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60部分

闯三关-第60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玩意儿多少钱一台?”
“3980元。”
“那岂不是用去了十几万元?”
“是呀!听说这是李书记与他爱人参加工作以来积攒下来的。”
“这真是太难为李书记了。”
“是啊!有人告诉我,其实,李书记根本就拿不出十几万元,他是东借西凑,好不容易才筹够的。”
“他这是为啥?”
“还不是为了咱们江州的百姓?”
“是啊!”朱国亮觉得张国生说得在理,心里产生了要为集团公司出把力的念头,但没有说出来,他觉得还不是时候。
“集团公司开业那天,江州市荔枝果业生产发展信息网站正式启用,农民在家里或到电子信息馆打开电脑,就可以浏览全市各家各户的果树生长情况,学习科学的种养技术,了解全国的农产品、水果市场动态、供求信息了。”
“真想不到……”朱国亮叹息不已。
朱国亮心中感慨万千,他觉得自己那一套已经跟不上了。原来以为有电话,有手机,有小车,就够现代化了。想不到现在更神,荔枝果业生产的技术管理、操作,产品的质量、销售等等,都实现了电子科学技术信息化网络管理。
他设想,一个星期后,山庄建立了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和果园现代化生产管理电子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后,在山庄办公室里,就可以知道山庄34个果园每一棵树,每一个时期的生长情况了。到果子成熟的时候,如果客商来了,再也不用带他们到山上转了,他要选哪一株树的果子,只要打开电脑,打开电视监控系统,一切就可一目了然。
朱国亮心里还有个计划,如果那些长期与山庄合作的总经销商,觉得不用那么辛苦,就让他们在家里打开电脑,点击“江州荔枝果业生产发展信息网站”,预览货源的成色、质量、生产管理的整个过程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监控的质量报告书等详细内容,用电话、传真等形式洽谈业务、订立供货合同,然后把款汇过来,公司就按他们的要求组织发货。这样,双方各得其所,多轻松啊。
朱国亮心里想:什么叫高科技?什么叫现代化?什么叫“科技兴农”?具体到实质性的东西,也就是这么个样子。
朱国亮觉得,它是果业生产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一套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和李居安设计的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六大招式”,怎么能够生产得出合格、优质的无公害绿色产品?
“国生,集团公司与分公司的办公设备,听说也要一笔款开支,有着落了没有?”朱国亮曾问过李居安,但李居安只是笑笑,没有做正面答复。
“这个,不成问题。”张国生解释说,“总公司原来已有一套,分公司的办公设备,是市政府支持的,信息网站与电子科技信息馆的电脑设备,是高大全他们三兄弟赞助的。”
“高大全他们为什么对集团公司这么慷慨?”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张国生想了想,说,“听说李书记与工商局长李晓锋在‘月满楼’酒家早茶的时候,不知何故,先是三位老板大骂李书记无能,后来却不知怎的,竟提出了要给集团公司免费建立信息网站的事儿来。起初李书记说什么也不答应,后来经不起三人的软磨硬磨,才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从科技局拨出第十七层楼,作为网站的办公室。对于这件事,许多人都弄不明白。”
“是呀!”朱国亮凝神沉思了一会儿,说,“还不是因为李书记是一个忧国忧民,一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官?”
“应该是这个缘故吧!”如果不是遇到李劲松这样忠心为民的好官,庄主也不会与李居安的公司加盟,把一个好端端的“霸主”,拱手让给李居安,平白去担那么多风险。
“不过,我也算了一回,表面上,是少收入了三百万元,但公司又提成一部分作为我们的工资,收入也没有减少许多。如果能够依仗集团公司这艘‘航空母舰’进军国际市场,我们的冰糖荔将会增加收入近十倍,那样一来,我们不是亏了,而是多赚了几百万元。”朱国亮不愧为“小财神”,算盘子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打得这么精。
“是呀!我也算了一个数。”张国生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我们兄弟34个果园,共有冰糖荔68000多株,按今年的挂果算,平均每株不少于100斤,按这个计算,将有680万斤,如果我们能够生产出400万斤达到出口水准的话,光这400万斤的收入就增加了800万元。”
张国生说到这里,信心百倍地说:“庄主,干吧,我们都听你的。兄弟中有想不通的,我去做思想工作。”
“好!”朱国亮想了想,说,“记住,顺便打听一下,各界人士中有多少人打算捐资赞助公司,如果他们都有这个打算,我们可不能落后。要办好这个公司,光靠李居安的力量是不行的,我估计,李居安现在应该是负债过日子了。”
“好!”张国生说完,转身离开了朱国亮,驾车走了。
 朱国亮心里打定了主意,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庄园现代化电子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
他要通了高大全的电话。刚好,高大全也要来兴隆镇检查、测试电子科学技术信息馆的电脑,复查分公司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是否达到标准。
高大全答应一个小时后见面。
朱国亮躺在逍遥睡椅上,闭目养神。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四十多年前,正是国内三年困难时期,朱国亮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里,一家人整天都是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平凡而又普通的生活。
高中毕业那年,朱国亮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年代,跟着镇里组织的建筑队进城,走上了打工的漫漫之路。
三年后,他怀揣着辛辛苦苦挣回来的钱,回到了家乡,开始打起了那棵有着传奇性色彩的冰糖荔的主意,他首先说服父亲砍掉了屋子周围的竹木,种上了十几株,他从那株冰糖荔取芽条培育出来的树苗。
取得成功后,又在承包地里育下了二亩树苗。
1990年,他承包了村里的一百多亩荒山,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种下了两千多株冰糖荔。
此后,朱国亮经历了人生最艰难困苦的拼搏,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吃住在山上,全身心投入对这两千多株冰糖荔的管理之中。
他永远也不会忘记,伴随他度过了这段人生中最艰难困苦的岁月的妻子。
说来也怪,朱国亮一想到妻子,妻子王敏君马上就来到了他的跟前。
“国亮,是不是又想起了刚创业时那茬子事啦!”王敏君知道朱国亮有个老习惯,每当他闭目养神,静静地躺在逍遥椅上的时候,总爱翻来覆去想一想自己走过的道路,回味与她走过的那一段最艰难困苦而又最让人留恋的生活。
“是呀!如果当时没能熬过那阵子,怎么会有今天?”朱国亮记得,当年他们一家为了这个果园,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一屁股债。一家子省吃俭用,也无法维持果园的开销。
王敏君递给朱国亮一杯咖啡,望着朱国亮那一副沉思的样子,说:“我们能有今天,可别忘了李新民书记,别忘了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父老乡亲。”
“怎会呢?”朱国亮接过妻子端过来的咖啡,喝了一口,说,“我最困难的时候,乡亲们都义务帮我给果树施肥、铲草,他们鼓励我:‘顶过了三年,最多四年,一切就过去了。’”
“特别是李新民,他经常到果园鼓励我们,还领来市里的果树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当我们实在再也拿不出一分钱投入的时候,他又说服信用社的同志,借了5万元,才得以渡过难关。”
“是呀!可惜李新民书记已经作古。”朱国亮见妻子这样一说,眼里一热,跳出了几颗晶莹的泪珠,他拿过妻子递过来的纸巾,往眼眶周围轻轻按揉了几下,“想起李书记,真叫人心疼!”
“那天,他如果不到中信村检查工作,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王敏君这时候想起了一件往事,“你还记得吗?去年李书记在这里与你说了些什么?”
“当然记得!”
“他都说了啥?”
“他说他今生最大的满足是,能够发动农民种下百万亩荔枝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提请人们,要求人们种上最优良的品种。当时,他与我谈起了李居安改良、优化品种的计划,从他的语气中,可以听出要我与李居安合作的意思。”
“当时你是怎么回答的?”
“我说,过阵子再说吧。其实,根本就不把它放在心上。”
“后来呢?”
“后来,他也再没有提起过。”
“如果他还健在,提出同李劲松书记的策划,你答应吗?”
“当然答应!”
“那李劲松刚来的时候,你为什么却躲着不肯见他,还闹出了个‘三难’李书记的闹剧?”
“这也怨不得我们,大家并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同李新民一样,一心为民的好官。”
“现在知道了,就不能再有异心了!”
“当然!”朱国亮说完,感慨地说,“人生难得一知己!李书记信得过我,理当竭尽全力!”
“其实,他是在继承李新民的遗志!听说,他在李新民临终前,当着李新民的面,立下了重誓。”
“是的!”朱国亮这时又想起了那天的情景。
“唉!”朱国亮长叹了一声,心里感到酸溜溜的,眼泪直想往外冒。
王敏君这几年,从来没有忘记那些对他们一家有恩的父老乡亲,凡有条件种荔枝的乡亲,她都给他们送去最优质的果苗,并且定期派人去给他们指导。朱国亮有今天的成就,其实与家里这个贤内助分不开的。
这不?王敏君又提醒朱国亮:“我听你手下那班兄弟私下里议论说,这次答应与李居安的果业公司加盟是有点失策了,至少每年损失三百万元,还说您那个江州中部荔枝市场交易的‘霸主’地位就要丢掉了,再也没有人把你当成‘小财神’了。你说,你心里是不是也有这种想法?”
“说没有,那是讲不过去的。不过,现在想通了。”朱国亮站起来,平静地说,“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我是公司副总,在中部,依然是我说了算,收入不会少很多,只是责任大了许多,既要管技术,又要抓销售。”
“这有什么?我觉得山庄有这样的成就,在社会上享有这样的盛名,都是靠众兄弟的努力和父老乡亲的支持得来的。今天,党和人民信任你,是你的福气。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李新民书记当年的支持,你也没能成就今天的事业。别看我是个妇道人家,我觉得大丈夫处世,应恩怨分明,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是呀!”朱国亮觉得妻子是共产党员,说话做事比自己考虑得周全,觉悟比自己高。
记得有一年,几个客商打算采取欺诈的手段,压价收购,然后双方平分利益。此事被王敏君知道后,及时提醒朱国亮不要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来,并亲自找那几个客商,说服他们放弃这种念头。那几个客商十分敬重她的这种品格,不但放弃了那种念头,还将价格提高了一些。这几年,朱国亮在荔枝市场交易中能够坚持正义,不为不良商客的诱惑所动而做出对父老乡亲不利的事情,完全离不开王敏君的监督。
“现在是你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的时候了。”王敏君觉得党和政府要求丈夫与李居安、刘兴信联合起来办好果业集团公司,是顺应历史潮流,实践“科技兴农”的国策。
王敏君还想再说几句,这时电话机响了起来,一听,原来是高大全来到了山庄门口,朱国亮大喜,连忙和妻子一同出迎。
三人相见,自然又少不了一番寒暄。
朱国亮把高大全迎进客厅,分宾主坐定,王敏君给二人斟满了茶,说,“你们慢慢谈,我给你们做饭去。”
“别忙!”朱国亮转身对妻子摆了摆手,“我俩马上要到公司走一趟,没有时间在家吃饭了。”
朱国亮说完转过身来,对高大全说:“现在是电子信息化时代了,江州荔枝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要靠你老兄助一臂之力了。”
“哪里话!庄主才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高大全说到这里,拿起茶杯,呷了一口,又将茶杯放回茶几上,笑了笑,“承蒙不弃,大全愿为庄主效力。”
“哪里话!这样说就不对了!”朱国亮笑了笑,“听说你出资200多万元,为集团公司设计安装荔枝果业生产信息网站,给各镇建立电子信息馆,我心里就一直不好受。这样得人心的事情,也不让一份与我。”
“庄主这是笑煞兄弟!”高大全认真地说,“庄主是江州市中部荔枝果品交易市场的一代霸主,全国荔枝客商的‘财神爷’,小弟只有为您老效劳的份儿,哪有要您破费的道理?”
“兄弟此言差矣!想我朱某一生,能混到今天这个份上,还不是靠党的好政策,靠父老乡亲的支持?今后有好事情一定要告诉我一声。”
“好!够朋友!”高大全觉得朱国亮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