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风云录 作者:陆幸生-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秘书小周把他们摄进镜头时,他眉毛竟皱了皱,好像很不愿意似的。后来秘书小周把这帧照片卖给了东方先生,竟成了《香港。大中华》杂志的封面,李湘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您好香港,来自A省电视台的问候》作为特稿配发。于是“陵州两蜜”各得红包一封,三人行各有所获,皆大欢喜。
沙龙四壁的墙上,悬挂着全是A省陵州市名家的字画,书架上摆放着“香港。大中华出版有限公司”印制的各种画册,出版的期刊、挂历,那印刷质量着实不怎么样,说是香港出版的那质量倒像是大陆印刷厂印刷的。正面墙上挂着一幅A省著名画家张伯仲先生出访伊斯兰教国家画的那幅留着大胡子裹着白头巾的阿拉伯人,背景是寥寥几笔用褚色勾勒的清真寺。这画笔墨有点枯涩,不像画册里面的那张那么有神采,凌志雄怀疑是假的。但是A省博物馆的著名鉴定家,张伯仲先生的大弟子平沙先生却在装裱好的空白诗堂内,龙飞凤舞地写了极具权威性的鉴定意见:“此张公伯仲先生出访巴基斯坦所写真迹。”鉴定家兼具书画家的平沙先生正气定神闲地翻看一本画册,他穿着一身浅灰色的西装,三七开的分头梳理得整整齐齐,保养极好的胖脸上架着近视眼镜,透着浑身的儒雅和斯文。一眼看过去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学者型艺术家,他的鉴定当然是不容置疑的,凌台长不再怀疑。
硕大的画案前,围着一堆人。有的人在俯首观看眼前作画的那位中年妇女,有的人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人互相招呼寒暄。来这里的贵宾,人人都有身份,个个都是显得十分斯文。画案的画毡上铺着一张六尺宣纸。那妇人梳理着齐耳短发,很朴素的那种女干部式头,但从头发的亮泽和梳理的齐整来看,显然是精心打理过的,富富态态的圆脸上架着老光眼镜。这眼镜角优雅地悬着一圈金色的细链条,那是在不用时挂在脖上的。以凌志雄收藏家的眼光来看,这副眼镜是天然水晶石精心打磨,那根链条绝对是纯金的,再加上金丝边的眼镜框,很显得富丽堂皇的样子。妇人白皙丰满的颈项上套着一根细细的白金项链。那链坠儿是翠绿晶莹的有半粒米般大小的翡翠。这翡翠以凌志雄专家眼光来看绝对是神品,如果有可能在太阳光下照看一下,可以隐隐约约看到一丝一丝的棉絮样的绿丝纹。这妇人穿着一身合体考究的浅蓝色西装套裙,她正聚精会神提着大斗笔蘸水、蘸墨,稍稍定定神,似乎气沉丹田,又猛然将蘸满水墨的斗笔在画纸上纵横驰骋起来。那架势显得富贵娴雅,又充满书卷气,顷刻之间勾勒出了梅的老干新枝,倒还有那么点意思,周围一片叫好之声。有人告诉他,这妇人就是陵州城内小有名气的郊区区委书记李惠敏,工作繁忙之余,还学画有成,真是不简单呢,于是这个名字就如雷贯耳般地烙在凌志雄的脑海里。如今这个名字再一次在南帆剪辑的片子中出现,又勾起了他对那次笔会的记忆。他心中浮起一个念头是,这个女人呀,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哟。
电视机屏幕出现的是陵州市新华书店那高大的营业楼,南帆走进书店拿着《养生精华》采访营业部主任。
“请问主任同志,这类用香港书号出的书,能否在大陆市场销售流通?”
“不能,凡是港版图书都必须有图书进出口权的单位从海关进口,并且具备海外图书销售权的单位才有权出售,比如外文书店,否则就是一种偷漏海关关税的行为,严格地说是一种脱离海关监管的走私贩私行为。”
营业部主任仔细翻看这本样书后继续补充道:“这本书从外观和印制质量上看,不像是香港出版印制的,好像是大陆印的。”
“何以见得呢?”
“一般香港版书是繁体竖排,这本书是简体横排;港版书的封面一般用300克白卡纸,内页为120克双胶纸;这本书封面是200克铜版纸,内页为60克胶印纸;港版书全为胶印,这本书显然是铅排本。而且即使香港委托大陆加工的图书按国家有关规定均应当以来料加工形式,成品必须全部返回香港,不得在大陆市场销售,否则就是非法印刷和非法发行。国家具体的有关规定你可到省、市管理部门去咨询。”
镜头切换到双山市梨庄镇的稽杨庄中学。天空已零零星星地下起小雨,镜头上可以看到斑斑雨滴的痕迹,南帆的背景追随着一个穿深蓝色中山装的中年汉子,中年汉子显然不想接受采访,他在刻意回避南帆,他转身躲进了屋内。简陋的农家小屋的屋檐下淅淅沥沥地滴着雨。
“他是乡办中学的校长,他拒绝了我们的采访,任我们如何恳求,就是不开门,他在屋内告诉我们,他不希望再找麻烦。我们很无奈,我们走进了学校。”南帆在黑暗中向凌台长解释着。
第十三章记者的困惑(6)
稽杨庄中学浸润在濛濛秋雨之中。南帆打着小花伞跋涉在校园泥泞的小路上,路的两边是在风雨中摇曳的灌木丛。铅灰色的天空厚厚的云层裹着破旧的校舍。摄像机追随着南帆艰难的步伐上下晃动。风雨交加,气氛压抑,远处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一位打着油布雨伞的乡村女教师进入他们的视野,被南帆拦住。“我们是省电视台《焦点写真》栏目的记者,想采访一下有关《养生精华》在你们学校发行的情况?”
“啊,你是南帆?”女教师脸上一脸惊讶,暗淡的眸子间闪烁出一丝激动,仿佛是追星族看到明星。在得到南帆肯定的回答后,她热情地将南帆等人迎到了办公室,办公室其实就是一间大教室,七八张办公桌都堆满了学生的作业本、老师的教案。办公室显得空旷而安静。
“《养生精华》是市教育局摊派下来的,说是朱书记的指示呢?39元一本的书在教育附加费中已收了20元钱,现在还逼着学生再补交19元,教育局专门发了红头文件。”她拿出了红头文件,文件上明确写道,这次售书所得款项作者全部捐给本市教育局作为‘教育扶贫基金’,给特困生和孤儿助学。“女教师手持着文件告诉南帆。南帆在本子上记着什么。
“我们是乡办初级中学,三个班不到二百名学生,很多学生连学费都交不起,教师的工资已拖欠了两个月未发了,师生怨声载道,那19元钱根本就收不上来,书也发不下去,现在还堆在仓库里。校长说管他个娘的,书不发了,有责任俺担着,我们几个教师就联名告了上去,校长被镇政府办公室找去谈话呢。说他鼓动教师闹事,影响学校和乡镇的安定团结,要严肃查处,他心情不好。”
手持采访话筒的南帆似乎若有所思,她轻轻点头。
女教师领着记者去了学校仓库,破矮的小屋像是风雨飘摇中的一艘小舢板。透过穿风透雨的窗棂,可以看到仓库内屋顶漏着雨,地下摆着一个脸盆,在承接屋顶渗漏下的雨水,红砖垫着的木棱上整齐地码放着牛皮纸包装的一包一包的书。书原封未动。
剪辑的电视片就到这里戛然而止。
黑暗中南帆告诉凌志雄,原本她们还要去镇里采访,但这时她接到了主任的电话,传达了台长的指示,也就非常遗憾地放弃了采访,赶回了台里。
凌志雄手扶着下巴,沉思片刻后,他起身打开了窗帘。审片室内充满着阳光。南帆终于吁出一口气,她有一种重见光明的感觉,她站了起来。
凌志雄亲切地拍了拍南帆的肩膀说:“小南,你坐下,这件事,我们要商量一下。”
南帆落座后,他也坐了下来,他一边用手擦拭着眼镜,一边语重心长地说“小南,你的工作精神很可贵,从局部来讲,这个事件的披露,对于当前打击非法出版活动,减轻学生负担都是有意义的。但是……”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字斟句酌地说:“但是从全局来看,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最近就有不少乡村的中小学教师上访要求补发拖欠的工资,再说,李慧敏同志也好,市教育局也好,其初衷还是为了设立教育扶贫基金,也就是说动机还是好的嘛。至于客观效果是不太好,再说非法出版的问题可以移送给省‘扫黄’办去查嘛。”凌志雄将擦拭一亮的眼镜戴上,镜片后面的目光透出一丝亲切和专注。
这亲切和专注既显示了领导对部下的关心体贴、理解,同时又坚持了领导的否定性意见,尽管这否定是客客气气的顾及脸面的,所以用的是抽象地肯定工作精神,具体地否定了工作内容,而工作的目的在于内容,并不在精神。所以凌台长就利用了这个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但是”。“但是”后面的文章才是领导的本意。而此时此刻,南帆也有意无意地使用了“但是”这个词汇,有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意思。
“但是,您认为这种非法出版活动的行为由于涉及到领导干部就不应该披露?我认为这类案件的典型性就在通过对领导干部参与非法出版活动,增加学生负担这类案件的揭露和查处,才能更好地证明政府打击非法出版活动,反对腐败的决心,才能够起稳定民心,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再说,新闻宣传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及时揭露这些既有违党的新闻出版管理规定,又有悖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案件,正是新闻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的重要方面,您说是吗?”
南帆充分发挥了主持人的临场机智,对凌台长的“但是”来一个反“但是”,而且使用了“而且”这个递进关系的词汇,使其语言更具冲击力,结尾竟还不动声色地给了台长一个反诘句收尾。
凌台长心里暗暗思忖这个丫头伶牙俐齿,很厉害嘛,于是放缓语气说:“小南,这些道理从理论上说是无懈可击的,但是,凡事都要从实际出发。”
“难道,我们面对的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不是实际?学校不仅饱受出版单位滥编教辅材料之苦,还要受到非法出版活动的干扰,使原本不堪重负的中、小学教育还要雪上加霜,就因为涉及到领导干部,就要为‘尊者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何体现,领导干部是否就应当置身于舆论监督之外?”
“好了,小南,我们对这个问题不争论好不好?我看这样吧,你就此事再采访一下省、市‘扫黄’办的同志,让他们就法律和政策方面作出解释,把片子做完整。作为内参资料片供省委、省政府领导看,等领导同志有个公开披露的指示后再播,对台里和你本人都将更主动,你看呢?”
第十三章记者的困惑(7)
“那也只能这样了?”南帆很无奈,因为她知道一般领导用商量的口吻和你说话,你不能认为他是在征求你的意见。其实领导的意见已经形成,征求意见仅仅是做做样子而已。很多片子做成内参片后也就无声无息了。但是,这显然是台长的一次妥协,她要照顾到台长的面子。面子对领导者来讲是很重要的,她如果再争论下去就过分了,而且凌台长拍过板的事,再扳过来,恐怕很困难,于是她决定去采访市“扫黄打非”办,先把片子做完整再说。
第十四章陵州俩局长(1)
南帆从凌台长办公室出来,不知怎的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虽然凌台长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热情地将她送出办公室的门,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电梯的门中,才摇了摇头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但方才在台长室内的气氛仍然使她感到压抑。
她走出电视台的大楼,抬头望着明朗的蓝天上挂着的太阳,真切地感觉到金色秋天的天高气爽。她下意识地拢了拢满头的长发,深深地呼吸着天空中清爽的气息。她打开手机给摄像师小王通了一个电话,请他下楼来与她打的一起去陵州市出版印刷局,请教有关书刊印刷方面的法律知识,她看了看表是上午九点三十分。
出版印刷局在市政府大院一幢新修的综合楼中,在这楼底层宽阔明亮的大厅内,她浏览了挂在墙上的办公室分布图。印刷局在六层,局长室在601室。
601室的门虚掩着,南帆推开了那扇略显沉重的橡木门,那是一个很大的空间。空间分为里外两间,外间是个小型会议室,会议室的墙上挂着字画。红木镜框中镶的画是一幅《公鸡报春图》一只奋张着羽毛的大公鸡瞪着恶狠狠的眼睛打量着她,公鸡一只爪兀立岩石上,一只爪缩起藏在毛绒绒的肚腹中,背景是枝杈丛生的红梅。左上角用刚劲的篆书写着“海清兄雅正”右下角书“红旗画”。她轻手轻脚地迈步走向里间,那里间大办公室近五十平方米。办公室的正面墙上挂着一幅张牙舞爪的下山虎,那虎模仿的是当代画虎名家冯大中的笔迹。上书“虎落平阳”四个大字,另题一首《西江月》词,竟是《水浒》中的宋江在浔阳楼上题的反诗:“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红旗出此图。石城题。”那字分明是当代书画名家张石城先生所书,笔墨淋漓,龙飞凤舞,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