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恿硗庖环矫婵矗颐嵌杂诹孔勇郾旧淼娜肥敲挥惺裁春锰籼薜摹K某晒κ侨绱恕【薮螅灾掠谖颐浅苏ι嘀猓揪屠床患岸运钠嫣刂τ泄嗟钠劳仿圩恪4铀”淮戳⒅酰托爬做蚓牧α亢嵘ㄕ鑫锢硌В衙扛鼋锹涠妓茉斓没廊灰恍隆!』蛐砭拖竦腋顾档哪茄馐亲罨档氖贝彩亲詈玫氖贝! ×孔勇鄣幕拘问街皇且桓龃蟮目蚣埽枋隽说ジ隽W尤绾卧硕5枋鲈诟吣堋∏榭鱿拢嗔W又涞南嗷プ饔檬保颐蔷捅囟ㄒ婕暗匠〉淖饔茫饩托枰缤蹦昶铡±士税涯芰砍晒Φ亓孔踊谎崖罂怂刮さ牡绱懦∫步写蟮独牧孔踊⒘俊∽映÷郏╭uantum field theory)。这个过程是一个同样令人激动的宏伟故事,如果铺展开 来叙述,势必又是一篇规模庞大的史话,因此我们只是在这里极简单地作一些描述。这一 工作由狄拉克开始,经由约尔当、海森堡、泡利和维格纳的发展,很快人们就认识到:原 来所有粒子都是弥漫在空间中的某种场,这些场有着不同的能量形态,而当能量最低时,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真空”。因此真空其实只不过是粒子的一种不同形态(基态)而已, 任何粒子都可以从中被创造出来,也可以互相湮灭。狄拉克的方程预言了所谓的“反物质 ”的存在,任何受过足够科普熏陶的读者对此都应该耳熟能详:比如一个正常的氢原子由 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但在一个“反氢原子”中,质子却带着负电,而电子 带着正电!当一个原子和一个“反原子”相遇,它们就轰隆一声放出大量的能量辐射,然 后双方同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关系就符合20世纪最有名的那个物理方程:E=mc^2! 最早的“反电子”由加州理工的安德森(Carl Anderson)于1932年在研究宇宙射线的 时候发现。它的意义是如此重要,以致于仅仅过了4年,诺贝尔奖评委会就罕见地授予他 这一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但是,虽然关于辐射场的量子化理论在某些问题上是成功的,但麻烦很快就到来了。 1947年,在《物理评论》上刊登了有关兰姆移位和电子磁矩的实验结果,这和现有的理论 发生了微小的偏差,于是人们决定利用微扰办法来重新计算准确的值。但是,算来算去, 人们惊奇地发现,当他们想尽可能地追求准确,而加入所有的微扰项之后,最后的结果却 适得其反,它总是发散为无穷大! 这可真是让人沮丧的结果,理论算出了无穷大,总归是一件荒谬的事情。为了消除这 个无穷大,无数的物理学家们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个阴影是如此难以驱 散,如附骨之蛆一般地叫人头痛,以至于在一段时间里把物理学变成了一个让人无比厌憎 的学科。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日本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美国人施温格(Julian S Schwiger)和戴森(Freeman Dyson),还有那位传奇的费因曼所分别独立完成的,被称为“ 重正化”(renormalization)方法,具体的技术细节我们就不用理会了。虽然认为重正化 牵强而不令人信服的科学家大有人在,但是采用这种手段把无穷大从理论中赶走之后,剩 下的结果其准确程度令人吃惊得瞠目结舌:处理电子的量子电动力学(QED)在经过重正化 的修正之后,在电子磁距的计算中竟然一直与实验值符合到小数点之后第11位!亘古以来 都没有哪个理论能够做到这样教人咋舌的事情。 实际上,量子电动力学常常被称作人类有史以来“最为精确的物理理论”,如果不是 实验值经过反复测算,这样高精度的数据实在是让人怀疑是不是存心伪造的。但巨大的胜 利使得一切怀疑都最终迎刃而解,QED也最终作为量子场论一个最为悠久和成功的分支而 为人们熟知。虽然最近彭罗斯声称说,由于对赫尔斯…泰勒脉冲星系统的观测已经积累起 了如此确凿的关于引力波存在的证明,这实际上使得广义相对论的精确度已经和实验吻合 到10的负14次方,因此超越了QED(赫尔斯和泰勒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物理奖)。但无论如 何,量子场论的成功是无人可以否认的。朝永振一郎,施温格和费因曼也分享了1965年的 诺贝尔物理奖。 抛开量子场论的胜利不谈,量子论在物理界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激起激动人心的浪花 ,引发一连串美丽的涟漪。它深入固体物理之中,使我们对于固体机械和热性质的认识产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打开了通向凝聚态物理这一崭新世界的大门。在它的指引下,我 们才真正认识了电流的传导,使得对于半导体的研究成为可能,而最终带领我们走向微电 子学的建立。它驾临分子物理领域,成功地解释了化学键和轨道杂化,从而开创了量子化 学学科。如今我们关于化学的几乎一切知识,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而材料科学在插上 了量子论的双翼之后,才真正展翅飞翔起来,开始深刻地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在量子论 的指引之下,我们认识了超导和超流,我们掌握了激光技术,我们造出了晶体管和集成电 路,为一整个新时代的来临真正做好了准备。量子论让我们得以一探原子内部那最为精细 的奥秘,我们不但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作用和关系,还进一步拆开原子 核,领略到了大自然那更为令人惊叹的神奇。在浩瀚的星空之中,我们必须借助量子论才 能把握恒星的命运会何去何从:当它们的燃料耗尽之后,它们会不可避免地向内坍缩,这 时支撑起它们最后骨架的就是源自泡利不相容原理的一种简并压力。当电子简并压力足够 抵挡坍缩时,恒星就演化为白矮星。要是电子被征服,而要靠中子出来抵抗时,恒星就变 为中子星。最后,如果一切防线都被突破,那么它就不可避免地坍缩成一个黑洞。但即使 黑洞也不是完全“黑”的,如果充分考虑量子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黑洞其实也会产生辐射 而逐渐消失,这就是以其鼎鼎大名的发现者史蒂芬?霍金而命名的“霍金蒸发”过程。 当物质落入黑洞的时候,它所包含的信息被完全吞噬了。因为按照定义,没什么能再 从黑洞中逃出来,所以这些信息其实是永久地丧失了。这样一来,我们的决定论再一次遭 到毁灭性的打击:现在,即使是预测概率的薛定谔波函数本身,我们都无法确定地预测! 因为宇宙波函数需要掌握所有物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却不断地被黑洞所吞没。霍金对此 说了一句同样有名的话:“上帝不但掷骰子,他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这 个看不见的地方就是黑洞奇点。不过由于蒸发过程的发现,黑洞是否在蒸发后又把这些信 息重新“吐”出来呢?在这点上人们依旧争论不休,它关系到我们的宇宙和骰子之间那深 刻的内在关系。 最后,很有可能,我们对于宇宙终极命运的理解也离不开量子论。大爆炸的最初发生 了什么?是否存在奇点?在奇点处物理定律是否失效?因为在宇宙极早期,引力场是如此 之强,以致量子效应不能忽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量子引力方法来处理。在采用了费因 曼的路径积分手段之后,哈特尔(就是提出DH的那个)和霍金提出了著名的“无边界假设” :宇宙的起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时间并不是一条从一点开始的射线,相反,它是复 数的!时间就像我们地球的表面,并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称之为“起点”。为了更好地理解 这些问题,我们迫切地需要全新的量子宇宙学,需要量子论和相对论进一步强强联手,在 史话的后面我们还会讲到这个事情。 量子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它比史上任何一种理论都引发了更多的技术革 命。核能、计算机技术、新材料、能源技术、信息技术……这些都在根本上和量子论密切 相关。牵强一点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关于弱相互作用力和晶体衍射的知识,DNA的双螺旋 结构也就不会被发现,分子生物学也就无法建立,也就没有如今这般火热的生物技术革命 。再牵强一点说,没有量子力学,也就没有欧洲粒子物理中心(CERN),而没有CERN,也就 没有互联网的www服务,更没有划时代的网络革命,各位也就很可能看不到我们的史话, 呵呵。 如果要评选20世纪最为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事件,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既 不是两次世界大战,也不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也不是联合国的成立,或者女权运动, 殖民主义的没落,人类探索太空……等等。它应该被授予量子力学及其相关理论的创立和 发展。量子论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的影响无处不在,触手可得。许多人喜欢比 较20世纪齐名的两大物理发现相对论和量子论究竟谁更“伟大”,从一个普遍的意义上来 说这样的比较是毫无意义的,所谓“伟大”往往不具有可比性,正如人们无聊地争论李白 还是杜甫,莫扎特还是贝多芬,汉朝还是罗马,贝利还是马拉多纳,Beatles还是滚石, 阿甘还是肖申克……但仅仅从实用性的角度而言,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下结论说:是的, 量子论比相对论更加“有用”。 也许我们仍然不能从哲学意义上去真正理解量子论,但它的进步意义依旧无可限量。 虽然我们有时候还会偶尔怀念经典时代,怀念那些因果关系一丝不苟,宇宙的本质简单易 懂的日子,但这也已经更多地是一种怀旧情绪而已。正如电影《乱世佳人》的开头不无深 情地说:“曾经有一片属于骑士和棉花园的土地叫做老南方。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绅士 们最后一次风度翩翩地行礼,骑士们最后一次和漂亮的女伴们同行,人们最后一次见到主 人和他们的奴隶。而如今这已经是一个只能从书本中去寻找的旧梦,一个随风飘逝的文明 。”虽然有这样的伤感,但人们依然还是会歌颂北方扬基们最后的胜利,因为我们从他们 那里得到更大的力量,更多的热情,还有对于未来更执着的信心。 第十二章 新探险四
… … castor_v_pollux 连载:量子史话 出版社: 作者:castor_v_pollux 但量子论的道路仍未走到尽头,虽然它已经负担了太多的光荣和疑惑,但命运仍然注 定了它要继续影响物理学的将来。在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之后,这一次,它面对的是一个前 所未有强大的对手,也是最后的终极挑战——广义相对论。
标准的薛定谔方程是非相对论化的,在它之中并没有考虑到光速的上限。而这一工作 最终由狄拉克完成,最后完成的量子场论实际上是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联合产物。当 我们仅仅考虑电磁场的时候,我们得到的是量子电动力学,它可以处理电磁力的作用。大 家在中学里都知道电磁力:同性相斥,异性相吸,量子电动力学认为,这个力的本质是两 个粒子之间不停地交换光子的结果。两个电子互相靠近并最终因为电磁力而弹开,这其中 发生了什么呢?原来两个电子不停地在交换光子。想象两个溜冰场上的人,他们不停地把 一只皮球抛来抛去,从一个人的手中扔到另一个人那里,这样一来他们必定离得越来越远 ,似乎他们之间有一种斥力一样。在电磁作用力中,这个皮球就是光子!那么同性相吸是 怎么回事呢?你可以想象成两个人背靠背站立,并不停地把球扔到对方面对的墙壁上再反 弹到对方手里。这样就似乎有一种吸力使两人紧紧靠在一起。 但是,当处理到原子核内部的事务时,我们面对的就不再是电磁作用力了!比如说一 个氦原子核,它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中子不带电,倒也没有什么,可两个质子却 都带着正电!如果说同性相斥,那么它们应该互相弹开,而怎么可能保持在一起呢?这显 然不是万有引力互相吸引的结果,在如此小的质子之间,引力微弱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必定有一种更为强大的核力,比电磁力更强大,才可以把它们拉在一起不致分开。这种力 叫做强相互作用力。 聪明的各位也许已经猜到了,既然有“强”相互作用力,必定相对地还有一种“弱” 相互作用力,事实正是如此。弱作用力就是造成许多不稳定的粒子衰变的原因。这样一来 ,我们的宇宙中就总共有着4种相互作用力: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 力。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管辖,遵守着不同的理论规则。 但所有这些力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不是也如同电磁力那样,是因为交换粒子而形成的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他或许是