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215部分

闯三关-第215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话说:一张嘴说不了几个领导的事情。
且说农业厅长高大河,这次被李文华约来助阵;心中十分高兴。
自从他深入江洲调研,促成天堂村有机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使天堂村人民过上好日子后,心里有了一种成就感;,幻想不久的将来;江洲市的建设模式一定能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一花带来万花开。
两天前,周省长约他到各市县作了一番调查,发现全省各地都是充满着一种歌功颂德,大国崛起;千年盛世的氛围。市与市之间,镇与镇之间;都充满着一种相互攀比扮靓的风气。
高厅长觉得: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乡村是美丽了,是发展了。但是,还必须看到:繁荣的背后,还存在有不少的隐患。有的地方;人民的生活还很困难,有的农民的孩子还上不起学。
周伟业和他谈了中央一位领导同志关于“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的看法后,高厅长也找李文华合计了一下;认为这“三大意识”的提出十分重要,这是发展了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说。
高厅长听了周伟业的体会后;对“三大意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方深刻的认识到: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三者既有明晰的边界,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忧患意识是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的重要基础,公仆意识是忧患意识、节俭意识的重要条件,而节俭意识则是忧患意识、公仆意识的体现和反映。
高厅长认为:增强领导干部的“三大意识”,必须三者并重,同步进行。“三大意识”不仅提升了全党对中国社会发展前途命运的自觉关注;而且增进了全党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从而促使全党更加充满智慧的进取精神,既是对现实清醒、理性的判断和分析,也是对未来科学、合理的洞察和预见,更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精神自觉。
高厅长在和李文华的谈论中始终觉得:中央虽然还没有形成决议在全党全国开展这个学习活动,但本省可以根据本省的实际在全省党员于部中进行一次增强“三大意识”的学习活动。
高厅长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有10个:
〈1〉增强“三大意识”,有利于全省的党员、干部研究中国历史;发现“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好的皇朝必定兴盛;否则必定败亡教训。体会“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千古明训。
〈2〉增强“三大意识”有利于全省的党员、干部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正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明确当前国际、国内的发展态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契机与危机同在;
〈3〉增强“三大意识”,有利于全省的党员、干部正视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认清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寻求化解矛盾、迎接挑战、突破困境的办法和路径;
〈3〉增强“三大意识”有利于全省的党员、干部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认清历史与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自觉地把为国排忧、为民解难作为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生发促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动力,主动捕捉发展战机、规避发展风险,完成自己担当的使命和职责。
4〉增强“三大意识”,有利于全省的党员、干部总结历史经验,增强执政智慧,提高发现问题的习惯与能力,树立自觉的矛盾意识、问题意识,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养成揭示矛盾、解决现实矛盾,不掩盖矛盾,不粉饰问题,敢于正视各种风险和危机,解忧于端倪,防患于未然;,
〈5〉增强“三大意识”,有利于全省的党员、干部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冲破导致忧患的观念、制度和体制,革除妨碍解忧的规定和做法。
〈6〉增强“三大意识”,有利于全省的党员、干部观察世界,善于从世界大势中增进对中国现实情况的了解,从世界发展趋势中把握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增强判断国际形势的战略性、前瞻性、准确性,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减少国际局势变化给带来的危机。
〈7〉增强“三大意识”,有利于全省的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增强执政智慧,提高领导能力。对客观存在的矛盾不采取回避的态度,对潜在的危机保持清醒的认识,奋发进取;永远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和要求。
〈8〉增强“三大意识”,有利于全省的党员、干部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建设节约型社会,合理解决资源不足、环境污染、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受能力不起的日益突出的矛盾,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珍惜国家的每一分钱、每一寸地、每一份资源,克服不计成本、浪费资源的消费陋习,精打细算、俭朴行政。
〈9〉增强“三大意识”,有利于全省的党员、干部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相应的干部考核与评价机制,从体制、机制上激励领导干部在节俭方面率先垂范。促使各部门、各地方用各种媒体、各种形式,营造以节俭为荣、以奢糜为耻的舆论氛围,在全社会倡导节俭的观念和习惯,从制度上杜绝“形象工程”,杜绝浪费资源的行为,
〈10〉增强“三大意识”,有利于全省的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极为清醒的头脑,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作出准确的判断;始终保持着开拓进取的锐气,常怀忧患之思,自警之心,居安思危,克勤克俭,勤政为民、励精图治。并不断完善法纪,肃风惩贪!从而把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华之风、奢靡之风、浪费之风、腐化之风剔除,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致力和谐共建、实干兴邦。
高厅长坐在车里,心中却记挂着李劲松这次会不会当逃兵。他十分希望李文华能够把自己和他的想法向刘周两位首长汇报。
在全省,人人都知道高大河是“炮筒子”,说话做事都是直来直去。这回为何却又不敢直言?
不过,这亦难怪,毕竟这些都是上层建筑的理论,以高大河的职务和学识,又怎么敢在他俩面前“弄斧”?
高大河觉得李文华施计促使李劲松尽快建设江洲“教育城”的做法是正确的。
话说李劲松急急忙忙的来到了省委办公室的时候,大家早已等候多时了。
大家相见;依旧寒暄了一番。
刘新风处事十分严谨;话语不多;一针见血。今天是李文华施计;故一言不发;只是向李文华使了个眼色。
李文华是何等乖觉之人?马上心领神会,认真的说;“小李子,近段可好?”
李劲松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此阵势;定知有好戏唱。于是干咳了一声;笑了笑;高声说:“托各位首长鸿福;戏尚可唱得下去。”
“这样不行!”刘新风觉得李劲松耍滑头,说话模棱两可。有心煞一下他的锐气。于是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群众就是一面最好的镜子,戏唱得怎样,得过好群众关。请问江洲人民怎么说?”
刘新风这一说,李劲松无话可说了。他深深地知道:尽管自己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距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差得很远,有的地方,人民可能会说我做得好了;但有的地方,就未必令人民满意。
周省长见李劲松不敢说话了;忙打圆场说:“其实,要你答这个问题也很难,连你都不能答;中国还有谁敢答?”
周伟业省长这句话是明褒实贬。其实也引起了大家的深思:是啊!我们的工作真的是让老百姓满意了吗?
正如李劲松常说的那句话,
“惭愧啊;江洲‘教育城’;120万人的梦想;经过了江洲市几代领导干部的努力;仍是个‘画饼’。”
说真的!李劲松接任江洲市委书记时;曾立下重誓;如今三年了,教育城还只是一纸设想;怎么说;李劲松也不会觉着日子好过。
每当有人告诉李劲松说,“今年又有多少个孩子交不起昂贵的学费,上不了学,圆不了大学梦的时候,李劲松的心就如刀割般的疼痛。”
高厅长觉得是时候了,风趣地说:“李劲松,江洲市这几年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呈跳跃式前进,不能说群众不满意。但是;教育上不去;却是事实,我记得两年前;你向李新民立下了誓言;为何至今没声息?”
高厅长这一问;李文华灵机一动。故意说:“这也不能怪李劲松,巧妇难为无米之饮嘛!”
“我!”李劲松听了大家的说话;想分解一下;却又无话可说;只好低头坐下。
刘新风见此;知道还不到火候;于是再投一弹:“这不是怪与不怪的问题。关键是干部的公仆意识问题。”
刘新风这么一说;李劲松可就觉得有点冤枉了。说句心里话:自到江洲任职以来;所干的一切;那一件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
然而;心里再往深处想;又觉得没错,在江洲市;自己做到了并不代表大家都做到了;都做好了。但自己是第一责任人,不能不说没有责任。
李劲松这么一想;心里顿时明白了。于是诚恳地说:“首长说得没错!增强公仆意识是改进领导干部作风的需要。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市领导干部的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依然存在个别干部有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独断专行、我行我素,以权谋私、贪图享受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公仆意识淡薄必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致于“教育城”一直未能筹建之事;我是第一责任人;这个责任在我,是我的问题。”
刘新风听了;觉得李劲松有这个认识很好。于是认真的说:“增强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诉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也是党的作风建设、先进性建设的需要。因为公仆意识是与现代民主政治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权力意识和政治伦理意识,是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一种自省和自觉。你有这个认识是对的。”
周省长也接着说;:“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领导干部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外,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人民的事业,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领导干部只有增强公仆意识,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才能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谋求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如果领导干部公仆意识淡薄,官僚主义蔓延,在群众中就会失去号召力、影响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将难以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领导干部公仆意识的强弱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江洲教育城;几代人的梦想;至今不能实现;确实应该引起反思。也可以证明你李劲松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认真重视抓。”
周省长这么一说;李劲松服了。江洲人那么富了;为何却建不成“教育城”?是党在群众中失去了号召力?不是!富民果业集团公司成立;光捐款就有3999万元。难道建设“教育城”没有人支持?不!绝对不是,关键是自己一直下不了决心。
李文华认为:李劲松在建设“教育城”的问题上,的确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说句心里话;李文华想起这些也觉得自己有责任。毕竟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也并没有加以催促。
他想说两句;却又觉得:响鼓不用重锤敲。他相信李劲松的能力。
高厅长觉得是时候了,提高声音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江洲市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依然存在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独断专行、我行我素,以权谋私、贪图享受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公仆意识淡薄甚至缺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江洲市必须在抓紧增强各级干部公仆意识方面下大力气,改进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看一个市的工作的好与坏,是否具有先进性,其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公仆意识是检验和衡量的重要尺度。同时,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能否保持和发展先进性,与领导干部公仆意识的强弱密切相关。增强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既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基础,也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江洲教育城能否建成;关键在于市委敢不敢下这个决心!你李劲松敢不敢承担这个责任;你李劲松手下有没有敢于承担这个重担的大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