵倒没有什么,只觉得很充实,先生教的也很好,月娥也忍了下来,月婷一直叫苦连天,嚷着不要学了。
蠢货,月婵心里暗道,却也不理会月婷,等到下午课程结束了,月婵才要回房,却见孟之文兴匆匆的走过来,看到月婵的时候,眉眼都带着笑,打发走了月娥和月婷,留下月婵,开口就道:“丫头啊,去南边那个国家的人回来了,还带了些稻种,听说,那里稻子长的很好,便是不怎么管,一亩地也能产三四石,要是稍微一管理,可就不得了了……”
第九十六章 左侍郎
“什么种子?”。
成先生还站在一旁,听到孟之文的话,也好奇的凑了过来。
孟之文一脸喜色,从袖口里摸出一个布包来,小心展开,里面的东西就呈现在月婵和成夫子面拼了。
就见那一块小青布,里面包裹了十来颗稻子,稻子呈略暗的枯黄色,颗粒并不显太大,却很饱满,孟之文拿起一颗稻种来录开外面的稻壳,露出米粒,这种米略微发黄,和大昭国那白如玉的米颜色差了很多。
“米虽然黄了些,不过味道还不错,而且,这米产量大,也够弥补那些不足了。”。
孟之文笑着向成先生解释起来:“农部派出去的官员到了极南边的一个国家,那里稻子一年两熟或者三熟,产量高的吓人,不过,那个国家的农人并不太会伺弄庄稼,这些稻子并没有种好,地里的草啊虫的也很多,就这样,一亩稻子还能产上四五石呢。”。
吓?
成 夫子也吓了一大跳,手指颤抖的拿了一粒稻子放到眼前,仔细看了好久,这才高兴的笑道:“要真是如此,可是我大昭之福了,我大昭建国虽然也有百十来年,可因 着前朝往事,百姓还是食不裹腹,这稻子要真是能种成的话,老百姓都能吃上饱饭,可真是莫大的功德。”。
孟之文一连劲的点头:“是啊,就是如此说的,这可是月…………”。
“成夫子,没事的话学生先告辞了!。”月婵在孟之文话没说完的时候猛的出声打断,拽了拽孟之文的袖子,使个眼色,这才离开。
孟之文深觉自己失言,赶紧闭口不再提月婵的事情。
他也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要是把月婵讲出来,指不定会给月婵带来怎样的麻烦呢。
成 先生是个通透人,见孟之文不再提起,便也不追问只对孟之文行了礼笑起来:“孟侯,在下倒是要恭喜孟侯了,能够促成此事,孟侯也算劳苦功高,将来必飞黄腾 达,而且,在平虽然只教导孟小姐一日,可瞧着,大小姐真不简单,聪慧非常苦要让在下教上一年,怕便要大小姐教导在下了。”。
这话一出口,孟之文便把稻种的事情扔在一旁,紧盯着成先生激动询问:“此话当真?月婵真的如此聪明?”。
成先生叹息一声:“在下怎敢欺瞒孟侯,可惜了,大小姐若是身为男儿,必将出将入相,风光非常啊。”。
说到此处,成先生摇了摇头:“说句不中听的话,孟侯当初邀在下教导您家三位上姐在下还有些不情愿,如今想来倒是在下的不是子,孟大小姐如此惊才绝艳的人物,谁能给她当先生,那真是三生有幸啊。”。
说完了话,成先生对孟之文一抱拳:“在下话尽于此,还望孟侯多加考虑,要好好的培养大小姐啊!”。
孟之文若有所思,朝成先生点了点头,眼瞧着成先生离去他则直直站在当地,脑子里有些乱,许多念头涌上心头。
当初,从苏氏房内发现月婵半夜所抄经书,孟之文就深觉月婵不像个孩子,后来又听智渡大师说月婵是个有福泽的,便隐约觉得要对月婵好一些也就默许了她把苏氏的书籍等物搬回房中,想要给月婵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再之后,月婵成长真是快速的很,只几个月便显出不凡之色来,不但帮了三皇子连皇上都对她赞赏有加。
可是,孟之文还只是觉得月婵不过是比普通孩子伶例一些,并没有太过往心里去,只默默关注,想要看月婵能够走到什么地步。
而今,成先生一番话,却实实在在把孟之文惊醒了,一个两个还好,这么多人称赞,孟月婵必定不凡,成先生那人,孟之文是很清楚的,…惯不会夸大其词,他说只用一年便让月婵学了他满身本事,那必定用不了一年的。
想一想,成先生寒窗苦读十数年,本身又是天下少有的英才人物,他所知所学,必驳杂又精深,月婵一个小丫头只用一年就学全,让人不敢相信啊。
想了半天,孟之文顿足,不管如何,月婵都是他的女儿,月婵好,他自然是欢喜的。
这一刻,孟之文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好好的教导月婵,再不能听人胡言乱语,月婵想学什么,他便要创造最好的条件出来,总归是不能让一个英才人物从他手里折毁的。
发了一会儿呆,孟之文回到书房,先看了一会儿公文,便思量起那稻种的事情来了。
孟之文便是再清高,再迂腐,也知道稻种之事非司小可,谁要是能在这上面做些文章,或者,谁参与了里面的运作,不说升官发财,首先,必定在皇上那里能讨的好去,要是让皇上记住某个人,他的前程不可限量啊。
便是不知道,尚书大人是如何想的?
孟之文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就把稻种放好,起身回房休息不提。
第二日,孟之文一早去了衙门,却见部内司僚见到他之后都端着笑脸,个个热情非凡,让孟之文友些摸不着头脑。
等他进了屋内,却听人道,孟侯可是来了,尚书大人已经等很久了。
孟之文惊了一下,跟随那个小吏去了尚书大人的屋子,就见那个平常一脸笑眯眯状,跟个老狐狸似的尚书大人竟起身相迎。
可是把孟之文吓坏了,赶紧拱手:“大人折煞我了!”。
那位孔尚书一笑,把了孟之文的手,一脸亲热状:“孟侯何出此言,你我虽是上下级,可孟侯身有爵位,比我等品级还要高呢………”。
说话间,两个人坐定了,孟之文正有些摸不着头脑呢,那里孔尚书已经把事情讲了出来:“孟侯所言稻种之事已经办妥,稻种取回,更看了南国的稻子生长情况,昨日,我已经进宫禀明了皇上,皇上的意思,要在大昭国内大力推广”而此等重担。却要落到孟侯身上了。
孟之文吓了一大跳,赶紧站起身来:“大人言重了,我…………怎可担此重任,怕有负皇上圣恩了。”。
孔尚书笑着一摆手:“孟侯坐下,这南国稻子之事,你我都不知道种植法子,国内也无人种过,并不知道要如何下手,孟侯即是提出此事的人,便也要担些干系”为了大昭国千万百姓计,还请孟侯担此重任。”。
说话间,孔尚书喝了口茶:“自然,这担子也不是白挑的,皇上已经发了话下来,农部还缺一位左侍郎,这位子就是留给孟侯的,便是为了让孟侯主持此事方便行事的。”。
孟之文还能如何讲?
他本就是一个忠心为国的人,既然是皇上的恩旨,又是为了百姓生计”这担子,不挑也得挑了。
不过”孟之文却是有此头疼的,稻子的事情,他是真不知道。
他一个百年望族的直系子孙,生下来就身有侯爵的公子哥,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哪里见过什么种田种地的事情,若不是这次稻种的事,他怕是根本就没见过那稻子长什么样呢。 操操额头,孟之文面带难色:“孔大人”即是皇上的旨意,我便担了此任,不过,还请大人找些精通农事的官员来帮我,这也是为了大昭国百姓计。”。
孔尚书笑着点头:“这是自然的。…”
说话间,孔尚书又提点了孟之文一些事情,更让他交接了职务”从今之后,孟之文就是农部左侍郎了。
等孟之文从孔尚书屋内出来的时候,农部许多官员已经知道此事,好些人都来贺喜”孟之文做了这么多年的官,还没有这般风光过呢”一时间也是春风得意,整个人都显的年轻了几岁。
他和几位相熟的司僚一一抱拳,互相行礼,说着客套话。
更有甚者大吵着要让孟之文请客,却那长安城最有名的仙客居,更要叫上长安城最有名的歌伎为大家弹唱一曲。
孟之文也是被大伙恭维的有些飘飘然起来,一时热血上头,便答应下来。
他这里应下之后,就去交接公务,又拿了侍郎的官印,更把官服也换了过来,这才到了给侍郎准备的公房之内办公。
农部本身事情牟忙,这些官员也都比较务实一些,办事情周到细致,中午时分,大伙也都没有回府用饭,或是在部里胡乱吃些,或是有家人送了饭点来。
而孟之文这里,自然吃的是孟家送来的热菜热饭,吃完了饭,孟之文只打发送饭的小厮回去,却忘了交待晚饭时不回家的事情,得意的琢磨着要如何请客。
到了晚间时分,各位官员把公事办完了,相携着去了仙客居,孟之文这才惊觉白日时只顾着高兴,却忘了请客是需要银子的,没有告诉小厮一声,让人送银子来,这么多官员一起去仙客居,再加上仙客居的饭菜在长安城可是有了名的贵,他如今身上带的钱,怕是不够的。
更何况,还要请歌伎弹唱呢,这又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啊。
一时间,孟之文变了脸色,要说钱不够吧,有些拉不下脸来,要是就这么去的话,又怕到时候拿不出银子丢人现眼。
他正为难呢,却见远远跑来一个青衣小帽的十七八岁的小伙子,那小伙子过来便见了礼,笑道:“可是找着老爷了,大小姐吩咐小的来给老爷送银子的。”。
“大小姐?。”孟之文有此怔住:“我并没有要女送钱来,如何………”。
那 小伙子圆圆脸上带着笑:“小的是大小姐房里环儿的哥哥,今日午时府上送饭的小厮回来说老爷升了官,合府那个欢喜啊,大小姐也高兴的什么似的,到了下午时 分,大小姐就想着老爷升了官,必是要请司僚吃饭的,怕老爷身上带的银子不够,便吩咐小的带了银票来等侯老爷,也是小的困顿了,睡了一觉,却差点误了老爷的 事。”。
一番话讲出来,竟听的孟之文心里出奇的热烫熨贴,对月婵更加有好感起来。
第九十七章 王姨娘和花姨娘
孟家上有老太太做主,下有刘梅瞧着,更有月娥和柳姨娘协助月婵管家。
可是,这么多的人,竟没有一个人想到孟之文有可能带的钱不够,没有一个人说给他送些钱让他请同僚吃饭,只有月婵一个小丫头这般心思,把什么事情都记在心里,安排的妥妥当当,才没有让孟之文丢人。
还是月婵心细啊,孟之文叹了口气,心里想着。
转念又一想,怕不是月婵心细,而是月婵真正把他这个父亲挂在心里了,万事都替他送想,才会如此的吧。
虽然这么想有些不孝的嫌疑,可是,孟之文还是不由的多思量了。
老太太一把年纪了,什么事情没有经过,难道竟不知道给他送钱吗?
还是,老太太的心思根本不在他身上,只顾着争权夺利,从来没有关心过他的衣食起居?
刘梅身为他的正房太太,这时候也没有什么表示,是不是说明刘梅只是瞧中了孟家的门第,眼里心里的根本不是他孟之文这个人。
还有月娥,同样的女儿,做出来的事情不及月婵万分之一,真是让人失望啊。
一时间,孟之文想了很多,心里如同扎了根刺一样,越是想及,越是刺的心里难受。
摇摇头,把这些念头全部甩掉,孟之文笑着叫了一帮同僚去喝酒吃饭。
月婵没有想到不过送些钱,这样的一件小事情会在孟之文心里留下那般深刻的印象,会让孟之文对孟家其他女性主子那般不待见起来,这倒是意外之喜了。
说实在话,月婵为什么会想到给孟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