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三关-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人治色彩浓重;企业创建者,多数对自己的成功充满自豪,充分相信自己的才智,在企业决策、市场经营中,说一不二,表面上有一套规章制度,但这是给人看的,实际上起作用的,是游离于文件和制度之外的潜规则。一切老板说了算;没有规范;没有制约;顺者昌;逆者亡。
〈3〉、基础管理的地基没打牢,组织结构、风险控制、薪酬体系、业务流程、项目管理、财务监督、激励制度、人才管理等等。这好比在沙滩上建房子;一遇冲击;必然应声而倒。
〈4〉、放弃或不注重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建设。
关于这个问题;有必要重讲一下,因为这个问题就等于是企业的“魂”,也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
谁都知道:创办企业的目的,首先是使企业能够生存。其次,才是发展。
生存至上;快速地创造利润,这才是企业管理的目标!
但是;怎样才能保证企业能够生存、发展、壮大呢?
这就必须塑造企业文化;提炼企业精神、企业哲学;形成一个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企业靠我们振兴;我们靠企业生存!”一个企业的员工如果都有了这个意识,这就意味着企业已经成功地建设了一个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这是每一个企业的员工都应该具有的坚定的信念;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一旦形成,就必然会促使全体员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开拓进取;共创辉煌。
但是;怎样才能形成一个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呢?
企业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创业经营者;建设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就不同。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中国“蒙牛集团”的牛根生;他讨厌组织内部的官僚主义,创业之初;在管理层和企业员工中就形成了这样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不准搞官僚主义;堵住腐败的决口,同心同德创大业。”明文规定:上下级之间只准“向下经营”,不准“向上经营”,上司看望员工是关心,员工回头看望上司是行贿;过年时;上司可以给部下拜年;部下去上司家就不正常;只准上级请下级;不准下级请上级。
可见;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创建很重要。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企业家;对创建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标准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为实现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而战。
没有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企业;是一个愚蠢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是一个没有主见的、随波逐流的、经不起风吹浪打的、一盘散沙的企业。这是造成企业短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5〉、错把人材当人才。
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情况中得知,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熟练技工的短缺,已成为民营企业的难题。浙江省,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最快的省区之一;以台州为例,预计汽车摩托、医药化工、缝制设备、家用电器、塑料模具等五大支柱产业在2003年中,人才缺口将达到或超过3万人,预计到2010年,缺口将达到9万人或超过10万人,而整个台州市的人才缺口将达到28.5万人至30万人。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治理结构优化、管理水平升级、研发水平提高的瓶颈。
人才难得!错把人材当人才;是民营企业短命的一种重要的原因。
一切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是人!
“以人为本”!是一切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坚持的准则。
我们知道:企业的创建、生存、发展;需要有很多资源;但我们必须分清楚那些是死的资源;那些是活的资源。
一个企业中;除了人是活的资源。其它的资源都是死的;如果没有人去激活它;就不是资源;只能算是一种摆设。
所以;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网罗人才。
但是,什么是人才呢?
人才有几种;可以分为:庸才、蠢材、人材、人才。
庸才、蠢材;很多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人材、人才,这两种资源就分不清了。
人材――通常指学历高、长相好的员工。很多企业为了支撑自己的门面;必须对外声称拥有多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占企业的比例是多少;多少。此外;为了使企业在对外交往中有好的形象;同时招收一些身高标准、长相好的帅哥、靓女。其实;这些都是死的资源!当然,能真正给企业带来效益,具有真才实学的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博士生例外。
人才――指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真正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人员,并不管他们是什么学历出身。只要能够给一束光他就可以灿烂!也许他们没有很高的学历;更没有靓丽的外表;但是;只要你把他放到合适的地方;他就能发光;他就能干出最好的成绩来。这些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真正的活的资源!
人材;对企业来说;无法创造价值。
现代企业的人材高消费症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财富;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灾难;使真正的人才在企业中失去光亮。
企业最活跃的资源是人。
有的企业,不是不想“两权分离”,但由于职业经理人市场未充分发育,经理人和企业主都存在诚信不足的问题,两者的磨合成本很高。
因此,有的企业主认为:不引进职业经理人是等死,引进职业经理人是找死。
其实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
可见,人才管理是民营企业经济制度创新的焦点。
企业能否将人力资本真正以资本的形式引进企业产权构成,比如给予经营者现股、期权或期权激励,采取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给科技人员股权,以及给予员工股权来把企业管理得更好呢?这也许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生机。
二、英雄主义
什么叫英雄主义?常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企业管理上:企业家创业有成后;追求名誉,找不到功成身退的路,尽管力不从心;还要坚持过足那种支配资源、控制全局的“癔”;认为当今天下;舍我其谁?迟迟不肯将管理宝座让给职业管理人。
他们认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战略完全是依靠创业者个人的智慧和能力。
所以,个人英雄主义是民营企业健康成长难以逾越的障碍,也是一个已经处于创业成功的企业家难以面对的困惑和难题。
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在老总的身上是这样,表现在企业员工上则是对企业老总的崇拜;认为老板是神,可以通天,无论怎样干都是对的。
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其所饱含着的哲理,可以令人回味一辈子。
他说:“我现在最怕的就是整个企业的员工太相信我了!如果我选错了路,往火坑里跳,那么整个企业也跟着我往火坑里跳。”
可见,一个企业要长命,首先应该是创业者觉悟,同海尔的总裁那样,对管理上的个人英雄主义有深刻的认识,在发展中找到正确的位置,完成自己角色的转变,彻底地避免创业者过于自信、企业员工过度信任与服从所造成的危机。
〈2〉、在企业领导市场上:英雄主义的具体表现是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用民族精神代替企业精神,不惜牺牲企业的前途与利益进行市场营销的炒作。
比如:科华公司;是国内教育软件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搞了几次“买科华软件;考大学送奖学金”以及“落榜赔款”的几次英雄式的表演后;竟“意外”的败下阵来了;到头来;还一度因为涉嫌“欺诈”、“虚假广告”而被人起诉,使企业走向巨额亏损的命运。
这种英雄主义,是置企业于死地的杀手;对企业的成长毫无帮助;仅仅是企业创造者和经营者表现自我的平台。
相反;抛开英雄主义这个情结的企业;其前途就不可限量。比如中国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
娃哈哈是中国最著名的生产乳制品的龙头企业;企业管理层深知英雄主义的对照面是寄生者或者叫依赖者,娃哈哈的品牌推开后;成了中国驰名品牌产品;深受国人欢迎;利益倍增;财源广进;于是采取依赖者的策略;生产出娃哈哈非常可乐;娃哈哈纯净水等多种多样的系列产品;寄生到可乐市场上;寄生到纯净水市场上&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由于娃哈哈充分运用了寄生策略;彻底抛开英雄主义对企业的影响,专注于市场利润的汲取;专注于农村市场的开发;经销商的联盟;生产基地的布局;企业发展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两相对比;可见英雄主义,同样是促使民营企业短命的重要一大原因。
三、好高骛远
这个问题有两种情况:
〈1〉、急于求成!不切实际的采用超越自身掌控能力的盈利模式;追逐不切实际的营运利益;一味追大求全;企图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功成名就。
〈2〉凭主观臆想的理念;想当然地分析市场;忽略背后的成本与运作规律、原材料的供应与库存的限度;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等等。
四、迷信高科技
谁都知道:中国民营企业要发展;必须走高科技的正道。国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专家教授研究出来的高科技成果,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决不能迷信!这是两码事。
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叫高科技。高科技,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其次;什么叫做迷信高科技?反映到实际生产中去是一种什么现象?
人们必须明白:高科技,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创新的重要手段;但是;过分地相信高科技的能量和忽略产品的市场因素,也是导致企业“短命”的关键。
在高科技这个领域里;产品研发的成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中国最年轻的在校大学生作家谢佳宏,准备出一本专门分析中国民营企业溃败的书;叫做《破茧》,他访问过我;说他手上有一个资料,里中有一个“迷信高科技”带来可悲结局的范例:
深圳巨人科技先期投入600万元与南京一所大学共同开发一种高科技产品――血清快速分析膜,使用这种产品可以快速便捷地测试血清样本数据。当时拥有这种产品成熟技术的只有美国;而且美国的价格要比巨龙预期的价格高出四倍。
垄断性的技术;巨大的市场;让产品推出前夕的巨龙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景:只等这所大学的研发最后完成;销售人员就可以拿着产品到所有医院换取滚滚财源。
研发进入了最后的测试阶段,巨龙科技为了加快产品开发进程;再一次注入400万元资金。
产品研发很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养精蓄锐的巨龙销售人员兴冲冲飞赴全国;满怀信心地将产品交给医院试用。
然而;天不遂人愿;这种在实验室里的数百次实验中表现不凡的石墨与高分子材料契合分析膜,因为医院多数不具备实验室的完备条件;试用结果非常不理想。而且这种产品有效期短;对存放环境要求很高;外部环境稍有变化;高分子膜发生变异;分析数据会与真实结果产生很大差异。市场亮起红灯。
铩羽而归的销售人员;在领完当月的工资后即被告知;巨人科技关门了。
我们就此进行了讨论,受益颇深:企业相信高科技;利用高科技提高效益;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是正确的;但不能迷信。必须弄清楚什么叫“相信高科技”,什么叫“迷信高科技”。
相信高科技――也就是说企业对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科研理论和科研成果持相信的态度。但不认为是万能;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结合到企业的生产实际中去;结合到市场经济效益发展中去,经过实践检验;确实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生产出来的高科技产品确实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收益,才予以开发、使用。
迷信高科技――也就是说企业对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科研理论和科研成果持完全相信的态度;认为是万能;不经实践检验,不作市场调查,不作市场风险分析,就依样画葫芦;大量开发生产;投放市场;结果害人害己!反映到农业生产实际中去就是:干部、农民,认为高科技是万能;高科技产品就是好;农业、养殖业走高科技发展的道路,就是把科技部门的高科技产品购进;依照产品使用说明做就成了。岂不知;农作物在使用高科技产品中;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气候条件;使用的方法和效果都不同;必须理论实践相结合;密切地注意使用了高科技产品后的变化;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才能使高科技产生效益;否则;也会使人惨败!刘善良使用高科技产品保果;结果不但保不了果;反而鸡飞蛋打;落果50;;这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比如你当初改良果场劣质品种;开发果王;使用的也是高科技理论研发成果。如果不成功;就意味着你将一无所有。
所以;动手之前;你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查阅科技资料;弄清楚利用“高中低位嫁接”的科学技术;可以把劣质品种改良为优质品种这种新的科学技术的可靠性、真实性;现实性;实地走访专家学者的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地产生的成果;大量地通读他们记录下来的经验和总结,真正地全面地认识了“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