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53部分

闯三关-第53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技含量极低的产品干扰、破坏;
第三,集团公司与科技特派员组织成立果树病虫害测报中心,配备精良仪器,非常准确地测报出各个时期发生病虫害的时间和确定进行除虫灭病的最佳防治时间;
第四,购进先进的土肥速测仪器,对全市所有的果树进行一次检查,测定各种果树需求的不同的肥料用量,进行管护。
如果能做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能达到第一个前提。也就是说,实现了第一个前提,就等于打造成功了一艘果业生产发展的“航空母舰”,可以向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去航行了。”
“实现了第一个前提,剩下的就不难了。”李锋听了李鹏程的论证,心中觉得这几天来的想法是正确的。
于是又提出了另外一个话题,“有人说,集团公司与一般的厂矿企业不同,担心它没有多长的生命力,站在你的角度来看,是不是这样?”
“不!我认为,它是新的历史时期产生出来的新生事物。”
“但是,有很多人断言,这样的公司,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不会有多长的生命力。你作为总经理,你是怎样看的?”
“我不这样认为,首先,它有党和各级政府、全市百万果农做它的坚强后盾。它代表的是党和国家、全市百万果农的根本利益,公司运转正常后,它可以在组织领导果农进行营销的活动中按产品的数量提取适当的费用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这样一个集团公司,它并不是某个人、某个单位的公司,而是全市一百多万果农闯市场经济大潮的依托、桥梁、避风港。没有这样一个公司,全市的果业生产就会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在当今这充满竞争的市场机制中,就会彻底地败下阵来。所以,我绝不怀疑它的生命力,甚至还可以自豪地向世人宣布:它将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种养业向前发展的一个方向,李居安的实践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个问题的理解、分析上,我觉得,说你是优秀的商人,还不如说你是政治工作者。现在党内有的干部认为:‘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的提法,没有鲜明的阶级性,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上去,你是生意人,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看的?”
“我们生意人可不这样看。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构,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中,为人民指引正确的道路,搭起通向幸福的金桥,这本身就是党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具体行动,就是党在这一系列的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为什么要钻那些‘牛角尖’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的本身,就说明了政府搭的桥,是全国人民通向共同富裕的金桥,是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机关执行党的使命的行动方式。难道还容许我们去怀疑、去争论它是否正确吗?”
“实现了你提出的第一个前提后,果业集团公司应该怎样实施拓展市场的战略?”
李鹏程继续说:
“第一,集团公司成立后,立即向国内国际农产品质量认证机构申请备案,建立生产管理的全程监控,不然的话,将来你的产品再好也不能进入国内、国际的大市场销售;
第二,为江州十大名优荔枝正名,申请注册商标,进行明星包装,形成江州市的拳头产品,为寻找总经销商,建立强大的营销网络,组织营销大战,创造先决的条件;
第三,利用江州信息网站和集团公司实现了电子信息化管理的有利条件,打互联网的主意,展开强大的不用花钱的宣传攻势,提高江州荔枝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
“按你的思路来操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复杂了。”
“这就要看市委的决心了,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年代,单家独户,就根本没有能力挑战市场。这好比一只小船,在大海中航行,风平浪静的时候尚可以应付,一遇风浪就不行了,轻则寸步难行,重则船毁人亡。
“你讲的这种情况,党和政府不是不知道。新任市委书记李劲松到任后,旗帜鲜明地指出:江州市是个山区城市,靠农业,只能解决吃饭的问题,靠工业,不能解决那么多人的就业,惟一的出路就在于让农业让养殖业让荔枝产业这条巨龙腾飞起来。在他的努力下,全市的干部,终于统一了认识,统一了步伐。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动员起了全市百万干部群众的战斗热情,今天,我受李劲松的委托,请你出任集团公司总经理,充分说明了你在李劲松心中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
“谢谢党和政府的信任。我一定为了党和全市果农的利益,竭尽全力。”
“听说你此次到全国省城以上的农产品市场考察了一遍,集团公司成立后,将如何解决营销上的难题?”
对于李锋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李鹏程答道:
“第一,组织一个宣传江州十大名优荔枝的车队,进行全国百万里大游行,一边宣传,一边寻找合适的总经销商,这是不花钱的广告战。首先,车队直逼广州、上海、北京这三个大城市,这是进军全国市场的战略金三角,在这三大城市寻找到总经销商后,再依靠其强劲的辐射力,在周边的省市活动,寻找总经销商,建立起销售网络,有了这个网络,销售渠道就流畅了。
第二,通过‘江州市荔枝果业生产发展信息网站’,将江州荔枝生产基地已经取得国内、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备案,建立生产管理全程监控的信息和李居安创建的无公害栽培荔枝的‘六大招式’的信息,向世界发布,将十大名优荔枝诱人的色、香、味进行广泛的宣传,使人们认识江州十大名优荔枝;同时也认识到江州市的十大名优荔枝是放心食用的无公害绿色产品。”
“你的这些战略计划确有独到的眼光,各方面考虑得比较全面,但是,集团公司初成立,要推行这一系列的营销战略,资金问题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我认为不难解决。果农盼望成立一个这样的公司来解决技术和营销问题的愿望,由来已久。如果有人振臂一呼:‘为了办好果业集团公司,大家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相信,不要多久问题就能解决。”
“李鹏程同志,你对市场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的战略决策很重要,很有见地,我觉得,比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提出的北拒曹操,南和孙权,西图巴蜀的三分天下的决策更加高明。”
“李书记,你这样说我可不敢当。”
这时,李锋看看天色,太阳快下山了,于是决定马上与李鹏程回市里参加会议。
李鹏程收拾行李,随李锋副书记上了车。
李锋坐在车子里仔细地回忆了与李鹏程的整个谈话过程,他觉得李鹏程是一个完全值得信任的将才,怪不得李劲松这么急着要见他。
李鹏程此刻的思想是比较沉重的,他知道,出任果业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将意味着自己个人的经济收入将由最高跌到最低点。这还不打紧,最重要的是还要肩负起带领数十万果农提高科学技术素质和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的双重任务。
但是,他又觉得,古人尚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如果不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尽点责任,就算他拥有金山、银山又有什么用?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吗?
他永远不会忘记叔父李居安对他的教育,李居安平时经常这样告诫他:
“有的人死了,人们却认为他还活着,他的生命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有的人活着,人们却认为他已经死了,他的生命只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体。前者,敢为天下先,为人民奉献了毕生的精力,虽死犹生;后者是因为他从来没有为国家为人民尽过一点责任,只知道为自己聚敛钱财,虽生犹死。”
李鹏程此刻坐在车上,心里盘算着将怎样开展公司的工作,怎样想法争取“四大奇才”与公司加盟才行。
但不知他们肯否为公司出力呢?
李鹏程拿出手机打算和他们联系一下,但看到李锋闭着眼睛聚精会神地考虑问题,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决定到市里找地方住下后,再与他们联系。
于是,也干脆合上眼,打起盹来。
突然,李锋“呀”的一声,在座位上弹起来,一拍脑袋,苦叫了一声“糟糕!”
司机赵大强见此情景,连忙将车速放慢,问道:“李副书记,怎么啦?”
“没有什么!”李锋抬起手朝前挥了挥,“开车吧!”
李锋回过头来,对李鹏程苦笑了一下,说:“一个多小时前,李劲松要我见到你后,第一时间告诉他,想不到只顾和你说话,竟忘记了。等会儿真不知道怎么交待才好了。”
“这有什么呢?我觉得李书记总不至于为了这一丁点儿事情责怪你吧!”
“这怎么行呢?”李锋很认真地说,要知道,李劲松这么急着想见你,是因为集团公司有很多事情还没有解决。
李锋当下拨通了李劲松的手机,告诉他已经找到了李鹏程,现在正和李鹏程一道乘车往市里赶。话说李锋安排李鹏程在江州大酒店住下后,马上回到家里冲了个热水澡,把一天的疲劳赶跑,然后前往市委第一会议室里开会。
这时,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亮如白昼,离开会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主持会议的李劲松还在路上往回赶。
素有“江州第一才子”之称的文化局局长卢翔,经不住大家的起哄,按同志们提出的以科技特派员的火热生活为内容,即席赋诗一首,诗中不能提到科技特派员的名字,但内容却不能离开科技特派员在工作中苦与乐的写照,并限定在七步之内成诗。
卢翔不愧为江州第一才子,当他走到第七步的时候,就停了下来,摇头晃脑地吟出了四句诗来。
那四句诗是:
江州儿女多奇志,
科技兴农建大功。
同心同德创伟业,
气吞山河逞英雄。
正当人们在惊叹卢翔的才华中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会议室的门口传来了李劲松的声音:“我也来和一首。
中华英雄多壮志,
艰苦创业志昂扬。
万众一心奔小康,
赫赫威名天下响。”
“和得好!”会议室里的干部一边叫好,一边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待掌声平静下来后,李劲松环顾了一遍参加会议的同志,发现水果局局长李新成坐在后排,于是高声对李新成说:“李新成同志,请你到前面来,会议的第一个议题,是先听你汇报科技特派员这几天的工作情况。”
李新成早就料到李劲松会有这一手,于是站起来,坐到前面,把这几天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情况向大家汇报了起来:
科技特派员送科技下乡,深得民心。
第一天,全市的果农就行动了起来。特派员天一亮就出发,一直干到天黑了才能归队。果农们都把科技特派员当成了宝贝,当成无比尊贵的客人。中午饭原本是计划回驻地吃的,下去后,情况完全变了,果农们都抢着把特派员往自己家里拉。有的村,还出现几家人抢一个队员的情景。真使人感动。
第二天,我觉得不妥,科技特派员送科技下乡,是坚决执行党的“科技兴农”的国策,是应尽的义务,怎么可以这样呢?但盛情之下,又怎能推托得了?于是我宣布了一条纪律,科技特派员下乡工作,如果在老百姓家中就餐,必须交伙食费。同志们都没有意见。可是,这并不是交伙食费这么简单的事情,有的群众为了筹备这一餐,费尽心机,像过年过节似的,大动干戈,既费钱又费神,加上同志劳累了一个上午,声音都嘶哑了,浑身像散了架似的,就算是山珍海味也咽不下。而农户呢,又极爱面子,生怕自己的伙食搞得比别人差,遭到别人笑话,因此,他们往往是为了招待好特派员这一餐,几乎是倾其所能,男女老少齐上阵。你说这多浪费呢?
第三天,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成。怎么办呢?我决定再深入到农户中去查看一下。早上八点三十分,清远镇清远村一个叫田光全的果农,打农技110,说他园里的果子总长不大,请我们过去检查一下,看看到底是啥原因。中心接警后,我和田统领马上将土肥速测仪抬上车,直往田光全的果园赶去。
在田光全的果园里,我和统领对整个果园的土壤、肥水管理,进行仔细的检查,测定,找到了症结,是因为缺钾肥引起,并为他设计了两套方案:一是加施钾肥等有机肥料;二是每隔一个星期喷施一次含钾量高的叶面肥。
十点五十分,全部完成了检测工作。田光全帮忙把仪器装上车后,我们准备告辞,但田光全无论你怎么说都不行,一定要我俩到他家去吃中午饭。他说饭早已做好,家人忙了一个上午,如果不到他家吃饭,就是看不起他,辜负了全家人的一片真情。
在这样的盛情面前,我俩只好顺了他们的心意。饭后,我把伙食费交给田光全,没想到被田光全一家人埋怨了一顿。
田光全的父亲田伯伟对我说:“李局长,你也太见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