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战将王玄策 >

第210部分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210部分

小说: 大唐战将王玄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看哈,这玄奘法师,在这乌苌国这一节中,为何对这的百姓是这样的评价呢:百姓生性怯懦,世俗崇尚诡诈,好学而不刻苦钻研,虽说有部分百姓研习佛教,但是却以念咒为业,虽说甚是喜爱经文,但是却不讲究义理,虽说恪守戒律的操行,洁净无尘,但是特别的擅长念咒。”陈茂材深感诧异的对他们说道。

    这一番讲述,让王玄策也是好生奇怪,看着地里劳作的百姓,也不像这懦弱之人呀,不过转念一想道:“从这份话语之中,似乎能多多少少的读懂一些东西,我感觉玄奘法师说的在理,不过暂时没有说清楚而已。”

    “大哥,你说说,这说明了什么呢”周曾随口就说出了这句话来……

    “不管哪个宗教,其发源的根本目的都是教人向善。在这五印度大地,佛教如此,婆罗门教也是这样;在我们华夏大地,儒家如此,道家也是这样。从根本上来看,这都是一种信仰,一种寄托罢了。这种信仰与寄托,不仅是对人的一种精神慰藉,更是维护生存秩序的一种释然。在我们大唐也有很多不学无术之人,天天之乎者也,追求这表面文章,而不解这儒家的真谛;也有不少披着道家的外衣,以神灵为幌子,天天坑蒙拐骗百姓,而不知道到这清静无为的思想精髓。再加上这么多年来,对婆罗门教的理解与认知,不用多说,你们也应该感觉到,他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的。从刚开始咱们入了这五印度之后,顿感这婆罗门教是颇为残忍之宗教,可是后来经过一番了解之后,深知其实并不是这样,那仅仅只是因为这阿罗那顺和阿尔米塔误入歧途,让他们自己走歪了路罢了。依照玄奘法师的这种说法,这乌苌国的百姓,虽然信奉佛教,但是擅长这念咒之术。所以,给我的第一感觉,定是这的百姓,将这学佛之路,走歪了,走偏了罢了,再加上对教义的不甚明了,就误入了邪路……”王玄策冷静的给他们分析道。

    其实,他的这番话语,不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也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不管何种宗教,仅仅只是一种信仰罢了。当然对这种信仰,一定要秉承这善念,来认真的对待,严谨的对待,千万不要误入歧途,走向歪路。如若此,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社会,对国家,对周围的人的一种不负责……

    果不其然,虽说这的百姓都在这田地里辛勤劳作,但是行走在这集镇之间,穿梭于人群聚集的部落村中之时,的确发现不少僧侣,以画符念咒为业。

    只见在这一个小镇子之上。一个四十来岁的僧侣,虽然看起来面容清秀,慈眉善目。但是却在这街道两旁摆了这么一个摊位,这摊位犹如这大唐街头之上,抽签算命的一模一样。当然,为了这招揽生意,一个画符念咒的旗节却是显得别样的显眼,不少围拢在他周围的百姓,则是殷切的盼望着他赐予的吉祥与法力……而且这不仅仅只是一个个例,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编者说:乌苌国,北印度一佛教大国,可惜的则是已经凋零了很久……

    (本章完)

第357章 至王城又遇逢迎 迫威胁缔结盟员(上)() 
    自从入了这乌苌国之后。他们也不由的感受到,正如玄奘法师对这里的百姓之评价一样,他们崇尚诡诈,生性懦弱。其实这一切,也如王玄策解释的那样,佛教在这里大起大落之后,就带动了心浮气躁的教义观念,再加上没有著名的大师,引领这教义观念之改良,故而佛教就在这里就走偏了……

    既然走偏了,通过这念咒画符,自然就会带动着百姓,误入歧途,引起这性格变化。虽说如此,但是对着些骨子里的根本性变化,他们也知道,他们是无能为力的……

    因为这乌苌国的著名佛教遗迹,尽数都在这都城毗舍离城周围;所以,他们这次的目的地就是暂时到达这毗舍离城。只见这毗舍离城方圆十六七里,在这北印度看来,也算是一个相当大的都城,都城均是砖石造成,高约三丈。看起来也是颇为威武雄壮,坚固异常。

    经过这几日安然惬意的行走,就到了这都城毗舍离城城下。既然来了,自然是要拜会一下这乌苌国的国王,以修两国之好。望尽毗舍离城内,尽管佛教在这里已经削弱很多,但是这城市之间的繁华却丝毫未曾减弱。只见这走货的,赶集的,以及不少身着白色毛布衣服的百姓与商贩,时常穿梭在这城门口,人来人往,甚是热闹。

    这一队浩浩荡荡的大唐使团,就这样展现着大国威严,来到了这城门口。其实守门兵士已经远远望见了这一行三十来人的队伍,不仅威武齐整,更显庄严庄重,再加上他们这一身华丽的丝绸衣服以及清秀的东方面孔。顿时,就让这些颇为懒散的兵士,打起了精神。因此看着他们到了城门口之后,赶忙客客气气的迎了上来,阿谀奉承的问到:“各位爷,你们这是从哪里来,到我毗舍离城所谓何事?”

    王玄策一看他们如此殷勤的状态,也是内心之中无奈一笑。虽说也甚是鄙夷,但是依旧展现出大国使节应有的风度,客客气气的回复到:“我等乃是来自东土大唐国的使节,我名唤王玄策,特奉我大唐皇帝陛下之命令,出使咱们乌苌国,恳请代为通禀一声。”

    这些懒散的兵士,一听是来自大唐国的使节,再听闻王玄策这三个字,顿时为之一愣。赶忙喊醒了在这城门口一桌子旁安睡的守门官。这守门官一听是来自大唐的人员,随即一轱辘就从凳子上站了起来,一甩头,立马清醒了不少。

    只见这守门官,也就三十来岁将近四十的样子。赶忙在兵士的引领之下就到了这王玄策等人的跟前,恭恭敬敬,小心翼翼的问到:“你们可是在十年前,策马殑伽河畔,带领八千铁骑,剿灭这阿罗那顺的大唐使节王玄策王长史?”

    听此一说,王玄策和这周陈二人,相识一看,也是一愣。于是这王玄策依旧颇为有礼的回到:“正是,我等这次初到贵国,还望将军帮忙引荐一番,就说我等要拜见大王。”

    待得到这肯定的答复之后,这守门官立马面带笑意的回到:“王长史的威名可是在我们五印度大地之上,传送了甚久呀,小的早已仰慕长史多年,不曾想,今日在我乌苌国竟然能够见到长史。请长史在这凉亭之下,稍等,我这就差人宫禀告我大王。”

    “如此,多谢将军啦”王玄策拱手致谢道。

    “王长史见外啦”话语之间,这守门官,一方面就赶忙命令一个腿脚利索的兵士,速去王宫禀告,一方面又殷勤的将王玄策以及周陈等人,礼让到这凉亭之下安坐。

    待他们安坐之后,又是端茶,又是倒水的,好一番家奴的作风与气派。这一幕,也让在桌子边安坐的王玄策与周陈二人,又是一次宛然而笑。

    只听这陈茂材这样问道:“将军,你也座吧,不用对我们这么客气,弄的我们也很是不好意思?”

    “唉,这是应该的,像你们这种贵客,我们大王也是羡慕的紧呀,这好不容易来我们乌苌国一次,一定要好好的招待才是!”

    “你们大王还时常提起我们吗?”陈茂材也是随着他的话语接话到。

    “是呀,想当年,这戒日王遗留给阿罗那顺的军队是何等的强悍,你们愣是将他们打的心服口服,特别是这大破象军的一战,足矣名垂青史呀。”这守门官就这样依旧阿谀奉承般的说道。

    中国有句谚语,就是好汉不提当年勇,虽说这守门官说的都是实情;但是看着他如此容貌以及样子,以及阿谀奉承的言语,顿时让王玄策等人也是颇为反感。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这玄奘法师在这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述:人性怯懦,俗情奸猾。

    也就一顿饭的功夫,伴随着城门口两边百姓的纷纷避让。只见刚才那个腿脚利索的兵士,风驰电掣般的跑了过来,大声吼道:“大王驾到”。

    听闻此声,王玄策等人出于礼节性的需要,就赶忙理了理衣冠,起身站立了起来。却见这城门口,一队队兵士就这样鱼贯而出,随着秩序的安静。在这绫罗华盖装饰的御撵之上,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身着华丽的丝质衣服,在侍从的搀扶之下,就下了这御撵。不用说,这就是目前这乌苌国的国王。

    王玄策赶忙引着周陈二人迎了上去,躬身施了一礼:“大唐国使节王玄策,拜见大王。”

    “王长史快快免礼,你的威名不仅让本王早有耳闻,更是让我五印度为之震动呀,千盼万盼,不曾想竟然真的盼到了王长史。”这国王也是颇为殷勤的说道。

    于是,众人一番寒暄之后,王玄策就在乌苌国国王盛情的邀请之下,登上了他的御撵,被他以最隆重的礼节迎往这乌苌国的王宫。

    只见伴随着御撵敞开着的帷幔,街道两旁的百姓,听闻是大唐国的使节,不仅跪伏在地上,更是不住的抬头,望着这豪华的王室车队,随着兵士的开道。众人就这样被迎进了这富丽堂皇的乌苌国王宫。

    (本章完)

第358章 至王城又遇逢迎 迫威胁缔结盟员(下)() 
    到了这王宫的正殿,王玄策端端正正的呈上了这高宗李治亲自签批的大唐国书,只见这乌苌国国王亦是端端正正的接过这国书之后,细细的翻看了一番,带着欣喜之情,就礼让王玄策等人速速落座。

    “王长史这次不远万里,带来大唐陛下的修好国书,实在是我乌苌国的福分呀”乌苌国国王微笑道。

    “大王哪里的话,我大唐陛下都是凭借仁义征服四海,国无论大小,事无论巨细,向来都是以礼相待,何况两国相交秉承的是心与心之相交”王玄策也是虔诚的说出来这大唐向来的国策。

    “长史所言甚善,我素问这西域列国都称呼大唐陛下为天可汗,既如此,我乌苌国也愿意尊称贵国陛下为天可汗!”于是这乌苌国国王说出来内心之中,早已想说的话语。

    “多谢大王,如此甚好”王玄策面带笑意的欣喜回到。

    自此以后,这两国之间就这样递交了这友好的盟约,只见这乌苌国国王在这国书之后,亲笔书写到:“我乌苌国,愿尊奉大唐皇帝陛下为天可汗,愿与大唐国互派使节,互利通商,以修两国万年好合……”

    但观如此之一幕,众人也是颇为欣喜。正是因为这乌苌国地处这五印度的西北部,且过了其北部的吐火罗之后,没多远,就是西突厥的领地。这盟约能够缔结的如此顺利,一方面是因为这王玄策在五天竺威名的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这显庆元年,唐高宗李治一方面命令苏定方率唐兵以及回纥兵从北道出击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命太宗时率众归附的西突厥可汗阿史那弥射与阿史那步真二人从南道率旧众出击。苏定方先破除木昆部,俘获一万多人,继至曳至河(今伊犁河东)西,同沙钵罗率领的十万大军交战,大败沙钵罗,斩杀、俘获几万人。结果五弩失毕都降唐,沙钵罗向西逃走。

    当时阿史那步真出南道,五咄陆听说沙钵罗战败,于是都投降了阿史那步真。苏定方率师日夜兼程踏雪追击沙钵罗,又斩杀,俘获几万人,沙钵罗逃奔石国,被俘获。显庆二年(六五七)十二月,唐高宗随即在西突厥故地设置濛池、昆陵两都护府,以阿史那弥射为昆陵都护、兴昔亡可汗,统领五咄陆各部;以阿史那步真为濛池都护、继往绝可汗,统领五弩失毕各部。至此西突厥彻底灭亡。这就是发生在同一时段的唐平定西突厥之战!

    这一震惊西域的消息,自然也传至了这乌苌国。一方面因为乌苌人的秉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可以有一颗大树依靠。所以,这乌苌国王随即就将这王玄策等人奉为上宾,殷勤接待。

    “不知王长史,这次出访我乌苌国,除了这修约之事,还有何事?”乌苌国国王又一次向他们问起。

    “实不相瞒,自从玄奘法师回归我大唐以后,我大唐佛教大兴,陛下和皇后娘娘也深信佛教,所以这另一方面就是有我代为到达咱们这五印度观瞻佛陀遗迹,诚心礼佛。正是因为咱们乌苌国周围佛教遗迹甚多,所以,就来到了咱们这里”王玄策如实的以礼相告……

    “王长史此言甚善,虽说我乌苌国之佛教发展已经远不如从前那么繁盛,但是这佛教遗迹依旧众多,想当年我还是孩提之时,有幸见过这玄奘法师一面,也是深深的被他的志诚之心所感动,至今日也是记忆深刻,时常为他的毅力所折服。”乌苌国国王又一次的奉承道……

    其实在这弱肉强食的社会之中,王玄策为何能够如此的顺利,其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他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