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到如今 >

第2部分

到如今-第2部分

小说: 到如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她径直走向我,肾上腺分泌的紧张激素才使我从迷雾中挣脱出来,可身体还是僵硬不得动弹。只可惜她的目标并不是我。当她纤细指间摩挲在店长钟爱的黑皮书——《圣经》时,我只能呆呆的履行书架功能。
终于,她说话了,语速却飞快异常,看我表情茫然,不得不再次询问,“这是非卖品吗?”
当我老实告诉她这是店主任职教堂工作人员的私人珍藏自己并不清楚他的意向后,她便留下了姓名和联系方式。
天呐,你爱笑话我口齿伶俐到话多过分,恐怕你没有见过我的哑口无言。就是那样,我在静默中,听见有声音。然后,深刻入脑海。
哦,忘记告诉你,她叫原。
九月四日
    昨晚居然兴奋的趴在电脑上睡着了,醒来看着尚未发出的E…mail才发现亢奋过头的我还没来得及向你讲述认识原的过程。
怎么描述呢,现在的我脑海、思绪、心房犹如龙卷风般混乱,上窜下跳的气流不停在拉扯,叫人一刻不得清闲。记忆颠来覆去,过去与现在交替放映,可笑的是,这些有你还有她的颠倒碎片竟能粘合的如此完美。
好了,喝着刚泡的冰薄荷茶,感觉带有泥土的薄荷香味由舌间到喉咙,再由鼻腔到大脑,思维和语言能力渐渐回归现实。
第二天,带上老板奉送的另本非卖品的《圣经》,我联系到她并约好在她上班的地方碰面。
原的公司在这座城市最高的写字楼里,墙体由大型落地玻璃组成,光鲜亮丽的外表让人感到这是个缺乏情感的地方。中国城市里大多数offce,都是一味模仿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写字楼,既高又冷。冲这气势,就可以教育到孩子们社会竞争的残酷。
听到接儿子放学的母亲这样告戒小学生模样的孩子,“再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坐办公室吹空调,在马路上汗流浃背派传单时后悔就晚了。”
站在写字楼旁的花坛边,路过的女孩匆匆走近一楼玻璃外窗,借着反光镜面拨弄头发,然后用吸油面纸去除脸上油光,剩下平滑柔软。花坛拐角处,男子数着时间等待,为下刻的遇见。等到这出城市情景剧按序上演离去后,我也忍不住上前撩抚乱发,光亮落地镜子反射出一张年轻而苍白的面容,若再戴上十字架便是近乎典型的歌特阴颓风格。
当长短时针在五和十五之间形成锐角时,面目相仿的男女依旧纷涌快步走出,像打开夏季潮汛的闸门。他们之间,或招手跳进出租车或开车,急匆匆赶赴下个岗位。他们中也有厌烦又不得不赶回家做饭的中年人,也有围作一团商量去哪玩的年轻白领,更有不慌不忙驱车归家的老者。无一例外的是,当他们一脚迈出公司大门时开始松弛神经的眼睛。
后来原常说,这虽是座不大的城市,但它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代表着残酷的竞争力。你不努力,很快就有人取代今日的你。
五分钟后出现在我面前的原和头天见到的判若两人。秀丽的长发被根复古长簪取代挽起,委屈的盘旋在后脑,黑色短袖丝质套装,尖头高跟皮鞋看上去虽然虚长几分高度却更显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如果不是她在看到我之后化解了满脸的冰霜,恐怕我早就给冻成一座雕塑。
尽管不明白一人如何会有两面,但幸好原仍旧在那里,这样我们便熟识了。
十一月六日
    这里的气候确实独特,热到极至后刷的一下页面就翻到初冬。毛衫外套不够用,只得再添。
离开家乡并未考虑太多,衣物也没拿上几件,看到这里,你又该笑话我做事还是那么欠考虑。
今天周末,原陪我到步行街逛悠购物。也不知是甜蜜带来的错觉,抑或是自作多情,眼见维系我们的丝带涂有嫣红欢喜不已。而她,似乎也喜欢和我多做接触。有时也会奇怪,像她那么优秀的女子,怎么会没有男子苦追狂求,问她,得到白眼和怪嗔,“有男人追又怎样,稀罕么。”
今天的逛街购物是原选定的,地点就在步行街。
步行街是这座城市的商业购物标志之一,中国很多城市都是以步行街为圆圈中心扩展而成的购物群落,发展中的这里又岂会例外。繁盛笔直的坐落在十来条古老街道的中心,两旁布满殖民风格的建筑,外围还有几个大型的购物中心。虽没有香港、上海的购物街道那么摩登、现代,却因逗留此地的人挥散出超旺人气及殖民时期建筑的点缀显得另类突出。在这座城市里,它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你是学建筑的。怎样装点城市,怎样形容建筑的美感,肯定比我这样胡说来得内行。巴洛克风格的红房子,折中主义的平衡建筑,带来形式上的纯美,现代功能主义高楼,有座咖啡吧看上去后现代主义十足,概念浓厚。
就这样,早上十点驱车到达,直到晚上六点,买完我所需要的衣物原还是热情高涨的不断翻看评价每件触手衣物,贬损后放下离开。双腿开始麻木的我除了感觉到累的够呛,就只能惊讶有些女人的婀娜步影似乎天生就是用来逛街消耗欣赏的。
有些女人,并不包括我。
“原,我到那边休息,你自己先逛着吧。”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说。
原却撅嘴嘲笑,“又投降了,你可是逛到哪就坐到哪啊。恩,看来你得加强锻炼。”
“我有去健身房,看这身肌肉形状也挺好的,再锻炼可就过头了,我可不想像男人那样成肌肉踺子。”摸摸胳膊微凸部分,我答非所问道。
呵呵,你猜她怎么说,“不是塑型训练,而是如寻常女子练习逛街,逛多几次就能适宜。尤其像你这样肌肉太重,负荷过多,自然会比我累得快。”
我只好哭笑不得的拎着购物袋找个地方坐下喝茶。
一杯很是地道的冰奶茶下肚后,气力也如倦鸟归巢般回归体内。可原还没回来迹象。倒是对面的小店引发我的兴趣。
装修古色,闻得到刻意模仿中国古代庭院的气味,深红色木质墙板在镭射灯的反照下显得古朴大气,大门两侧的落地玻璃前各摆放有假山盆景,喷射的水滴不时落在欣赏者的身上,水却是温热。小店被周遭现代喧闹的店铺包围,店里兜售的只是些别致装饰品。
真正吸引我的是一副画。铜板纸直接包裹在木框上,看上去自然无赘。画里是由深及浅的蓝,深的诡异,浅的跳耀,还可以瞧见层层叠叠的暧昧感。版画的中心是个银白色物体,上浑圆下纤细,与底色的沉稳一色形成冷暖对差,幽光散发出未知。就好象你不知道自己是什么。
盯了很久,都没能看懂那到底是什么。正在自谕抽象就是要让人看不明白时,突然想起大学曾和你一起看俄罗斯现代抽象派画展的情景。当时我们也是盯着一副画半天没看明白,直到你说后退几步换个姿势再看这才有发现,迷惑我们的竟是熟悉的足球。
于是我眨巴眼,依照话语退后三步,局面豁然开朗。那画里原来只是茶匙,一只在蓝色天地散步的茶匙。
有时,距离人或事物太近,只会盯住局部不放,从而陷入死胡同。相反,换个姿态,换种心情,就能获悉整体,发现更加美好的事物抑或停止更加愚蠢的行径。就如画展归来当晚你翻开书告诉我说,人的道路既然遮隐,天主又把他四面围困,为何有光赐给他呢,是叫我们看清脚下原是有路的,那路通往光明的前方。
十一月八日
    应原的要求方便随时刻联系,还是买了个手机使用。
不是不喜欢过分紧密的联络,只不过谨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疏离,这种意识被原打个粉碎。”在你想逃走时一把拽回来。”我的小心态竟被看穿。
这样的话语,你也说过。
柜台玻璃镜前,看着面容漠然。镜中反射出原不停示意服务员更换手机样板,对比询问,而我,透过镜头看到当年的我们。
我喜欢偏男性化的东西,粗犷强悍可以弥补女性柔软的不足,拼命修炼肌肉重塑体型,对镜清洗身体鲜有检查审视。那时你就会伸手遮住我的视野,”身为女子也很好啊”,说完松开手,世界焕然一新。
理念可以逐步更替,喜好习惯却无法改变。记得上次买手机时,本想买诺基亚宽大智能机型,你却要求摩托罗拉的纤细翻盖,”你喜欢揣在兜里,还是轻巧的好…”。
“你喜欢哪个牌子的?”没等回答,原又说,”还是摩托罗拉翻盖的实用,装在兜里也方便。就买这款吧。”决定后,送给我一个似曾相识的微笑。
她的决定和你一样,虽无法彻底改变,至少可以影响我。像那来自光芒中的声音,慢慢地领我前行。
十一月十一日
    可能是年少冲动的激情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被衰弱、阴暗、烦恼所取代,无趣成为心理的主流势力。照例接原下班后,我开始犯愁今天又该做什么。节目单上一片空白。于是会想知道,寻常男女或女女男男间又是怎么打发时光的。
透过书店的透明玻璃,远远瞥见车站站牌边两个青春女子毫不遮掩的拥吻,良久,舔舔嘴唇,有点羡慕她们的自然无惧。这情景在我,决计无法做到。
“去吃龟苓糕。”下班后,受不了我的迟缓,原做出安排。我又看到那个无话可说的自己,被别人推着,走向自己不明境地。
你说,喜欢吃甜食的人,大多心理有所亏欠,向往得不到又无法持久的甜蜜。
你分析得对,胜过我这学习研究人性心理的半吊子。坐在这家原认可的正宗龟苓糕店,点上份双皮奶后又被原改换成蜜炼龟苓糕。
“这可是龟苓糕中最甜的一款,尝试下,你会喜欢的。”我想改变,遂点头应允。可龟苓糕端上入口后,后悔得眉头皱起。如顽童吐吐舌头,咳,真苦。
记不得哪本书里说过,人到某个年纪自然会吃年少时不喜的苦涩菜系,例如苦瓜。代表着忍耐力的提升,心智的成熟。
为表自己成熟忍耐的一面,含着表面微甜实际黑糊糊的龟苓糕,看着原,眨也不眨的囫囵咽下。
中药的苦涩还是顺着喉咙漫上,煽动舌头上无数个味蕾,味觉加倍扩大,遮蔽的雾霾后面,丝缕甜蜜搀杂其间。滋味带来变化,感觉还可以。那么,继续吧。
原笑着看我乖乖吃完。经过水火,终于到达丰富之地,哦,好个甜苦交杂的节目。
十一月十九日
    认识原有段时间了,可每次接她下班那刻,总会觉得陌生。
从心理学来讲,一个人,如果长时期保持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人格特征,就会有往分裂的倾向。主格或隐藏或暴动,第二格面与主格的截然不同,分裂的潜在进行。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开朗暴躁天真阴沉之下有另个自己存在的事实,这些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人格分裂,却是都市病的潜伏表现,原也不例外。
除去工作时我所不知道的那面,私下的她,前一会天真烂漫的可以,没多久可能转为忧郁若失。有点好奇,在她眼中的我又是怎样,同为都市病人是否犯着同样的病而不自知。
这晚,忍不住亲吻她湿润着的甘甜,陶醉之后眯缝睁开眼。黑暗后重回一线光明,却回想起我夜间的歌曲,白日闭口不语,拼命躲开光亮,等待夜里华丽的鸣叫。在那分开光明与黑暗的时刻,看到两个不同的我,恐慌的不仅是我,更有并不深悉的她。
告诉我该怎么办,或者指引我能怎么办。翻动书籍时心中焦灼难平,就连店主投来关切微笑都不曾发觉。从什么时候起,我竟会关注他人的想法,在意另段风景。
说来讽刺,学心理学的我以前曾憧憬遇到这样的情况,关注细节,然后灵活运用所学,对肆虐洪水分渠引导最后做到治病救人。哪料到当自己的心理出现失衡竟无从医治,只会选择逃避,何况对她。
十一月二十一日
    出与爱生事的本性,也因你梦中的鼓励,昨晚和原作彻夜长谈,希望能解开她的心结。可结果并不如意。
原说她出身在南方临海小城,家族在当地很有势力。他父亲先后有过三次婚姻,但都与她无关,她属于私生女。直到十岁,母亲去世,父亲才好心收留。
她不是那种会与环境对抗的人,为保护自己,迎合重男轻女的父亲和整个家族,天真,笑容,卑躬,一切恶习与她无缘。尽管如此,责难仍多过接纳。在努力拿到注册会计师的资格后,终于有能力抛开众人的嬉嘲,离开那座城市。之后,原也经过许多城市,但都因无法适应过快节奏的工作和疏离生活环境而离开。她听到另个自己在心底说,走吧,这里没有你想要的东西。
你说得对,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包括原,我,还有你。那些看似离我们很遥远的故事因人与人之间的熟识、沟通渐渐接轨并联,大多数人在无力解决自己的事情后都会热衷于帮助他人,说着命中注定的话语,将他们的轨道引向夜暮深处。
从原的描述中,依稀看到她成长的孤独。因为孤独,所以脆弱,正因为脆弱,所以伪装。循环反复,恶劣愈发,只有孤独依旧。
自以为找到根源的我抓住孤独的主题,拼命向她讲述连自己都半信半疑的理论。告诉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