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66部分

闯三关-第66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八大硬件建设
1。在北部和中部设立二个分公司,建立南、中、北三大培训基地,为全市数十万果农搭建有利于学习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平台”。
北部,集团公司副总裁刘兴信兼任分公司总经理,以刘兴信及其七十二弟子的七十三个果园为培训基地;
中部,集团公司副总裁朱国亮兼任分公司总经理,以朱国亮及其手下十大谋士,五虎十八将的三十四个果园为培训基地;
南部,以张家镇具有一定规模的已经实现了电子信息化网络管理的三十个果园为培训基地。
2。以科技特派员为三大培训基地的技术师,组建十大科技攻关小组。
(1)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克服荔枝大小年,实现年年丰产攻关小组。
(2)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准确测报防治荔枝“三虫一病”攻关小组。
(3)利用高新科学技术,提高土壤肥力综合治理,促进丰产攻关小组。
(4)利用高新科学技术,保证果园生态平衡,实施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攻关小组。
(5)利用高新科学技术,进行果园低产改造,改良优化品种攻关小组。
(6)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发展果园养猪、养鸡,实行立体种养攻关小组。
(7)利用高新科学技术,试验、培植反季节荔枝珍品攻关小组。
(8)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延长荔枝保鲜期攻关小组。
(9)利用高新科学技术,控制、调节荔枝成熟期的提早或延迟攻关小组。
(10)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发展荔枝深加工攻关小组。
3。建立集团公司荔枝果业生产十大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以十五天为一个周期,将每个周期实施科学技术管护的过程图文并茂地输入电脑,全面实施电子信息化网络管理生产,实现农业、种养业向节本、提质、低耕、高效、简捷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获取国内、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对三大基地的生产进行备案、建立生产管理的全程监控提供便利,为江州荔枝向国内、国际大市场进军铺平道路。
(1)江州市各家各户荔枝果树系列品种各个阶段生产、护理、生长情况的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
(2)果园低产改造,品种优化的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
(3)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克服荔枝大小年,实现年年丰产的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
(4)利用高新科学技术测报,防治荔枝病虫害的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
(5)利用高新科学技术提高果园土肥综合肥力,促进荔枝生产的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
(6)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实施果园生态平衡,无公害生产绿色计划的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
(7)利用高新科学技术,解决荔枝保鲜,深加工的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
(8)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发展果园养鸡、养猪,实现立体经营的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
(9)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培植引进荔枝优质高产新品种的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
(10)国内外荔枝销售总经销商网络管理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
4。建设一支电子信息网络维护技术队伍,专门为江州荔枝果业生产发展信息网站,搜集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生产技术、市场动态、商务拓展的信息,制作网页,在网站发布,使果农在家里或到电子科学技术信息馆,打开电脑,就能学习到各种科学种养技术,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学会闯市场经济大潮的本领。
5。给江州市十大名优荔枝正名,以“江州红”为品牌,申请注册商标,进行精心包装,力争“江州红”成为中国驰名品牌,展开拓展市场的总攻击。
6。建设一支既懂营销业务又掌握电子信息化网络技术的队伍,打互联网的主意,以向社会各界提供网络服务的方式赚钱支撑销售网络工作正常运转,减轻公司的负担,保证集团公司成为一个全心全意为广大果农服务而又不需果农交一分钱的公司。
7。在江州市南、中、北三大荔枝产业基地,建立荔枝果子批发中心,每个中心引进一条世界最先进的差压式蒸热荔枝保鲜处理生产线,全面启动电子信息化网络管理服务,实现客商与果农的零距离接触,为广大果农闯市场经济大潮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8。在三大培训基地建立荔枝技术开发科技产品经营服务中心,堵塞伪劣科技产品进入江州荔枝种植市场的一切渠道,杜绝一切危害果农利益的事情发生。
三、公司领导层及干部队伍建设
公司成立前,召开董事大会,选举产生公司领导层的主要领导人员。
公司成立党委会,分公司成立党支部。党委会设党委书记一人,副书记二人,党支部设支部书记一人,副书记二人。
公司设董事长一名,副董事长二名,总经理一名,副总经理三名。
总经理下设二个科:生产科、销售科。各科设科长一名,副科长两名。
生产科设三个部:科技产品经营部,科学技术信息咨询服务部,电子科学技术信息化网络服务管理部。
销售科设三个部:电子商务信息网络服务部,荔枝保鲜加工包装部,荔枝购销业务洽谈部。
集团公司是一个民营企业,公司的运转必须严格的按《公司法》运行。但是,公司的经营模式、经营机制、经营结构与一般的企业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首先,它的经营目标并不是以公司的利益为最大化。
其次,在为果农闯市场经济大潮,搭建学习科学技术的平台的活动中,不收取一分钱;在组织果农销售农产品的活动中,也只对客商收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中介费,公司的最终目的是充当农民闯市场的依托、桥梁。
江州市富民果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月二十五日
朱国亮、刘兴信,看了计划书后,对李居安的才干和为人更加敬重。但是,对软件建设的理解却心里没有底,于是齐声说:“八大硬件建设,我们都算有头绪了,可是,你所讲的软件建设呢?”
其实,对于这一个问题,李居安也只是一知半解,好在他是一个反应敏捷的人,一急起来马上就明白了。于是笑着说:“所谓软件建设,也就是围绕硬件建设所进行的一切努力。”
究竟这样解释对吗?朱国亮、刘兴信也不便追究,只是点了点头。
但是,他俩还是觉得:计划中的八大硬件建设,是为江州市荔枝果业生产这条巨龙的腾飞,奠定了一个坚如磐石的基础,为江州市百万果农闯国内、国际市场经济大潮,铺平了道路。
在这一点上,他们确实心服口服了。
但是,他们又觉得在当前的情况下,集团公司哪有这么多资金投入?
于是同声问道:“董事长的决战方略,已经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可是,资金从何而来?”
“这个嘛!”李居安盯了众人一眼,轻松地笑了笑,“大家请不要为这些问题担心,三大培训基地是现成的,科技特派员是市里的,十大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总部原来就有了,分公司的是市财政拨款支持建立的,江州市荔枝果业生产发展信息网站和各镇电子信息馆,是高大全他们免费给公司设计安装的,至于集团公司网络服务技术队伍嘛!三大巨头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设有电脑技术开发培训中心,也不需我们费心。”
其实,李居安在他俩面前隐去了一笔资金的开支,他不想让他们知道。如果让他们知道,肯定要责备他的。
他觉得,朱国亮、刘兴信能答应联合,就已经是很难得了,怎忍心再要他们破费呢?
为了让他俩相信,李居安继续认真地说:“你们知道吗?三大电脑巨头也决定与集团公司加盟,专门负责为网络服务方面提供经营人才。至于荔枝批发市场与南中北三大荔枝果子批发市场的硬件建设,那是市委市政府统一投资兴建的,不需我们费心。”
朱国亮、刘兴信听了十分感慨地说:“高大全他们这样做很难得!党和政府这样支持和关心人民群众创业,真是没得说了,我们这些靠党的好政策富裕起来的人,如果再不行动起来,为人民做点贡献,真正是问心有愧。”
“是呀!如果不是遇到李劲松这样敢于为老百姓拼命,敢于为老百姓流汗的好领导,我李居安也不会操这份心。”李居安望着朱国亮、刘兴信激动的样子,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不是李劲松,大家也不会走到一起。”
“是呀!”刘兴信站起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确实太需要像李劲松这样的中层领导了。如果中国每一个县市的领导一把手,都能像李劲松那样,一心系着党和人民的事业,一心系着老百姓奔‘小康’,中国何愁不更加富强!更加繁荣!更加昌盛!”
“不!”李鹏程接着说,“我认为,除了要有更多像李劲松这样的领导外,也要出现更多像董事长、刘所长、朱庄主这样的富而思源不忘本,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奔小康的伟大斗争中去,中国的建设事业才会更加兴旺发达。”
李居安觉得:李鹏程说得不错,可又觉得把自己也扯在里边,总觉着不好,于是站起来,把朱国亮、刘兴信的手紧紧地拉在一起。
此时此刻,他们的心都想到了一块,已不需要再说什么了。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跟着共产党,为人民闯天下!
这时,天色完全暗了下来,王雅琴进来问大家:今天晚上有几个节目,有没有兴致。
朱国亮与刘兴信来时,曾计划在酒店住一个晚上,和李居安相谈后,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都打算改变注意。
突然,朱国亮又想起明天早上山庄所属34个果园电子信息化网络管理工程全线动工,怎么能在这里呢?于是,同刘兴信商量了一下,刘兴信也正有此意,于是,两人一齐向李居安、李鹏程、王雅琴告辞。
送走了他俩后,李居安复与李鹏程研究了原先拟订的计划。
叔侄俩一致认为:如果按照这种干法,江州市将成为“中国荔枝第一市”;张家镇将成为“中国荔枝第一镇”;冰荔山庄将成为“中国第一庄”;刘兴信的研究所将成为“中国荔枝技术开发第一所”。江州市有了这“四个第一”,必将称雄世界荔枝果品交易市场,江州人民必将提前宣布步入小康的生活。
李居安这时候,真正是感到踌躇满志,信心百倍。
“嘟!嘟!……”
李鹏程将李居安的手机递过来,原来是李劲松的电话,他告诉李居安,要用他的日记做一篇大文章,把全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李居安知道,李劲松要这样做,已经是定了的,由不得自己。于是也不便再说什么。
于是,李居安要李鹏程陪王雅琴去看看今天晚上的节目。
他觉得,王雅琴是个好女子。李鹏程应该陪陪她,他俩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见过面了。
李鹏程欣然应诺,两人一起离去。
李居安跟着也离开酒店,他要再到公司检查一遍装修情况。
同时,他又想起了有一篇日记不能公开,必须马上告诉李劲松。
话分两头。
且说李劲松接到李居安的电话,说有一篇日记不能公开。
但是,已经迟了。小册子已经印好,明天就要开会了。
于是,将情况告诉了他。
李居安,万般无奈,只好告诉李劲松,那篇日记记载的是他与义父的秘密,不便公开。
但是,李劲松却不这样认为。
他觉得:公开,比不公开还好,这是老人的一颗爱心,很高尚,很能教育人。
李居安听了,只好作罢。
李劲松要利用李居安的日记来燃起全体干部同心同德向新世纪挑战的烈火,实现江州人民的小康大业。
他把选出来的日记,编成了一本小册子,并取了个名字,叫做“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心声。”
李劲松认为,“心声”——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的心愿,它向中国所有的同胞提出了一个谁也不可以回避的问题,在新世纪的挑战面前,作为中国人,应该怎么办?
他要用“心声”激励人心,把全市的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4月26日早上7点30分,江州市三级干部大会在市委大会堂正式举行。
李劲松用洪亮的声音说:“今天,是我就任江州市委书记以来的第一次三级干部大会。现在,我宣布,大会将改变由市委负责同志作报告的习惯,先让大家读一本名为《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心声》的小册子,然后再进行会议的议程。”
随着李劲松的话音一落,参加会议的同志都迅速地打开了小册子,聚精会神地阅读了起来。
一千多人参加的会堂上,整个气氛非常严肃,台上台下,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每个人的眼睛都盯在小册子上,偶尔听到的只是翻转书页的声音。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晴
今天,是党的生日。
镇委召开庆祝会,我去参加了。
回想当年在党旗下宣誓的情景,我觉得心里有愧。于是,产生了要为老百姓做点事情的想法。
散会后,我留下来不走,去找镇长王小明。
王小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