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47部分

闯三关-第47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明深深地懂得,要搞好一间工厂、一个公司,必须要有一个能文能武的厂长、总经理。
他和战友们都一致认为搞产品销售不成问题,搞好一间工厂的生产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是一间工厂的生命,产品质量上不去,其他一切都是空话。
于是,他们想到了张剑锋。他们召开股东大会,一致决定,以月薪壹万元,外加占有公司1%股份的报酬,请张剑锋出任厂长。
张剑锋经过权衡,认为出任江州市三宝工艺制品厂厂长,可能会更能发挥自己的才智。于是他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毅然辞去了镇党委书记的职务,走马上任。
张剑锋上任后,大刀阔斧地在工厂的生产管理、工艺制作、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
采用主动出击和电子商务网络双管齐下的手段,全面拓展市场的五大战略实施,工厂呈现勃勃生机,发展势头迅猛,产值成倍增长。
两年后,兼并了江州市和周边几个县市的十几家三宝工艺制品厂,成立了“江州市三宝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张剑锋在市委的支持下,说服了全体股东,在公司建立了党委会,各个分厂建立了党支部,各个车间建立了党小组,他自己担任党委书记。这样的组织机构在民营企业中,是罕见的。
张剑锋依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把一个不起眼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一万多名员工的集宝石、玉石、花岗石三宝工艺制品加工业、房地产业、商业、服务业、养殖业于一体的多元化经营的大型民营企业。
陈明成了东南亚一带著名的“中国珠宝大王”。
后来,李新民书记要求陈明牵头成立“江州市三宝工艺制品集团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业主+总经销商的运行模式,把全市几千家从事三宝工艺制品加工的中小工厂、家庭作坊联合起来,实行产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把三宝工艺制品加工业做强做大,直闯国内、国际市场,使这一个项目成为江州市经济建设的最大支柱产业。
陈明应允。集团公司成立后,张剑锋在陈明的支持下,制定了“立足江州,瞄准国内各大市场,放眼世界,左拥东亚,右抱欧美,三年内占领国内、国际三宝工艺制品市场发展的制高点,成为国内、国际三宝工艺制品交易市场霸主”的战略方针。
张剑锋在陈明的支持下,策划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实施以公司为龙头,对分散在各地的几千家加盟公司的业主、三万多员工的生产管理实行一体化管理,保证产品质量。请江州三大电脑技术开发高手高大全、李少忠、谢平安为公司设计了一套电子计算机管理生产、营销网络的软件,建立江宝信息网,通过网站,精确指挥集团公司三万多员工的生产,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使用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指挥生产,管理一个分散在千家万户的三万多员工的家庭作坊式的精细工艺制品加工业的先例。
张剑锋在陈明的支持下,根据公司的生产特点,组建了一支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攻关队伍,专门负责经过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设计、论证过的能够领导珠宝界流行潮流的款式的生产工艺的流水线生产示范操作,并用数码技术,将这些精细的加工生产的程序和具体的生产操作过程录拍下来,配以文字讲解,制成网页,发送给分散在各地的公司加盟业主;并通过电脑,再输送到生产车间的大屏幕彩电,指导工人按示范的程序进行生产,保证业主和工人足不出户,就掌握了各种设计款式不同的宝石、玉石、花岗石产品的流水线生产技术,完全保证产品质量达到预定的标准。
工人们说,在这样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中,只要不是白痴,都绝对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合格的产品。
集团公司实现了生产上的一体化管理后,立即为产品注册商标,建设中国驰名品牌,对全市宝石、玉石系列工艺制品进行包装,大打广告战,拓展市场的“五大战略”实施,打造了一个蜚誉全球的“江宝”牌中国驰名商标。江宝牌系列宝石工艺产品,风靡全球,出口创汇成倍增长。
去年,兴建了一幢连停车场在内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的二十层的五星级宾馆、珠宝商场、日用百货超级商场,为来往客商增加了诸多方便。
集团公司实现了多元化经营,经济收入像滚雪球般的越滚越大,每年为国家和地方财政上缴税利超过3。8亿元。
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李新民、李锋、张剑锋、陈明都是从张家镇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在这里仍有必要再交待一下张家镇的情况。
张家镇,地处两省三县交界,距离市区八十公里,是一个山区大镇。李新民担任张家镇党委书记的时候,李锋是李新民的得力助手。
张家镇有三多,即人多、田多、山地多;一迟即,经济发展起步迟;三难,即交通运输难、农业技术推广难、农民用电难。
李新民抓住了张家镇经济不发达的症结,深入发动群众,做出了适合张家镇发展的战略决策。
李锋,作为李新民手下的战将,首先,带领干部群众向“三难”进军,组织修建乡村公路网络大会战,修筑水库,建设电站,铺设电网;
其次,是针对张家镇山地肥沃,气候非常适宜种植荔枝的特点,深入发动群众,开发荒山,开展广种荔枝大会战;
再次,是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推广水稻抛秧的最新科学技术,不但使广大农民改变了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耕作方式,而且平均每亩可节省生产成本38元。为农业生产向节本、提质、低耕、高效、简捷方向发展的新思维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最后,是根据张家镇人口多的特点,组织精干的建筑工程队伍外出承揽建筑工程,同时千方百计加快镇级规模建设,吸引外商进来投资办厂,解决农业技术革新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经济收入,使人民群众迅速地走上致富的道路。
李新民喜欢用一个比喻来教育干部。他说:“长期生活在水里的鱼不会感觉到水的存在,只有他离开水的时候,才知道水的重要。长期生活战斗在农村的干部,并不感觉到群众的重要,只有当他脱离群众,变成孤家寡人的时候才知道群众的重要。”
全镇人民经过五年的奋斗,使张家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电灯亮,村村通上四级水泥硬化道路,一幢幢新颖别致的钢筋水泥构造的楼房拔地而起。
当李新民调任江州县委书记的时候,张家镇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万民相送离任干部的动人情景。
人后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爷对李新民说过的一番沁人肺腑的话语:“共产党,是一个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只有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共产党员,人民才会永远记住他。”
李新民担任县委书记后,李锋出任张家镇党委书记。三年后,李锋升任县委副书记,张剑锋接替他担任张家镇党委书记。
张剑锋没有辜负老前辈的期望,继续领导张家镇人民进一步投入发展经济建设。
可惜,一年后,张剑锋辞去镇党委书记的职务,出任江州市三宝工艺制品厂厂长。幸好上级又给张家镇推荐了合适的人选,使张家镇的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
有人问张剑锋:“你辞去了镇党委书记的职务,去出任一个私营企业总经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钱和那个1%的股份吗?”
张剑锋每当有人这样问他的时候,他总是毫不忌讳地说:“首先为钱,其次是为实现自身的价值。因为,没有钱,我就无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没有贡献,怎么能体现自身的价值的呢!”
人们虽不敢与他的观念苟同,但事实又使他们不得不承认他的话有道理。
尽管这种理论曾经风靡一时,然终为有血性的仁人志士、共产党人所抛弃。
什么自身的价值?说到底还是个人的功利主义在作怪。
就是张剑锋在他功成名就后,也不得不对自己的所为进行反思。
李新民的牺牲,给了他很大的震动,尤其是读了李新民的日记,更觉得无地自容。
后来,他下决心辞去公司的职务,主动请缨担任江州市富民果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但是,李劲松不答应,认为三宝公司同样重要,三宝公司董事长陈明和全体员工也坚决不同意。
最后,以张剑锋同时兼任果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的决定,达成张剑锋的心愿。
从此以后,张剑锋身兼两个集团公司的重任,全副身心地投入工作。
在果业集团公司成立庆祝大会那天,他将自己的积蓄100万元捐给了公司。
张剑锋与李锋几年来,仍保持经常联系,公司有关党的建设,必须依靠市委的支持,而李锋兼管民营企业党的思想建设,所以二人的关系还是非常的密切。
这不,张剑锋一知道市委分工李锋兼管今年全市荔枝营销工作后,就千方百计为其想办法。
当上海一个长期经营农产品生意的老板,落住在酒店的时候,第一时间通知了李锋。
张剑锋的挚友是一个在上海从事农产品经销客商人,叫苏正德。
苏正德与张剑锋成为好友?还有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年前的一天,张剑锋到上海出差。
在酒店住下后,张剑锋即乘车到各处游玩了一番,最后来到黄浦江边闲逛。
张剑锋眺望着上海的变化,感慨万千。
突然,看见江边有十来个人,围着一对青年男女,像是在吵架。
看样子,那一帮子,似是地痞流氓,青年男女像是学生模样。
从那个情形来看,青年男女遇到了麻烦。
张剑锋是个血性汉子,遇事好打抱不平,见此情景,哪有不上前去的道理?
张剑锋靠上前去,听他们吵了一会儿,多少看出了一点眉目。
原来他们是同一帮子人,听口音,都是四川的农民工。
被围着的那一对青年男女,与那一帮子是同乡,都是为一个专门贩运农产品到上海经销的老板打工。
这班人,专门负责将货送到各个市场,交给零售店的老板外卖。
争吵的起因,是为了一些琐事引起的,
青年男女,是刚来不久的专科生,男的姓龙,单名一个锋字。龙锋,这个名字叫起来琅琅上口。
那个女的,姓单,也是单名,“女”字的旁边加个“单”,是“千里共婵娟”的婵字。
龙锋、单婵,看来似是一对恋人。
龙锋,生得眉清目秀,短头发,唇红齿白,学子的稚气还没有褪尽,说起话来,还是一副学生腔。
这个单婵,生得更是可爱,瓜子脸,剑眉凤眼,澄清明澈,楚楚动人,尽得中国天府的钟灵毓气。
龙锋、单婵,因为懂电脑,刚来不久,就得到老板的信任,被委以货仓主管的重任,专门负责发货,并对各地进出的货物、市内各个销售网点的销售情况等等,全部上电脑,建立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并负责专门搜集全国各地的市场供求信息、销售动态、价格升幅等情况,下载下来,提供给老板调阅。由于工作出色,老板给他俩加了一笔数量不小的奖金。
但那一班人却不服气,他们认为龙锋、单婵是他们介绍给老板的,老板只给他俩加奖金,是过河拆桥。
在宿舍里,他们不敢说什么,所以,做完工后,用车子将二人带到这里,商量如何对付老板的这种只重知识不重苦力的做法。
他们要求龙锋和单婵,从今以后,对从外地发回的货物中那些多出来的部分,不要全上电脑,留一部分给大家。
原来从外地进回的每一车货中,都有几百斤是多出来的,老板心里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具体数。这是当地代理收购的中介商,为了讨好老板,希望下次有生意继续找他,刻意通过一种不光彩的手段,克扣出来,送给老板的,实际多少,大家心里都没个数。
所以,他们认为,分一点儿与大家不会有问题。
可是,龙锋、单婵却认为不能这样做,不但会砸了饭碗,而且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
“虽说老板是个体工商户,但也应该有个严密的管理,不然的话,他也干不下去,我们虽说是打工的,也应该坚持‘诚信’二字,如果不坚持‘诚信’,不但会害了老板,还会砸了饭碗。”
龙锋和单婵耐心地对大家解释:“我俩宁愿将老板加给自己的奖金分给大家都无所谓,其他的事情断然不能应承。”
张剑锋听了龙锋、单婵的话,很受感动,于是说:“这两个年轻人说得对,出门在外,一定要以‘诚信’二字为根本。”
“你是谁?”一个生得五大三粗的汉子,圆瞪着一双“鼠眼”,目露凶光,大声吼道。
张剑锋在部队练就了一身本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根本就不把“鼠眼”放在眼里。不紧不慢地说:“甭管我是谁,只要在理,你们就应该考虑一下。”
“我们的事不要你管!”“鼠眼”还是凶巴巴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