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兴唐 >

第294部分

兴唐-第294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摇头晃脑,道:“吐谷浑与吐蕃百姓人口少啊,我们大唐的百姓人丘多,所以没有人家生命珍贵,贱哪!”

    也不知他所说的贱哪,是指唐朝人命贱,还是郑台贱。

    知道李义棱在嘲讽他,郑台却无言以对。

    他抓这点,也打击不了李威。受俘杀与求降杀两样的,例如黑齿常之赤岭那次小战,或者在洪济桥中一战,即使事情真相公布,问题也不要紧。顶多对太子仁爱的名声稍稍有些影响,可那是对敌人的手段,又不是对自己的百姓。当然,若是象薛仁贵那样,接受了人家投降,却学了项羽,学了白起,是有可能遭到大臣忤击的。

    站在哪里不能言,张大安替他解了围,道:‘,这都是小事,臣只担心其他的事。”

    这才是真正唐朝的大朝会,郑台奏事了,手持着牙劣上前,其他大臣是商议,倒也不用一一站在李治面前辨解。

    ‘,你担心什么?”这一回李治揉了揉脑袋,朝堂割裂,对他掌权有好处,可政事就会拖累。

    ‘,臣担心的是屯田,迁户,将来。屯田有帮助,运向前方的物资最笨重的就是粮草,虽然将士没有增加,可增加了大量战马,有了屯田,明年就可以解决这个危机。甚至以后不作战了,派出士兵守卫,也不用担心粮草供给口但用于军用倒是可以的,太子却要分封将士,迁移百姓。十几万将士,有多少家属?况且青海高寒,士兵在上面前不适应,妇孺老幼如何在上面生存?这是其一,其二按照太子殿下的理论,就算朝廷不惜沉重的负担消耗下去,可不是一年两年,朝廷总得要将太子召唤回来,这么多将士,派谁总领?”

    张大安在这里耍了一个滑头,虽然是雍王党可是宰相,不能做得太明显,因此侧重就轻,说出这两点。

    李治挥了一下手道:“这个无妨,弘儿在捷最好书}整]理报上已经禀明,此事要等到明年再议,等到开耕成熟,河涅数城相连后方无忧,才能迁移百姓。愿者自来,不愿者不可勉强。不是作战,需要身体完全健康,除了少数百姓外,大多数百姓只是不适应,过了适应期,也会无事。抵报上写过,你没有深想。至于以后还长远,倒不用急于商讨。,

    ‘,先”

    左拾遗李正安站了出来,持着牙劣说道:“臣也有一本进奏。”

    ‘,奏来。”

    ‘,臣以为我朝自建国以来罕有发过这么多大军征讨一个蛮部的,今天发出十八万大军,出征青海,国库为之一空,甚至为了运输供给,不惜耽搁关中的农耕生产,十几万户人家妻离子散。这是为了大败吐蕃人,不一定要将吐蕃歼灭,可也要将吐蕃人彻底驱逐出吐谷浑,扶立诺昌钵可汗返回青海。太子殿下有太子殿下的想法,也许是对,可仅是屯田,若吐蕃人不集攻打,是不是一辈子屯田下去,坐看吐蕃人控制吐谷浑。若传扬出去,各个蕃胡如何看待我们唐朝?虽然部城一战可喜可贺,可臣认为不必大喜大贺,只是全歼吐谷浑人,又不是吐蕃人。朝廷出兵同样也是针对吐蕃人,而不是吐谷浑人。臣以为,是不是可以在防守的同时,派出一些大军,不必前往乌海,可最少到达大非川,取得一两次大捷,也让其他胡蕃不会小视,同时也做一个表态。”

    ‘,放肆,你是想让太子狐身犯险?“武则天忽然在帘后说道。这是从未有过的,以前她在帘后听政,大多数不言,遇到李治没有听清楚,或者有困惑的问题,在帘后小声对告诉李治。

    对现在的局面她很满意的,长子危胁大,不在了,可以慢慢‘,收拾大好河止,,“而且只是防御为主,进攻为辅,儿子的性命确保无忧。不孝的次子就不会得逞了。

    可是这些雍王党们,其心可诛啊。武则天喝完后,眼中闪过厉芒,动了杀机了。

    裴炎一直不语,然而在心中冷笑,这一群人成就不了大事了。怎么说?皇后不提,皇上也满意,他对长子继位并不排斥的,否则太子几次逆悖,只是打压,并没有罢废,正是看重了他的才能。可在京城,皇上始终不安分,现在到了青海。速战速决,在么大败,生命会有危胁,皇上不希望这样结果产生的。要么大胜而返,皇上要么退位禅让,要么父子对决,看一看鹿死谁手,这又不是皇上所想看到的。

    儿子到了青海想出这个办法,李治怎么能不开心,生命有了保障,这样一经营,没有三两年不得功,至少这三再年,没有人与他争帝位。至于这个雍王嘛,太嫩了。

    圣意都没有摸清楚,乱向太子开炮,不行啊,李贤!拢了不少人,可拢的人当中,缺少了得力的大将,无论这一场游戏最后赢家是谁,但绝不会轮到李贤的。

    李正安硬着头皮说道:‘,天后,臣不满天后的评价。臣只是如实说来,也没有要求太子亲自出征,何来有狐身犯险之说?”

    郝处俊听不下去了,道:‘,李拾贵,天后此言颇为中肯。在青海有论氏兄弟,此二人皆一时无双豪杰。薛仁贵之败,有许多原因,可是不能忽视论钦陵作用。论钦陵已经返回吐蕃征召大量军队,而在青海,已经驻扎了数万吐蕃大军。这一次前来,来势汹汹,兵力比我们唐朝只多不少。强行出战,胜负难料。若只是分兵轻行,更会被吐蕃人全歼。或者如当年围郭待封一样,太子救还是不救,一救岂不是孤身犯险?就是太子理智无情地不救,分出去的大军被歼,河谨之地兵力空虚,如何防守?丢失了河涅,大败而归,太子如何向天下交待。前者狐身犯险,后者必然追究责任,太子之位甚至都能被罢废。臣对军事也不大懂的,但这个简单的道理还能明白。天后这样评价你,还是轻了的。”

    这就是政治,郝处俊与武则天是死对头,但在这一刻,却走到一条战线上联手。

    其实也未必想得那么深远,可是裴行俭一一登门拜访,将青海的局势从一剖析,所以这一番话说得十分有条理。

    李正安不知如何回答,眼睛瞅着其他的人,其他人也是皱着眉头。其实可以做一些文章,终是大捷,太子一方有了说话的理由。张大安努了努嘴,示意他不要再言了。还有另外一个安排,可知道的人不多。

    李治已经不忧了,轻哼一声,道:‘,你身为左拾遗,应当进言方正,切不可以私事议国事。吐蕃坐拥甲弦四十万,都胜过了高丽,岂是一个小小的蛮部?”

    作为皇帝,不可能说你小子居心不良之类的粗话,这一说,话已经十分重了。

    ‘,是“李正安惶恐不安地退下去。

    裴炎举起了牙劣站了起来道:‘,臣也有一本。”

    所有大臣都奇怪的看着他,裴炎为官称职,对他生恶的人不多,可知道他与太子的关系却是十分恶劣,一起看着他,想听到说什么话。

    ‘,裴卿,请奏。”

    ‘,臣以为之所以有这些争议,是太子亲征导致的。太子应当学的是治国之道,文事有文臣,边事有武将,太子出征却没有这个必要。成功固然是国家幸事,若是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兵战凶危,什么可能皆能发生的。现在太子前往青海一个多月,诸事安排妥当,也取了一场漂亮的大捷,此时回来,正是时候。”

    这一条进谏对李威很有帮助的,才去一个来月,漂亮地打了一个胜仗,呆下去,就是立功了,还是太子。若是失败,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对太子地位皆不利。还是回到京城,对太子最有好处。

    武则天美目闪动,心中十分满意,裴炎不会相帮儿子的,看来是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在帘后再次说道:“裴卿此言,也合本宫心意。”

    母子和谐吗,顺便将这个小难题当作了皮球,踢给丈夫。

    但这样一来,大家更看不懂了。

    李治扭头看了一下自己的妻子,嘴张了张,没有说,可是智慧依然存在。裴炎这样发话,颇得他赞赏,这才是臣子嘛,儿子做错了,不会因儿子对他排斥,就不进谏。儿子做对了,也不会因排斥,就不会赞扬。可是儿子现在青海很安全,自己不想召回来。

    可此话终是说不出口的。

    盯着群臣,眼睛瞅了瞅,看到了张大安,不能召啊,可询问李碟、赦处俊等宰相,无疑会立即赞同。所以找到了张大安,问道:‘,张卿,你意下何见?“

第二百五十五章 尚饭心不老(二)

    张大安脑子大喜过望,李治不问他,他也想讲言的,只要在郝处俊、李义碳与裴炎三人一搅和,不知如何开口。立即道:“裴侍郎此言也有理,可是临阵换帅,终是不美。轻则无碍,重则说不定又能导致大败。大非川已经败了一次,不能再败了,否则朝廷以后休想再经营青海。再说,太子到了青海,做得很好,远胜过某些人。”

    刘仁轨气得闷哼一声,老子回到朝中,开始做龟孙子了,你还不放过。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又说道:“臣思付过,恐怕朝中数来数去,想要对付论钦陵(注),恐怕只有太子一人。再说,还有盾谶之事。”

    马上就改变了话风。

    刘仁轨再次闷哼,老子不要脸了,可还远远不及你。

    “他这咋)办法十分巧妙,只是有一个缺陷,消耗巨大,而且时间也长,大军众多,成员复杂,呆得久了,臣就担心有些矛盾不和之事发生。为了防止万一,臣进谏,可派一个信得住的内侍,前去青海作为监军使,与太子殿下配合,调和将士。顺便将物资押送青海。”

    李治脸上立即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一句话嘛,才象一个人话。

    呆得久了,将士会不会有不和,肯定有的,可有了李敬玄与李威二人坐镇,这二人是何等的威慑,试问调和那一个不服?难道韦待阶与曹怀舜他们也敢在李威与李敬玄面前装大牌?

    不过嘛,李敬玄与李威共同执帅,终是穿一条裤子的人,时间一久,将士收心,这不是一万八千人,而是十八万大军。李治其他不担心,但就担心这一点。有了一个亲信的内侍前往,再一次监督,自己会多少放心一些。

    后来李隆基得高力士等人相助,才灭掉太平公主,也才始重太监。于是大量用太监作为监军使,监督各边驻军。这时监军使有的,可用太监做监军使有,可是少。而且太监现在说话声音也不响亮,即使是李治身边最亲近的太监,也不敢公开凌驾于李威与李敬玄之上。因此郝处俊与李义琰等人嘴张了张,终究没有说。

    就这么决定下来了。

    物资没有敢为难,不是怕郝处俊他们挑剔,是李治的心意,到这时候,终于有许多大臣看出来了,这是皇上也想太子呆在青海,一呆就是三年五载啊。功劳也没有人为难,其他人会虚报战功,太子绝不会,他也不敢开这个头。替党项人讨要的几个官职,也没有为难,这个意义都知道的,况且唐朝民族政策如此。分封土地,更没有为难,那一块地方,皆不感兴趣,全权交给了李威权宜处理。

    于是京城再次骚动,粮草武器以及其他的物资,仅走过冬冬衣花费就十分巨大,高丽冬天冷,青海同样冷,棉花出现得及时,为北方驻边将士熬冬多了保障。可是大量的棉衣棉被,得花费多少?种得多了,降了降,可这原始的脱籽纺织技术,注定了想降也降不到什么哪里。一件棉衣还是两百多文,布料还是那种粗制的布料,若不偷工减料,可那一个敢。更不要说用棉更多的棉被。

    看着国库又空虚了,李治很肉痛,都想将两渠停下来,将那个钱挪出来用。

    这一折腾,武则天又开始忙碌起来,李治身体越来越恶劣,头痛得厉害,眼睛看东西又不清楚,几乎正式开始将国事交给武则天在代理。

    正在这时候,外面禀报:“启禀天后,太子妃与太子的侧妃,鲁王殿下求见。”

    鲁王就是李潞,现在没有皇太孙这个说法,皇太孙,故名思议,太子的太子,古制也未有。这是历史上李治逼着想出来的,长子让妻子说谋反杀了,次子早逝,老三老四因为妻子,连京城都不得入,老五莫门其妙死了,老六流了,害怕老七李显又让妻子弄残废,于是立了一个皇太孙,加固老七太子的地位。

    可是太子长子,所以封了一个鲁王。

    几个女子走了进来,立即伏了下来,说道:“多谢天后。”

    大捷很开心的,可是大朝会上发生的事之后,才知道那么多人想害太子,许多大臣替太子说话,但不是裴炎,不是李义碳,不是郝处俊,关健是武则天,竟然破例隔帘大骂,这才将一群大臣吓住。

    “你们毕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