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154部分

闯三关-第154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郭向明回答。于是向首长介绍杨家兄弟的情况:
杨德,中等个子,身体长得很壮实,五官端正,剑眉毛,大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很聪明又有胆识的人,他鼻子长得很端正,圆润丰满,嘴阔唇厚,牙齿洁白整齐,笑起来的时候既有男子汉的气概,又有女人的细心温良、平易近人。
杨超,今年70岁,从农业局长这个位置退下来后,不忘报效国家和人民,关心三农问题,支持和帮助兄弟杨德创建了科联企业集团公司,并争取到了国家星火计划,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单位的项目,成为南江市科技创新农业园示范基地。
大家听了郭向明的介绍,都认为杨德有胆色,为解决问题作出了很大贡献。于是都一致要求下午到杨德的公司去看看。
刘新风和周建国商量了一下,同意大家的意见。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
第四十三章 超前意识
    郭向明陪同各位首长兴致勃勃的参观了科联公司的基地建设。
大家认为杨超、杨德的企业办得很成功,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刘新风说:“杨超退休后,不忘报效祖国,积极尝试研究,纯化杂优水稻制种试验,把最优良的杂优种子送到广大农民的手上,为发展农业生产出力流汗,这种精神十分可嘉,充分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高贵品质。”
周建国接着往下说:“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尚能如此,我们这些在其位的领导更加要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大力流大汗,否则,哪有面目去面对农民兄弟们。”
大家听了,更加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心里想道: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历史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生这份试卷不好答,就算退休了,也还有试题没答完,必须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参观了科联公司后,刘新风、周建国一行又到南江参观了十几家企业的生产情况,又到工业品市场、中药材、农产品市场和十大工业园视察了一番。
夜里,刘新风躺在床上,很久不能入睡。
他觉得全省的县市中,有很多有胆识的农民企业家办起了各式各样的企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自己作为全省的党政领导,应该如何面对?成功的企业应该推广,失败的企业,也应该帮助他们查找失败的原因。
回想这两天的调研情况,他心中产生了一个十分清晰的强烈的理念:全省的企业,不论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或外资企业,或正在组建的企业,都必须建立三大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一、中国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只有在党和政府的组织,协调,保驾,护航下,才能实现创业成功。
二、掌握卓越的产业洞察力,市场洞察力,用科学的发展观,洞察先机,确立企业的崛起在中国,拓展在世界的核心理念。树立不仅要做中国第一,还要做响全球知名品牌的奋斗目标。
三、团结,拼搏,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创业风格和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刘新风心里想道:南江地区,有胆色的农民这几年办起了无数的企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南江农民是有胆色有智慧的人,他们往往就凭着别人的一句话,一个信息就产生欲望办起一个企业,办起一间厂,打出一片新天地!
刘新风深深地体会到:不同区域资源应有不同的做法,山区农村和平原应有区别。山区农村交通不发达,但土地资源多,可进行果树种植和发展养鸡、鹅、鸭等;而平原地区,交通发达,可引进外地资源,大力发展轻工业。
比如广西玉林福绵,并不是生产纺织品的地方,但福绵的干部和人民敢于树立新观念,敢于建立一个全新的产业模式,在一个没有生产纺织品的地方,由起初的零星加工服装集散地发展成集团企业,创建闻名全球的全国的最大的服装制造基地,与世界服装加工业争锋,打造了十大中国驰名品牌服装,赢得了‘世界裤子之都’的称号。
作为一个地方的最高行政官员,要有所建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必须具有科学的社会主义洞察力,卓越的产业洞察力。
刘新风觉得此行,感受很深,心里产生一种成就感,有了一种强将手下无弱兵的感觉。
他心里自问:对于近年来自己的工作是问心无愧的,全省的各项各业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发展日新月异,如日中天。
他相信:再经过数年奋斗,全省的经济发展将会进入全国的先进行列。
刘新风想到这里,爬起来,拧亮电灯,打电话给郭向明,说有事情商量,郭向明马上从南江市委大院的宿舍赶过来。
“刘书记,这么晚还把我叫来,有什么事情要商量的?”郭向明来到市委招待所,还没坐下就问道。
“急什么。先抽根烟,喝口水再说。”刘新风示意郭向明坐下,给他递过一支香烟。
一会,刘新风把烟头放到烟灰缸里,开口说:“小郭。”
“哎!”郭向明应了一声。
“这几天,我们几位省里的主要领导和中央农业部的领导周建国深入到各个县市跑了一圈,收获很大。大家一致认为,南江市委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你们功不可没。”
“这都是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
“别给我拍马屁。”刘新风抬起手,拍了一下郭向明的肩头,意味深长的说:“你出任南江市委书记以来,整个地区市县的变化比较大,尤其在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兴办企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也有了较突出的变化,归结起来,我觉得你这个人有一种非凡的卓越的产业洞察力。”
“刘书记您过奖了,我哪有什么洞察力啊。”郭向明开始对产业洞察力这个词儿是不大注意的,后来听刘书记讲多了,自己去查看,进行认真的研究,对这词儿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刘书记面前怎么可以装高明呢?就假装不懂的样子;认真地说,“对于这些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我还是参不透,刘书记您这样说,我真有点无地自容了。”
“你小子是真懂还是假不懂啊?”
“真的,我对这些东西还是没有深入钻研过,还请刘书记教导呢。”
刘新风并不相信郭向明不懂这‘产业洞察力’的含义和所指的东西,他听我说了那么多肯定会有所了解的了,他这样说,是不想抢风头或说不得很清楚吧,也就笑了笑,也不怪他,接着说:“产业洞察力与其它洞察力有一个不同的概念,就是领导者或者企业家洞察先机,以科学的发展观,超前的战略眼光,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打破现在有的产业格局,重新建立一种新的观念,重新创造一个新的产业模式,利润模式或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的产业模式。这种产业洞察力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也是造就一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袖的最根本的价值源泉。”
刘新风说到这里,看了看郭向明,继续说:“讲到这些问题时,我向你提出一个问题:南江市所管辖的各区县市城区的建设向来都是一个模式,中心十字街道都设一个大转盘,以缓解过往车辆的速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你上任后,凭什么理念打破了这个模式,将所有的大转盘拆除,改为红绿灯的呢?”
郭向明听了,思考了半刻,说:“关于这个问题,市委有过争论,意见不一,有人说是劳民伤财,有人说是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但是我和市长胡军等同志却不这样认为,南江市要向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就必须打破这种旧的城市观念建设模式,要以北京的内环外环模式进行发展,以红绿灯指挥交通,这样才能显出一个大城市的格局,具备向现代化城市建设进军的条件,若干年后,当南江市不再是二区八县,而是四区八县的时候,南江市就完全具备了标准的现代化城市的格局了。”
“是呀!你们这样干,至少超前了五年,这个超前五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就是证明你们南江市委具有卓越的产业洞察力的一个实际的表现。”刘新风对郭向明的回答很满意。于是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你们市委在业兴县招商引资建设了一个中南六省区最现代化的水泥生产基地后,原材料不足,又到江州市城郊一个城镇兼并几个水泥厂,建设一条现代化的水泥生产线,实现资源重组,从中运回一部分水泥半成品以解决材料不足的问题。但是此举有很多人责骂,说是出卖资源,无视江州人的利益,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郭向明不知道怎么样答才好,只是在深思,迟迟不开口。
“怎么样?为何不出声?”刘新风见郭向明很久不做声,又催了一句。
“这个嘛?”郭向明有点沉吟,只好硬着头皮说:“对于这个问题,是人们对产业洞察力的作用认识不足,只看表面现象,没有看到里面的东西和长远的发展。”
刘新风觉得郭向明看到了问题的实质,但是吞吞吐吐的,说得不流利,觉得他是怕说错被自己责怪,就说:“小郭,大胆说,不要怕。”
其实郭向明不是怕说错,而是担心自己说出来;泄漏了刘书记的天机,现在见刘书记叫他大胆说,只好直说:“人们只是看到了今天业兴县与江州的关系,当然,在地方财政上,江州是亏了一点,但从全局来说就不一样了,这条生产线要真正建设好须两到三年,但三年后,江州市和业兴县必将合于南江市管辖的二区了,即四区八县市格局中一个,其财政税收入统归南江市,这怎么能算是出卖资源呢?只是人们现在还没有具备卓越的洞察力,预见到五年后的事情罢了。”
“对!”刘新风听了郭向明的一番分解,真正知道他对产业洞察力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居然预见到了五年后的发展结果,于是继续说:“这些人是因为没有用超前的眼光看问题,他们以为五年后的南江还将是现在的南江。”
郭向明见刘新风没有闹他,心里一高兴,就把对产业洞察力的理解说了出来:“其实,产业洞察力具体到实际的表现是,一个领导干部,企业家必须先于别人之前知道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隐藏在哪一个环节,弄清楚在这个环节下掩盖着何种级别的价值来源,从而实现对价值的控制,占领市场发展的制高点。”
“说得对!”刘新风觉得郭向明对产业洞察力的认识的是比较深的,于是接着说:“你小子是扮‘周郎’,让我扮‘诸葛亮’,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说,海龙水泥集团老总的创建的模式是对的,一旦成功将是中南六省区水泥王国的霸主;但站在党和政府的角度来讲,就不可以这样说了,对于各个地域资源这样一个矛盾是不难解决的,南江市要扩大到中等城市格局是不可阻挡的,一旦形成规模,也就是说当江州海龙生产线建成的时候,业兴,江州市已经变成南江的二个区了,这样一来,还会有资源争夺之分吗?所以,现在我们的干部非常有必要提高‘产业洞察力’,就是这个道理。”
“刘书记,您说得太对了。今后一定仅记您的指示,不断提高干部的洞察力,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
“好!”刘新风觉得郭向明较成熟了,可以作为独当一面的将才了。于是说:“好好干!”
“我绝对不会辜负党的期望。”
刘新风抬头一看时间,已经十二点半了,于是说:“小郭,要记住:关于资源的争论必须加以引导;认真弄清楚什么叫资源;资源有域内与域外之分;一个地方;域内没有这种资源可以购进;各取所需;不能动不动就认为自己域内的资源让人家取了一点就是出卖资源了。比如说江州市有生产水泥的石料;但却没有煤;如果生产煤的地方不卖给你煤;你光有石头能产水泥吗?一定要有全局精神。今晚本来是考你对洞察力的理解的,想不到很厉害。不错不错!夜深了,回去休息吧。”
于是,郭向明告辞。
这时候,刘新风的心情格外舒畅,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
第四十四章 二百万
    5月30日,张志远和天堂村委会支书何壮志,韦一笑,潇洒,龙小娟到市委来找李劲松。
李劲松刚好今天没下乡,于是高兴地与他们共同商讨关于天堂村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的具体建设。
李劲松记得去南滨市参加张国梁与陈军红订婚酒会前,曾经吩咐过张志远协助何壮志他们搞好成立天堂村天然有机菜发展有限公司计划书的,于是开口就问:“计划书制定好了没有?”
“搞好了!我们今天来找您就是为了这件事。”何壮志说完,就拿出计划书交给李劲松。
李劲松接过来马上专心致志的看起来。
江州市天堂村天然净菜绿色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计划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消费将向多元化生产,口味向自然化发展。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